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东乡族的民族习俗3篇 东乡族属于56个民族之一吗

东乡族的民族习俗3篇 东乡族属于56个民族之一吗

更新时间:2023-03-19 00:08:01 点击: 来源:yutu

东乡族的民族习俗1

  服饰

  东乡族的服饰与*有相似之处,但其特点还是颇为明显。男子多戴*顶的无檐帽,有黑、白两色,穿白衬衣,外套黑坎肩,穿青蓝色裤,老年人则以黑、灰、白为上。冬季穿羊皮袄,不挂布面。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东乡族的服饰也在发生变化,向大众化发展,年轻人穿新式时装,旧时的一些服饰渐渐消失。

  女子服饰

  古时的妇女爱穿一种有领圈、大襟和宽袖的绣花衣服,袖口上镶一道花边。下穿套裤,裤管镶两道绣花边,裤管的后面开小叉,用飘带束住裤管。逢喜庆大事,穿绣花裙子。足登后跟高寸许的绣花鞋。当时不戴盖头,只戴包头巾。后来,妇女的服饰逐渐变化。女的一般戴盖头,长至腰际,头发全被遮住,只露出脸孔。盖头大致分绿、黑、白三种颜色。少女和新婚妇女戴绿绸和绿缎子盖头;少妇和中年女子戴黑盖头;老年妇女戴白盖头,衣着都是藏青色或黑蓝色布衣。青年妇女穿红或绿的,上衣宽大,大襟在后边,外加一件坎肩,长裤一直拖到脚面,裤管不十分宽大,约、7寸许。冬季穿棉袄裤,式样与单衣同。严寒时节也穿皮袄。

  东乡族妇女所穿袜子由黑布缝制而成,鞋子也以蓝黑色居多。年轻女子多在鞋头上绣上一些花朵。早些时期,妇女还喜爱高2寸许的木底黑跟鞋。木底高跟,用黑布包缝后绱在鞋帮上,叫木底子鞋。

  过去,年青妇女,除了带银耳环、银手镯以外,头饰胸饰很少。出嫁的新娘,不仅有头饰、银制的簪草头花、五枝形的扇花缎做成的簪草,而且佩戴胸饰、银制的牙签子、银牌。银牌都是圆形的,大的像碟子,小的像银圆。穷人家的姑娘出嫁时,没有这些头饰、胸饰,则向富家借用。新娘头一次回娘家,便物归原主。现在,婚礼上新娘则只插几朵绢花,原先的首饰、胸饰已成为陈迹。

  女孩子年幼时头发周围剃一圈,中间*分梳着两条小辫,8岁开始留发,梳成一条辫子,结婚后挽发髻,戴一白帽,外罩盖头。现在的青年妇女,多喜戴高6寸至7寸的筒状白帽子,身穿流行的时尚西装,足蹬高跟皮鞋,也颇具魅力。

  结婚时,新娘穿“过美”。“过美”是一种前后开叉的长袍和裙子,上穿镶有假袖的斜襟上衣,有的短衣袖口上,层层摞摞的,缀的假袖很多,以显其富有,新娘子一般穿套裤,叫“西古”,有绑腿带子。

  男子服饰

  男子的服装比妇女逊色许多。上衣中间开口,一排整齐的布挽的纽扣,领高寸许,裤齐脚踝,与汉族男子所穿的小裤褂无甚分别,寒冷季节,则披上一件羊皮袄,一般不褂面子。羊皮袄分长、短两种,长的与大氅差不多,短的与短褂相似,皮袄都是斜襟。穿短皮袄,多系一条粗布制的腰带,这样干活轻便自如。

  男子喜欢头戴号帽。号帽是一种*顶软帽,有白的,也有黑的,多用布缝制而成,富人家则用绸或线织做成。*时所穿的袜子是布缝的套袜。鞋是自家作的布鞋、麻鞋,麻鞋是用晒干的胡麻草编织而成的,还有用牛羊皮自制的皮鞋,叫“杭其”,鞋掌鞋帮用一张整皮子缝制,冬天里面填草末,用来暖脚。

  过去,男子多喜穿长袍,腰系粗织的羊毛腰带,挂有一把小刀,*后,才渐渐改穿短装。

  “仲白”是东乡族男子喜用的一种礼服。“仲白”样式,类似*尔族的袷袢,一种对开的大衣,暗扣,低领,一般用黑、灰色布料缝制。“仲白”须经常保持洁净,若是不慎被秽物污染,包括人畜类尿、血和酒,必须立即清洗干净。因为“仲白”是上*寺礼拜五聚礼的礼服。老年人在遇婚丧或探亲访友时,也喜穿“仲白”。

  东乡族中老年人,到*寺做礼拜,一般头上都戴缠巾,这种缠巾叫“台丝达日”,其长度是九个半寸,一寸是从手指到肘前的长度。“台丝达日”一般是用白纱、黄纱或是白绸、黄绸制成。

  建筑

  在改革开放以前,一般是一家一院,房屋坐北向南,以北房为上房,土木结构的*房,一门两窗,四合院是理想的住家。山区兼挖窑洞,它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室内陈设简朴,地上靠墙放板柜,盛粮及衣物等,柜面喜欢摆座钟和茶具等,墙上挂(贴)阿文对联,忌贴人像。现在东乡族住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绝大多数人家盖有砖木结构的瓦房,有些家庭盖起了砖混结构的二层楼房。家有电视机、桌椅板凳、衣柜等,有一些还有沙发、电话等,已是现代家庭,可与城市人媲美。

  庄窠

  东乡族把居住的家院叫庄窠,庄窠多半依山而筑,屋外有一丈多高的土墙围住,内有空地,有的四面盖屋,有的三面盖屋,有的朝南朝西向阳面盖横折的两面房,也有的只盖一排房,多为土木结构的两面房。房屋的建筑除了门、窗以及梁檩椽用木制以外,其余都用泥土砌成。

  东乡族人盖房打庄窠,一般没有择地看风水的讲究。但受汉族影响,立木时,用红布包梁。盖房打庄窠,除了请少量木匠以外,打墙、泥水活,都由家庭邻里和亲戚朋友帮工,先打庄窠墙,尔后盖房,上梁时,家庭主妇拿出红布和金银首饰之类,包在大梁上,用几束散麻扎住。之后,不解不取,任其久远。家里的上房一般坐北朝南,三间,里经八、九尺左右,一明两暗,上房的屋内设备比其他各屋好一些,是长辈的住房,一般由爷爷奶奶住。家境富裕者,如若长辈谢世了,一般把长辈的上房空着,打扫干净接待贵客,除了长辈住的上房之外,家中其他人住的叫“乔也格”。“乔也格”比上房简陋,以两间居多,家中人口多的则将“乔也格”隔成单间,砌有泥炕。东乡属大西北山区,一年四季都烧暖炕,炕洞都在屋外,燃料主要是牛、羊、驴粪,也有利用扫来的野坡草屑和枯树叶作添炕燃料的。厨房设在上房与乔也格相连的角落里,与住房分开。厨房除了做饭用之外,一般还作为洗大净的澡堂。牛羊圈和厕所多盖在门道的窝角里。有的则放在低矮的`拦羊墙围成的小石园里,远离日常起居的卧室。厕所设在屋后,三堵墙围成一个露天的坑,便后盖上白土,有的另砌一个小屋作厕所。

