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小班有趣的公开课教案8篇 小班有趣的公开课教案8篇ppt

小班有趣的公开课教案8篇 小班有趣的公开课教案8篇ppt

更新时间:2023-06-16 20:12:21 点击: 来源:yutu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为了加深您对于小班有创意的公开课教案的写作认知,下面给大家整理了8篇小班有趣的公开课教案,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小班有趣的公开课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经过活动使幼儿从发现自我到认识自我,从而愉快地认识自我的性别。

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力,使幼儿能在别人面前大胆地讲话。

3、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本事。

活动准备:

1、木偶、镜子、各种趣味的物品。

2、男孩、女孩贴绒教具。

3、红、绿色纸。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发现自我)

(出示木偶娃娃露露):星期天,露露一边走一边把泡泡糖吹的像皮球一样大,神气极了。小鸡对露露说:“别吹了,走路要当心!”露露说:“不理你!”小白兔看见了,对她说:“别吹了,细心摔跤!”露露说:“不要你管!”哎呦,露露的头撞-§ 到树上了。正吹着的泡泡碰破了,露露感到头上火辣辣地疼。她连忙跑回家照镜子。哎呀!头上撞了一个大大的包。露露又急又痛,对着镜子大哭起来。“别哭了!好孩子以后要注意保护自我!”一阵亲切的声音传来。谁在说话呢?噢,原先是镜子。”自我是谁?“露露忙问。”自我嘛,请你对着我照一照,就会看到了。“听了这话,露露真的对着镜子照起来。

二、镜子游戏(认识自我)

1、教室里放着许多趣味的物品,请幼儿找找。教师提问:

(1)、这些趣味的东西是什么?

(2)、你们拿镜子照照看,镜子里有谁?叫什么名字?然后告诉教师,同时向教师介绍你自我。

2、请幼儿照大镜子,照清楚,然后说说自我身上有什么。(讲出身体各部分的名称)镜中有几个你。

教师小结:在镜子里,只能找到一个自我,因为没有人和“我”完全一样。我有自我的名字,每个小朋友也都有自我的名字,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3、两个好朋友一齐照镜子,相互讲讲彼此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小结:虽然每个人都有与众不一样的地方,但大家也有共同点(让幼儿说出共同的地方)。

三、操作练习(理解自我的性别,区分男孩和女孩)

1、交朋友

班上来了许多新朋友,你们想明白是谁吗?(出示男孩女孩的贴绒教具)他们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但他们需要明白你是女孩还是男孩。请幼儿分别讲出自我的性别,然后到前面找一个与自我性别相同的贴绒娃娃交朋友。

2、找朋友

在众多的纸片中,找出“男孩”贴在绿色纸上,“女孩”贴在红色之上。

四、教师依次走到每个孩子面前,请男孩和教师握手,女孩和教师拥抱。

小班有趣的公开课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生活中事物大小变化的有趣现象。

2、引导幼儿在韵律活动中运用身体动作不表现大小的变化现象,体验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关注身边各种变化的现象,以及初步的科学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1、天线宝宝玩偶四个,大小标记图;电视机,自制录像(玉米制成爆米花的过程)

2、皮球、气球(瘪、充足气各一个),玉米、爆米花,米、饭,干豆子、浸胖的豆子。

活动过程:

1、以天线宝宝来和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做游戏,引出变化的现象。

①师:“叮叮要和我们玩什么呢?”出示瘪气球和皮球。

并以变魔术的方式出示充气后的气球和皮球,边演唱歌曲边引出。

让幼儿说猜猜是怎么变大的?并示范吹气球。让幼儿了解球充气会膨胀变大。

②用身体动作来表现球由小到大的变化,并配以歌曲。

2、“迪西”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游戏?

①出示玉米,看这是什么?它能变成什么呀?让幼儿来猜猜看。

“看看,迪西会把玉米变成什么?”边唱歌曲边出示爆米花。让幼儿猜猜玉米是怎么变成爆米花的。再看录像。了解玉米加热后会膨胀变大,成爆米花。

②跟着演唱歌曲,并说说还有什么也会加热后变大?(如:米可以做成饭)米粒也变大了。

3、“啦啦“给我们带来了它的发现。豆子放了水中浸泡会怎样?

