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课题总结报告范文 课题总结报告优秀9篇 课题总结模板

课题总结报告范文 课题总结报告优秀9篇 课题总结模板

更新时间:2024-05-29 17:32:31 点击: 来源:yutu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编辑小鱼儿给大家收集整理的9篇课题总结报告范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课题总结报告 篇一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技术;翻转课堂;形成性评价;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2015年1月30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推出“精准医学(PrecisionMedicine)”计划,美国正式启动基于个体化基因组学研究,通过利用个人基因信息为癌症及其它疾病患者制定个性化医疗方案的全新治疗模式[1]。随后各国纷纷效仿,投入动辄数亿的资金,开展进准医学研究。目前国内三甲医院基本上都建立了精准医学诊疗中心,精准医疗已然成为当前医疗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精准医疗的快速推进得益于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和规律性的学科,随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开启了全新的篇章[2]。而以CRISPR/Cas9技术为代表的精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则使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变得触手可及[3]。技术的发展倒逼临床医生和医学生及时更新知识,提升技能。同时也要求医学院校《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相关课程适时改革,适当引入翻转课堂[4],合理运用学习通等APP,促使线上线下有效补充[5]。通过深度融合理论与实验教学[6],促进理论知识与科研能力相结合[7],引导学生主动拥抱变化,适应未来。

一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技术》教学面临的困境

目前,《分子生物学》课程在普通医学院校的医学类专业本科阶段的独立开课率并不是很高,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合并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中开展教学。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中,生物化学部分作为传统的经典内容,常常会格外受宠,而分子生物学部分可能会受到有意无意的忽视。更遗憾的是,在应教学改革要求压缩课时大背景下,分子生物学部分往往首当其冲。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普通医学院校医学类本科生的分子生物学知识通常不够系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操作技能更是普遍欠缺。这导致了他们进入研究阶段学习时,面对海量更新的分子生物学知识时如临大敌,无从学起。再加上研究生课程学时偏少,这对他们而言,无疑雪上加霜。笔者从事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五年余,对当前普通医学院校医学类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基础薄弱,《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学时少的教学困境深有感触。经过深入思考,我们制定了36学时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改革方案,将理论与实验充分整合优化,具体情况见表1。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案

《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提纲挈领,掌握分子生学核心理论,理清分子生物学基本脉络,深度结合具体实验操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普通医学院校研究理清思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基于以上指导思想,《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设计了三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包括4学时的核心理论课,以理论讲授为主,对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中心法则进行充分的讲解,理清DNA、RNA和蛋白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和遗传信息流动的方向。讲授过程中注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否可逆,中心法则是否完美,有没有诸如蛋白质能否进行自我复制(朊病毒)和遗传信息能否从蛋白质向RNA流动等问题,锻炼学生打开思路,感受到达学科边界的感觉。在启发科学思维的基础上,获得一定量的有用蛋白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刚刚掌握的遗传信息传递理论进行思考,获得获取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蛋白质的重组表达和分离纯化,以及表达产物的分析鉴定等系列内容。根据思考内容进行将学生分成3个组,分别负责相关内容,分工合作,查阅相应的实验技术方法并比较,了解其原理及应用范围,为翻转课题做好准备。第二部分包括6学时的翻转课堂,每次课2学时,分别由各个小组对各自负责的内容进行汇报,之后开展讨论,在充分了解和比较各种实验方法原理和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的基础上确定后续实验开展采用的具体方法。每次课结束前任课老师对每个小组的PPT汇报情况和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必要时做适当的补充。经过该部分翻转课堂的学习,同学们都清楚接下来的实验课的全部内容,这对第三部分课程的开展非常有利。第三部分包括26学时的综合实验,需要在三到五天内相对连续地开展完成。根据不同学校的条件,可以2~3人组成一个小组开展实验,但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进行所有操作,全程参与菌种复苏、保菌、感受态细胞制备、质粒提取、重组质粒构建、酶切鉴定、转化、阳性克隆子筛选、蛋白表达、分离纯化、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等过程,过程中组内成员如果某些步骤出现问题可以借用其他成员地实验材料继续开展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小组间可采用不同地基因序列,使整体实验内容进一步丰富。

三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翻转课堂准备不充分

由于普通医学院校临床类研究生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往往偏差,加上资料查找、PPT制作和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原因,翻转课堂的效果往往不会太好,讨论常常很难做到气氛热烈且全面透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首先任课教师在第一部分的理论课里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包括文献查阅知识等。其次是为翻转课堂留足准备时间,让各组成员做好充分准备。再者是采取积极的鼓励措施,给予积极参与课程讲解和讨论的同学相应的加分激励。最后是任课教师要充分备课,适当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确保核心的问题和内容被充分剖析。

(二)实验部分课程偏紧,难度较大

由于第三部分的实验内容远远超出本科普通教学实验的工作量,为了确保实验能够顺利开展,在第二部分通过翻转课堂充分了解各个小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实验的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尽量安排在比较连续的时间里。另外,邀请高年级研究生为助教,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经验等方面为课程学习的学生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引入助教打分机制,凸显助教的地位,促使研究生重视实验操作过程。最后是慎重选择表达的目的蛋白,最好选择比较容易表达,有明显特征现象或容易检测活性的蛋白,如绿色荧光蛋白等,以降低实验难度,提高实验的可观测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探索激情的维持。

(三)课程总结撰写效果较差

课程总结作为该门课程的最后一个部分,其重要性和难度却丝毫亚于实验操作部分。由于大部分研究生尚未经过科技论文撰写的培训,总结报告往往思路不清晰、内容结构不完整、分析讨论不全面。针对这种情况,学生需要相应的基础文献撰写等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储备,科研通过学习通等APP在线课堂等形式完成。另外,通过助教指导和保证充分的报告撰写时间也是提高课程总结报告撰写效果的有效方法。

