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优秀11篇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优秀11篇教案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优秀11篇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优秀11篇教案

更新时间:2023-06-16 20:28:19 点击: 来源:yutu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复习:

笔算: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队来集了4075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读题,用竖式解答。(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说一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二、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学习小数加、减法。

2.情境设置:同学们交过电话费吧,小兰家一月份的电话费是37.35元,二月份的电话费是40.75元,两个月一共交电话费多少元?

1)学生自主列去式计算,有问题可以同桌讨论(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子上做)

2)教师提问:得数是78.10末尾的0怎么处理?

3)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竖式计算37.35+40.75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4)小组讨论:例1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提示: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板书:小数加法的意义)

练一练:12.03+0.875

试算,二个人在黑板上板书,老师也板书:

12.03

+ 0.875

大家发表意见,总结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及计算技巧(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对齐有什么意义?)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么计算小数加法?

(由整数加法类推学习小数加法,由直观到抽象,学生易理解、易掌握,再由迁移法对小数减法进行推导)

出示例一的后一问:二月份经一月份多交多少元电话费?

1)同桌讨论(二人板演,其他人在本子上做)

2)得数3.40后现的0怎么处理?

3)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40.75-37.35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练一练:7.81-4.075

1)教师提问:这道小数减法式题被减数的千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

大家讨论,发表意见。

2)学生尝试:二人板演,其他在本子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最后说明: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做“0”来计算,以后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

3)大家发表意见,总结小数减法计算法则及计算技巧。

4)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3.观察,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小组合作交流,观察,总结。

2)引导学生总结:进行小数计算时先干了什么(列竖式),列竖式应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对于计算的结果,当小数末尾有0时,是怎么样处理的(去掉末尾的0)

三、课堂练习

1.练习课本p97的“做一做”题目

小数加、减计算很容易出错,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自己做对了吗?

2.生活实践题

老师身高1.59米,凳子高0.64米,老师申在凳子上能摸到2.4米处的奖状吗?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谁能说到点子上?这节课你要嘱咐大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题: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一 教学内容: 教材100页 例3

二教学目标:

1.掌握三个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获得新知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思想。

三 重难点:

1.掌握运算顺序。

2.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口算

0.78+0.06 5.2+0.48    0.8+0.4

1-0.27         3.8+6.4     1.25+0.75

10.5-6.5        9.8+0.2     1+2.7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4834-(395+988)     165+807+994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主题图

2.自渎题意 (小组交流)

3.观图后 提出问题

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4.集体交流解法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

5.师生互动:

师板书: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483.4-(39.3+98.8)   483.4-39.5-98.8  165+80.7+99.4

=483.4-138.3       =443.9-98.8     =245.7+99.4

=345.1(千米)        =345.1(千米 ) =345.1(千米)

6.验证:

叙述各自的检验方法,可用逆运算的方法,也可用计算器对自己列的算式算一遍。

(三)巩固新知

1.判断下列计算题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1)39.9+(20.1-1054)    (2)(3.74+12.6)+268-43.2

=3.99+18.56            =16.34+224.8

=22.55                =241.14

(四)课堂小结

小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是否相同?(学生答)

师强调: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对齐数位,养成做完后检验的好习惯。

(五)板书设计:

例3: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483.4-(39.3+98.8)   483.4-39.5-98.8  165+80.7+99.4

=483.4-138.3       =443.9-98.8     =245.7+99.4

=345.1(千米)        =345.1(千米 ) =345.1(千米)

答:运动员还要骑345.1千米

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显示育才小学春季运动会的场景,伴随声音响起,下一个项目是四年级组男子4×50未接力赛,请四年级各班做好准备。画面分别出示四年级4个班运动员50未成绩的情况表。

XX年校春季运动会径四年级组男子4×50未接力赛选手情况:

班级各位选手的50未成绩/秒可能的总成绩

第1棒第2棒第3棒第4棒

四(1)班8.488.548.528.46

四(2)班8.408.568.618.39

四(3)班8.328.688.708.36

四(4)班8.428.678.588.50

提问:根据这张表提供的信息,请你猜一猜,哪个班可能是冠军?四(1)班可能得第几呢?

二、经历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过程,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1、在交流中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师: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先算一算四(1)班的总成绩,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有几种方法?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在练习本上计算出来。在黑板上演算出来。

方法1:8.48+8.54+8.82+8.46 方法2:8.48+8.54+8.52+8.46

=17.02+8.52+8.46 =(8.48+8.52)+(8.54+8.46)

=25.54+8.46 =17+17

=34(秒) =34(秒)

方法3:8.48+8.54+8.52+8.46

=8×4+(0.48+0.52)+(0.54+0.46)

=32+1+1

=34(秒)

2、在对比中感知较优的算法

师:上述三种算法中,你认为哪一种较优?为什么?