  *寺

  东乡族的宗教建筑大体有两种:即*寺(东乡语中称“麦赤”)和拱北。*寺一般建在人口密度极大的市镇或村庄,或是在村民宅舍的中间地带。在聚居处修建*寺,既有利于信徒就近进行宗教活动。也有利于经常观瞻,激发神圣的宗教感情,同时它说明了*寺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中心。*寺建筑的布局一般是“三堂合一”,即礼拜堂(大殿)在中间,水堂和经堂在两边。其中礼拜堂的奠基较高,需拾级而上。正对大门,还建有直插云霄的宣礼塔,用来召唤人们做礼拜。大殿的外观建筑有两种,一种是园拱顶,园拱顶中高耸起一个小尖顶,上面配有一弯新月,高大堂皇的中央穹顶和月牙,表现出天宇的肃穆气氛,园拱顶给人以庄严感,而小尖顶的月牙又给人以向上升腾的动势。另一种是*传统的宫殿式建筑,表现出宗教与政治相结合的威严感。大殿内部简洁、朴实,没有雕塑、绘画,象征*教不拜偶像,只拜*的宗教,为了方便于向西礼拜,大殿一律坐西朝东。

  拱北

  是东乡族的老教各教派为其教主修建的陵墓,也是各教派的教主传教的地方。张门门宦的拱北埋葬着十几代教主,墓庐都是砖砌的长方形“拱子”,二尺来宽,四尺来长。下方上圆,墓背上有的还盖有苦卑,拱北内香烟徐徐,气氛肃穆、神秘。还有一些拱北建在高山深谷中,大多是亭子形,附带几栋*房。这些地方被认为是上人“卧里”们显留“克拉表提”(圣迹)的地方。

  婚姻家庭

  东乡族把家叫“格儿”(蒙古语,意即“家屋”),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前个别富户也有一夫两妻的。家庭通常由夫妻儿女组成,也有三四代同堂的家庭。祖父母住上房,父母亲住厢房,儿女住单间的尕(小)房。长子结婚后才能次子结婚,长子另建新家,与父母分居。分居时,父母给儿子划分财产土地。幼子可一直留在父母身边,继承权比其他儿子多一些,并为父母养老送终。父母亡故时的殡葬费,由儿子们共同负担,父母居住的房子归幼子所有。

  割礼

  东乡族习俗,男孩12岁或13岁时要举行割礼。“割礼”,*称之为“逊奈”,是人生之途上必不可少的一项“圣行”之一,东乡族相当重视割礼。割礼过后,便象征着受礼的人已步入青年的行列,方可以娶亲结婚。

  东乡族的婚姻,实行男娶女嫁。男子到了结婚的年龄,请媒人到女家说亲,女方同意后,男方就要送“订茶”。由男方家通过媒人向女方家送去茶、冰糖、衣物等信物组成“四色礼”,故名为“订茶”(相当于订婚)。

东乡族的民族习俗2

  布朗族有从妻而居的习惯,布朗族的男孩与女孩到了十四五岁时要举行“漆齿”的成年礼仪式。届时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铁锅片烧取红毛树黑烟,彼此为异性染齿。染齿意味着步入成年,可以公开参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动。

  “串姑娘”是布朗族传统的恋爱方式。布朗族青年的恋爱和婚姻十分自由,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小伙子们换上新装,怀抱三弦,结伴来到姑娘的竹楼下面,争相用恢谐的语言和热情的歌声去打动意中姑娘的心灵。梳妆打扮的姑娘们也早早燃起火塘,打开房门,请小伙子们进来,用对歌、递烟、敬茶等巧妙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慕。布朗山区串姑娘可以群访、也可以单独夜访。是青年男女进行思想、文化、情感交流的普遍形式。

  男女双方恋爱感情笃深,男子就会向女子提出求婚。布朗山区许多地方求婚时以花为媒。小伙子把从山上采回的鲜花献给姑娘,当姑娘确认这个小伙子是真心地爱她时,就在花束中挑选最美丽的一朵戴在头上,借此表示同意婚事。

  布朗人的婚礼也不寻常,一对情侣的婚典要重复举行2至3次。第一次在定亲之后,姑娘被接到男方家行拴线礼仪式。此后新郎、新娘各回各家,尽管新郎每夜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劳动生活。直到举行了第二次婚礼,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当儿媳妇。第三次的婚典往往办在婴儿出生之后,这次一定要杀猪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亲朋好友。

  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杂粮。喜用锣锅或土锅把稻米焖成米饭。尤擅煮竹筒饭,煮时选一段鲜竹,装好米和适量的水,用火烧熟,剖开竹筒一人端一半以竹筒当碗用。米饭沾有竹瓤,食之有新竹清香和经炭火烘烤的香味,很可口。

  肉类以牛、羊、猪、鸡肉最为常见,也常捕食野味和昆虫。菜肴的烹制技法以清煮、凉拌居多。对许多野味、鱼、虾、蟹、蝉、虫等食物一般还用舂、炸、蒸等方法烹制。如:舂螃蟹、油炸花蜘蛛、蝉酱等。还常腌制酸味食品,如酸笋、酸肉、酸鱼等,制作方法同当地其他民族如傣族大体相同,但布朗族常在腌酸菜时最上面放一层米饭。

  喜欢饮酒,且大都自家酿制。其中以翡翠酒最为著名。这种酒在出酒时用一种叫“悬钩子”的植物的叶子过滤后呈绿色,很像翡翠的颜色,因此而得名,布朗族人性格豪爽,朋友间有“有酒必饮,饮酒必醉”之习俗。

  喝茶是布朗族的另一个嗜好,并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间还常把酸茶做馈赠亲友的礼品。居住在西双版纳布朗山的布朗族妇女,尤其是怀孕妇女嗜食当地红土,据说此红土有止吐、除腥、提神之效。


东乡族的民族习俗3篇扩展阅读


东乡族的民族习俗3篇(扩展1)

——东乡族的丧葬有什么风俗习惯3篇

东乡族的丧葬有什么风俗习惯1

  东乡族实行土葬、速葬。通常在逝世当天料理丧事,进行埋葬不隔夜。只有亡人的直系亲属因路远赶不及当天奔丧的,才破例等候一天。丧葬较节俭,亡人埋葬不用棺木,不戴饰物,不陪葬。东乡族把裹尸布叫“克凡”(一译凯凡),尸体叫“埋体”。逝世叫“杜亚依结”,忌说人死,只有动物死了才说死。

  人逝世后,家族立即商议丧葬之事,推举年纪大的人主持治丧,并立即派人通知亡人的各方亲友和邻近乡里,东乡语叫作“开连库和”即“报丧”,告知亡故时间和送葬时间、地点。亲友、邻里闻讯来到亡人家,向家属表示安慰,叫“他节”。亡人家属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出散“乜贴”,即为掉念亡人施舍现金。

  人逝世后,将“埋体”放在洗尸的“水床”上(即一块大木板),由亡人的亲属“抓水”(净尸)。男性亡人由舅舅家来的人或阿訇洗,女性亡人由娘家的人或老年妇女洗。净尸后,用“克凡”包尸,“克凡”要按一定的规格剪成上、下身几块,才能使用。“抓水”后转“费达也”(一译“非提也”),这是一种赎罪仪式,送葬前请阿訇、满拉数十人,为亡人举行。之后,将亡人放进“塔布”(似匣子)盖上绿色或白色的绣单,绣单上绣有*文《*》语录,抬到*寺站“则那孜”(一译“之拿节”,即行殡礼)。其仪式:教长或阿訇站在众人最前面,虔诚地念祈祷词,送葬者随之低首默祈,求*饶恕和怜悯亡人,让他(她)的灵魂得以安息。祈祷完毕,亡人家属要依据经济能力,向人们散“索得格”(*语,意为施舍),即为亡人施舍一些钱财。殡礼毕,由亲友、邻里将尸体抬到墓地安葬。东乡族人认为,能为亡人送葬是一种宗教懿行。凡送葬者,必须事前大净、小净。墓内不放任何陪葬物,不挂遗像,不放花圈,不烧冥钱,不奏哀乐,也不准吹打响器。