四课程考核办法

本课程强调理论于实践的结合,注重过程的考核。整体考核分成三个部分:分别为理论部分(翻转课堂)30%、实验部分(实验操作)40%和课程总结(实验报告)30%。翻转课堂部分重点考察各组的资料收集能力、PPT制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讨论的情况,有其他小组打分之后求平均值,任课教师可根据每个人具体表现适当加分或减分,幅度控制在改组平均成绩的10%以内,且加分上限为该部分满分。实验操作部分重点考核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和积极性,采取扣分制,如有明显操作失误、没有遵守实验室管理规程或无故缺课未开展实验者按照次数扣分,该部分考核由经过培训的高年级助教和任课教师共同完成。最后一个部分是课程总结,要求每一位学生按照特定科技论文的格式,将课程实验内容写成一篇科技论文提交。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核学生对文档处理等细节的态度和能力。该部分考核由任课教师完成。

五课程改革实施效果

2015~2019年的5年间,《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改革已实施完成5届,每届学生在20~30人左右,总计已超过100人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从课程结束后的满意度调查,课程成绩和导师反馈等方面看,大家课程教学效果满意度逐年提高,效果良好。即使一开始认为课程安排过于紧凑效果一般的同学,进入课题研究阶段乃至毕业后,对课程的评价满意度仍在继续提高。整体而言,课程有继续开展的必要性和意义。

六结论

课题总结报告 篇二

1数电课设教学的意义及现状分析

数电课设的教学中,共12学时,0.5学分,共6次课。很多学生重视理论的学习,而忽视实验的重要性。数电课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应用课程,通过不同的实验才能深入理解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和VHDL语言程序控制流程。数电课设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但是在数电课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1.1编程和调试能力需提高

数电课设使用quartusII集成开发环境进行VHDL语言编程,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VHDL语言的语法掌握不牢,程序流程图设计有待提高,独立编写代码比较困难。对quartusII软件的使用不熟练,如创建元器件符号、绘制原理图、功能仿真等。学生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找老师解决,而不是独立思考寻找解决办法。

1.2自主设计和创新能力欠缺

对于数电课设的实验内容,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验证,不需要从头到尾独立思考设计软硬件。尤其是当学生面对大四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设计系统和搭建硬件电路等。实验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可以优化创新,学生完成基本教学任务而缺乏主动寻找创新点,优化系统设计,提高测量精度等。

1.3重视结果忽略过程

在实验课上,教师按照实验指导书和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授课。首先,对于数电课设相关的硬件做介绍。然后,分析实验程序代码,讲解语句的含义,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数电课设的设计。学生更多是记住老师的操作过程并且复现出来,而忽略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复习和理解,知识的连贯性欠缺。学生关注实验结果是否能够做出来,是否满足课设考核,忽略对硬件电路原理和程序流程的理解,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2数电课设的教学改进

2.1重视能力的培养数电课设作为一门综合的应用设计,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就基于能力培养的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设计教学改进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分院李林业打下基础。通过数电课设,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2.1.1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混合式教学

利用超星网络平台,数电课设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为辅的方式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构建超星学习通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答疑和实际操作,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效率。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如VHDL语言的编程等,在超星学习通相关知识的测验、讨论和录制教学视频等,强化练习,克服难点。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和需求,平台会定期更新一些数字电路设计的典型案例和相关的高新技术,了解数字电路的应用,扩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开阔思路,加深对数字电路的理解。学生知识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激发学生为社会服务和创造社会价值的热情。线上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还有助于提高课程的过程考核。学生学习数电相关知识不局限于课堂,结合学习通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学习拓展,使学生的手机和电脑成为重要的学习工具。

2.1.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分组选择课设题目,带领同学复习数电知识,学习VHDL语言语法和quartusII软件的使用。通过与C语言语法相类比,分析两种语言的异同处,来学习VHDL语言,加快VHDL编程入门。不同课设题目都有公用的模块,如分频器、消抖电路、LED显示等,利用这些公用模块,通过编写一个简单的计数器程序,来学习quartusII软件的使用,如创建工程、创建元器件符号、绘制原理图、编译下载、功能仿真等。

2.1.3由最小系统拓展出复杂系统设计

在计数器程序基础上,增加相应的功能模块,拓展出各组的系统设计。引导同学绘制软件流程图,让组内同学讨论分工完成各个模块的程序设计,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由基础模块设计到顶层原理图设计,重视基础,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并了解数字电路设计与分析的流程。指导同学由计数器扩展出自动售货机控制电路、8位串行数字锁电路、汽车尾灯控制电路、数字频率计;由计数器程序扩展出定时器程序;由定时器程序扩展出数字秒表、数字钟电路、数字显示电路、出租车计费器、智力竞赛抢答计时器,如图1所示。

2.1.4充分利用QuartusII软件的功能仿真

QuartusII软件是Altera公司提供的FPGA/C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综合开发工具,其界面友好,使用便捷。QuartusII软件的功能仿真是在综合之后、布局布线之前进行的仿真,主要用来验证VHDL代码经过综合变成具体器件后是否能实现预期的功能。可以理解为,主要是检查所编写的程序虽然语法上没有错误,但从逻辑功能上是否与预想设计器件的逻辑功能一致。在输入端加入各种可能的激励源,观察输出端的响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考察电路逻辑功能和设计的正确性。功能仿真的设置比较简单,易于掌握,有效提高实验教学。强大的电路功能仿真可进行在线动态调试,简化电路分析,是调试和验证数字电路的有效工具。通过仿真功能,还可以有效学习芯片的逻辑功能,为数字电路设计打下基础。数电课设需要用到很多集成芯片,需要给同学介绍芯片的引脚功能、真值表和工作时序。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学过的芯片功能没有完全理解,电路设计需要芯片选型,同学们觉得比较困难,不能灵活应用。通过功能仿真输出仿真波形,分析仿真波形的时序,与真值表对比,将抽象的真值表转化成具体的仿真波形,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芯片的逻辑功能。以4位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74LS163为例,利用74LS163的置数功能,设计10进制加法计数器,通过仿真波形,验证电路能够实现预期逻辑功能,仿真波形图如图2所示。