让孩子们说说,干豆子放入水中浸泡会变大的,还会发芽成为小豆芽。

同上以歌曲形式让幼儿来演示。

4、“小波”他和我们做游戏了。

①出示大、小标记让幼儿说说上面是什么。如: → ,是让幼儿用动作表示由小变大。想想什么东西会由小变大的,并唱唱。

反之 → ,是由大变小。如气球皮球漏气了会由大变小。

②幼儿游戏,边唱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5、结束,天线宝宝要回宝宝乐园了,我们和他们再见吧。

延伸活动:请小朋友在自己周围去找找,还有什么是由小变大的,等下次“天线宝宝”来我们班做游戏时,我们告诉他们。

小班有趣的'公开课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区分男女,明白自我是男孩或女孩,尝试用一一间隔方式进行排序。

2、体验男孩女孩一齐游戏的欢乐。

学习重点:

区分男女,尝试用一一间隔方式进行排序。

学习难点:

尝试用AB模式进行排队。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课件、开火车的音乐。

2、幼儿学具:可插式火车剪影纸片人手一份、小人图片4个(男女各两个——见资料包)。

活动过程:

(一)比较男孩、女孩

(这环节引导幼儿了解男孩、女孩的基本特征,会区分男女,明白自我是男孩或女孩)

1、演示课件第一张:今日教师带来了两个小朋友,找找他俩什么地方不一样?

小结:他们一个是女孩,一个是男孩,女孩的头发长长的,喜欢穿漂亮的裙子……男孩的头发是短短的,穿着长长的裤子……

2、区分男女:你们是男孩还是女孩?(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请幼儿按性别分别站到娃娃的一边。(弟弟站在男孩一边,妹妹站在女孩一边)

(二)按男女一一间隔排序操作

(这环节经过观察、讨论、操作等形式,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一间隔排序的方法。)

1、教师演示课件第二张:呜呜呜,什么车开来了?

2、教师演示课件第三张:小朋友要上火车去旅行了,看看谁会先来乘火车?(教师分步演示前3个娃娃上火车课件)

3、猜一猜:猜猜接下来会是男孩还是女孩呢?(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娃娃排序规律)

幼儿可能1:可能没有发现排序的规律而猜谜式乱说。

教师预处理:手指课件边慢慢说“男孩后面是女孩,女孩后面是男孩,男孩后面又是谁呢?”

幼儿可能2:有的幼儿可能能够说出接下来上火车的孩子性别。

教师预处理:请幼儿说说理由“为什么下头排的是女孩(男孩),你是怎样明白的?

小结:原先小朋友上火车要男孩、女孩、男孩、女孩……一个一个间隔排排队的。

4、游戏:坐火车

(1)布置任务:(出示可插式火车剪影纸片和小人图片)那里也有小朋友要坐火车了,他们也要像电视机里的小朋友一样排排队,(动作演示:一个朋友一节车厢,一个朋友一节车厢)我们一齐帮帮他们吧!

(2)幼儿操作

幼儿可能:没有排序意识地乱插。

教师预处理:语言引导——这些小朋友说要和电视机里的朋友一样间隔排排队。并帮忙排2到3个“男孩、女孩、男孩,接下来呢?”

(3)分享交流:你们是怎样帮忙男孩女孩排队的?

幼儿可能:和电视机里演示的方法不一样,如:排序模式不一样,或男孩打头等。

教师预处理:看看这些朋友和刚才的朋友排队有什么不一样?是不是也是间隔排排队的?如果还有朋友来排队,会是男孩还是女孩?

【由于刚开学,小班幼儿还没有任何排序方面的认知经验,加上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用有音效的课件演示策略,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用男孩女孩一一出场演示的方法,来强化出场序列,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排序规律。】

(三)按男女一一间隔排队“开火车”。

(这环节经过排排队开火车的游戏,让幼儿体验男孩女孩一齐游戏的欢乐,并进一步了解一一间隔排序的方法)

1、排排队:你们想不想排队乘火车?我们就按照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顺序来排队,开火车。

方法:先请1位男孩做火车头,再请幼儿自由间隔排队。

2、带领幼儿进行开火车游戏。

小班有趣的公开课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自我小脚的特点,产生初步的探索兴趣。

2、明白小脚会随着人体的长大而长大,激发幼儿对自我成长的渴望与热爱。

活动准备:

地毯、录音、出生证、事先脱掉袜子等。

活动过程:

1、听《我的身体》音乐活动小脚。

2、和小脚做游戏。

1)脚上有什么

数一数:一只脚上有几个脚趾(幼儿数)哪个脚趾最大

师小结:小脚小脚真可爱,1、2、3、4、5,五只脚趾头。

2)挠挠小脚:

挠挠自我的小脚,挠挠同伴、教师的脚,有什么感觉

师小结:小脚小脚真好玩,挠挠小脚哈哈哈,痒死喽--

3)比比脚大小;和教师、同伴比比。你的脚为什么比教师的小

教师出示出生证,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教师的脚出生时这么小,但吃了好多饭和好多菜、水果啊,人长大了,脚也长大了。