  墓坑呈长方形,挖掘时先在*地上挖一直坑,然后在直坑的内旁再挖一偏洞,将亡人缓缓地安放在偏洞内,让他头北脚南面朝西,后用土坯将偏洞口堵起来,再把直坑填满土。这时阿訇开始诵念《*》有关章节,送葬的人们跪坐聆听。念毕,大家一起接“都哇”,表示替亡人祈祷。至此,葬礼结束。

  亡人生前穿过的衣服,一般要施散给贫困者,不能留存在家中。老教教民通常在送葬的当天和葬后七天、四十天、一百天以及周年日,均请阿訇念“亥亭”(《*》章节)以示纪念。

  悼念时宰鸡或宰羊,炸油香,请亲友、邻里。新教教民则在送葬后四天之内,亡者家中忌生火做饭,须到亲友或家伍家里吃饭。四天后,请阿訇念“亥亭”,并在七天、四十天、一百天和周年时,请阿訇念“亥亭”,以示悼念。

东乡族的丧葬有什么风俗习惯2

  东乡族民间禁忌中强烈地渗透着*教宗教文化意识。从现象看,这些民间禁忌具有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持社会稳定等功能,而从起源上看,它反映了这个民族对*无比崇敬与恐惧的心理意识。

  概括起来主要有

  禁食猪马、驴、骡、狗、猫等肉和一切动物之血。

  禁食自死和不反刍动物以及猛兽、奇禽之肉。

  所食牛、羊、鸡、骆驼肉,必须经阿訇或念过经的.年长*的屠宰,宰者须在屠宰前小净,否则禁食。

  禁食没有割去*和没放血的牛、羊、骆驼肉。

  对牛、羊、鸡、骆驼只能言宰,禁忌言杀。

  忌囫囵吃饼、馒头等块状面食品,无论大小都要掰开或掰成小碎块吃。

  忌用非*的灶具、食具。

  无论是*时还是斋月,全家人每顿饭进餐时,忌先于长辈搭口。

  忌烟酒,尤忌晚辈在长辈面前抽烟、喝酒。

  妇女在厨房掌勺炒菜时,忌尝咸、淡,先试口味。

  忌客人和非*进灶房及自己动手从缸或水窖内舀水,或到井中汲水。

  忌在饮用水和沐浴的水泉边、溪水边洗衣、洗物、饮畜,要经常保持水的洁净。

  室内忌挂人像和动物图片。

  忌不经允许和穿鞋进入*寺大殿。

  禁乱扔废纸,以防在这些纸上写有*(*)或《*》片言只语而随着遭到践踏。

  禁浪费食物和水。

  小净时,忌污水滴入塘瓶壶内;忌洗过的脏水再用,洗脸时两手只能往下搓,忌反复搓洗。

  忌反着手臂舀水和倒茶、盛饭。

  忌客人穿着鞋上炕。

  禁男子蓄长发。

  禁背后谈论别人,禁说谎、诬陷。

  禁自杀。

  禁合法婚姻形式以外的两性关系;严禁少女婚前的性行为。

  禁抽签算命,卜吉问凶。东乡族认为人的一生是不可预测的,将会怎样度过,都有*规定。如果相信抽签算命,卜吉问凶,便失去了“依玛尼”(宗教信仰)。

  家庭中,翁媳之间,兄与弟媳之间均须回避,以示尊重。


东乡族的民族习俗3篇(扩展2)

——东乡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都有哪些3篇

东乡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都有哪些1

  服饰

  东乡族的服饰与*有相似之处,但其特点还是颇为明显。男子多戴*顶的无檐帽,有黑、白两色,穿白衬衣,外套黑坎肩,穿青蓝色裤,老年人则以黑、灰、白为上。冬季穿羊皮袄,不挂布面。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东乡族的服饰也在发生变化,向大众化发展,年轻人穿新式时装,旧时的一些服饰渐渐消失。

  女子服饰

  古时的妇女爱穿一种有领圈、大襟和宽袖的绣花衣服,袖口上镶一道花边。下穿套裤,裤管镶两道绣花边,裤管的后面开小叉,用飘带束住裤管。逢喜庆大事,穿绣花裙子。足登后跟高寸许的绣花鞋。当时不戴盖头,只戴包头巾。后来,妇女的服饰逐渐变化。女的一般戴盖头,长至腰际,头发全被遮住,只露出脸孔。盖头大致分绿、黑、白三种颜色。少女和新婚妇女戴绿绸和绿缎子盖头;少妇和中年女子戴黑盖头;老年妇女戴白盖头,衣着都是藏青色或黑蓝色布衣。青年妇女穿红或绿的,上衣宽大,大襟在后边,外加一件坎肩,长裤一直拖到脚面,裤管不十分宽大,约、7寸许。冬季穿棉袄裤,式样与单衣同。严寒时节也穿皮袄。

  东乡族妇女所穿袜子由黑布缝制而成,鞋子也以蓝黑色居多。年轻女子多在鞋头上绣上一些花朵。早些时期,妇女还喜爱高2寸许的木底黑跟鞋。木底高跟,用黑布包缝后绱在鞋帮上,叫木底子鞋。

  过去,年青妇女,除了带银耳环、银手镯以外,头饰胸饰很少。出嫁的新娘,不仅有头饰、银制的簪草头花、五枝形的扇花缎做成的簪草,而且佩戴胸饰、银制的牙签子、银牌。银牌都是圆形的,大的像碟子,小的像银圆。穷人家的姑娘出嫁时,没有这些头饰、胸饰,则向富家借用。新娘头一次回娘家,便物归原主。现在,婚礼上新娘则只插几朵绢花,原先的首饰、胸饰已成为陈迹。

  女孩子年幼时头发周围剃一圈,中间*分梳着两条小辫,8岁开始留发,梳成一条辫子,结婚后挽发髻,戴一白帽,外罩盖头。现在的青年妇女,多喜戴高6寸至7寸的筒状白帽子,身穿流行的时尚西装,足蹬高跟皮鞋,也颇具魅力。

  结婚时,新娘穿“过美”。“过美”是一种前后开叉的长袍和裙子,上穿镶有假袖的斜襟上衣,有的短衣袖口上,层层摞摞的,缀的假袖很多,以显其富有,新娘子一般穿套裤,叫“西古”,有绑腿带子。

  男子服饰

  男子的服装比妇女逊色许多。上衣中间开口,一排整齐的布挽的纽扣,领高寸许,裤齐脚踝,与汉族男子所穿的小裤褂无甚分别,寒冷季节,则披上一件羊皮袄,一般不褂面子。羊皮袄分长、短两种,长的与大氅差不多,短的与短褂相似,皮袄都是斜襟。穿短皮袄,多系一条粗布制的腰带,这样干活轻便自如。

  男子喜欢头戴号帽。号帽是一种*顶软帽,有白的,也有黑的`,多用布缝制而成,富人家则用绸或线织做成。*时所穿的袜子是布缝的套袜。鞋是自家作的布鞋、麻鞋,麻鞋是用晒干的胡麻草编织而成的,还有用牛羊皮自制的皮鞋,叫“杭其”,鞋掌鞋帮用一张整皮子缝制,冬天里面填草末,用来暖脚。

  过去,男子多喜穿长袍,腰系粗织的羊毛腰带,挂有一把小刀,*后,才渐渐改穿短装。

  “仲白”是东乡族男子喜用的一种礼服。“仲白”样式,类似*尔族的袷袢,一种对开的大衣,暗扣,低领,一般用黑、灰色布料缝制。“仲白”须经常保持洁净,若是不慎被秽物污染,包括人畜类尿、血和酒,必须立即清洗干净。因为“仲白”是上*寺礼拜五聚礼的礼服。老年人在遇婚丧或探亲访友时,也喜穿“仲白”。

  东乡族中老年人,到*寺做礼拜,一般头上都戴缠巾,这种缠巾叫“台丝达日”,其长度是九个半寸,一寸是从手指到肘前的长度。“台丝达日”一般是用白纱、黄纱或是白绸、黄绸制成。