2.1.5培养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课堂上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为学生以后工作做好铺垫:强化工程管理的方式新建管理工程,便于程序移植;规范VHDL语言代码书写规范和程序框架,强调注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根据设计需要选择合适芯片,查阅芯片资料,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指导学生根据硬件电路连接进行引脚锁定,编译和下载程序;提高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快速查找错误,如通过设置测试点来监测程序的执行,便于分析;强化功能仿真的使用,加深学生对时序电路的理解和分析。对于学生的进步和成果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指导同学修改代码,实现更丰富的功能扩展,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展和锻炼,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强化了数字电路的应用。

2.2强化过程考核过程

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具有反馈和激励作用,同时它也是教师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因此,过程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此外,通过过程考核的反馈信息,可以看出哪些教学内容没有完全被学生理解,这有助于教师有效的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过程考核主要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强化平时考核,提高平时考核占比为50%。过程考核全面整体反映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2.2.1平时考核

平时考核主要由预答辩、学图2利用74LS163的置数功能设计10进制加法计数器的仿真波形图习通平台线上考核和课堂表现。预答辩主要考核学生设计的总体框图、软件流程图和芯片选型,解答同学的疑问并给予一定的合理建议。线上考核通过平台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综合线上各阶段的学习给出综合评价。课堂表现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践状况、积极性和创新性。了解学生的课设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认真分析和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记录学生的平时表现。

2.2.2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主要由总结报告和答辩。总结报告主要针对本次课设内容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总结数字电路设计的方法,积累实践经验,并形成书面总结报告。正文包括设计方案选择(设计思路、设计原理、实现功能等)、程序清单(程序注释)、调试过程(调试现象分析)、调试结果(最终实现哪些功能、未实现功能)和心得体会。答辩以小组为单位,主要考核quartus软件的使用和实际所完成的硬件调试功能,检查设计过程。首先学生自述总结数电课设,其次是问答环节,最后是组内互评打分。最后一次课的后45分钟,进行课设答辩,检查课设成果和报告。根据学生的项目设计与实践状况、答辩情况评定成绩。总成绩100分由预答辩(10分)、实际操作(30分)、创新(10分)、总结报告(15分)和答辩(35分)组成。

2.3教学改进实施的效果

课题总结报告 篇三

关键词:教学模式;二元结构;审计学

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传统上是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听讲,学习内容主要是教科书的知识内容,这种传导模式是单向的,教师单向输出,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利于弘扬学生自身的个性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难保证教学效果[1]。

一、二元结构教学模式及原理

二元结构教学模式,指教学采用二元结构,一元是“讲授”,另一元是“讨论”,也即Seminar(研究讨论会)教学法,这种方法在英国等国家得到普遍运用。二元结构教学模式一般有几个步骤,一是先确定选题,选题由师生商讨确定或老师指定。二是学生做准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搜集文献、掌握所需的知识,形成报告。三是学生课堂做报告,同学讨论发言,教师评价,引导控制局面,做总结发言。最后,学生修改报告写出最终总结报告[2]。“讲授+讨论”的二元结构教学模式,改革了传统教学上的传导模式,单向输出改为双向互动,使课堂学习气氛变好,学生的创新欲望得到激励,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3]。

二、审计学教学中二元结构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一)教育目标层面

审计学一般设置在财经类院校,学校以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为己任。教学目标上,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对已知的客观知识的掌握并达到灵活运用,还要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二元结构教学模式适应了这种教育目标,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结合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可以对审计学课程部分内容进行二元结构模式教学。

(二)具体实施操作层面

二元结构教学模式可以分为讨论式和报告加讨论式两种模式,其具体实施不同。

1.讨论式模式的具体实施

在每章课程内容结束前可组织一次讨论,这种模式因为不用制作报告,所以讨论次数较多,可以提前几天把讨论选题给到学生,讨论的选题主要为时新的案例和热点问题。事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教师根据时间和难易度随机选取几个小组在课堂上发言,其余同学积极参与讨论,表达不同的意见,补充遗漏的观点,最后由教师总结发言,分析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这种讨论式教学不会占用课堂太多时间,十几分钟到三十分钟即可,一般不超过一个课时[4]。

2.报告+讨论式模式的具体实施

报告+讨论式的模式均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一般小组为4-6人,要写分析报告,分析报告的字数一般不低于3000字,并准备PPT。该模式执行过程相比讨论式主要增加了报告环节,讨论过程和教师点评等与讨论式相同,对于学生成绩评定,先对各个小组评分,再计算各个学生在小组中的贡献计算成员得分,最后计算总评得分。各小组的评分可以使用提前设计的评价表格,表格中评价内容可以从报告内容时新性、PPT制作的精细程度、仪表,言谈等各方面细分评分标准,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小组内成员的得分也可以由全体小组成员来确认计量。报告加讨论模式不适合频繁使用,一般一个学期只做几次,提前较长时间把选题给到学生,甚至可以提前三到四周时间准备。例如,课题组曾选用的一个选题:假设同学王明是某会计师事务所某分所的一名注册会计师,王明的妹妹刚刚应聘到一家上司公司担任财务主管,该上市公司恰好是某分所正在审计的客户,请问,作为审计人员的王明同学的独立地位是否受到损害?假设王明不参加该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该会计师事务所分所的独立性是否受到损害?