猜猜你长大了,脚会有多大

师小结:小脚小脚真趣味,你长大我长大,大家都长大。

3、说说小脚的本领。

听音乐《欢乐蹦蹦跳》展现小脚的本领。

小班有趣的公开课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有勇气在同伴面前大声说话。

2、能用“我叫XX,今年X岁,我是X孩子,喜欢XX”句式介绍自我。

2、了解男女面貌中的性别特征,学会确定性别。

活动重点、难点:

能用“我叫XX,今年X岁,我是X孩子,喜欢XX”句式比较连贯说话。

活动准备:

男、女布娃娃。

活动过程:

一、观察、谈话导入

出示男女两个布娃娃,请幼儿说说性别,并说出自我是怎样确定的。

二、认识自我

1、请个别幼儿说说自我:姓名、性别、年龄、喜欢什么?

2、请全体幼儿找到旁边的同伴,相互说说自我的姓名、性别、年龄,告诉同伴自我喜欢什么?

三、游戏互动

幼儿在活动室自由站起,在《找朋友》歌声里,随歌词提示找一个同伴,歌声停止后相互介绍自我。游戏重复多次,引导幼儿找不一样的朋友相互介绍。

四、结束活动

1、幼儿随歌声找凳子做朋友回到座位。

2、采访个别幼儿:你在游戏里认识的新朋友有谁?叫什么名字?几岁?喜欢什么?

3、任务:回家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介绍自我。

小班有趣的公开课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物品,并能发现特征。

(2)两个相同的物体比大小。

(3)能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小熊、纸箱子、橡皮泥、汽车、篮球、雨(样貌一样,大小不一)各两个。

(2)纸盒子(魔盒)一个。

(3)小班幼儿用书10月分册第19页。

教学重点:

按照物体的大小分类。

教学难点:

能准确说出物品的名称,并发现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当魔术师。

教师:"今日,李教师想当一位魔术师,带着咱们贝贝班的小朋友去看看魔幻的世界,小朋友想不想去呀?"

幼儿:"想!"

创设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变魔术。

教师:"那好,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呀?"

幼儿:"盒子"

教师:"它呀可不是一个普通的盒子,它能变出好多好东西呐!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都能变出什么东西来呢?"

幼儿:"想!"

教师:"好,此刻请小朋友来跟教师一齐变变看吧!"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认一认,并发现特征。

教师:"魔盒、魔盒。"

师生:"变、变、变。"

(一一出示物品)

教师:"看,咱们变出了什么呀"

幼儿:"小熊、纸箱子、橡皮泥。"

教师:"那么小朋友来看看它有几个(只)呀?"

幼儿:"两个。"

教师:"噢!两个,那它们两个长得一样吗?"(同一物品作比较)

幼儿:"一样。"(伴随说出一些明显特征,比如:颜色等)

教师:"那小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幼儿:"一个大,一个小。"

教师:"啊!咱们贝贝班的小朋友真棒。那小朋友还能告诉教师它们两个到底是哪个大哪个小吗?"

幼儿:"能"

教师:"好,此刻李教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给教师指一指,好不好?"(幼儿举手,请一位幼儿上前)

教师:"好,多谢xxx小朋友,请回坐。"

教师:"刚刚xxx告诉教师了,是它(大)它(小)。"(教师先举起大的一个物品,随后举起小的一个物品)

教师引导幼儿,让幼儿自主发现特征。

三、物品按大小分类

教师:"刚刚小朋友都认识了这些物品,也明白了它们哪个大哪个小是不是?

幼儿:"是"

教师:"可是教师把它们都放在了这个桌子上头,小朋友看看这样放着整齐不整齐呀?"

幼儿:"不整齐。"

教师:"那么小朋友想一想咱们把它们怎样放就变整齐了呀?"

开动幼儿的脑筋,让幼儿思考。

幼儿:"分开放。"

教师:"唉!对了,小朋友真聪明。"

教师:"此刻小朋友看看教师拿的这是什么呀?"

幼儿:"纸箱子。"(出示一大一小纸箱子)

教师:"它们。一个(大)一个(小)"

教师:"咦!我看见它里面有一个东西,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呀?"

幼儿自由猜想,再次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师:"噢!原先是一个字宝宝呀!"

教师:"小朋友看看这个字宝宝在大的纸箱子里放着还是在小的纸箱子里放着?"

幼儿:"在大纸箱子里。"

教师:"所以这个字宝宝和这个纸箱子一样。"

教师:"来,跟教师念:大、大、大。"

幼儿:"大、大、大。"

教师:"这个字念什么?"

幼儿:"大。"

教师:"教师在这个小的纸箱子里也看见了一个字宝宝,小朋友猜猜在这个纸箱子里找到的字宝宝念什么呀?"

教师:"小、小、小。"

幼儿:"小、小、小。"

教师:"小朋友记住了没有?"