东乡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都有哪些2

  开斋节是*语“尔德.菲士尔”的音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这是*教的三大节日之一,也是*回、*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东乡、保安、撒拉10民族的盛大节日。

  公元7世纪初,*人*创立了*教,按教义规定,该教教徒必须遵行五项功课,即念*言、礼拜、斋戒、纳天课、朝觐,简称“五功”,其中“斋戒”一项将*教历的9月1日至10月1日定为斋月。在斋月里,人们只能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食,整个白天不能吃饭喝水,称为守斋(也称封斋、把斋)。此外,还要做到清心寡欲。斋日期满之日,即*教历的十月一日为开斋节,(在*,大多数地区的斋月的始末是以见新月为准,有的地区则是初一封、初一开。)开斋节那天,所有虔诚的*要沐浴更衣,身着节日盛装,到*寺做礼拜,人们走访亲友,互相馈赠礼品,互相祝福。其中,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民族还举行刁羊、赛马、套马、摔跤等活动,到处充满节日的欢乐。


东乡族的民族习俗3篇(扩展3)

——撒拉族的民族风俗

撒拉族的民族风俗1

  撒拉族丧葬习俗及禁忌

  在撒拉族当有人病重时,其亲朋好友都要带着茶、糖等礼物来探望。如果*时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如背谈、造谣中伤、冤枉、欠帐等,病人和探望之人要相互取得对方的口唤(即原谅对方)。关于宗教责任,如没完成应做的礼拜、应封的斋等,病人要向*求饶,进行深刻的忏悔。病人临终的时候,病房内绝对禁止吵闹,除亲戚骨肉外,他人不得入病房,此时有一个深晓*教义的人昼夜侍候在床边,时时提醒病人,使病人全神贯注地想念*。有的人家还请阿訇诵经,祈求*原谅病人生前所犯罪孽。病人若诵*之名而去世被认为是最贵重的,因此,对宗教虔诚的人*时就多念《*》,感谢赞颂*,多念“*言”,即“万物非主,唯有*,*是*的使者。”

  撒拉族的葬礼,因撒拉族群众信仰*教,其葬礼一般按*教规定进行,习惯速葬,一律土葬,不用棺椁。

  人去世,被称做“口唤”或“无常”(经堂汉语),而忌讳直接说“死了”。人去世后,要顺其手足,合口,瞑目,理发须,然后把遗体放在尸床上,而且面朝“克尔白”(沙特麦加天房)而仰卧,家人围尸哭泣。此时,该家“孔木散”长者要派人告知亡人远方亲戚,以及邻近村落的“者麻提(*语,原意为集体,此处指在同一个*寺做礼拜的人。)”,并通知葬礼进行的时间、地点,请他们来参加葬礼。亲友一般带着两包茯茶或一定的钱,到丧家吊唁。至丧家后,亲友都要痛哭缅怀亡人生前的各种美德,抒发对亡人的眷恋之情。

  人一去世,*寺马上通知村里年轻人到坟园去挖坟坑。过去,每个“孔木散”都有自己的公墓。现在,部分村里的“孔木散”仍然有自己单独的公墓,而部分村全村只有一个公墓。坟坑大小因人而异,成年人的坟坑深约2米,小孩的则浅一些,长度比亡人身长略长,宽约0.8米。坟坑方向为南北方向,在底部西边要挖一偏洞,为放置亡人遗体的地方。撒拉人认为,挖坟坑是一种善行,坟坑挖得多,自己死后不会被问罪。

  在挖坟坑的同时,同“阿格乃”或“孔木散”中有威望的人开始替丧家筹办丧事。若是父母亲去世,嫁出去的女儿要在三日内送来300斤左右的粮食和一只羊。若嫁出去的女儿较多,还轮流在亡人去世的头七、二七、三七之日煮麦仁饭。若无女儿,则由儿子来煮。埋葬时,施散给葬礼参加者的钱物由儿子承担,若儿子较多,其费用分摊,若只有一个儿子,则由其全部承担。现在中等人家的这种费用需四五千元左右。

  把亡人从家中抬出去之前,要给亡人洗浴身体,洗浴亡者的一般为宗教品位较高的人。给亡者净身,撒拉语“苏土特”(抓水)。洗浴方式为:从头到脚,从右到左,遮羞体,裹白布(从膝盖至肚脐眼),洗浴动作要在一布单底下进行。待洗净擦干后,要撒以红花或麝香,再用白布裹住其身,就是“穿克凡”。*的“克凡”布需三丈左右,男的要做成三件,女的要做成五件。里头背心小,要露出手臂,套头,露出膝盖;中层由颧底(下巴底)至脚踝,除头、脚外不露出其余部分;外层要包裹全身,女的另有盖头、腰带。“克凡”穿毕,将亡人置放于专门的遗体木匣内,上面用一线毯盖住,由十几个年轻人抬至*寺或坟地,举行殡礼。抬遗体出门时,先出头后出脚,殡礼不能在正午或日落以后进行,一般在*教的晌礼、晡礼时间举行。人死以后,一般都要速葬,当天去世就要当天埋葬。若直系亲属如子女或出门在外,无法当天赶回来,可适当等候,但一般不超过两天。

  埋葬亡人时,要转“菲提勒”。“菲提勒”就是用手巾包起来的施散给众人的一包钱。*教规定,男到12岁,女到9岁,便算*,要履行主命。从这个时间算起,直到去世,期间所未能完成的主命,必须交罚款。如缺一番礼拜,得交三斤六两小麦。若一男人50岁去世,按38年内所缺主命次数受到罚款,罚款要施散给贫穷之人或阿訇等宗教品行高尚的人。若付不起全部罚款,可将一年的罚款用布包起来,在坟园里给围坐一圈的老人或阿訇、满拉施散。其方法是:亡人家属将一包钱诚心诚意地送给一个人,该受钱人也诚心接受,然后又诚心回送给亡人家属,如此从一人手中转到另一人手中,一直转给38人。如果转“菲提勒”时,某受钱之人将钱不再送还给亡人家属,该家属也不能索要,因为钱是真心送的。但这仅仅是想象中的事情,在撒拉族地区从未听说有此类事情发生过。象没有封斋、有能力而在古尔邦节不宰牲的人等也要交罚款,其方法一样,只不过罚款数额有所不同而已。也有的人以*代替钱来转“菲提勒”,他们认为*是无价的,能抵任何数额的罚款。转完“菲提勒”后,要做殡礼,参加殡礼的是全村的男性,富有者还邀请邻村男性,甚至其他“工”里的男性。参加殡礼的人要排队,面对亡人做两番礼拜,前面由阿訇领拜。

  殡礼结束后,开始埋亡人,两三个品行高的人下坟坑,把用白布裹好的亡人放进偏洞,亡人头朝北,脚朝南,脸朝西,再用土坯封住偏洞口,待里边的人上来后,周围的年轻人迅速填土,最后堆成一个坟包。之后,阿訇开始念*。其意在于:填坟时有两位天仙向亡人询问有关宗教知识及其*生所干善恶,所以阿訇念经祈祷*能饶恕亡人的罪孽,并有助于亡人顺利地回答问题。由于教派不同,有些地区只由一人念经,而有些地区则由三十人念。而且念的时间也不一样,有些人认为念经时所有的人都必须静听,以示对*的敬畏,所以填完土以后才念经;而有些地区边填边念。

  亡人去世后的一两天内,在亡人家里一般不烧火做饭,尤其是亡人去世的房间三天内不能以饭食待客,自家人也不能外出做客。当亡人家属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时候,其“孔木散”和“阿格乃”轮流将饭食送来,并且他们自动来到亡人家里,帮助砍树、劈柴、捣小麦,安置大锅,宰羊煮肉等,替亡人家属准备善后工作,减轻亡人家属的负担和悲痛。

