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草原》教案优秀8篇(《草原》教案优秀8篇中班)

《草原》教案优秀8篇(《草原》教案优秀8篇中班)

更新时间:2023-09-11 05:00:15 点击: 来源:yutu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8篇《《草原》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草原》教案 篇一

一、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原》,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拓展延伸,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

生齐读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为了更好地完成目标,请看自学指导一

1、先学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最喜欢的词句多读几遍,抓住关键词句了解草原的景美。谈谈感受。(5分钟),同桌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2)、生自读课文,做批注笔记

2、后教

生自由交流,抓住重点词句,进一步体会草原的景美,不完整的相互补充。(提醒几个比喻句,指导学生反复读。说说是把什么比做什么?)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1、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二

(1)快速浏览课文2--5段,课文除了写景美,还写了什么?2-5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给每段加小标题。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的?读一读,想一想。

(2)生快速读课文,交流

2、后教

(1)生感情读文,与作者共鸣,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2)在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配乐读文。

(3)指名给各段加小标题。(板书:迎客──相见──款待──联欢)

(4)师引导回顾全文,作简单总结,引导学生试背第一段。

四、运用拓展

师:课文描写的草原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全班交流。

五、以一带多

阅读表达P94《人间银河》P98《香港之夜》

1、导读:瀑布是极为壮丽的自然景象,读读这篇文章,想想文章写了什么?

2、自学提示一:自由阅读短文,边读边画出瀑布形成原因的句子。

(1)生自由阅读,小组内交流

(2)指名反馈,不足之处指名补充,师评价。

3、自学提示二

思考:瀑布有什么用?

(1)同学间互相交流感悟

(2)指名反馈

(3)拓展谈话,为什么说它是可以驯服的巨大动力?

1、过渡,略读《香港之夜》

自学提示三、

自由朗读想想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作者眼中的香港是什么样子的?

(1)生自学后反馈

(2)试着说感悟

六、作业:

必做1、朗读课文,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

2、听写文中的生字并组词

选做阅读《气球》,与同伴交流读书收获

七、板书设计:

草原

风光美────────人情美(草原风情画)

高歌──低吟迎客──相见──款待──联欢

热爱──依恋

八、课后作业设计:

1、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准,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把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

3、继续阅读有关草原的资料。

语文课文《草原》教案 篇二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生词,并能正确读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并能用课文的语言向大家介绍。

2、品读词句,体会比喻句的妙用。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有关草原的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到过草原吗?或是见过草原吗?它是什么样的?和我们书中写的一样吗?谁能把自己知道的告诉老师。(生谈自己的见闻)

2、师简介草原及其民俗民情。

二、学生自己读课文,进入学习

1、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掌握情况:检查读音、字形、组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3)激趣:如果让你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那儿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行吗?

三、再读课文,准备介绍材料。

1、把自己想向别人的景物作上标记,要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自己当导游,在小组里介绍,然后选代表上台介绍(可让学生利用挂图)

景物分为:自然风光

民族风情

要求:先说你想介绍什么?再作具体介绍,还可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介绍的情况,相机作板书:(板书附后)

3、教师过渡总结:

听了他的介绍,你认为草原的自然风光美吗?(很美)美在哪呢?我们来仔细体味一下老舍爷爷是怎么样描写的。(读第一自然段)在自己喜欢的句子旁作旁注,想想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着重体会作者的心情)

(2)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想象草原美景)

(3)四面都是小丘……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理解比喻句的妙处)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理解、品味句子意思)

(5)在这种境界里……无限的乐趣。(联系生活谈感受)

在理解上面句子时,在让学生懂得句子的意思,懂得这样表达的好处,可以借助图片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仔细品味,进一步领略草原的美景。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并试着背诵这一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刚才我们听了小导游的介绍,知道了草原的自然风光,现在我们再美美的读读一读,享受一下这美丽的风光。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我们知道了那里不但自然风光很美,而且民族风情也很有趣。谁来当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生读2至5自然段,讨论交流后,请一个学生介绍民族风情,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相机板书。(板书附后)

1、听了他的介绍,你觉得这里的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热情好客)从哪里体会到的?读一读有关句子,仔细体味一下,谈谈自己的看法。

(1)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2)在汽车左右和前面引路。

(3)许多人从几十里外来看望客人。

(4)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端进来大盘手抓羊肉。

(5)姑娘、小伙子为客人们表演。

以上这些都说明了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

2、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三、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有感情读课文。

2、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比喻句的用法: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让学生谈谈它的好处。

(2)指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课文的语气特点。(要求用欢快、喜悦、赞叹的语气来读)

四、拓展训练

1、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结合课文里的语言,介绍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2、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分角色表演欢迎远客,盛情款待,联欢话别等场面。

附:板书设计

草原的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新词,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新课

1.谈话: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观看《》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布置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是怎样的景象。

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1.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

组词:

骏( ) 俊( ) 竣( ) 限( ) 驰( )

峻( ) 唆( ) 梭( ) 垠( ) 弛( )

蹄( ) 茶( ) 貌( ) 杯( ) 跤( )

缔( ) 荼( ) 藐( ) 怀( ) 胶( )

2.理解词语。

3.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四、理清课文的线索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景象是怎样的?