引导学生先自己思考,说出较优算法的理由,然后在班上交流,集体回答是第二种,选出几个代表都说应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推出加法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师:你能用简便方法算出四(2)班、四(3)、四(4)班总成绩吗?要求每一位学生用较优的方法,写出简算过程,并说明理由,然后集体反馈。

四(2)班、四(3)班、四(4)班成绩分别33.96秒、34.06秒、34.17秒(过程略)

师:通过上面4次简便计算,你认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吗?各举3—4例说明。

请1、2名同学将所举例子写在黑板上,全班交流评判。通过多个有限的简算实例,帮助学生合情推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交代课题:

让学生齐读课题

反馈练:(课件目标)

在口里填上适当的数:

(1)6.7+4.95+3.3=6.7+口+4.95 (3)6.38+1.72+3.62=6.38+口+1.72

(2)(1.38+1.75)+0.25=口(口+口) (4)(2.55+7.7)+(2.3+7.45)=(口+口)+(口+口)

小结:这堂课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现在来谈谈你的感受,你有什么收获?

(找几名学生回答后,老师作一下小结)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篇二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生自主探索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3、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涌动长大后也要为国争光的豪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以小数形式记录的XX年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成绩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 XX年奥运会上,我们中国一共取得多少枚金牌?

呈现XX年奥运会上中国跳水比赛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动作照片。

师:你认识画面中的人物吗?今天,小明和他的爸爸将带着我们一起回顾中国跳水比赛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精彩表现。准备好了吗?出发!

继续呈现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画面并伴随着小明的声音:10米跳台双人跳水决赛开始了,第一轮比赛中,劳丽诗、李婷婷获得的分数是由53个一和4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你们知道是几分吗?(53.40)哈特利、海曼斯获得的分数是由49个一和8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你知道是几分吗?(49.80)

第二轮比赛中,劳丽诗、李婷婷获得的分数整数部分是58,小数部分十分位2,百分位是0,你知道是几分吗?(58.20)哈特利、海曼斯获得的分数在49—50之间且百分位是0的两位小数,你知道是几分吗?(49.80)

随着学生的回答,呈现p96中间的表格。

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成绩

国家运动员各论动作得分总成绩

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

中国劳丽诗

李婷53.4058.20

哈特利

海曼斯49.8049.20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看到表格中的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计学生会有以下这些答案:第一轮比赛中国队领先几分?

第二轮比赛中国队领先几分?

两轮比赛中国队共得几分?

前两轮中国队领先几分?

┅┅

师:大家提出这么多的有价值的问题,真是了不起,老师就从你们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一个,咱们一起来解决,好吗?

出示选择的问题:第一轮比赛中国队领先几分?

2、探索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口答出算式:53.40-49.80

谈一谈:这是一道小数减法算式,会做吗?该怎样计算?把你的想法和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

试一试:学生独立列出竖式计算。

说一说:如何列竖式?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数位对齐)

如何计算?(从百分位减起,突出十分位上的4减8不够减,从个位退1位的过程)

竖式中的结果3.60与3.6有区别吗?(根据小数点的基本性质可将结果简化)

3、探索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小明在看到第二轮比赛的成绩时,不禁大叫起来:中国队两轮比赛的总成绩是111.6分,爸爸也脱口而出:现在领先12.6分了。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111.6分是怎么得来的吗?12.6分呢?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生口答出算式:53.40+58.20

试一试:独立列出竖式计算

说一说:怎样列出竖式求出中国队两轮比赛的总成绩?计算中需注意什么? 继续讨论第二个问题:小明的爸爸是怎么算出12.6分的?(四人小组议一议、算一算)

交流:(生1:)先算出两轮比赛中国队得几分,53.40+58.20=111.60 ,再算出两轮比赛中国队得几分,49.80+49.20=99 最后把这两个结果相减111.60-99=12.60。

( 生2:)先算出第一轮比赛中国队领先几分,53.40-49.80=3.6 , 再算出第二轮比赛中国队领先几分,58.20-49.20=9 , 最后把两次领先的分数加起来3.6+9=12.6。

师:两种结果12.60和12.6一样吗?为什么?(突出小数性质的应用)

4、概括计算法则:

师:小明看到大家计算的干劲挺足的,特别佩服你们。他想现在大家一定都很清楚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回想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自由谈一谈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生:小数点要对齐,

生: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生: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生: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再减,

生: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巩固深化:

1、继续用小数的加减法计算跳水比赛的第三轮比赛的成绩:

师:跳水比赛第三轮的成绩出来了,根据这些成绩,小明写下了一些算式,算一算这一些算式的结果,并动脑筋想一想从这些算式你知道有关跳水比赛的哪些信息?出示算式:82.80-76.50 12.6+6.3 82.80+111.6 76.50+99 学生任选两道算式计算后再交流:从第一道算式我知道中国队第三轮比赛领先了6.3分。

从第二道算式我知道中国队前三轮比赛共领先18.9分。┅┅

2、用小数的加减法计算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一些用小数形式记录的成绩:

交流各自收集到的XX年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一些用小数形式记录的成绩,

学生之间根据这些数据提出加减计算的问题,并口答出算式。

全班一起列竖式计算。

3、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师:用小数加减法既可解决比赛中的一些计算问题,还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各小组四人交流后再汇报:

生:计算生活中的用水、用电、用煤气的价钱;

生:计算购买有关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的价钱;

生:计算家里的电话费和上网费一共多少钱?

┅┅

师:小明在购买生活用品中碰到了问题,你能帮小明出出主意吗?原来,小明看上了几样喜欢的东西,可是,他的零用钱只有50元,买什么好呢?出示:

一双运动鞋38.5元 一根跳绳4.8元

一本课外读物7.65元 一瓶饮料3元

(独立计算后交流)

四、课堂小结:从今天这一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外作业:课本练习十六:1、2。作业本p4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复习:

笔算: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队来集了4075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读题,用竖式解答。(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说一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二、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学习小数加、减法。

2.情境设置:同学们交过电话费吧,小兰家一月份的电话费是37.35元,二月份的电话费是40.75元,两个月一共交电话费多少元?

1)学生自主列去式计算,有问题可以同桌讨论(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子上做)

2)教师提问:得数是78.10末尾的0怎么处理?

3)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竖式计算37.35+40.75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4)小组讨论:例1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提示: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板书:小数加法的意义)

练一练:12.03+0.875

试算,二个人在黑板上板书,老师也板书:

12.03

+ 0.875

大家发表意见,总结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及计算技巧(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对齐有什么意义?)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么计算小数加法?

(由整数加法类推学习小数加法,由直观到抽象,学生易理解、易掌握,再由迁移法对小数减法进行推导)

出示例一的后一问:二月份经一月份多交多少元电话费?

同桌讨论(二人板演,其他人在本子上做)

得数3.40后现的0怎么处理?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40.75-37.35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练一练:7.81-4.075

1)教师提问:这道小数减法式题被减数的千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

大家讨论,发表意见。

2)学生尝试:二人板演,其他在本子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最后说明: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做“0”来计算,以后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

3)大家发表意见,总结小数减法计算法则及计算技巧。

4)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3.观察,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小组合作交流,观察,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进行小数计算时先干了什么(列竖式),列竖式应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对于计算的结果,当小数末尾有0时,是怎么样处理的(去掉末尾的0)

三、课堂练习

1.练习课本p97的“做一做”题目

小数加、减计算很容易出错,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自己做对了吗?

2.生活实践题

老师身高1.59米,凳子高0.64米,老师申在凳子上能摸到2.4米处的奖状吗?

四、作业布置:作业本p4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练习。

课型:练习课

教学要示:

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小数加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

2、口算下列各题

0.7+0.9  4.7-0.5  0.56-0.46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5.7+0.2   0.6-1.6   7+2.3

3、板演下面各题并验算

8.02+15.28  108.5-35.05  25-16.07

提问:小数加减法是如何计算呢?

二、笔算练习

1、完成下表,并说说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单位:元)

根据信息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2、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计算时,应作如下提示:①想清楚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②计算时,可先将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然后再计算;③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

三、解决问题

1、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2、班里要买一个球和一个排球。

3、一些女子田径项目的中国记录和世界记录(截至XX年1月)如下表。

它们各相差多少?

四、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作业本p44

第四课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个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获得新知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运算顺序。

2.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口算

0.78+0.06 5.2+0.48    0.8+0.4

1-0.27         3.8+6.4     1.25+0.75

10.5-6.5        9.8+0.2     1+2.7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4834-(395+988)     165+807+994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主题图

2.自读题意 (小组交流)

3.观图后 提出问题

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4.集体交流解法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

5.师生互动:

师板书: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483.4-(39.3+98.8) 483.4-39.5-98.8  165+80.7+99.4

=483.4-138.3     =443.9-98.8     =245.7+99.4

=345.1(千米)      =345.1(千米 ) =345.1(千米)

6.验证:

叙述各自的检验方法,可用逆运算的方法,也可用计算器对自己列的算式算一遍。

(三)巩固新知

1.判断下列计算题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1)39.9+(20.1-1054)    (2)(3.74+12.6)+268-43.2

=3.99+18.56            =16.34+224.8

=22.55                =241.14

(四)课堂小结

小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是否相同?(学生答)