(三)审计课程成绩评定方面

引入这种教学模式后,审计学课程考核方法需要做出适当调整,修改调整原有的成绩评定结构。可以这样设置:作业、考勤占10%;期中考试约占10%;二元结构模式下的学生表现成绩占10%;期末成绩占70%。这种综合考核方法更全面,更客观,更能综合反映学生的能力,成绩也更加有说服力。

三、二元结构教学模式在审计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一)问卷设计、发放和回收

课题组集思广益制成调查问卷后先进行预调查,预调查在审计专业一个班级进行,以50名学生为预调查对象,预调查课题组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的问卷48份,回收率为96%,正式调查课题组选择了三个专业6个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三个专业分别是所在财经类本科院校的审计、会计、财务管理三个专业,设置了学生作答问卷的方式:匿名进行。调查表按照5级(Likertscale)量表分类设计,“好/很满意”对应分值5,“较好/满意”对应分值4,“一般”对应分值3,“不太好/不太满意”对应分值2,“差/很不满意”对应分值1。课题组任课教师们负责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成功回收267份,回收率为89%,其中有效问卷有206份,有效比率为68.67%。专业分布情况为:审计专业70份,会计专业最多达到78份,财务管理专业最少,也有58份。问卷包含六个方面,涉及的具体细节见调查表,教学效果涉及15个方面问题、时间分配涉及7个方面问题、选题(5个)、信息技术条件(7个)、教师任教(9个)、成绩的评定评价(4个),最后在备注栏显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5]。

(二)信度和效度检验

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见表1。本文用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alpha)来检验问卷的信度[6]。该系数最先被美国教育学家LeeCronbach于1951年创立,用于评价问卷的信度(内部一致性),是最常用的信度测量方法。α系数取值在0-1之间,α越大,信度越高,调查问卷的一致性越好。表中检验结果α为0.967,大于0.8,可信度通过检验,可以使用。问卷的效度检验采用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Bartlett's球度检验,结果显示,KMO检验值为0.947>0.5,问卷的效度一般在0.5以上才合适。Bartlett's球度检验结果也显示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问卷效度符合要求。总之,信度和效度均通过检验。

(三)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

统计结果如表2。

2.结果分析与讨论

(1)关于教学效果

数据显示,除了课堂整体讨论效果这一项均值3.86外,其余各项平均值都大于4,说明二元结构教学模式在审计教学效果方面较好,仅有2位学生给了1分,认为差/很不满意,仅占1%,7位学生认为不太好/不太满意,占比4.4%,61位学生认为一般,占比29.6%,84位学生认为较好,此类学生人数最多,占比40.8%,52位学生认为好,占比25.2%,可见,在审计教学效果方面,多数同学持满意态度,肯定此模式的教学效果优势。

(2)关于选题

表中数据显示,平均值4分左右,学生对选题的新颖性、整体合适度、与所学章节的配套等方面大多持肯定态度。另外,对于选题,63.59%的学生希望选题能与老师商定,希望接受老师的指导建议。在二元结构模式下,师生沟通机会多,学生沟通能力得到提升,选题更加科学合理。

(3)关于时间分配

得分较高的两项是,学生认为每章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讨论较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预习、查资料和准备。这两项均值均超过4,其余各项大多超过3.5,如,在二元结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外用于学习审计学的时间充分性为3.83,说明学生课下学习审计课程的时间还是有保证的。审计学整体教学过程中进行3-4次报告+讨论的模式,均值为3.91,认可度较高,学生还是不太喜欢太多的报告。任课教师提前3-4周安排选题得分仅为3.13,说明学生课下学习主动性欠佳,倾向于临阵磨枪。

(4)关于信息技术条件

学生对于网上能及时浏览所学审计学的课件、研讨选题等资料给分较高,大于4,学生对老师们的工作进行肯定,也说明了老师们好的工作态度。教室桌椅成排设置对形成良好的研究交流氛围的影响,得分最低,仅为3.08,说明学生认为这种桌椅摆设不利于研讨。总体来讲,在二元结构教学模式下,学生认可学校提供的信息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更能有利于保证好的学习效果。

(5)关于成绩评定及教师任教

成绩评价方面,表中数据显示,各项均值均保持4分左右,说明学生喜欢更客观公正的评价,注重过程考核,考虑团队,考虑贡献百分比,认可平时成绩。教师任教方面,二元结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投入程度方面更是满意,大于4,其余各项指标,如,组织研讨水平、管理素质、科研素质等也比较满意,分值差异不大,说明学生比较认可这种教学模式,愿意接受此模式下审计学的学习。备注部分的意见及建议栏,主要是学生提出的改进建议,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希望教师跟上时代步伐,及时更新学科最新前沿的知识;希望老师课堂上能与学生互动;希望控制好师生互动的时间,不要太长或过短;多增加视频音频等电子资源。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从实施效果来看,二元结构模式教学实践总体效果较好。倡导在审计学教学中广泛推广应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能力,注重实践应用,与教育教学目标吻合。

(二)建议

1.确定的选题必须恰当

为了确保教学效果,在确定选题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无论讨论式还是报告加讨论式选题的选择,必须紧扣教学内容,与所学内容章节配套;二是选题难易要适宜,不要过于深奥导致讨论无法开展,也不要过于简单,没有学习效果;三是注意选题要确保学生感兴趣,尽量选择热点问题,注意时效性,确保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

2.引入二元结构模式教学应循序渐进,尊重学生意愿和遵循课程特点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引入需要过程,学生不可能突然转为自主学习状态,最开始引入时以激发同学的兴趣为主,选题内容不要太难,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对于本科生,可以考虑前二年引入,使报告加讨论的模式逐渐得到推广,学生也逐步适应,再者这种模式也不适合比重过高,结合所学课程特点进行,研究生可以考虑适度增加这种模式,或以这种模式为主。

3.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关注前沿研究成果

教师需要在课前充分准备,围绕讨论选题做充足的知识储备,并做好督促、指导、提醒等工作,带动学生做好准备,保证课堂研讨效果,教师要能驾驭整个研讨过程,当出现冷场局面能重新调动积极性,当争论过于激烈时能适当缓解局面,也要避免偏离主题的现象。另外,教师要关注前沿,多学习中外最新的文献,及时充电,跟上时代的步伐,补充课本知识的不足,开阔学生的视野。

4.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课题总结报告范文 篇四

一、 课题管理的组织制度

学校课题管理组织分三级管理模式:由学校课题评议组—教科室—课题组构成,以学校课题评议组为领导,以教科研室为核心和以课题组为基层单位,对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结题、存档等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其中(一)学校课题评议组主要负责:(负责人:校长)