  埋葬亡人后的第三天,亡人家里煮好麦仁饭,炸好油香,一般在晨礼结束后,把*寺里做礼拜的人都请到家里吃饭,意在用这种方式“搭救”亡人,祈求*能减轻对亡人的惩罚。由于教派的`不同,部分撒拉族人吃完以后要诵经祈祷。这种请客活动一般会持续二十几天,甚至四十天。待客饭食多为油香、包子、碎饭、碗菜、大米稀饭等。在亡人去世后的第三天,之后的第七天(称头七),再后的第七天(称二七),再后的第七天(称三七),以及去世后的第四十天、第一百天、周年都要煮麦仁饭,请全村人来吃。做这种麦仁饭,先将小麦用杵臼捣去麸皮,然后把切碎的牛羊肉、杂碎及碗豆等一齐放入大锅中煮熟,再撒少许面粉,并调放盐、花椒,一锅醇香可口的麦仁饭就煮好了。然后,由十几个男孩子或上至村里最高处,或在村中每条巷道边走边高声喊叫众人快来吃麦仁饭,喊叫时有几句简单的词,且有固定的音调,其内容大致为:村里的男女老幼们,请带你们的碗、勺子等用具,赶快来吃麦仁饭。这种唱词及音调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听到叫喊,人们便纷纷到亡人家来吃麦仁饭,吃饱以后,还给每人送一块肉份子,有的还送油香。对远房亲戚和村里不能来吃的人,都要送去麦仁饭、肉份子和油香。尤其必须把这这些东西送到那些在埋葬亡人的当天送来钱物的亲戚家中。

  众人接到这些东西后,便又带着钱物来“宽心”,男子一般带茯茶和钱,数目多少,随来人同亡人之家关系亲近而不同,妇女一般带面粉、青油。他们来到丧家安慰亡人家属,劝他们节哀,保重身体,生死皆由*定夺,过分地悲哀会惹恼*等。亡人家里要准备油香、糖包子、菜包子、碗菜、米饭等,供客人吃。

  人去世以后,其生前所用之物,包括衣服被褥、汤瓶、拜毡等都要施散给人。死者若为男性,一般送给舅舅;若为女性,一般将大部分遗物送给娘家。少部分送给舅舅。也有的人将这些遗物送给阿訇或宗教品行好的穷人,希望他们用亡人东西多干好事,如做礼拜、封斋等,也希望亡人能从中受益。

  埋掉亡人后,男性家属一般每天清晨要去坟园念经。进坟园后,要道“赛俩木”,然后蹲在亡人坟前,念*中的“亚辛”、“特包热”等有关章节,作“嘟哇”,祈求亡人生前罪行能够被*饶恕。这种诵经刚开始每天去五次,然后逐渐减少次数,但总的时间会持续三四个月,甚至半年左右。以后,改为每个星期五清晨去诵经。关于坟墓,撒拉人多不做人工装饰,个别因其教派不同而有所装饰,尤其是对其教主的坟墓更是修建拱北,装饰华丽。如果坟坑上方自然长出青草树木,则认为是一种吉祥,他们认为这些生物感赞*的部分善行是归属于亡人的,所以撒拉人禁止砍伐坟园里的树木。而且坟园是亡人安息的地方,所以务必要保持干净整洁,坟园里不许说笑,更不许大小便,若无大小净,不能随便进入坟园。

  若去世时间是星期五、开斋节、古尔邦节,认为亡人是非常有福气的,因为这些日子都是吉祥的日子。若婴儿刚出生就去世,人们认为他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其母亲去世后该婴儿可替母亲减免一些罪行。如果母亲和婴儿同时去世,一般把婴儿放在母亲的怀里合葬。过去也曾有过两个*合葬于一个坟坑内的现象,即在坟坑内东西两边各挖一个偏洞埋葬。


东乡族的民族习俗3篇(扩展4)

——中华民族的中秋节历史以及习俗3篇

中华民族的中秋节历史以及习俗1

  一、什么是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的主要节日之一。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是*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二、中秋节的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三、中秋节的发展历史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秋节是*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四、中秋节的现实状况

  2008年开始*大陆将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期,如当天与周六周日重合,则在下周一补休一天。

  在台湾,中秋节当天放假一天,若与周六、日重叠则不另外补假,但若与周休假期仅相隔一工作日者,该工作日则调为假期,并择另一星期六补班补课。

  香港的中秋节公众假期定在农历八月十六日(中秋节翌日)。如果碰上星期日,则在星期一补一天假;如果碰上星期六则没有补假。


东乡族的民族习俗3篇(扩展5)

——*各民族过年习俗3篇

*各民族过年习俗1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更新草木复苏,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京城古韵

  春节,又名过年。在京城,除夕,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爆竹竞响。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能撤去。每到除夕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 “压岁钱”。

  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床,焚香,放纸炮。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 “贺新岁”。

  庙会

  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除了人们所熟悉的 “厂甸”之外, “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 “东岳庙”初一至十五、 “白云观”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的特色。

  闽粤风采

  闽南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 “门蔗”,方言 “蔗”与 “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另外,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 “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 “分圆”。

  广东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 “过年”。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 “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 “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橘,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

  西北劲风

  陕西

  民风古朴的陕西,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除夕到了,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 “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

  陕北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 “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安。”

  甘肃

  新年舞社火,社火,是一种载歌载舞、体裁多样、种类繁多的综合表演艺术,多在农历正月进行表演。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为角色。

  东北瑞雪

  东北的年俗,春节是*最为隆重的节日,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以东北来说,讲究就不少。

  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取“阖第团圆”之意。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 “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

  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谓之 “守岁”。午夜,鞭炮声响,家家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馅水饺,迎接诸神下界。全家互道 “新禧”,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 “压岁钱”。

  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 “五更饺子”、 “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主,一年诸事顺遂。

  吴越软语

  上海

  除夕,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即使是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归家与家人一起过年。大家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 “年夜饭”,边吃边喝,说说笑笑。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围炉守岁。守至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

  浙江

  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 “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 “接年”。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拜云神。拜过六神后,又在中庭摆起小方桌,盛米一碗,盖以红纸,周围黏固,端放桌上,烧香点烛,虔诚膜拜,叫做 “接三神”,祭后移到室内,直到正月初四,才送神撤座。

  江苏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 “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 “元宝茶”,恭喜发财。

  江宁人有春节 “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 “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 “赤膊鼓”,气氛热烈。

  中原春色

  河南

  送神慌年忙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 “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湖南

  湘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 “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表达了人们喜*年的美好祝愿。

  民族风情

  藏族

  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 “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傣族

  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港台习俗

  澳门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 “利市”, “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给 “利市”,以示吉利。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 “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允许公务员赌博。

  香港

  团年饭一般会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团年饭。而饭后首选就是逛花市了,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欢度佳节。在春节拜年时,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 “利是”原为 “利事”,取大吉大利的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台湾

  到了除夕这天每家每户往往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粮囤、猪圈、井台等处,尔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 “回家过年”。从这时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之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除夕之夜,岛内全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 “围炉”,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或叫 “团圆饭”。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 “压岁钱”。


东乡族的民族习俗3篇(扩展6)

——景颇族的节日习俗有什么 (菁选3篇)

景颇族的节日习俗有什么1

  “目瑙纵歌”,景颇语意为“大伙跳舞”。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三至五天不等。目脑作为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歌舞活动,其由来已久,历史上,每逢丰年,出征、凯旋、婚姻嫁娶、敬祭鬼神等重要活动,均要跳“目脑”。

