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爷爷和小树》教案【优秀5篇】(爷爷和小树教案设计)

《爷爷和小树》教案【优秀5篇】(爷爷和小树教案设计)

更新时间:2023-03-07 01:02:38 点击: 来源:yutu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5篇《《爷爷和小树》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爷爷和小树》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点和立刀旁,两点水,人字头、四点底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设疑导入,针对问题提问,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尝试合作学习。学习积累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小树为什么涨得那么好?

【课前准备】

1、学生自制生的卡片一副。

2、课文插图两张。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板书:爷爷和小树。)

2、学生读题目后,教学“爷”,谁能记住爷?

3、出示:“爸爸──爷爷”学生观察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读音上:第二个字都读轻声。字形上:都有“父”字头,学习偏旁“父”字头。你还知道哪些父字头的字?)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过渡:带着你们的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

1、大声自由地读课文,提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也可以问问同学、老师,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学习生字词。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一棵、到了、给、穿上、暖和、爷爷、不冷、撑开小、小伞、小热。

自己拼拼读读。

小老师带读,并说说读时要注意什么?(“穿”是翘舌音,“冷”后鼻音,“伞”是平舌音,“暖和”的“和”不要读成“he”)

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教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教学新偏旁:“刂”、“穴”、“两点水”“……”

游戏:玩卡片。

同桌互玩:你考我,我帮你。

摆长龙:师读一个,学生摆一张卡片。

3、指导写字:“不、开”:

指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不、开”的笔顺,先描再独立写二个。

同桌比比,谁写得好。

三、再读

1、同桌互相对读课文,比一比谁读的好。

2、分自然段指名读。

讲解“自然段”:这篇课文和前面的课文不一样,出现了自然段。(另起一行,前面空两格的为一自然段)

标出自然段序号:大家找找,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给他们标上。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难读的句子可多读几遍)。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3、用“我家门口有……”说话。

小结:这棵家门口的小树和爷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生字词:齐读──开火车读。(可以在学生读的过程中结合复习生字,如:“热”的偏旁是什么?谁能用“给”说一句话?“冷”的反义词是什么?“开”的笔画怎么写?)

2、猜一猜:树上结果子。(棵)爸爸老了一柱拐杖(爷)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读课文,想想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学生交流)

2、学习第二段,出示第一幅图:观察冬天到了,小树在寒风中会怎样?(想象说话:冬天到了,小树______。)

自由读第二段,爷爷是怎么做的?(学生交流)

你知道“暖和的衣裳”指什么吗?(结合图理解)(板书:穿上,暖和的衣裳)

你还会说暖和的什么?

小树穿上了爷爷为他做的暖衣,不冷了,谁能读出小树的温暖。(指读,师生评议)

小树不冷了,他会对爷爷说什么呢?

过渡:小树在爷爷的关心下,渐渐地长大了,到了夏天,小树又有什么变化呢?

3、学习第三段,出示第二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小树?讨论:小树为什么会长得这么好呢?

读第三段。小树给爷爷带来了什么?(撑开、绿色小伞)

“绿色小伞”指什么?有了这把小伞爷爷可以在树底下干什么?

再读读第三段,谁能读出爷爷心里的舒服。(指读,评议)

三、总结,拓展

1、师生分读全文。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树木为人类贡献。

3、课件出示小树遇到长虫、干旱、缺乏养料的画面,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树?

四、指导写字“四、五”

1、范写:四、五,注意新笔画“竖弯”。

2、学生独立书写。

3、展示优秀的字,评点。

五、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爷爷和小树》教案 篇二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材说明】

课文以图中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教学重点】

认记生字、理解重点语句和练习朗读。

【教学设计】

一、引言揭题,激发兴趣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熟悉的朋友。你们听,他在说什么了?(课件出示:小朋友们好,我是小树,你知道我能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人们为保护我做了哪些事情了?)

2、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5课〈爷爷和小树〉。

3、读了课题,小朋友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么多的问题,我们还是一起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小朋友们快快行动起来,翻开书69页,借助拼音读读课文吧,遇到生字宝宝可要和他打个招呼哦!

2、大家看,生字宝宝都到老师这里集合了,谁愿意跟他们打个招呼啊?(出示生字卡片)

3、他们和别的生字宝宝站到了一起,你还认识他吗?(带拼音读词)

4、小朋友们真聪明,可是生字宝宝还想考考大家,他们重新站了队,谁还认识他们?(去掉拼音读单个生字)

5、小朋友们真棒,谁能给你喜欢的字组组词,说说话?

三、再读课文,读对读通

1、小朋友们真是识字的小能手,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觉得自己读好了就读给小组里的小伙伴听听,互相提提意见。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这个小朋友在读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应该干什么啊?咱们就比比,谁是最细心的孩子。

2、大家发现了吗?这篇课文和我们前面学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就表示一个自然段。大家找找,哪是第一自然段?像老师这样给这个自然段,戴上一顶小帽子。

四、分段指导,读懂课文

1、小朋友们找的真准,谁能读读第一段?

