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教学评价设计 教案中教学评价设计通用14篇 教学评价设计评价内容

教学评价设计 教案中教学评价设计通用14篇 教学评价设计评价内容

更新时间:2024-06-18 00:16:15 点击: 来源:yutu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细心的小编首席为大家找到的14篇教学评价设计的相关文章,仅供借鉴。

“345”学科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 篇一

暑期教师集中培训材料

数 学

A、关于“345”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阶段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基础上,实施“三段四环节五课型”教学流程。即:课前预习、课内深化(探究)、课后提升(延伸)三段;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环节。针对学科特点,初中阶段数学课可以研究五种课型:概念课教学、定理公式课教学(自学交流模式、探究交流模式)、习题课教学、复习课教学、讲评课教学。结合学科特点,探索课型的基本框架,打造优质高效课堂。B、“345”课堂教学模式及流程:(见:附“345”学科教学的基本课型与教学流程)C、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一般应包括以下环节:

一、本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地位及作用、本单元特点(内容安排、思想方法渗透等)、教材设计(课题组成)、本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三维目标)、本单元重点、难点

二、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策略:

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技巧、策略。突出重点的方法,突破难点的策略。

四、学法指导

五、知识结构

六、课时划分建议

课时教学设计

一般应包括以下环节:

四、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课堂小结、达标巩固、反馈提升、拓展延伸等等。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2—3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二)自主学习(知识准备)

即课前小测,有的老师命名为:前置测评、诊断检测、预习检测等。应包括课前预习。

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学生预习前要给学生明确的要求,即预习的时间、内容要求、预习方式等。

1、预习探究概念与性质

①学生先独立预习课本(或学案),遇到问题组内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可到其他组讨论解决。②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通过预习发现或探究问题的所在,可以借助图形或实际例子,归纳总结出概念以及性质等。

2、巩固与运用概念,以夯实双基

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设置有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通过选择、填空或叙述等方式来运用概念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可让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两两相互检查,错的组内同学帮助解决。

(三)合作探究(学习内容)

这是导学案的核心,以“问题导学”的形式呈现,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导”的同时,关键是学生的“学”。包括学生自主阅读、独

探究性作业,要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起作用。

二是必要的复习巩固。

三是课后的相关的概念的应用、探究活动或研究性学习等。

五、编写、使用导学案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使用时要求教师语言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作为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等)。

2、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3、应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制不同的学案,如新授课中的预习性学案、复习课中的检测性学案、专题性学案等。

4、通过使用导学案给学生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在自主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其最大潜能。

5、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

再如:如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掌握和熟识一些基本规则,从而有效的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因此可在最初的导学案中可标明一些要求:如专心听人发言,眼睛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为保证别人思维的连贯性,在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如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及时提出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好办法。

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贵在坚持,持之以恒,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步走向成熟。当然在每节课中都要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发展性。

6、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教学设计 篇二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教学设计

一、语文学习中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1.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是教师长期培养的结果,而保护学生自我评价的热情,更是持续自我评价的保证。在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一直处于评价的绝对主体,很少去关注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常常不理解:为什么要认真听讲?为什么书写要工整、为什么发言要积极?为什么老师、父母对考试分数会有那么高的要求?当前出现的学生许多诸如“离家出走”、“毒杀亲人”等教育、行为、品德方面的问题,我想其中除了家长、教师的评价意识和评价艺术等原因之外,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的缺乏是根本的原因。所以我认为,学生自我评价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

(1)热情鼓励,提供成功的心理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肯定学生自我评价的点滴进步,对于他们每一点进步都要真诚热情地鼓励。让学生觉得我这么做,这么想是对的。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体会到强烈的爱,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己的信心。“心若在,梦就在!”教师的热情鼓励是一种强大的催化剂,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乐于自我评价。