  景颇族最早居住于青藏高原,是氐羌族群的一部分,经过几次大的迁徙后才定居于今天的居住地。“目瑙”是景颇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反映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等习俗的文化现象。竖立在目瑙广场上的“诗栋”(标牌)分阴阳(雌雄),当中所绘制的是反映景颇族的迁徙路线和其他生产、生活的图案。举行大的“目瑙”庆典时都要先祭奠“木代”(太阳神),原因之一,“目瑙”舞来自太阳宫;之二,传说景颇族的祖先曾娶太阳女为妻,景颇人是太阳的'子孙,“木代”与景颇族有渊源关系。因此,景颇族贵族(山官)家一般都祭奠“木代”。“董萨”(祭司)要进行“目瑙斋瓦”,用特定的形式和祭词叙述天地的形成,万物的诞生,景颇人的渊源变迁史等,内容无所不包。这些活动,千百年来起着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作用。

景颇族的节日习俗有什么2

  新米节景颇族有趣的*收节日。每年农历八九月间,当田里稻谷成熟时,家家户户都要欢渡“新米节”。

  新米节的前一天,主人家就开始准备。他们背着插满鲜花的篮子,然后拣起一捆成熟的糯谷,背回家中,摆在鬼门旁边。然后,便向各家发出热情的邀约,请他们在第二天作客。第二天,男女老少和魔头欢欢喜喜地来到主人家,主人取出水酒迎接来客。主宾互致问候完毕,就要准备新米节的饭食了。妇女和小姑娘炒谷子、舂扁米、做粑粑、煮新米饭,上山采野菜。小伙们欢歌结伴,下河捉鱼。按景颇族的传统规矩,新米节这天不能杀鸡宰猪。?宴饮开始之前,主人要行祈祷仪式。他把粑粑、扁米、水酒、干鱼、干老鼠排好祈祝,向鬼表白心愿,盼望人畜*安,风调顺,祛灾除祸。如能如愿,将来一定杀牛供祭。

  在新米节的仪式上,由年高德重的长者讲述谷子的来源。据说在很久以前,景颇族种植谷子,但谷魂却上了天,地上的谷子长得不好,家狗见状日夜吠叫,终于把谷魂叫到了地上,从此,景颇族种植的谷子茁壮丰茂。

  因此,景颇族对狗另眼相看。新米节这天,要先给狗吃饭,其次才是牛,然后才给老人吃。新米节这天,人们一边饮酒谈笑,一面和主要总结农事,讨论下种的适当时机。泡田水的使用。栽秧的技艺,旱地播种的方法和时限,开荒的设计。轮种的学问等。新米节是一个庆贺丰收的节日,也是一个促进农业技术交流的节日。

景颇族的节日习俗有什么3

  是景颇族青年男女为主的聚会、唱歌跳舞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日举行。这个季节正值春回大地,万物生长,辛劳一年的青年男女利用这一农闲的好时节,依照传统在依山傍水的*坦地方举行能仙节。节日里,男女青年穿上节日的盛装,佩带各种的装饰品,聚集在一起,进行民歌、射击、打*、刀舞等比赛。


东乡族的民族习俗3篇(扩展7)

——撒拉族丧葬习俗及禁忌 (菁选2篇)

撒拉族丧葬习俗及禁忌1

  在撒拉族当有人病重时,其亲朋好友都要带着茶、糖等礼物来探望。如果*时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如背谈、造谣中伤、冤枉、欠帐等,病人和探望之人要相互取得对方的口唤(即原谅对方)。关于宗教责任,如没完成应做的礼拜、应封的斋等,病人要向*求饶,进行深刻的忏悔。病人临终的时候,病房内绝对禁止吵闹,除亲戚骨肉外,他人不得入病房,此时有一个深晓*教义的人昼夜侍候在床边,时时提醒病人,使病人全神贯注地想念*。有的人家还请阿訇诵经,祈求*原谅病人生前所犯罪孽。病人若诵*之名而去世被认为是最贵重的,因此,对宗教虔诚的人*时就多念《*》,感谢赞颂*,多念 *言 ,即 万物非主,唯有*,*是*的使者。

  撒拉族的葬礼,因撒拉族群众信仰*教,其葬礼一般按*教规定进行,习惯速葬,一律土葬,不用棺椁。

  人去世,被称做 口唤 或 无常 (经堂汉语),而忌讳直接说 死了 。人去世后,要顺其手足,合口,瞑目,理发须,然后把遗体放在尸床上,而且面朝 克尔白 (沙特麦加天房)而仰卧,家人围尸哭泣。此时,该家 孔木散 长者要派人告知亡人远方亲戚,以及邻近村落的 者麻提(*语,原意为集体,此处指在同一个*寺做礼拜的人。) ,并通知葬礼进行的时间、地点,请他们来参加葬礼。亲友一般带着两包茯茶或一定的钱,到丧家吊唁。至丧家后,亲友都要痛哭缅怀亡人生前的各种美德,抒发对亡人的眷恋之情。

  人一去世,*寺马上通知村里年轻人到坟园去挖坟坑。过去,每个 孔木散 都有自己的公墓。现在,部分村里的 孔木散 仍然有自己单独的公墓,而部分村全村只有一个公墓。坟坑大小因人而异,成年人的坟坑深约2米,小孩的则浅一些,长度比亡人身长略长,宽约0.8米。坟坑方向为南北方向,在底部西边要挖一偏洞,为放置亡人遗体的地方。撒拉人认为,挖坟坑是一种善行,坟坑挖得多,自己死后不会被问罪。

  在挖坟坑的同时,同 阿格乃 或 孔木散 中有威望的人开始替丧家筹办丧事。若是父母亲去世,嫁出去的女儿要在三日内送来300斤左右的粮食和一只羊。若嫁出去的女儿较多,还轮流在亡人去世的头七、二七、三七之日煮麦仁饭。若无女儿,则由儿子来煮。埋葬时,施散给葬礼参加者的钱物由儿子承担,若儿子较多,其费用分摊,若只有一个儿子,则由其全部承担。

  把亡人从家中抬出去之前,要给亡人洗浴身体,洗浴亡者的一般为宗教品位较高的人。给亡者净身,撒拉语 苏土特 (抓水)。洗浴方式为:从头到脚,从右到左,遮羞体,裹白布(从膝盖至肚脐眼),洗浴动作要在一布单底下进行。待洗净擦干后,要撒以红花或麝香,再用白布裹住其身,就是 穿克凡 。*的 克凡 布需三丈左右,男的要做成三件,女的要做成五件。里头背心小,要露出手臂,套头,露出膝盖;中层由颧底(下巴底)至脚踝,除头、脚外不露出其余部分;外层要包裹全身,女的另有盖头、腰带。 克凡 穿毕,将亡人置放于专门的遗体木匣内,上面用一线毯盖住,由十几个年轻人抬至*寺或坟地,举行殡礼。抬遗体出门时,先出头后出脚,殡礼不能在正午或日落以后进行,一般在*教的晌礼、晡礼时间举行。人死以后,一般都要速葬,当天去世就要当天埋葬。若直系亲属如子女或出门在外,无法当天赶回来,可适当等候,但一般不超过两天。

  埋葬亡人时,要转 菲提勒 。 菲提勒 就是用手巾包起来的施散给众人的一包钱。*教规定,男到12岁,女到9岁,便算*,要履行主命。从这个时间算起,直到去世,期间所未能完成的主命,必须交罚款。如缺一番礼拜,得交三斤六两小麦。若一男人50岁去世,按38年内所缺主命次数受到罚款,罚款要施散给贫穷之人或阿訇等宗教品行高尚的人。若付不起全部罚款,可将一年的罚款用布包起来,在坟园里给围坐一圈的老人或阿訇、满拉施散。其方法是:亡人家属将一包钱诚心诚意地送给一个人,该受钱人也诚心接受,然后又诚心回送给亡人家属,如此从一人手中转到另一人手中,一直转给38人。如果转 菲提勒 时,某受钱之人将钱不再送还给亡人家属,该家属也不能索要,因为钱是真心送的。但这仅仅是想象中的事情,在撒拉族地区从未听说有此类事情发生过。象没有封斋、有能力而在古尔邦节不宰牲的人等也要交罚款,其方法一样,只不过罚款数额有所不同而已。也有的人以*代替钱来转 菲提勒 ,他们认为*是无价的,能抵任何数额的罚款。转完 菲提勒 后,要做殡礼,参加殡礼的是全村的男性,富有者还邀请邻村男性,甚至其他 工 里的男性。参加殡礼的人要排队,面对亡人做两番礼拜,前面由阿訇领拜。