师强调: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对齐数位,养成做完后检验的好习惯。

(五)作业布置

作业本p45

(六)板书设计:

例3: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483.4-(39.3+98.8)  483.4-39.5-98.8 165+80.7+99.4

=483.4-138.3     =443.9-98.8    =245.7+99.4

=345.1(千米)      =345.1(千米 ) =345.1(千米)

答:运动员还要骑345.1千米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显示小学春季运动会的场景,伴随声音响起,下一个项目是四年级组男子4×50未接力赛,请四年级各班做好准备。画面分别出示四年级4个班运动员50未成绩的情况表。

XX年校春季运动会径四年级组男子4×50未接力赛选手情况:

班级各位选手的50未成绩/秒可能的总成绩

第1棒第2棒第3棒第4棒

四(1)班8.488.548.528.46

四(2)班8.408.568.618.39

四(3)班8.328.688.708.36

四(4)班8.428.678.588.50

提问:根据这张表提供的信息,请你猜一猜,哪个班可能是冠军?四(1)班可能得第几呢?

二、经历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过程,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1、在交流中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师: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先算一算四(1)班的总成绩,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有几种方法?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在练习本上计算出来。在黑板上演算出来。

方法1:8.48+8.54+8.82+8.46 方法2: 8.48+8.54+8.52+8.46

=17.02+8.52+8.46 =(8.48+8.52)+(8.54+8.46)

=25.54+8.46 =17+17

=34(秒) =34(秒)

方法3:8.48+8.54+8.52+8.46

=8×4+(0.48+0.52)+(0.54+0.46)

=32+1+1

=34(秒)

2、在对比中感知较优的算法

师:上述三种算法中,你认为哪一种较优?为什么?

引导学生先自己思考,说出较优算法的理由,然后在班上交流,集体回答是第二种,选出几个代表都说应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推出加法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师:你能用简便方法算出四(2)班、四(3)、四(4)班总成绩吗?要求每一位学生用较优的方法,写出简算过程,并说明理由,然后集体反馈。

四(2)班、四(3)班、四(4)班成绩分别33.96秒、34.06秒、34.17秒(过程略)

师:通过上面4次简便计算,你认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吗?各举3—4例说明。

请1、2名同学将所举例子写在黑板上,全班交流评判。通过多个有限的简算实例,帮助学生合情推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交代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在口里填上适当的数:

(1)6.7+4.95+3.3=6.7+口+4.95 (3)6.38+1.72+3.62=6.38+口+1.72

(2)(1.38+1.75)+0.25=口(口+口) (4)(2.55+7.7)+(2.3+7.45)=(口+口)+(口+口)

小结:这堂课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现在来谈谈你的感受,你有什么收获?

(找几名学生回答后,老师作一下小结)

作业布置:作业本p46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第105页练习十八

课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口算

0.4+0.6+5     7.5+3.1+2.5   10-2.5-2.5

21-7.7-2.3   8-2.5   9+3.6   10-2.4

二、简算练习

1、在下面的  里真上适当的数,在〇里填上“+”或“-”。

3.5+10.06=   +3.85

10.24+8.2+1.8=10.24+(〇 〇  )

18.76-(3.76+0.53)=18.76-  〇

32.17-0.46-4.54=32.17-(   〇   )

2.下面各题能用简算的就用简便方法讲算。(比赛完成)

1.25+3.7+0.75   5.6-0.18-1.2

7.08+16+8.2     10+0.009+0.191

3.75-0.75-1.25  80-19.4-8.09-3.51

5.6+0.5-5.6+0.5  7.2+5.6-2.8

三、解决问题

1、p105 4

提问[1]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2]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3]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4]独立完成

[5]怎么算比较快?

2、p106 5

提问[1]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2]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3]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4]独立完成

[5]怎么算比较快?

3、p106   7(同上)

4、p106   8、9

四、作业:作业本p47

小数加减 篇三

第五课时 利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并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课本p53页例4 练习九第6~9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大家都去过广润发吧?它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营业员会算得那么快呢,你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二、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用计算器计算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他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

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

你会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核对结果。

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4、完成“试一试”题目

你怎样求应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

试着求出结果。

用计算器计算方便了我们的计算,当然也方便我们检验了,你会检验吗?怎样判断你的计算是正确的呢?

5、巩固练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

6、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三、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在计算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学生小组讨论发现计算的规律,再集体交流。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22…2÷333…34=

1002

四、布置作业

最后我们来一次比赛,分两组: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

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对你有用吗,能不能说说?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六年制第八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比较归纳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德育目标: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注意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体育比赛吗?

生:喜欢!