(2)积极评价,给予有效的情绪激励。例如,在学习李白的古诗《赠汪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汪伦和李白的感情这样好,为什么李白要不辞而别呢?学生们思考片刻后开始发表看法。有的说:可能头一天汪伦说今天有事不会来送行了,李白才独自一个人乘船离开的;有的说:我猜想汪伦不愿意面对离别的伤感,于是约定不去送行,但最终还是来了;有的说:这又是汪伦的刻意安排,就像当初用“十里桃花,万家酒店”“骗”李白去一样,这种特别的送行方式具有更加感人至深的魅力,以此给李白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这三种说法发表完了,同学们的手都放下去了。猛然间,我看见班上一个平时非常胆小内向的小女孩举起了手,我赶紧请她回答,她说:可能李白出来时间长了,他想家了,想他的孩子了;听了她的回答,有的同学不屑一顾,有的则是嗤之以鼻,甚至有的同学在嘲笑她。此时我引导他们:李白是一个感情特别丰富的人,他写的诗不仅有表现朋友之情的,还有许多表达思乡之情的,同学们能吟诵几首吗?我这么一说,同学们都思考起来,吟诵起来。这时我又说:家是最温馨的地方,李白这样的大诗人想家也是正常的,你们说呢?同学们纷纷表示认同。那位女同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看到了那是自信。通过这样积极评价,学生的思维习惯在发生积极地转变,自我评价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

2.注重引导,教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可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供一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使学生行之有法,善于进行自我评价。

(1)在知识学习中,帮助学生明确自我评价的标准。语文的评价标准即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每单元有单元目标,每节课有课时目标,学生的自我评价也要根据这个阶段目标达成的要求进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时,有必要将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目标,把握评价的尺度。

(2)在同伴互评中,引导学生领悟自我评价的魅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主动,让学生在评价中看到成绩,了解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增强学习动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多让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反思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认识,超越自我。《1》《2》《3》《4》《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 篇三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教育部出台了一些列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为规范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促进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评价方法研究

2.1评价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首先应该遵循指标体系设计的全面性、发展性等一般原则,另外要体现高职教学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找出教学工程中的薄弱环节,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切实的依据,以便有效地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本系统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二层结果,每一个一级指标下面都有相对应的二级指标,同级指标之间并不存在复杂的交叉逻辑关系。选择评价指标应满足:整体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2.2评价主体的选择

(1)学生。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的主体,全程参与教学活动,是教学效果的直接反应者和接收者。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态度、为人师表等方面,学生的评价往往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2)教学督导组。由来自教学或管理一线专业人士组成的教学督导组,具有相当的教学理论和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另外也熟悉学校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因此能及时发现教师教学授课时的问题现象并及时反映给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学生,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督导管理的作用。(3)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管理人员是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了解教师教学工作过程中的复杂情况。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参与教师教学质量工作评价,一方面能够及时掌握老师工作的客观情况,另一方面能及时发现教学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工作。(4)教师本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自评,让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用自我检查和自我激励的方式,促使自己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5)同行专家。同行专家能够较为深刻清晰的了解本专业结构,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被评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指标做出理性分析。

2.3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五项基础分数由五个评价主体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同行专家、教学督导人员根据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等以及科研、教材及获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总分为一百分。五项基础分数所占百分比:学生评价30%、教学管理人员评价20%、同行评价20%、教学督导评价15%、科研及教材编写15%。

三、需求分析

本系统通过对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包括学生、教师自我、同行专家、教学管理员、教学督导员对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等以及科研、教材及获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及时纠正教学中的偏差,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1、基础信息管理,该业务模块包括教职工基本信息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和评价指标的管理。2、评价管理,包括教师资料填报、资料审核、评价三个功能模块。教师资料填报是指老师根据要求填报5张表:“教学工作”、“科研情况”、“”、“获得奖励”、“编写教材”;教学管理员根据老师的填报的资料进行审核;评价包括学生评价、教学管理人员评价、教师评价、同行专家评价、教学督导人员评价、科研及教材编写。3、评价结果管理,包括“评价分值计算”、“公示与反馈”、“反馈意见处置”三个功能模块。教学管理员通过评价分值计算功能对评价分数进行汇总加权得到最终结果。4、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员通过系统管理功能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角色、权限设置,同时维护数据库。

四、系统设计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篇四

当前,各方所倡导的一种新的评价理念就是评价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评促学、以学定教的教学评价强调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它以合作学习为方式,把总体成绩作为奖励和认可的依据,把个人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个人竞争转向鼓励大家合作达标。有鉴于此,我对“以评促学,以学定教”有如下思考:

一、课堂教学评价意义与作用:

1、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对于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

2、强调教师成长。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

3、重视以学定教。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1)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否不断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意是否不断得以增强。

(2)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和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3)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4)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5)思维状态: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否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开展争论;学生的回答或 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二、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误区