  殡礼结束后,开始埋亡人,两三个品行高的人下坟坑,把用白布裹好的亡人放进偏洞,亡人头朝北,脚朝南,脸朝西,再用土坯封住偏洞口,待里边的人上来后,周围的年轻人迅速填土,最后堆成一个坟包。之后,阿訇开始念*。其意在于:填坟时有两位天仙向亡人询问有关宗教知识及其*生所干善恶,所以阿訇念经祈祷*能饶恕亡人的罪孽,并有助于亡人顺利地回答问题。由于教派不同,有些地区只由一人念经,而有些地区则由三十人念。而且念的时间也不一样,有些人认为念经时所有的人都必须静听,以示对*的敬畏,所以填完土以后才念经;而有些地区边填边念。

  亡人去世后的一两天内,在亡人家里一般不烧火做饭,尤其是亡人去世的房间三天内不能以饭食待客,自家人也不能外出做客。当亡人家属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时候,其 孔木散 和 阿格乃 轮流将饭食送来,并且他们自动来到亡人家里,帮助砍树、劈柴、捣小麦,安置大锅,宰羊煮肉等,替亡人家属准备善后工作,减轻亡人家属的负担和悲痛。

  埋葬亡人后的第三天,亡人家里煮好麦仁饭,炸好油香,一般在晨礼结束后,把*寺里做礼拜的人都请到家里吃饭,意在用这种方式 搭救 亡人,祈求*能减轻对亡人的惩罚。由于教派的不同,部分撒拉族人吃完以后要诵经祈祷。这种请客活动一般会持续二十几天,甚至四十天。待客饭食多为油香、包子、碎饭、碗菜、大米稀饭等。在亡人去世后的第三天,之后的第七天(称头七),再后的第七天(称二七),再后的第七天(称三七),以及去世后的第四十天、第一百天、周年都要煮麦仁饭,请全村人来吃。做这种麦仁饭,先将小麦用杵臼捣去麸皮,然后把切碎的牛羊肉、杂碎及碗豆等一齐放入大锅中煮熟,再撒少许面粉,并调放盐、花椒,一锅醇香可口的麦仁饭就煮好了。然后,由十几个男孩子或上至村里最高处,或在村中每条巷道边走边高声喊叫众人快来吃麦仁饭,喊叫时有几句简单的词,且有固定的音调,其内容大致为:村里的男女老幼们,请带你们的碗、勺子等用具,赶快来吃麦仁饭。这种唱词及音调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听到叫喊,人们便纷纷到亡人家来吃麦仁饭,吃饱以后,还给每人送一块肉份子,有的还送油香。对远房亲戚和村里不能来吃的人,都要送去麦仁饭、肉份子和油香。尤其必须把这这些东西送到那些在埋葬亡人的当天送来钱物的亲戚家中。

  众人接到这些东西后,便又带着钱物来 宽心 ,男子一般带茯茶和钱,数目多少,随来人同亡人之家关系亲近而不同,妇女一般带面粉、青油。他们来到丧家安慰亡人家属,劝他们节哀,保重身体,生死皆由*定夺,过分地悲哀会惹恼*等。亡人家里要准备油香、糖包子、菜包子、碗菜、米饭等,供客人吃。

  人去世以后,其生前所用之物,包括衣服被褥、汤瓶、拜毡等都要施散给人。死者若为男性,一般送给舅舅;若为女性,一般将大部分遗物送给娘家。少部分送给舅舅。也有的人将这些遗物送给阿訇或宗教品行好的穷人,希望他们用亡人东西多干好事,如做礼拜、封斋等,也希望亡人能从中受益。

  埋掉亡人后,男性家属一般每天清晨要去坟园念经。进坟园后,要道 赛俩木 ,然后蹲在亡人坟前,念*中的 亚辛 、 特包热 等有关章节,作 嘟哇 ,祈求亡人生前罪行能够被*饶恕。这种诵经刚开始每天去五次,然后逐渐减少次数,但总的时间会持续三四个月,甚至半年左右。以后,改为每个星期五清晨去诵经。关于坟墓,撒拉人多不做人工装饰,个别因其教派不同而有所装饰,尤其是对其教主的坟墓更是修建拱北,装饰华丽。如果坟坑上方自然长出青草树木,则认为是一种吉祥,他们认为这些生物感赞*的部分善行是归属于亡人的,所以撒拉人禁止砍伐坟园里的树木。而且坟园是亡人安息的地方,所以务必要保持干净整洁,坟园里不许说笑,更不许大小便,若无大小净,不能随便进入坟园。

  若去世时间是星期五、开斋节、古尔邦节,认为亡人是非常有福气的,因为这些日子都是吉祥的日子。若婴儿刚出生就去世,人们认为他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其母亲去世后该婴儿可替母亲减免一些罪行。如果母亲和婴儿同时去世,一般把婴儿放在母亲的怀里合葬。过去也曾有过两个*合葬于一个坟坑内的现象,即在坟坑内东西两边各挖一个偏洞埋葬。

撒拉族丧葬习俗及禁忌2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中国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地区。撒拉人自称“撒拉儿”,其他民族称之为“撒拉”。

  撒拉族男人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的副业生产,园艺也是他们的特长。

  撒拉族习惯于日食三餐(农忙时根据情况适当加餐),主食以面粉为主。家常品种有花卷、馍馍、馒头、烙饼、面片、拉面、擀面、散饭、搅团等。在一年一度的斋月里,一般都只食早、晚两餐,饭菜比*时丰盛一些。

  撒拉族先民于700年前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迁徙至青海循化,据史书载,那时其先民过着游牧生活。迁徙以后,虽然其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但畜牧的习惯至今未变。不少撒拉族人家都养着一、二十只羊,一两头牛,牛羊多的还在附近山上圈养。这些牛羊一方面解决了农业所需的肥料,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肉食之需。撒拉族的肉食佳肴,古朴自然,代表了撒拉族人个性和风格。

  牛羊头蹄是撒拉族人普遍爱的一种肉食。宰罢牛羊后,砍去犄角,用烧红的铁铲把牛羊头上各部位的毛燎尽,再用碱面水洗净。用刀从牛羊头的嘴角处沿牙骨割到耳后根,劈成两半,放时锅里,烧开后加放小麦同煮。调料只用当地产的花椒和青盐。当煮到肉皮脱落时即可食用。早餐时,主妇把肉捞到案上,一块一块地取下,将每个部位分放到各人的碗里。牛羊蹄肉须每人一份,眼睛通常由老人吃,据说老人眼花,可以值到“吃啥补啥”的效果。吃完肉,每人还要喝一碗带汤的麦仁。

  另外,宰牛羊的当天,撒拉人还将牛羊肠、肚等用碱水洗净,再将牛羊心肝等剁成肉末或肉泥,拌以面粉、葱花等,细心地塞进牛羊大肠里,用细线封口。另外,将豆面和白面拌匀调成面糊,由两人合作,灌入小肠内,封口,和大肠一起放进锅里,同时再放进几块胸叉肉一块儿煮。约10几分钟,大小肠即熟。为防止肠皮煮烂,火候要适中。煮熟后,即请来亲友,由主妇捞出放到盘子里,端到客房的炕桌上,每人准备一把刀,客人自己一节一节地割下吃,各人的小碗里盛有用蒜泥、辣酱和醋调成的佐料汁。