全面规划、监督和评价学校各类课题的组织和实施。

1. 确定召开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和结题会议,对课题报告进行审核。

2. 确立、组织和实施学校课题的研究。

3. 邀请专家加盟指导。

4. 课题经费的审定和发放。

1. 课题奖惩的审定。

(二) 教科室

(二)教科研中心主要负责:(负责人:教科室主任教科室主任)

1. 向全校传达每年的课题规划。

2. 组织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阶段总结和结题工作。

3. 参与和组织学校课题研究的实施工作。

4. 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座谈、思想交流、研讨、外出培训和观摩的活动。

5. 组织开展关于课题研究的讲座。

6. 联络和组织课题会议的召开工作。

7. 对学校和教师的课题的整个过程和所有内容进行备案。(包括:申报、立项、阶段性报告、相关论文和结题报告等)。

(三)课题组主要负责:(负责人:各课题题长)

1. 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的研究。

2. 向本组教师传达每年的课题规划。

3. 督促教师及时写出阶段报告和结题报告。

4. 及时向教科研室反馈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以便于及时得到解决,使每位教师能按时完成课题研究。

二、 课题实施的管理制度

(一)关于课题申报的管理1. 每个课题组,只能申报1项课题。

2. 凡是已被立项的课题在没有结题时,不再申报个人课题研究。

3. 对于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人都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4. 对于45周岁以下的中学高级教师,要积极承担课题研究。

5. 学校教科研对个课题组申报的课题进行整体平衡,确定理论价值、实践意义较高,课题组力量较强,预期效果较好的课题,作为学校申报新的市级规划课题。

(二)关于课题立项的管理

1. 对于申报立项的科研课题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国内外同期课题的研究现状,并在立项后一个月以内,召开本课题组成员会议,研究开题报告、研究实验方案。

2. 课题组必须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向,研究方案。课题组成员间必须有明确的分工。

3. 各课题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至少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本课题组成员会议,总结分析上一个阶段的工作,研究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

4. 各课题组负责人每学期需向教研室汇报一次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并上交课题研究阶段报告或阶段成果,成果以总结报告、论文、论着等形式上交。

(三)关于课题结题的管理

1. 课题研究在结题前,要及时上报结题材料,经学校课题评议组审核合格后,方可上报上级部门申请结题。

2. 每个课题组都要积极准备结题材料。力争研究成果通过学校课题评议组或上级专家的鉴定,并及时做好成果的推广工作。对不能按期结题的课题,要提出延期要求,经批准后方可继续研究。

3. 对于已经结题的课题,要及时将课题材料备份上报到教科研室,材料要齐全,包括:申报表、立项表、阶段性报告、实验研究报告、调查问卷、相关论文和结题报告等。

(四)关于课题监督的管理

对于每个课题都要建立监督和评价制度,从申报、立项、阶段性报告、相关论文和结题报告等都要经学校课题评议组

1. 审查申报表的填写和做好审核工作,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要提出整改意见,直至合格为止。

2. 审查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对于有困难的课题组给予适当的扶持和帮助。

3. 对当年要结题的课题要加强督促和评审工作。

(五)关于课题保障的管理

学校对各课题组在政策上、财力适当照顾。

三、课题档案的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篇五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二、课题界定

三、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七、课题的研究内容

八、课题研究成果

九、遗憾和思考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课题背景

“语文教学正面临危机。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重大弊端造成了‘少、慢、差、费’,厌教厌学的恶果,不彻底改变它,中学语文教学就走不出死胡同!”()在此严峻形势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在江西、山西和天津两省一市试验三年后,根据教育部20xx年颁布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于20xx年秋季开始在全国使用,从而取代了这以前使用了近20年的高中课本,真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应该说这几年课程、教材的变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实施教改主渠道的教学进行有意义的理论研究和有价值的课堂实践。新教材是出来了,可如何适应新教材在体系和结构方面对旧教材所作的三个方面的改革(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编;破除以记叙、说明和议论的文体为中心的模式;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作为高中课本必要的组成部分),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指导思想,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新教材的教法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课题界定

关于“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的研究”中的“新教材”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20xx年秋在全国大范围内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及配套读本。其“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

3、强化了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4、突出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新教材使用研究的范围包括:围绕新教材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三个系统,从教材、教者、学生和教学手段等教学元素出发,以理论研究为主导,侧重于教学实践,在构建有关新教材多层面、多功能立体交叉的课堂结构和有一定操作性、示范性的课件模式上下功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预设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高中语文新教材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三个系统的相关内容为基本研究对象,在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品位,发展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塑造完善健康的人格为目标,在具体的教学研究中,不仅有实践的操作、理性的思考,更要构建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的多侧面、多功能立体交叉的课堂结构和有一定操作性、示范性的课件模式。特别在我们这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学校里,拥有国内比较先进的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积累了一定的校本课程的教学经验,教学的对象也是不同层次的,这些个性和特色更加激发我们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能够结合实际,针对性地、有效地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凸显我们研究使用新教材的个性,走出研讨教学相结合,以教法促学法的路子来。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理论支撑

多元智能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智力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方面对我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他在1993年出版的和其他著作中对八种智能作了明确阐释。他认为,语言智能是指用言语思维、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其他还有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加德纳认为,相对于先前的一元智力理论和智力评价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能够更为准确地描绘和评价人类能力的面貌。这些智能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每个人的各具特点的个性心理结构。他还认为,每个人的智能强项是不同的,也并非一成不变,教育的责任就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智能强项,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的地位,能在发展过程中及早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教育还要及时引导学生从强项领域走向困难领域。因为,所有的智能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需要其他智能的支持。