1、评价功能的甄别化

在传统的评价中,甄别是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通过考试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都是失败者。

2、评价目的的功利化

(1)评价是为了考核教师

课堂教学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教师与评价者共同参与的研究或探究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改善,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行政人事的管理取向,被用于对教师的考核评比,其结果直接与教师奖惩晋升挂钩,教师在一堂课中的表现成为教师晋升获奖的重要依据,一堂评优课的成功会给教师带来很多荣誉和实惠。在这种评价中,评价的目的被异化了,本应着重于过程的评价演变成了对人即教师的鉴定和证明;选拔被当做教师评价的主要功能,而教师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常有意无意地被忽视。

(2)评价是为了证明学校

当某一学校承担县级或市级的公开课时,学校领导早早就开始物色合适的教师。谁有讲公开课的实践经验,谁的基本功扎实,谁的嗓音较动听,谁的举止能登大雅之堂„„作为一次展示本校教学实力的难得机会,关系到学校荣誉的大事,这不能不使学校领导花一番工夫。公开课成为“做课”,完全失去了它本来应有的面目。

(3)评价是为了控制学生

①吹毛求疵。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批评和指责往往要多于表扬。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习惯于对学生拟定一个评价的统一标准,对达不到标准或偏离标准的言行举止常常轻易地提出批评,甚至予以指责、挖苦、讽刺。

②一味说“好”。在当前的课堂中,很多教师都不敢负面评价学生。一律用“好”“不错”进行机械地评价。因为这样的表扬太“廉价”了,学生不需什么努力便能获得,以致学生们对此会毫不在乎。

③不置可否。一些教师对学生出色的或不良的表现采取的是不置可否的态度,这也不对。不置可否的评价使做过努力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鼓励,也使不辨是非的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

④程式化。对谁的表扬都一个样,缺乏针对性,缺乏真情。对稍具感悟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学生来说,心灵的震撼力是很小的。

⑤单向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只限于教师评价学生,是非对错全由老师评判,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评价的地位。这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3、评价主体的单一化

在实际的评价中,依然多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是被动接受评价的客体,而不是参与评价的主体。评价主体由上而下依次是政府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成为被评价对象。这种单方面的、直线式的、孤立的评价,使教学评价少了全面性而多了片面性,少了民主性而多了独断性。评价往往成为权力人士单方面的活动。这既不利于评价质量的改善,也不利于评价的民主化。

三、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可借鉴之处:

1、注重学生学习发展过程的评价

第一,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

第二,利用一些成长记录的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

第三,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期末成绩中,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期末考试各占一定的比例。

第四,重视学科学习和评价的特点,采取分项考试、分散考试的方法。如将语文的评价和考试分为语言表达、词汇掌握、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采用写字卡、朗读卡、积累卡、阅读卡、表达卡等考查方式,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2、注重学生非学业性内容的评价,提高了非学业评价的导向性和实效性。

3、注重多元主体参与与学生的评价,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特别是学生自我评价。

4、注重评价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在评价与考试中注重学生差异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把考试作为查缺补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

5、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评价。在语文考试中施行了口试,不但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的能力,还考查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以及表达和交际能力。

总之,“以评促学,以学论教”正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它的重点是以学生为本、关注过程、重视反馈、体现合作、注重差异,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文化。我们每一个教师在实践中都要善加体会与应用。

教学评价设计 篇五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教学设计;反馈机制;学习效果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过程构建监控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在这个监控体系中,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要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对教学过程的状态进行及时监控,除了学校常规的教学监管和评价制度外,最直接的手段便是科学地使用形成性评价。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在实施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起着引领和主导的作用,只有科学有效地设计和应用形成性评价,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满意度。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授课前的必要准备工作,教师将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特征合理地应用教学方法、教学案例、教学考核等,并将其体现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在教学设计中有效地融入形成性评价,能够及时监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科学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不断改进教学设计、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加积极有效地促进教学的效果。

1形成性评价概述与现状分析

1.1形成性评价概述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evalua-tion)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evalua-tion)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1]。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1.2形成性评价现状分析