  无论是牛鲜美的羊头肉,还是香甜的牛羊肠肚,热情的主人都要分送给左邻右舍几碗品尝。

  麦仁饭是在丧葬礼仪中全村人集中食用的一种食物。安葬亡人后的第三天,在丧属家里支起专用大锅,左邻右舍的妇女们抬来泉水,装满大锅,本“孔木散”(宗族或家族)的小伙子们则上山打柴,准备烧火用。三、五个妇女们则将小麦洗净,一点一点地放进村里的大石臼里捣烂,并吹去麦皮,倒进大锅,放少量蚕豆或豌豆,开始烧火,经过十几个小时,才能煮烂;尔后将肉丁、葱花等炒出来的“乔花得”倒进大锅,搅匀即成。

  丧主还要宰一只羊,将羊肉煮熟后,切成约三个手指头大小的肉份子。一切准备好之后,下午三点左右,派十几个孩子到村里较高的地方向全村人呼叫来吃麦仁饭。村里人听到呼叫声,便自带碗筷去吃麦仁饭,吃毕,每人分得一块肉份子,带上一碗麦仁饭回家。男人及孩子们吃完后,才由妇女们吃。此后,丧属每周煮一次,家庭条件好的要煮5-7次,一般的也要煮2-3次。煮麦仁饭有原料(小麦、羊等)一般由丧主的亲属提供。

  按照*教义,撒拉族严禁饮酒,一般在撒拉族的筵席上不备酒。*时更无饮酒的习惯。

  日常饮料除清茶、奶茶和盖碗茶以外,还常饮麦茶和果叶茶。制作麦茶时,将麦粒炒焙半焦捣碎后,加盐和其他配料,以陶罐熬成,味道酷似咖啡,香甜可口;果叶茶是用晒干后炒成半焦的果树叶子制成,饮用别具风味。


东乡族的民族习俗3篇(扩展8)

——高山族的民族服饰特点是什么 (菁选2篇)

高山族的民族服饰特点是什么1

  高山族的男女服饰是色彩绚丽、华丽精美的。最有代表性的服饰是贝珠衣,又称贝衣。这种衣服是用贝壳雕琢或小圆形有孔的珠粒,用麻线穿起来,按横线排列缝在衣服上,一件珠衣大约需要五六万颗贝珠。过去一般为酋长或族长做礼服用。以现在珍藏品为例,一件无领、无袖、无纽扣的对襟长衣,衣长100公分,宽44公分。以织有红色花纹的原白麻布为底,周身缀满用贝壳磨切成的贝珠串,共2700余排,约8万多颗贝珠;背面饰有三排带铜铃的珠串,每排四串。由于贝珠多,手工复杂,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制成,因此十分宝贵。从贝衣的造型来看,泰雅人的贝衣多白色,耀眼,横向排列整齐,给人一种纯洁、整一中显华美的感受。而排湾人的贝衣则以橙、黄、绿色为常见的色彩,近年来有些缀贝向黑色、暗黄色居多,做工较细致,图案较多缀人像,珠多细圆透明,显示出追求华丽的风格。古老的贝珠衣则扁长,无光泽,具有晦涩感,但当地群众却以古珠衣为珍贵和自豪。这和崇拜祖先的朴素淳厚的民风有关。贝衣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着作《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筐织贝”。如果是指这种贝衣,则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贝衣有时可作货币用,但更多的是审美欣赏价值,这是高山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贡献。

  男子服装

  高山族男子的服装,一般都配有羽冠、角冠、花冠。一般兄弟民族妇女喜以花为冠,高山族男子以花为冠可以说是一个特点。有些部族的男子还要佩戴耳环、头饰、脚饰和臂镯、手镯,显得绚丽多彩。高山族妇女服饰基本上是开襟式,在衣襟和衣袖上绣着精巧美丽的几何图案。这种开襟服饰是应亚热带气候,可以起散热快、凉爽的作用,也易显示出人体上身的丰满、健壮的体型,使人产生活泼、自由、妩媚的感受。妇女的.下身穿过膝的短裤,头戴头珠,腕戴腕镯,腰扎艳丽的腰带,脖颈上配有鲜花编成的花环。其帽子也很有特点,男子上山戴藤帽。帽顶上有圆形的图案,这是雅美人图腾的标志。祭祀时高山族人喜戴高大的银盔。银盔是财富积累的纪录,他们把用实物换来的银币铸成银圈,做成头盔,父传子,子传孙,世代相承。继承人最少在头盔上增加一个圈,儿子多把银盔拆成圈分发给众儿子,在这基础上再铸出新的头盔,世代相传,连绵不断。每到节日或新船下水时,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常带这种银盔帽子。这是一种勤劳节俭和财富的象征。高山族各部族之间的服饰还有一些差别。服饰是文化的象征,是民族审美特征的外化,高山族的服饰有追求多样化的色彩和偏向明丽华美的风格。

  女子服饰

  高山族女子的服饰式样大体有三种类型。

  1、泰雅、赛夏、曹、阿美地区的女子多穿对襟长袖上衣,配腰裙,戴护腿。泰雅、赛夏的女子穿单裙,朱欧女子穿左右双合裙。排湾、阿美女子穿长裙。布衣、排湾、鲁凯女子用黑、红布缠头,外箍彩绣头带,穿大襟衣,右衽,左右开衩都很高,配裤子。雅美女子穿背心,围腰布,冬天用方布围裹,并在左肩打结。大陆的高山族女子穿对襟衣,内有胸衬,配筒裙,头戴红或紫色软布花环。喜庆日子里高山族男女都穿盛装,其衣裙裤带五彩斑驳,腿部和衣物上佩戴贝珠、料珠、银、骨、羽毛等饰品,有的还穿珠裙、贝衣等。

  2、以布农、鲁凯和排湾人为主的长衣下裳式:其特点为上身穿窄袖上衣,在袖与肩的部位有滚边的刺绣,下穿围裙膝裤,以黑布或红布缠头,跣足。

  3、以雅美人为主的裸露式:其主要特点为上身常常只穿一个背心,*只横围一块腰布。冬季则用一块方布自左肩围裹其身,于左肩上打结,头戴木片制成的八角头盔,无履。

高山族的民族服饰特点是什么2

  过去在高山族各支系中普遍存在着身体毁饰的习俗,如拔毛、凿齿、穿耳、束腹、纹身等。4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习俗逐渐趋于衰退,但其残余影响还在。

  拔毛

  指的是拔除体毛,有的支系是男性拔除,有的是女性拔除,有的是男女皆拔。男性用竹片夹子拔掉,女性以细麻线绞拔,有的甚至以火炭燎烧,并不觉得痛苦。

  凿齿

  是在十二岁至十六岁时,拔掉左右两个门牙或两个犬齿。有的直接用小铁棒抵在牙上用石头敲掉欲拔之牙。有些无拔牙缺齿习俗的支系,愿将牙齿染成黑色,以黑齿为美。

  穿耳

  尤以排湾人与阿美人的男子最为突出。他们耳垂穿孔较大,一般用铅盘,贝壳和竹管做耳饰,并将琉璃珠用丝线连在雕有花纹的竹管一端,结扎在脑后的头发上,来防止摆动掉落。

  束腹

  是一些支系男子的特殊习俗。束腹带是用厚竹片弯成的,两端钻孔,穿麻绳以勒紧,勒扣在后腰。从十二三岁起直到五六十岁停止,昼夜都紧束在腰腹,以使胸部和腿部肌肉发达健康。

  纹身

  各支系具体情况不同,有的男纹女不纹,有的女纹男不纹。有的以纹身为美饰,有的以纹身为勇武的象征。受原始宗教的影响,认为纹身可以得到祖先灵魂的保佑,去灾免祸。除纹身外,还有纹面的。无论以什么方式毁饰身体,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美观、勇武、联姻、纪功、尊贵。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696250.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696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