课题总结报告 篇六

明确设计要求,让学生心中有数

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充分发挥主动性,自行设计电路,自拟实验方案,最后完成电路设计、实验、测试、撰写设计报告等全部工作。具体是:1)根据设计任务、技术指标对课题进行分析;通过查阅资料、理论计算,得到设计方案;选择元器件,搭接线路,实现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初步掌握典型数字电路的试验、设计方法。2)通过对典型数字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掌握利用EDA技术分析和设计电路。3)通过独立思考问题、查阅工具书、参考文献,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掌握常用基本电路的调试、测试的一般规律、常用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对设计结果独立进行分析、评价,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切实加强各个实践环节,实现教学目标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成功与否对下一阶段及整个课程设计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因此每个环节都要十分重视,切实做好。利用一定的时间给全体学生讲解教师拟出的每个题目的设计技术指标与要求,让学生充分了解题目设计的性能、指标内容及要求,以便明确设计应完成的任务。同时向学生介绍题目设计的大概思路、基本步骤和方法,这样使学生明确设计的目标和方向。在课程设计教学中,可由学生自己选择课题、自由组合,给学生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只有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才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2]。为了有效杜绝雷同现象,锻炼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拟出了16个参考题目。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掌握资料,选择题目;然后老师根据具体情况裁定。一般来说每个教学班大约35人,这样每个题目2~3人,并且要求学生设计电路时,可以发挥创新能力,在完成老师提出的功能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拓展电路的功能或提高电路的性能。另外,相同的题目可用不同的芯片来实现,这样学生设计内容雷同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我们所出的题目几乎覆盖了数字电子技术各个知识面,从基本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到随机存取存储器都包括在内,从数字钟、抢答器、交通灯到频率计、电压表、彩灯控制,这些课题既有知识性,又有实用性和趣味性。

EDA技术为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方法[3]。电路仿真是利用EDA系统工具的模拟功能对电路环境和电路过程进行仿真[4]。利用仿真软件辅助电路设计,提高了设计的成功率,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利用该软件进行自主创新设计,通过软件仿真模拟,进行各种测试分析,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设计,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电路设计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5]。因此,我们先让学生根据选定题目的技术指标和要求,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设计。有时实现同一功能,往往可有多种方案,这就要求学生从功能、性能价格比、实现的可能性等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最终制订合理的设计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定出元件清单,上报老师。老师根据实验室的情况,确定购买的元件,进行采购。对于中规模集成电路,我们通常利用购买管脚座和共用芯片的方法,也就是学生搭建电路时,焊接的只是管脚座,芯片可反复使用,这样既可节约经费,也可避免因某些学生焊接技术差而损坏集成芯片。学生拿到元件后,必须对元件进行检测,杜绝把参数不符合要求或已损坏的元器件焊接到电路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检测、判别元器件好坏的能力。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在万能板上进行焊接搭建电路,在装配电路的时候,一定要要求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不要出现错接或漏接,杜绝假焊、虚焊,以避免出现人为故障。同时要求元器件在线路板上的排列规范,疏密合理,美观科学。

焊好电路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通电测试,看是否达到功能指标。对某些较复杂的电路可以先对各单元的电路分别进行装配调试,达到指标要求之后,再联系起来统调。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出现了故障和问题,要善于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去分析原因,要学会区分是由于接线错误造成的故障还是由于器件本身损坏而造成的故障,这样就可能较快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预先估计不到的现象,比如电路的接法没有错误,电路仿真也成功,但就是不能实现电路的某些性能指标,这就需要改变某些元件的参数或更换元器件,甚至需要修改方案。作品完成后,每个学生必须认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检测过程,撰写设计报告。报告必须完整,它包括了技术指标、方案的设计、参数的计算、元器件的选择、流程框图、原理图和装调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及实验结果分析、收获、体会等内容[6]。同时要求设计报告的行文排版要符合规范要求,这样可提高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方案表达能力。每个学生必须做好验收答辩的准备,按时答辩,检测验收,最后上交作品和设计报告。在验收环节上,我们采用了答辩形式,效果很好,使学生加深了对设计的理解,熟练操作,增强技能的目的,同时,提高了表达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以及工作提供了一次锻炼机会[7]。

完善考核体系,合理评定学生成绩

建立严格的实践考核与成绩评定体系,可以有效地增强实践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对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我们采用了下面的评分标准:1)设计成果(PCB板)质量,占总成绩40。主要考查学生电路设计的难易程度;电路的设计是否规范合理、美观;电路的连接、调试方法是否正确;电路的性能是否能够达到设计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要从生产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力争做到制作的项目具有较高的性价比。2)设计总结报告,占总成绩30。提供设计报告,包括方案论证、元件清单、原理图、存在问题、解决方法、调试步骤和数据分析等;书写、排版是否规范。3)答辩占总成绩20。要求每个学生进行答辩,演示设计的作品。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涉及的理论知识掌握、叙述的程度,对实验得到的结论和现象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并能够合理的解释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判断实验的成功、失败。4)课程设计期间纪律表现,占总成绩10。主要考核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安全操作和团结协作的精神。#p#分页标题#e#

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篇七

自申报微型课题研究以来,我时刻把我的课题研究放在心中,平时注意观察,勤于思考,把研究落实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经过为期几个月的研究,我收获颇多。现将我的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标对英语教学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这就将小组学习和小学英语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目前,我们都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进行着小组学习模式的深入探索,以期找到符合学生以及学校教学实际的有着校本特色的小组学习模式和策略。小组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础教学形式的前提下,以“小组学习”为中心,通过开展小组学习,发挥小组的积极功能,使得英语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英语交流合作的过程。本课题就将针对小学英语课堂中小组学习的现状,对小学阶段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从而促进并完善该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小组学习”这一创新式课堂教学实验以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努力创设一个有利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改变旧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和课型结构,形成相应的创新式教学体系。具体要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

1、营造轻松愉快的英语教学环境,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同时,让学生找到合作的途径,掌握合作的基本方法,学会与人合作。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探索出新的教学方式。

3、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初步形成合作探究、交流、动手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