目前,大部分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仍停留在形式上,只是把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考核的一部分,通过评价的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作用[2]。首先,没有充分利用评价的结果,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挖掘和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教师普遍将评价的结果仅仅作为课程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忽略了评价结果真正的使用价值,即得到评价结果便终止了形成性评价,没能进一步分析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方案并继续实施。其次,没有对学习效果不好的学生进行关注,不能及时督促或激励学生进行学习。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有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也要有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既要包含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学生对教师和教学内容的评价。在分析评价结果时,重点分析知识掌握度较差的学生,要对这些学生的相关评价项目如学习态度、自我评价、教学评价等方面加强关注,从而发现导致学习效果不好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提出改进措施。另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总结和反馈,不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提升。教师普遍会在开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对其进行更改并持续到课程教学结束。这样,虽然在教学中设计了形成性评价,但是没有分析利用形成性评价结果去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没有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和教学状态,不能够发挥形成性评价的监控和反馈功能。其实,形成性评价中的各个评价项都可以充分地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通过对学生知识掌握度的分析可以得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通过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可以得知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是否得当等等。

2构建形成性评价与教学设计融合模型

2.1形成性评价设计思想

形成性评价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和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或学习效果,还包含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学生应用知识的熟练度等[3]。但是,我们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最直观的表现主要还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学生各方面的状态及评价进行分析,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持续进行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目标。在实施形成性评价之前,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形成性评价计划,并严格执行。首先,形成性评价中所包含的评价项目要符合客观教学规律,对各个项目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以及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其次,各个项目所包含的评价指标和参数也要科学、客观。另外,在设计形成性评价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衔接,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必须具有可行性,尤其在评价的内容、数量、时间等方面要经过充分的讨论和论证。

2.2构建课程知识库

课程知识库是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对课程所包含的知识进行模块化,以各章节或主要知识点为主体建立知识点库,教学过程中以知识点为主要教学内容,同时,按照知识点本身的特点和类型适当选用可行的教学方法并设计相对应的案例。知识点库以理论知识点为主进行建设,根据理论知识点设计相对应的实践教学或实验教学。上图D0表示课程总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课程知识库可以分为3个层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继续增加深度,最后一层为“叶子知识点”,及最基础层知识点,叶子知识点是构建课程知识库的基本元素。例如:在程序设计课程中选择结构表示为D3,单分支结构、双分支结构、多分支结构可分别表示为D31、D32、D33,表达式、运算符、结构代码等可表示为D311、D312、D313等。知识库的建设和应用要因课制宜。在建设课程知识库时要明确课程在的类别如: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等,同时也要根据课程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和目标等梳理知识点。如:体育课、概率统计、中医诊断学,这些课程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各不相同,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也不同,因此,在梳理和构建课程知识库时分析和确定D0、D1……Dnm等不同层次或环节的知识点内容,将本课程要讲授的知识点以树状结构整理归纳出来。知识库的建设和应用要因人制宜。相同的一门基础课程在不同专业开设,其教学目标会存在差异,教学的重点、难点也会不同。因人就是针对同一门课程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构建不同的知识库,以便更加有效地满足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有力的基础知识保障。

2.3构建评价表

形成性评价是基于过程性评价又高于过程性评价的,主要表现为其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反馈等机制[4]。见表1~表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同一知识点采取多频次评价,更加精准的掌握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对同一对象进行多频次评价,掌握同一对象对同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变化,也可以了解同一对象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评价试题根据评价知识点进行设计,根据课程特点或内容的不同,试题可以设计为概念型、简述型、计算型、操作型等,一个知识点可以设计多个评价试题。掌握程度分为3个层次即:掌握、一般、未掌握,由教师根据学生作答评价试题的完整度、准确度等给出层次。“学习态度”的评价由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听课状态、作业完成情况、评价试题作答情况、考勤等方面阶段性综合评价给出,可分为3个层次即:积极、一般、消极。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进度,阶段性地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由学生评价现阶段的教学状态。“教学内容”是否与教材相符,讲授有无偏离或错误,评价为“相符”或“不符”;“教学方法”是否应用得当,能否准确有效的讲授、演示教学内容,评价为“有效”或“无效”;“学习效果”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掌握程度的自我评价,评价为:“掌握”“一般”“未掌握”;“学习满意度”是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课堂组织、学习感受等情况给出的评价,评价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教师需要阶段性地对评价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将评价结果或结论向教研室、学生所在学院、授课学生等对象进行反馈。反馈的内容包括:各知识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满意度等。反馈方式主要有:座谈、书面报告、课堂直接反馈等方式。针对评价结果,对掌握程度、学习满意度较低或者问题较突出的知识点进一步展开分析,从知识点对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试题、评价机制等方面做出改进措施。