2.理清课文线索

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

3.交流、整理:

(1)美景

(2)欢迎远客

(3)亲切相见

(4)热情款待

(5)联欢话别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说说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意思。

二、学习第一段

1.听师范读,边听边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2.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特点?

投影出示: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再读这一段,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概括了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呢?看图,默读这一段,画出有关语句,小组交流细细体会。

教师适时点拨。

4.朗读第一段,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心情。画出有关词句,集中交流。

5.再读第一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的。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初入和走了许久后景色有什么不同?画出有关语句,集中交流。

3.出示投影片:读句子,说说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4.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四、学习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

2.指导朗读第三段。

五、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

2.请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

六、学习第五段

1.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的感想。

2.反复朗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说说你的理解。

七、总结

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草原》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草原放牧》

2、歌表演《草原放牧》

3、即兴创编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聆听《草原放牧》,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所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二、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草原放牧》,体验天真可爱、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草原放牧》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3 、5 、6”三音进行练习)

4:柯尔文手势复习唱 “3 、5 、6”三个音。

二、编创与活动ABA

1、复习《草原上》(要求:边唱边表演)

2、复习《我是草原小牧民》(要求:边唱边表演)

3、分组活动(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再分成三小组,让学生自报图示中的`任何一部分。三小组的同学各自讨论如何表演好自己这组的一部分,教师适时指导,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4、分组排练。(分组按ABA的顺序表演)

第一大组表演完后,第二大组表演,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三、聆听《草原放牧》

1、导入:

师:小牧民们生活在草原上可真快乐……(讲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绍《草原小姐妹》音乐创作的背景)

1) 听音乐第一段,说说音乐情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2) 听音乐第二段,说说音乐情绪,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对美丽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

3) 听全曲,启发学生根据乐曲标题名称及琵琶弹奏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用图形来表示。

4) 再次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即兴编舞进行表演。

四、编自己的歌

1、出示“3 5 6 ” 三个音符

2、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3 5 6 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

3、 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或用竖笛吹一吹。

草原的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按时间顺序写景的方法。

2、通过朗读和分析,体味作品的语言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渲染氛围,在品读语言中学会写作散文的方法。

(三)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学生分析

学生已有前三篇写景文章的学习基础,对写景散文的语言特点、学习要点、学习方法等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文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宜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重点难点

(一)、学会按时间顺序写景的方法

(二)、通过朗读和分析,品味作品优美的语言

(三)、领悟写景成功的要领。

导学方法:教师适当引导点拨,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积极主动地品味、感悟、思考。

导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课前预习查阅)

你知道俄国19世纪杰出作家屠格涅夫的情况吗?你看过他的《猎人笔记》吗?跟同学们介绍介绍。

二、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感情基调

3、结合思考与练习二,在文中画出表示时间、景物及特点的'语句。

三、解读欣赏文本:

1、《树林和草原》这篇散文描写了俄罗斯草原上从黎明到夜幕降临之后的美丽的景色,可以说在屠格涅夫的笔下,每个时间段都是那么地吸引人。当然“一千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么就请大家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时间段的景色吧?

2、托尔斯泰称屠格涅夫说:“两三笔一句,大自然就发出芬芳的气息。”请你找出你最有感受,或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说理由。请从可以从语言、情感、画面以及给你的联想等方面加以品味赏析!

3、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时觉得眼前的景很美,就比如说我们的校园吧,但当我们把它写下来,却连自己都感觉不到美。那为什么屠格涅夫却能写得如此逼真,引人入胜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四、质疑:

至此,你对文章内容还有什么疑惑和问题呢?提出来交流。

五、想像拓展:

任选一个描写片段,展开想像,把你能想到的、作者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要求用描写性的句子,比一比,看谁写得更生动(可以根据课文前面描写的景物进行补充)。

六、小结:

谈谈你学习这篇文章后的收获(知识、内容、写法、感情等)

七、课后作业: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精彩的句子。

2、观察秋天的景物,写一篇标题含有“秋”的写景文章。

《草原》教案 篇六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会本科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难点 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师准备 课件、课文朗诵磁带。

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草原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将学生带入草原高原辽阔的境界。

2、同学们在电视中见过草原,可能也收集了不少有关草原的资料少自己了解的草原。

下面,我们随著名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大草原,去领略、感受那美丽的自然风光。

二、自独自悟

1、学生自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以轮读的形式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教师随时注意正因及把长句子读通顺。

3、请学生自由结成学习伙伴,去游览美丽的草原,注意不要走马光滑,在美景中要仔细观赏。游览后向大家汇

(1)你们觉得草原那些景物最美?为什么?