4、通过小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和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实验研究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问卷法、对比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整个过程都以实验研究为主,实验教师以常规教学为依据,以个体实践为主,课题实验小组成员为辅,按学期分阶段制定计划,做好记录、总结,讨论撰写体会,总结成果。

四、课题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

加强理论学习,主要包括与小组学习和英语教学有关的书籍、论文及报核心期刊等,在此基础上,对本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就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证,以确立具有针对性并且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同时,收集有关该问题的相关材料及他人的实践经验进行学习和经验总结,进而明确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方案并进行开题论证。

1.对本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

2.学习理论,收集相关材料、制定课题计划;

3.明确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方案并进行开题论证。

(二)实施阶段()

整理、研究相关资料,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设计出具体的策略,据此进行实证性研究,记录实施的过程和效果,并根据实施的情况和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逐步形成研究体系。及时记录和收集研究过程的原始真实材料和数据,书写教学笔记。一个阶段后,教师进行行动反思,调整行动计划。

1.教学研究工作全面启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实施情况和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方法策略,逐步确定典型有效的教学手段,师生反复进行教学实践互动,逐渐形成教育教常态。

3.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并进行阶段小结,小结需从教师、学生和师生互动三方面入手,力求面面俱到,并据此进行综合评价。

(三)总结阶段()

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分析、研究课题实践情况,总结、提炼硏究成果,形成详细、具体的研究报告。

1.整理并分析研究实施以来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的统计数据。

2.结合基础教育理论和相关教研经验成果进行总结反思。

3.撰写结题报告,上交结题报告等资料,迎接专家组的鉴定验收。

五、研究成果

通过课题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同时,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新型的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在合作学习中,师生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在课题研究中,成功构建了小组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合作氛围——明确合作目标——指导合作过程——汇报合作成果——评价合作结果。

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如小组成员之间的消极依赖或组间的竞争,容易造成后进生的惰性;合作的时间较难把握,影响教学进度。个人独立探索和小组合作的探索的有机结合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英语教学中小组学习策略的研究,并将已经构建的小组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校内加以推广,让实践对此模式进行检验,并不断的加以完善。

课题总结报告 篇八

1数电课设教学的意义及现状分析

数电课设的教学中,共12学时,0.5学分,共6次课。很多学生重视理论的学习,而忽视实验的重要性。数电课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应用课程,通过不同的实验才能深入理解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和VHDL语言程序控制流程。数电课设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但是在数电课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1.1编程和调试能力需提高

数电课设使用quartusII集成开发环境进行VHDL语言编程,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VHDL语言的语法掌握不牢,程序流程图设计有待提高,独立编写代码比较困难。对quartusII软件的使用不熟练,如创建元器件符号、绘制原理图、功能仿真等。学生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找老师解决,而不是独立思考寻找解决办法。

1.2自主设计和创新能力欠缺

对于数电课设的实验内容,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验证,不需要从头到尾独立思考设计软硬件。尤其是当学生面对大四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设计系统和搭建硬件电路等。实验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可以优化创新,学生完成基本教学任务而缺乏主动寻找创新点,优化系统设计,提高测量精度等。

1.3重视结果忽略过程

在实验课上,教师按照实验指导书和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授课。首先,对于数电课设相关的硬件做介绍。然后,分析实验程序代码,讲解语句的含义,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数电课设的设计。学生更多是记住老师的操作过程并且复现出来,而忽略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复习和理解,知识的连贯性欠缺。学生关注实验结果是否能够做出来,是否满足课设考核,忽略对硬件电路原理和程序流程的理解,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2数电课设的教学改进

2.1重视能力的培养

数电课设作为一门综合的应用设计,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就基于能力培养的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设计教学改进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分院李林业打下基础。通过数电课设,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2.1.1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混合式教学

利用超星网络平台,数电课设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为辅的方式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构建超星学习通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答疑和实际操作,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效率。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如VHDL语言的编程等,在超星学习通相关知识的测验、讨论和录制教学视频等,强化练习,克服难点。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和需求,平台会定期更新一些数字电路设计的典型案例和相关的高新技术,了解数字电路的应用,扩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开阔思路,加深对数字电路的理解。学生知识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激发学生为社会服务和创造社会价值的热情。线上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还有助于提高课程的过程考核。学生学习数电相关知识不局限于课堂,结合学习通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学习拓展,使学生的手机和电脑成为重要的学习工具。

2.1.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分组选择课设题目,带领同学复习数电知识,学习VHDL语言语法和quartusII软件的使用。通过与C语言语法相类比,分析两种语言的异同处,来学习VHDL语言,加快VHDL编程入门。不同课设题目都有公用的模块,如分频器、消抖电路、LED显示等,利用这些公用模块,通过编写一个简单的计数器程序,来学习quartusII软件的使用,如创建工程、创建元器件符号、绘制原理图、编译下载、功能仿真等。

2.1.3由最小系统拓展出复杂系统设计

在计数器程序基础上,增加相应的功能模块,拓展出各组的系统设计。引导同学绘制软件流程图,让组内同学讨论分工完成各个模块的程序设计,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由基础模块设计到顶层原理图设计,重视基础,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并了解数字电路设计与分析的流程。指导同学由计数器扩展出自动售货机控制电路、8位串行数字锁电路、汽车尾灯控制电路、数字频率计;由计数器程序扩展出定时器程序;由定时器程序扩展出数字秒表、数字钟电路、数字显示电路、出租车计费器、智力竞赛抢答计时器,如图1所示。