2、读的真好,再读读第二自然段?

理解暖和的衣裳:大家看看图(课件出示),谁知道暖和的衣裳指什么?为什么说稻草是暖和的衣裳了?

谁知道可以说暖和的什么?(暖和的)

这么冷的冬天,小树穿上了衣服,多暖和啊!谁再来读读?(指名读)

大家想想,小树是什么心情?谁来读读这一段?(自读、指名读、齐读)

3、小朋友们读的真好,我也想读,谁愿意教我读第三自然段?请小朋友们先自己读一读吧,想想应该怎么读,然后来教我,好不好?(学生自己练读)

理解绿色的小伞:绿色的小伞指什么?(课件出示)为什么说树冠是绿色的小伞了?

那你为什么要教老师这样读啊?

4、夏天,爷爷不热了,冬天,小树不冷了,他们多高兴啊!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大家想想,爷爷和小树会说些什么了

5、小朋友们不但生字学的好,课文也读的好,现在,我们来举行一个朗读比赛。请大家分小组准备,然后我们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参加比赛。

6、请小评委们听仔细了,你最喜欢谁读的?

7、表情朗读。

《爷爷和小树》教案 篇三

预设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10 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 "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习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看图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保护它。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小松树》

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看图猜测,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同学读准"爷爷"。

3、同学说说自身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4、师出示"爷爷"、"爸爸",同学观察,说说自身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2、请小朋友找一个自身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3、指名分段读课文,和时纠正字音。

4、教师范读后同学齐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1、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同学说说自身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让同学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2、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同学练读。

3、小组里说说自身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4、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同学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同学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猜字游戏:

(1)一个同学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

如:一个同学指"冷",另一个同学假如猜的是"冷",其他同学就说:"冷冷猜对了,请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假如猜的是"暖"。同学们就说:"暖暖猜错了,请你想一想……"

(2)看图猜字。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同学集体猜字。随机请同学说说自身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身知道哪些"伞"。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一)学习第一段

1、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2、同学自身练习读。

3、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4、指名读。

5、你能用上"我家门口有-------------"说话吗?

6、再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请同学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2、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同学朗读课文。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4、板书:穿衣,不冷。

5、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6、看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

7、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同学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8、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9、小树不冷了,它会对爷爷说什么话?引导同学分别戴上头饰开展口语交际。

10、演一演第二段。

(三)第三段。

1、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平安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

2、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

3、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4、指名同学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看图说一说,夏天,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色的------?

6、爷爷在树下纳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7、演一演第三段课本剧。

四、连读全文、背诵。

(1)看着填空练习背诵。

我家()小树。

()天到了,()给小树穿上()。小树不冷了。

()到了,小树给爷爷()。爷爷()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同学看图练习背诵。

(3)试着独立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学唱童谣。

爷爷和小树

下雪了,

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小树不冷了,

大热天,

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

爷爷不热了,

爷爷,真好!

小树,真好!

六、拓展说话:春天和秋天,爷爷和小树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七、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1.同学打开书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在书上田字格中把每个生字写一遍。

4.让同学提出难写的字。(不、四)

(1)教师指导书写"不"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中的"不"字

②同学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撇变绿色。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竖"变橘黄色。点击鼠标,闪2下。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撇和点"变绿色,点击鼠标,闪2下。

③同学说位置,,教师范写,同学观察。

④同学独立书写,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⑤展示同学书写的"不"字,进行评改。

(2)教师指导书写"四"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的"四"字。

②同学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四"的第一笔在竖中线的左边,行笔向下略向右倾斜。电脑"竖"变成红色。

第四笔是"竖弯",教师问:这是什么笔画,教学新笔画。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电脑:竖弯变成绿色,闪2下。?

③教师范写,同学观察。

④同学独立书写

⑤同桌同学互评并修改。

⑥展示书写优秀的字,一起欣赏。

5.同样指导写好"五"字。

6、将书上田格中"不、开、四、五"4个字各写一遍。

八、巩固练习

1、成生字本上的作业,每个生字写3遍。

2、后练习3,读一读,说一说。

3、唱一唱《小松树》

九、课外延伸:

1、演一演《爷爷和小树》

2、读一读:

树1

树是一座吹不倒的凉亭, 农夫们累了,

就会跑到他那里休息, 他从未嫌弃过谁。

树2

树有很多手 他想捉天上的云

他想捉天上的星星 树的头发很多

不怕动物的袭击 却怕暴风雨的来临

板书设计:

穿衣 不冷

爷爷 和 小树

不热 撑伞

《爷爷和小树》教案 篇四

一、激趣,揭题。

1、 请学生读准" 爷爷" 。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 爷" 字的?