师:其实在比赛过程中也有许多关于数学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课件播放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第一轮录像]

师: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第一轮中国队的劳丽诗、李婷获得了53.40分,意大利的哈特利、海曼斯获得了49.80分。

生:中国队比分高一些。

师:不错,那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中国队比意大利队多得多少分?

师:求“中国队比意大利队多得多少分”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生:求“中国队比意大利队多得多少分”就是看53.40比49.80多多少,应该用减法计算。列式:53.40-49.80=

师板书:53.40-49.80=

师:计算这道题用我们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能解决吗?怎样摆竖式?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

二、循序渐进,探究新知

(课件继续播放第二轮比赛画面)

师:你又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第二轮比赛中国队获得58.20分,意大利队获得49.20分。

生2:中国队的比分又比意大利队的比分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第二轮中国队比意大利队领先多少分?

生2:第一轮和第二轮中国队一共获得多少分?

生3:第一轮和第二轮意大利队一共获得多少分?

生4:第二轮比赛完成后,中国队比意大利队领先多少分?

……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多,这些问题的解答方法一样吗?竖式该怎样写?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和同桌讨论讨论,看看该怎样解答。

生汇报:

生1:我算的是“第二轮中国队比意大利队领先多少分?”用减法计算,列式:58.20-49.20=9.00

58.20

-49.20

9.00

生2:我算的是“第一轮和第二轮中国队一共获得多少分?”用加法计算,列式:53.40+58.20=111.60

53.40

+58.20

111.60

生3:我算的是“第一轮和第二轮意大利队一共获得多少分?”,用加法计算,列式:49.80+49.20=99.00

49.80

+49.20

99.00

生4:我算的是“第二轮比赛完成后,中国队比意大利队领先多少分?”要用两队的成绩相减……

投影展示学生计算方法。

师:大家算得都很好,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对位?

生1:为了相同数位对齐。

生2:……

师:“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计算结果末尾有0,是否可以把0去掉?为什么?(生讨论)

……

生1:把0去掉,因为这些0都在小数末尾。

生2: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看来大家学的都不错。那上面的计算结果还可以怎样写?

(生试做)

三、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完成“做一做”第1题。

重点交流第1、3题怎样算

2、完成“做一做”第2题。问: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

3、作业:练习十六第2题。

教学反思:

教学伊始,教师运用回放录像与解说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情境,真实、亲切,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情境中,促使学生进入学习活动。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充分地欣赏中国跳水运动员在比赛中珠联璧合的完美发挥,回味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创造的辉煌成绩,感受竞技运动带给人类的无穷乐趣。同时体会小数加减计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会到若不学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不学不行。有了这种感受,学生才会将“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才会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加入到学习中去。

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所有信息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众多信息中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按自己的意愿提出问题,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过程。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做铺垫,教师就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尝试,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在课堂上创设交往、互动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利于群体智慧共享。学生在这种人格平等的环境中,自发释放自己的生命活力,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从而更自觉地承担学习任务。

由前后两次讲课对比来看,使我深刻认识到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应当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互争论、共探究,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应该着眼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并能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在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及责任感、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鉴于此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数学课堂教学,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流程。在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下,构建一个以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现象为切入点,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为核心,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程序和策略。

小数加减 篇五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加减法,在用竖式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对齐。

师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师:比如3 6

+ 1 2

4 8

相同数位对齐了,也就是什么相同了?

生:计数单位相同了

师:请同学说一说这是由几个几加起来的?

生:有8个一加两个一,得十个一,向十位进一。3个十加4个十再加一个十是8个十。

师:那也就是说计数单位对齐了也就是计数单位相同了。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直接相加减。

师:在生活中会遇到整数加减法外,还经常遇到小数加减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是怎么计算的。看看它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板书课题。

师:让我们先来看信息。同学们,六一节快到了,甜甜食品店为同学们准备了优惠活动,所有食品以优惠价卖出: 一包泡泡糖:3.4元 一根棒棒糖:0.28元,一个雪糕1.8元,

从这些信息里,你能提出什么加减法的数学问题?

师:请同学读一读哪些商品是有优惠价的。

生:一包泡泡糖:3.4元 一根棒棒糖:0.28元,一个雪糕1.8元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加减法问题?

生:一包泡泡糖和一个雪糕多少元?

生:一包泡泡糖比一个雪糕贵多少元?

师:要解决这些问题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生:概念图

师:概念图有个位、十分位、百分位,等会你们就借助这个概念图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师:开始前我们先明确小作学习的任务:1、四人小组商量,共提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的问题,问题不重复。然后分工给两对同桌,每对同桌解决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问题。(先是一人操作概念图,另一人在堂练本上写上记录他的问题,列出横式,再根据同桌的操作过程,用竖式记录计算过程。然后两人轮换扮演操作员和记录员的角色)。

2、两人完成以后,就可以到四人小组中汇报你们计算过程,检查是否正确。有意见的,可借助概念图来分析。

(学生活动)

师:先听第一个小组的汇报。

生:3.4

+1.8

4个十分之一加8个十分之一等于12个十分之一,十分位满十向个位进一,个位3个一加1个一再加进上来的1个一等于5。,所以3.4+1.8=5.2

生: 我的问题是一包泡泡糖比一根棒棒糖贵多少元?