3评价实施效果

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形成性评价环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教师的引导、调控作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效果评价、学习情感评价、学习满意度评价。学习效果评价:主要通过知识点测试获取,共性问题、掌握的薄弱点等;学习情感评价:主要通过教师课堂观察获取,包括学习态度、主动性、积极性等;学习满意度评价:自我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通过及时评价和反复评价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加深记忆和应用能力;同时及时调控学习态度等,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5];另外也可以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

4总结与展望

教学设计评价 篇六

教学设计评价范文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收集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对教师、学生的作用。以印证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评价形式主要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教学设计的评价内容。一可以对教学的每一步设计进行评价,看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以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这是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二要对设计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便于查找教学设计的不足。以利于今后的教学设计。形成良性循环。这是教学设计终结性评价;三是教学设计实施中的评价。观察学生反应。随时调整,这是课堂教学生成性的表现。也是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

教学设计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调查和分析。

一、分层次区域创新教育教学设计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因此,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不是贯彻计划,要根据活动情景进行调整。导致调整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的反应。分层次区域创新教育教学设计实施不允许教师忽视学生的存在而一味地按预设的教学设计程序“走”下来。要及时评价。及时调V.这是教学设计实施中的形成性评价。

分层次区域创新教育教学设计调整的依据:

(一)学生参与状态第一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教学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第二,观察是否有些学生还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第三。观察学生是否情绪参与。有无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第四,观察学生是否思维参与,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一表见解,看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

(二)学生交往状态第一观察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第二。观察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

第三。观察学生交往的有效性。

(三)学生生成状态第一,观察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并学有所得,感到踏实和满足。第二,观察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即产生了兴趣,教师的成功莫过于使他的学生都喜欢学习,学习他所教的学科。而不讨仄、惧怕与逃避。第三。观察学生是否获得了本内容以外的知识。现代课堂中。课堂知识包括教科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第四。观察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没有相应的发展。

二、终结性评价在教学设计后期阶段要进行终结性评价,以收集教学设计所产生的学习效果的证据。终结性评价主要从设计本身和教学设计实施后取得的效果两个方面来评价。对照学生实际学习效果努力查找教学设计中的闪光之处、不足之处。分析不足的原因。下一步需要如何改进,本次设计对今后的教学设计有何启发。形成教学设计的良性循环。

终结性评价主要运用调查和分析的方法获得评价资料。调查指向学生及听课的老师等作调查,其中学生的反馈意见是最重要的。调查内容教师可按自己教学的情况自定。分析指教师根据调查及观察获得的信息资料对教学设计进行理性反思与剖析。学习效果分析侧重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

教学评价的方法 篇七

教学评价的方法

一、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灵魂和方向,任何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都必然要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和情感策略等目标内容的确定,既要看其是否符合《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不是教材内容规定的教学任务,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又要看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学习策略的形成、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渗透,以及在教学中实际完成的程度和取得的效果。2.教学内容要明晰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否得当,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英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做到循序渐进,层次清晰。教师要根据新的英语课程体系正确理解教材表达的意图,并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十分重视教学内容是否具有挑战性,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内容是否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是否密切联系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

3.教学方法要科学对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评价主要指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是否具有启发性、适应性和灵活性,是否真正实现了教师的点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教学手段的选择及运用是否恰当、有效,是否符合教学目的和内容需要,其启发性、直观性和指导性的效果怎样等。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教师要精心创设情景,采用合理多样的方法。根据教材内容,教师还应该合理使用实物、图片、挂图等直观教具,采用多种教学媒体及视听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符合新英语课堂教学标准的理念,也将是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

4.学习评价要多元化英语课堂教学的中心已经由以教材、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由获取知识多少的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英语

课堂中的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不仅要看评价的结果,更要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将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与描述性的评价相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日常的描述性评语的功效视为等同。评价的多元化强调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相结合,学生不是评价的消极应付者,而是评价的主动参与者。

5.教学效果要明显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指语言知识教学、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训练和情感策略等方面任务的完成程度,所有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参与学习过程的主动性与学生取得的实际收获,以及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习惯方面的作用和效果。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语言知识、技能的掌握及其提高程度。知识技能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新知识,是否了解所学语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语言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提高,所学知识是否能在学习中生成新的知识。②一般能力(包括智力)和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程度。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信息资料的搜集处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是否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③积极的情绪和高水平的动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是否进一步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和求知欲是否增强,是否逐步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师生间的关系是否更加融洽。二、学生的学习状态