2.1.4充分利用QuartusII软件的功能仿真

QuartusII软件是Altera公司提供的FPGA/C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综合开发工具,其界面友好,使用便捷。QuartusII软件的功能仿真是在综合之后、布局布线之前进行的仿真,主要用来验证VHDL代码经过综合变成具体器件后是否能实现预期的功能。可以理解为,主要是检查所编写的程序虽然语法上没有错误,但从逻辑功能上是否与预想设计器件的逻辑功能一致。在输入端加入各种可能的激励源,观察输出端的响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考察电路逻辑功能和设计的正确性。功能仿真的设置比较简单,易于掌握,有效提高实验教学。强大的电路功能仿真可进行在线动态调试,简化电路分析,是调试和验证数字电路的有效工具。通过仿真功能,还可以有效学习芯片的逻辑功能,为数字电路设计打下基础。数电课设需要用到很多集成芯片,需要给同学介绍芯片的引脚功能、真值表和工作时序。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学过的芯片功能没有完全理解,电路设计需要芯片选型,同学们觉得比较困难,不能灵活应用。通过功能仿真输出仿真波形,分析仿真波形的时序,与真值表对比,将抽象的真值表转化成具体的仿真波形,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芯片的逻辑功能。以4位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74LS163为例,利用74LS163的置数功能,设计10进制加法计数器,通过仿真波形,验证电路能够实现预期逻辑功能,仿真波形图如图2所示。

2.1.5培养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课堂上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为学生以后工作做好铺垫:强化工程管理的方式新建管理工程,便于程序移植;规范VHDL语言代码书写规范和程序框架,强调注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根据设计需要选择合适芯片,查阅芯片资料,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指导学生根据硬件电路连接进行引脚锁定,编译和下载程序;提高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快速查找错误,如通过设置测试点来监测程序的执行,便于分析;强化功能仿真的使用,加深学生对时序电路的理解和分析。对于学生的进步和成果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指导同学修改代码,实现更丰富的功能扩展,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 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展和锻炼,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强化了数字电路的应用。

2.2强化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具有反馈和激励作用,同时它也是教师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因此,过程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此外,通过过程考核的反馈信息,可以看出哪些教学内容没有完全被学生理解,这有助于教师有效的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过程考核主要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强化平时考核,提高平时考核占比为50%。过程考核全面整体反映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2.2.1平时考核

平时考核主要由预答辩、学图2利用74LS163的置数功能设计10进制加法计数器的仿真波形图习通平台线上考核和课堂表现。预答辩主要考核学生设计的总体框图、软件流程图和芯片选型,解答同学的疑问并给予一定的合理建议。线上考核通过平台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综合线上各阶段的学习给出综合评价。课堂表现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践状况、积极性和创新性。了解学生的课设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认真分析和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记录学生的平时表现。

2.2.2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主要由总结报告和答辩。总结报告主要针对本次课设内容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总结数字电路设计的方法,积累实践经验,并形成书面总结报告。正文包括设计方案选择(设计思路、设计原理、实现功能等)、程序清单(程序注释)、调试过程(调试现象分析)、调试结果(最终实现哪些功能、未实现功能)和心得体会。答辩以小组为单位,主要考核quartus软件的使用和实际所完成的硬件调试功能,检查设计过程。首先学生自述总结数电课设,其次是问答环节,最后是组内互评打分。最后一次课的后45分钟,进行课设答辩,检查课设成果和报告。根据学生的项目设计与实践状况、答辩情况评定成绩。总成绩100分由预答辩(10分)、实际操作(30分)、创新(10分)、总结报告(15分)和答辩(35分)组成。服务进行过滤,将网络安全风险降到最低,针对经常出现的安全问题设计安全方案,将安全软件的配置建立在防火墙的周围。对网络访问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将经过防火墙的访问都自动记录下来,以日志的形式保存,以供用户进行调取和查看,对网络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自动记录相关数据。防火墙技术可以在发现可疑操作和特殊访问时进行及时警报,为用户提供计算机网络受到攻击的信息列表,让用户可以及时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措施,防止计算机的内部信息被泄露。对于内部网络,防火墙技术可以用于重点网段的监控和隔离,降低防火墙高度敏感对整体内部网络的影响。

2.3漏洞检测技术

静态分析主要指的就是计算机初始化阶段对安全漏洞进行静态检查的技术,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对计算机表面状态进行检测,通过积累经验,在技术上取得了进步,开始向静态分析和程序检验方面发展。静态分析主要是通过扫描计算机系统源代码的方式进行漏洞检测,对源代码的语法和语义进行分析,根据系统的程序特征寻找系统当中可能存在的漏洞。程序检验的主要对象是源代码,这种方式主要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主要目的是查看计算机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在发现异常之后可以判断是否是安全漏洞。静态检验技术更善于对计算机的内部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比较容易发现系统和漏洞之间的关键联系。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的种类是非常多的,计算机的各个方面都可能存在安全漏洞,但不同漏洞之间的共性是比较少的。因此,我们可以将计算机的漏洞分为两种,一种是安全性漏洞,另一种则是内存性漏洞,安全性漏洞判断的依据在于计算机是否存在数据上的错误,这种错误一般都是由内存引发的,内存性漏洞判断的依据在于对数据错误进行鉴别。因此,我们可以使用静态检验技术对计算机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扫描,但这项技术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只能对一部分特定的漏洞进行检测,这种情况就导致这项技术在运用方面受到了限制。

2.4入侵检测技术

课题总结报告范文 篇九

1、道理知道了没用,要去做才有用。

尚老师非常着重地讲了这一点,很多道理我们都懂,其中的利害关系也非常明白,但就是不去做。有时上来劲头也会下决心,但是迟迟不见行动。最常见的就是戒烟、戒酒、减肥、养成看书的好习惯等等等等,但是呢,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

2、加班是福。要把70%的精力放在工作上。

其实这是挺难以接受的一句话,尤其是对于家里有孩子需要照顾的人。但老师说了,既然你选择了出来工作,就要接受,只有你有宝宝吗,别人就没有宝宝吗。现实中也是这样,有多少人拿着宝宝做借口拒绝加班拒绝多在公司待一分钟,可是他们回到家真的就会全心全意地陪孩子吗,未必。那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把这一部分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呢。下班稍微晚走一会,让领导随时都能找到你,他找你未必是有很重大的事,有时也许只是找你要一个电话号码。

3、管住自己的嘴,别老想着凸显自己的小聪明。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gongzuozongjie/977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