幼儿:"记住了。"

教师:"那好,此刻教师请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分类。大的物品放进大的纸箱子,小的物品放进小的纸箱子,好不好?"

幼儿:"好。"

请幼儿上前自主操作,激发幼儿的动手本事。

四、小结

教师:"看看,此刻这个桌子上头变整齐了没有?"

幼儿:"整齐了。"

教师:"为什么它变整齐了呀?"

师生:"因为小朋友把它们都分了类,所以它变整齐了。"

教师:"多谢小朋友。"

幼儿:"不用谢。"

教师:"今日,咱们上的这一课的题目叫做《大小分类》,因为小朋友把大的物品和小的物品分开了并放进了大小不一样的箱子,所以它的名字叫做《大小分类》。来,跟教师一齐说--《大小分类》。"

幼儿:"《大小分类》"

教学延伸:

教师:"好,此刻教师请小朋友和教师一齐给书上的这些物品也分分类,好不好"

幼儿:"好"

给每名幼儿各发一本幼儿用书并打到第19页。

小班美术创意公开课教案 篇七

设计背景

通过用手指画,让幼儿看手指画,是怎么画的,用什么画的,在让幼儿畅所欲言都说出来是什么做的,在培养幼儿的点画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随意点画。

2、能模仿教师的动作学习点画。

3、愿意大胆点画,感受到用手指在纸上留下痕迹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重点难点

让幼儿让认识到颜色分别颜色都有什么颜色的,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颜色颜料,红色绿色黄色颜料等每组都2到3块抹布

2、在每人一张八开的大白纸。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边魔术的方式出示颜料,请幼儿说说颜色的名称。

师:(1)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颜料)

(2)这是什么颜色?

2、教师以游戏化的语言和夸张的动作讲解示范手指点画。

师:我们邀请颜色宝宝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好不好呀?

师:边做示范边讲解,点画出一朵小花。

师:先用手指和颜色宝宝亲一亲,再让颜色宝宝和纸亲一亲,到处亲亲。

师:边将画好的画展示给幼儿看,边做出惊讶的表情问:颜色宝宝怎么啦?

师:带领幼儿说一说:我点了一朵小花,

师:提心幼儿点画完后将手擦干净。

师:最后手指和小抹布亲一亲,干干净净。

3、幼儿做画。

师:用语言提示和动作带动鼓励幼儿自己大胆作画。

师:用惊讶的语气引起幼儿对颜色痕迹的发现,并用语言表达。

师:你点了什么呀?

4、将幼儿画好的作品贴出来,在幼儿一起欣赏,在为自己拍拍手,教师再为每一位幼儿贴上小红花,表示鼓励。

小班有趣的公开课教案 篇八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大胆向教师表达自我有便意的需求。

2、明白有便意时及时入厕,养成不憋屎、憋尿、不尿湿裤子、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课间、图片。

2、表格、哭脸笑脸标志。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讲述故事《小刚的裤子湿了》。

2、团体讨论:

(1)、故事里的小刚怎样啦?他为什么会尿湿裤子?

(2)、你尿过裤子吗尿在裤子里会有什么感觉?

3、引导幼儿体验尿湿裤子的感受:

(1)、出示体验。

(2)、请幼儿谈自我的感受。

小结:此刻是冬天,天气很冷,有了大小便不及时告诉教师尿在裤子里,就会像刚才毛巾放在胳膊上那样,冰冰凉凉、不舒服,并且如果是拉到裤子里会很脏、很臭。

4、引导幼儿说说有了大小便该怎样做。

二、引导幼儿观看课件,激发幼儿在活动中能大胆表达自我有便意的需求。

1、课件一:蒙氏自主活动中提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怎样啦?他是怎样做的?

2、课件二:团体活动中提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怎样啦?他是怎样做的?

3、课件三:做操时提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怎样啦?他是怎样做的?

4、课件四:户外活动时提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怎样啦?他是怎样做的?

小结:你喜欢刚才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三、熟悉幼儿入厕环境,培养幼儿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

1、图片一:厕所里外环境--简单介绍入厕方法

2、图片二:厕所男女标志--区分男女厕所

3、图片三:男、女孩入厕--正确入厕

4、图片四:清洁员清理厕所--提醒幼儿要将大小便便到便槽里。

四、确定对错

1、介绍表格及哭脸笑脸标志

2、引导幼儿根据图中幼儿表现确定对错,并贴到表格中适宜的位置。

五、组织幼儿团体入厕活动延伸:

1、学习正确大小便方法。便后整理衣服。

2、生活中,加强幼儿入厕本事的培养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以上8篇小班有趣的公开课教案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有创意的公开课教案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845362.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845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