3.4

-0.28

因为0.28有百分位,3.4没有百分位,我先在3.4的后面加0,因为我们学过在小数的末尾加上0都是不改变小数的大小的。百分位上的0减去百分位上的8,不够减,于是我从十分位借一,百分位十减8等于2,十分位剩3减2等于1,个位3减0等于三。所以3.4-0.28=3.12生:我的问题一包泡泡糖和一根棒棒糖多少元?

3.4

+0.28

于是我和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因为0.28有百分位,3.4没有百分位,我也在3.4的后面加0。百分位上的0加百分位上的8,得8,十分位上的4加2等于6,个位3加0等于三。所以3.4+0.28=3.68

生:我的问题是:一支雪糕比一根棒棒糖贵多少元?

1.8

+0.28

我先在1.8的后面加0,百分位上的0减去百分位上的8,不够减,于是我从十分位借一,百分位十减8等于2,十分位剩7减2等于5,个位1减0等于1。所以1.8-0.28=1.52

师:对于这四个算式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师:你们没问题,孙老师有个问题:3.4-0.28,我们以前算整数加减的时候吧右边对齐就行了,你们为什么不把4对着8,反而要在8上补个0呢?

生:这是因为这个8是百分位上的,而4是十分位上的,计数单位不相同,所以不能相减。

师:不同数位不能相加减。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对比一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相同的地方是相同的数位是要对齐的

师:还有吗?

生:也是从右边开始算的。

师:不同呢?

生:有空位时要补0

师:刚才通过同学们自己的研究,通过概念图找到了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最关键的也是相同数位对齐,就是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师:下面我们做练习,有没有信心?

生:有。

(练习略)

师:谁能总结一下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右边算起,小数末尾没有数可以补0。

师:下课。

小数加减 篇六

本节课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1、在进行小数混合运算时,能正确合理地进计算;2、注意学习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整类、归纳,逐步理解简单的策略,培养学生的能力。3、通过学生自己提供学习资料,合作交流等形式,充整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4、注意学生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一节课下来我针对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基本满意。并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感想。现小结如下:

1、引入很有特色。上课伊始,师生经过了几句介绍性的谈话后问学生:“老师这个人像整数中的几,又像小数中的几?你最喜欢哪个整数,哪个小数?为什么?你能否用这几个数来编一道题。”来引入新课。这些问题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第一任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更好地掌握它,不觉得累,也不觉得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知识呈现的过程进行教学。先从整数、小数一步混合计算起步,让学生充整感知计算方法,然后再往后迁移到两步混合,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学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本节课整数小数混合计算方法的获得,是在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计算,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形式来观察、比较、整析、归纳得到的,而不是由教师直截了当抛给学生的。这充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只起到了组织、引导的作用。

小数加减 篇七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学生去“解读”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还原教材的本来面目,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下面是《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案例中的两个片断。

片断一:

老师课前安排学生到附近的超市购物,并把购物清单带进课堂。

师:你购买了哪些物品?从购物单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继而,教师展示学生1的购物清单。

飞龙超市购物清单

2004.09.1515:41

商品名称数量单价小计

青蛙525牙刷(套)13.363.36

高露洁三重功效牙膏(盒)111.9011.90

总数量:2应收:15.26

客付额:50找零:34.74

师:从这张购物单上,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买一套牙刷和一盒牙膏共要多少钱?

生2:一盒高露洁牙膏比一套青蛙牙刷贵多少钱?

生3:我想给阿姨验算一下,看钱是否找对?

随着学生的提问、回答,板书算式:

3.3.+11.90

11.90—3.36

50—15.26

片断二:

师:以上这些算式该怎样计算?请自己选一道试试。

语音刚落,学生兴趣盎然,立刻行动起来。

师:请把你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好吗?

生4:我选第一道算式,先把3.36元和11.90元改写成用分作单位,然后进行整数加法运算,结果是1526分,也就是15.26元。

师板书:3.36元=336分11.90元=1190分

336

+1190

1526

师:太好了,你能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有数学头脑!

生5:我也选第一道算式,做法是11.90就是11元9角,3.36元就是3元3角6分,把相同单位对齐相加,结果是15元2角6分,即15.26元。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元3角6分

+11元9角

15元2角6分

生6:我选择第2道算式。列竖式计算时,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整数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对着上面的小数点在差里点上小数点。

11.90

—3.36

8.54

师:为什么要在被减数的末尾添上“0”?