2、 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偏旁" 父" 。

1、 看图猜想,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 师出示课题" 爷爷和小树

3、 出示" 爷爷" 、" 爸爸" ,引导学生观察。

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调动这些经验,在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中导入到课文的阅读,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2 、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3 、 学生齐读课文

1 、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

2 、学生练读。

3 、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

4 、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 、猜字游戏:(1 )一个学生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看图猜字。学生集体猜字。随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 穿什么" 或" 今天穿了什么" ;自己知道哪些" 伞" 。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1 、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

2 、教师范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1 、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

2 、教师随机点击生字

4、 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5、 师出示" 穿、棵、伞" 三个字的图

听读识字法是一种以无意记忆为主的识字方法,力求学生与生字的反复多次见面,来达到识记生字的目的。本教学板块的设计,力求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的结合,以此促进识记效果。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 、学生自己练习读。2 、同桌互读,相互纠正。3 、指名读。4 、你能用上" 我家门口有-------------" 说话吗?5 、再读课文第一段。6 、学生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7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8 、说说句子的意思。

9 、看看图,说说" 暖和的衣裳" 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 ?

10 、 学生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

11 、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12 、学生分别戴上头饰开展口语交际。13 、演一演第二段。

14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15 、看图说一说,夏天,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色的------ ?

16 、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17 、演一演第三段课本剧。

(一)学习第一段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 我、门口、小" 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1 、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

3、 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

4、 板书:穿衣,不冷。

5、 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6、 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

7、 小树不冷了,它会对爷爷说什么话?

(三)第三段。1 、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 (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2 、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3 、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在初读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 不明白的地方” ,并以此为问题情境,营造探究的氛围,是本课精读部分的设计主线;在对问题的探究中,以再次想象为基本策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设问、交流的起点,降低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难度,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四、连读全文、背诵

1 、让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2 、试着独立背诵。

3 、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4 、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1 )看着填空练习背诵。 我家()小树。 ()天到了,()给小树穿上()。小树不冷了。 ()到了,小树给爷爷()。爷爷()了。 (2 )教师出示图画

依据画面,再次想象,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此基础上的表演活动,把文本内涵又拓展到一个新的层面,即在交往中运用语言的实践。

作业设计包括拓展资源

春天和秋天,爷爷和小树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板书设计

爷爷和小树

冬天暖和的衣裳

夏天绿色的凉伞

《爷爷和小树》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爷爷和小树教案教学设计推荐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记生字、理解重点语句和练习朗读。

一、 教学课时 2—3课时

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启发谈话: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2?揭示课题。板书 爷爷和小树

(二)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思考:爷爷为小树做了什么?

(三)检查朗读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认识自然段。画出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认识其中的7个生字;

a) 看图猜字。“棵”(左边画棵树,右边画个果子)。

“穿”(上面一个洞口,下面一排牙齿)。

有些字记个大概印象。对难字如“暖、热”可以不一步到位,先记个大概,随着阅读、复现,逐渐巩固。为了精确辨认生字,可安排两项练习。选偏旁、部件卡片组成字读一读。/article/

(2)比一比,组词:爷——爸、棵——课、穿——窗。

2?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

3?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回忆第二段的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第三段。

1?认识其中的。3个生字;

2?理解“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

3?指导朗读。先读第三段,再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字词

齐读 爷爷 几棵 到处 给你 穿上 暖气 冷天 开始 打伞 热情

二、 学习课文

1、 朗读

读完一个自然段要停顿一会,停顿的时间比句号长一些。

如: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要读出表达出互相关心的喜悦之情。

2、 词句

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的是什么。用插图帮学生明白:“暖和的衣裳”指/sjbwz/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

“绿色的小伞”指枝叶茂密的树冠。还要联系上下文,从它们的作用:预防小树被冻坏、遮挡夏日炎热的阳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冷——热,可在阅读中点一点。

3、 自然段,先从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这样的行文方式上让学生感知,再通过一段一段地读,逐步知道一个自然段说一个意思。

4、表演:爷爷和小树 感悟课文中

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三、写字

认识笔画,巩固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重点指导“四、五”。

1、四的第一笔“竖”在左半格,行笔向下略向右斜;第二笔“横折钩”起

笔处和“竖”的顶部相连,横行至右上格折转向下,略向左斜至右下格向左略微钩出。第三笔“短撇”和第四笔“竖弯”,都从横上起笔在框内均匀分布。写“竖弯”时,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最后一笔“横”与第一、第二笔的收笔处相连。

2、五的第一笔“短横”在上半格;第二笔“竖”从“横”中点起笔,行笔

略向左斜;第三笔“横折”起笔超过“短横”,向右行笔至右半格与“短横”上下对齐处折笔向下,收笔与“竖”对齐;第四笔“长横”托连第二、三笔,起笔、收笔处超过第三笔。

四、练习拓展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爷爷和小树,爷爷和小树教案教学设计推荐,希望对你有帮助!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5篇《《爷爷和小树》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的价值所在。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675684.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675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