(2)选一种恰当的汇报方式介绍自己的感受,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朗读、画画、唱歌、吟诗等)

三、汇报交流

1、激情把映入你眼中的美景汇报给大家吧。

2、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重点引导

(1)“在天底下,一笔千里,而并不茫茫。”(可联系《敕勒歌》)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崔色预留,轻轻流入云际。”(可厨师草原风光图画两幅,一幅为大写意画,一幅为工笔画。请学生辩别那幅画是“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四、品味语言

1、看得出,同学们已被草原美景深深陶醉,请同学们再来读读第1段,并把你喜欢的语句画出来,仔细品味品味。一会儿我们一起来赏读。

2、学生自由读,说自己喜欢的语句,教师注意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优美的景色、生动的语言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1段。(指名背——齐背)

4、抄写第1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草原》教案 篇七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谈一谈如何记住本课生字。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解答。

二、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小组讨论。

2、小结板书:

草原美景

欢迎远客

亲切相见

热情款待

联欢话别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结合下列词句,体会自然之美:

⑴那里的天……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⑵在天底下……而并不茫茫。

⑶羊群……大白花。

⑷那些小丘……轻轻流入云际。

2、找出比喻句,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四、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草原的教案 篇八

一、活动设计:

这学期我们让幼儿知道中国有许多少数民族,了解了他们的特征,讲到蒙古人擅长骑马,蒙古族独特的音乐风格以及蒙古舞蹈。让幼儿通过音乐来感受其特点,并留下深刻的印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的告诉我们在幼儿音乐欣赏教学中要从孩子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出发,循循善诱,让幼儿通过自己耳朵听、身体动、手指画、嘴巴讲,来主动学习与探索,更好的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音乐中获得快乐及发展。所以我设计了这节课帮助幼儿更好的学习音乐。

二、活动目标:

1、感受蒙古音乐的特点,了解其热烈、欢快的音乐性质。

2、能创造性的表现赛马的情景、动作,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三、活动准备:

《美丽的草原》《赛马》乐曲、PPT图片、录像、尾巴等

四、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导入: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手持尾巴随《美丽的草原》音乐入场,热身,感受音乐的柔美。(热身后,把尾巴装入口袋。)

基本部分:

(一)分段欣赏感受音乐。

提问:我们随着音乐来到了美丽的草原,看,那个人在干嘛呀?

1、观察图片,初步了解骑马和赛马。

提问:你们看看他在干嘛呀?。

提问:你们知道赛马和骑马有什么不同?

小结:骑马是一个人静静的骑马,赛马是很多人进行比赛。

提问:想不想看看赛马什么样子?

2、观看录像、图片,进一步了解骑马和赛马。

(1)提问:看到了什么?听到的音乐旋律是什么样的?(热烈欢快的)

听到热烈欢快的音乐,你想做什么?(想骑马)

(2)请孩子们演示骑马动作。并随音乐表演骑马,老师善于抓住孩子骑马动作一起模仿。

(3)出示骑马图片,让孩子观察人是拉缰绳骑马的。

讲解缰绳,随音乐做拉缰绳骑马动作。

提问:音乐快还是慢?(快)

赛马比赛的什么?(马儿跑的速度)

除了拉住缰绳让马跑得快,还有什么办法?(扬马鞭)

(4)出示扬马鞭图片,孩子学习扬马鞭(尾巴)动作。随音乐扬马鞭。

提问:扬了几次鞭?

随音乐再次感受扬鞭次数。

(5)出示图片,观察马儿休息。提问:马儿累了,有什么方法让它休息一下?

孩子们随音乐表演抚摸马儿的动作。

小结:抚摸马儿的音乐是由慢变快的。

3、集体完整感受表演赛马。

教师小结幼儿表现:策马扬鞭4次―― www.shancaoxiang.com 快速骑马――温柔抚摸马儿。

4、赛马后的传递游戏。

(1)出示游戏队型图(半圆)提问:怎样变成圆形?

教师出示箭头帮孩子理解变圆形的方法。

(2)孩子们自己调整变成圆形。

(3)教师哼唱旋律,由慢变快集体玩传递尾巴游戏。

随音乐,再次玩游戏。

二、随音乐完整表演赛马。

1、策马扬鞭――快速骑马――温柔抚摸马儿――传递游戏。

师:你听,草原上赛马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都是勇敢的小骑手,让我们骑上大马,握紧缰绳,扬起马鞭,准备出发了。

2、教给孩子邀请别人的方式,让孩子邀请客人老师玩游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893697.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893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