生6: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性质不变。减数的小数部分比被减数的小数部分数位多时,不方便减,就要在被减数的末尾添上0。

师:你真聪明!列竖式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呢?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学生汇报。

生1: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单位对齐,即分别把元、角、分对齐。

生2:因为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小数点对齐了,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这样就可以进行计算了。

生3: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根据小数数位顺序表,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

师:同学们能采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真了不起。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反思:

1、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并有效的在教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不仅完成了对新课内容的建构,而且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2、选取现实素材,激发学习兴趣是本课的最大特点。课前的购物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近数学。

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教师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购物”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糅合在一起。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购物清单,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发挥学生购物付款的经验,对小数加减法作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3、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的教学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

上面的教学实例启示我们:创设情境,让数学充满生活气息是当今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是落实新课标的有力体现,它有利于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在愉悦中学数学、用数学。

小数加减 篇八

课题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p.53 本单元第5课 目的要求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体会小数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在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具实验 教学光盘。 教 学 过 程 教学随笔 一、复习解决问题: 1、(第5题)四五年级同学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了13.5千克,五年级比四年级少采集2.8千克。四五年级同学一共采集多少千克? 读题后让学生列式,交流各种解答方法的不同思路: (1)13.5+(13.5-2.8) 四年级是已知的,五年级的未知,先求出五年级再算出两个年级 (2)13.5+1.35-2.8 先假设五年级和四年级一样多,再把五年级少采集的减去。 观察两个算式,哪个更简便?算出结果。 2、(第6题)分别计算书上的4个问题。 交流各个问题,注意有的学生会出现选错商品价格的现象。 二、学习例4,用计算器计算并探索:

教 学 过 程 教学随笔 1、课前板书: 商品名称 数量 单价/元 金额/元 铅笔 1支 0.80 电池 4节24.00 铅笔盒 15.40 15.40 书包 1个 44.70 面包 3.00 6.00 问:这是一张不完整的发票,说说“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算出空的格子。 填写完整后,算出总金额。 (可以用计算器算,也可以利用数据特点口算或笔算。) 2、如果老师付出100元买这些商品,应找出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 3、(第8题)小明家九月上旬的收支情况如下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并算出合计数。 指导学生看懂该份表格,区分“收入”和“支出”,依次算出每一个空格。 讨论:上月结余、合计收入、合计支出以及表中最后余额的关系。 4、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找到不变的数:小数部分前面都是8,最后一位是9 (2)找到变的数字及变的规律:整数部分是变的,它比最后一个小数的位数少1;它同时还是后面小数部分的8的个数。 (3)按照发现的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5、两个小数的和是8,相差0.4,这两个小数分别是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 (1) 画线段图(图略),发现如果把8减0.4,得到的是两个较小的数;或者把8加上0.4,得到的是两个较大的数。再除以2就可以了。 (2)从平均数的角度考虑:平均数是4,要符合“相差0.4”,一个数要大0.2,另一个数小0.2 (3)检验:两个条件都要符合“和是8”、“差是0.4” 6、思考题:小华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数时,把被减数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把减数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7。你能算出错误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相差多少吗? 指名说说思考方法。明确:被减数少算了,结果也少算了;减数多减了,结果也偏小。 三、布置作业 板书 设计

小数加减 篇九

本节课的重点是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曹老师通过让学生合学(共同探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展学(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来说共同探讨出来的结果即计算过程 。

如:百分位满十怎么办?十分位不够减怎么处理?小数位数不同,计算时怎么办?得数末尾的零可以去掉吗?这些问题他们都能解决。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这样让学生亲身体验,既让他们掌握了知识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后面的练习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因此,我认为曹老师的这一节课,目标达成较好。重点突出,难点得以突破。是一节值得我们学习的好课。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篇十

由旺镇中心学校 孔庆秋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数学95—97页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老师手中的这两本书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一本是语文,一本是品德与社会,这两本书的价钱同样是用小数表示的。拿出这两本书来,谁来告诉老师这两本书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语文:5.69元 品德与社会:6.18元)

2、师:根据我们发现的这两本书的价格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两本书一共多少元?两本书相差多少元?)

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第二个问题呢?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小数的加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尝试计算,构建新知。

1、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先列出横式,再列出竖式。

(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这些方法,我们在什么时候用过呢?(整数加减法的时候)

师:那也就是说,计算小数加减法其实是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的。

2、观察算式,发现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个题,你认为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三、自主编题,内化知识。

1、联系生活,自主编题。

师:昨天,老师走进了一家文具店,看到了这样一些商品信息。

课件出示:书:33.27元 彩色笔:9.6元

足球:60.4元 跳绳:7.53元

师:你能用这些信息编一道题自己解决吗?把你想到的问题记在心里,把你的解决方案写在纸上,先列出横式,在列出竖式。

2、同桌交流:(1)你提出了什么问题?

(2)你是怎样计算的?

(3)通过这个题的计算,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3、全班交流。

(1)挑选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的题。如:33.27—9.6=

师:刚才这位同学提到了小数点对齐,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让小数点对齐呢?

(小数点对齐就保证了相同数位对齐。引导学生用小数的意义来解释。)

(2)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如:9.6–7.53=

师:当遇到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或位数少的小数减去位数多的小数时,我们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补“0”,这样计算起来更方便。

(3)得数是整数。如:9.6+60.4=70.0(元)

师:我们接着看这位同学编的题,一起读出它的结果?70.00元

师:怎样写更简洁呢?(直接写出70元)

师:太棒了,像这种情况,在横式上写结果的时候我们一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体现数学的简洁美。

(4)小结: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同学编的题,那现在你认为我们的小数加减法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要对结果进行化简——把小数点末尾的0去掉。)

(5)看来,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那你会计算小数加减法了吗?好,那同桌相互检查一下自己编的题,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就改正过来。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不错,通过自己编的题了解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明白了方法背后的道理,有了这些理解,相信你一定能够灵活而准确地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收获进入我们的闯关游戏当中吧,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你们敢挑战吗?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第一关:定位停车

(1)5.73-0.6=5.13

师:这里有一个小数减法的算式,被减数5.73已经写好了,减数0.6已经在小卡车上准备好了,这辆小卡车开到哪儿停下了合适呢?这样,用你们的声音来控制它,一会儿小卡车开动起来,你觉得该到哪儿停你就喊停。

(2)课件出示12+0.43=

这一次又该停在哪儿呢?怎么了?(开过了)

师:卡车司机犯难了,12没有小数点,该怎么对齐呀?谁来给他出出主意?

在你们的眼里12也有小数点,12的小数点在12的后面。(课件演示12的小数点)是这样吗?那我们让小卡车退回来,这样就可以做加法了,结果是:12.43。

2、第二关:摘取智慧星

下面有三颗智慧星,但要得到智慧星必须正确计算出下面的算式,你有信心闯关并摘取智慧星吗?

7.2–6.45= 12.53+4.67= 5–0.41=

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完成。

5–0.41= 在列竖式的时候,5改写成5.00可以吗?那为什么不改写成5.0呢?

3、第三关:认识小巨人

师:你们认识他吗?(姚明)你们知道他的身高是多少米吗?(2.26米)

师:这是20xx年,北京奥运会入场的画面,他牵着一个小男孩,你们认识他吗?

师:他就是在汶川大地震中背出了两名同学的小英雄林浩,你们知道林浩当年的身高是多少吗?

师:老师给你们一个小提示,你一定能算出来。

拓展:姚明的身高2.26米,林浩站在0.45米的凳子上还比姚明矮0.53米,林浩的身高是多少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师:林浩的身高是1.28米,他俩的身高虽然相差了很多,但他们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四、课堂小结:(3分)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小数加减法,最令人高兴的是我们是通过自己编的题来研究的,那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数加减 第十一篇

1、讲清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如讲解例题:53.40 - 49.80学生不大容易讲出算理,但通过小组合作,全班讨论的方式,针对错例,有学生说出了错的理由,学生比较自然的说出相同数位没对齐或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等。

2、关注学生学习,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促进三维目标的落实。整节课着重关注的学习过程,注重挖掘利用学生练习中生成的错误,注意面向全体,倾心聆听学生的发言,给他们改正错误,成功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剖析错误,从而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让所有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3、注重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使学生在本节课中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数学感悟。

4、石老师的课挖得深、挖得透,努力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

石老师的课让人看到了课中的挖掘思维含量,拓展延伸学生的思维空间。她的课就在于不只让学生知其然,更让学生自主探究出所以然,引导学生探究出法则背后的知识。学生的思维总是在老师的设疑中步步深入,学生经历了刨根问底、追本溯源的思考过程,这就是科学的探究过程,就是在研究科学、自主建构知识。李老师的课挖的透,还在于问题设计得好,问题设计的有空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所以,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发和锻炼。

5、和谐的师生的关系。

课堂是学生的,就要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去研究、思考、发现。数学不在于学到多少知识,而在于真正使学生思维受到锻炼和启发。本节课,李老师几乎没有讲,她所做的只是在关键处设疑和恰当的总结,引着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学生始终处在探究的主体地位,所以,学生真正得到了锻炼。老师讲得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给大家分享的11篇《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小数加减法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845382.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845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