1.学习方式要多样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指学生在学习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是否拥有较大的自主性,是否有自我评价学习的机会。合作学习指学生能否根据不同的个性和特长,组织开展合作学习,以及学生参与的热情、情感体验如何,是否形成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风尚。探究式学习指学生是否通过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学习有关技能和研究的方法,以及探究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如何。学生的学习方式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是评价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因

素之一。

2.参与状态要积极评价一堂课的好坏,不能只看教师的教学艺术,更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即以学论教。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来体现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谈不上主体。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全过程,既要看学生参与的人数是不是大多数,是否涉及学生的各个层面,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又要看学生是否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时间上是否有保证,还要看学生在参与教学中解决的问题是不是深层次的问题,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还是被动地参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程度的高低是决定英语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3.思维与情绪状态要活跃思维状态指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激活,教师是否给学生的认知和创新思维留有足够的空间。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以及所提问题与发表的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良好的思维状态会促进学生探究式的学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状态指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以及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感。良好的情绪状态是产生学习紧张感、愉悦感的内在因素,也是推进学习进程的不竭动力。学生倾听时喜形于色、凝神沉思等不断变化的外显化的情绪反应,是其自我调控学习情绪能力的有力表现。良好的情绪状态来源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浓了,学习自然也能进入到良好的状态。学生的思维与情绪状态也是评价一堂英语课好坏的重要因素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评价标准 篇八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教案)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标设计(10分)

1.明确(目标清楚明白,具体,便于师生操作)(3分)2.恰当(符合大纲、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3分)3.全面(体现知识、能力、思想等几个方面)(4分)二.教学方法设计(9分)

4.教法选择得当(结合教材特点,学生、教师实际,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5分)

5.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恰当(根据实际需要,教具、学具、软硬件并举)(4分)三.教学程序设计(10分)

6.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有层次,结构合理,过渡自然)(4分)

7.教学环节中小步骤设计具体(根据实际需要有些教学环节中有小步骤设计,教学环节或小步骤时间分配合理)(3分)

8.教学程序设计巧妙(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和方法运用上新颖独特,有艺术性)(3分)四.教材处理设计(20分)

9.教学思路清(有主线,内容系统,逻辑性强)(4分)

10.以旧引新(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3分)11.突出重点(体现在目标制定和教学过程设计之中)(5分)

12.突破难点(体现在教材处理从具体到抽象,化难为易,以繁架简等方面)(5分)13.抓住关键(能找到教材特点及本课的疑点,并恰当处理)(3分)五.师生活动设计(22分)

14.精讲巧练(体现以思维训练为核心,落实“双基”)

15.教为学服务(体现在教师课堂上设疑问难,引导点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教学过程)(5分)16.体现知识形成过程(通过暴露思维过程,学生自悟与发现,总结出规律和体会)(5分)17.学法指导得当(学生课堂上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充分,教师指导有方)(4分)18.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六种意识(目标意识、主体意识、训练意识、情感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4分)六.板书设计

19.紧扣教材,突出重点,主次分明,有启发性(3分)20.言简意赅,图文并用,有美感(3分)21.设计巧妙,有艺术性(3分)七.教案创新与个性特点(6分)

22.遵循常规(使用统一新教案模式)但不拘泥,根据个人差异和特点,有创新,写出有个性特点的教案。

八.书写要求(5分)23.详略得当(3分)

24.字迹清楚,文通词达(2分)九.教学思路设计说明(9分)25.教材分析与处理说明(5分)

26.教学方法设计说明(设计依据和策略等)(4分)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设计 篇九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设计》开题报告

日期:2005年9月17日出处:都城中心小学作者:余丹妮编辑:heyq阅读:1442次

在全社会的热切关注和期盼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发挥其导向、监控和反馈等功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强有力的支持。我们英语科组通过研究确定作为试验学校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试验项目”试验区的试验,研究子课题《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设计》。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我们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对课程评价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我们的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比较单一,重视测试型评价,忽视非测试型评价;重视总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重视老师的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重视对语言知识的考查,忽视对学一情感、文化意识及综合素质的考查。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评价手段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甚至成为了阻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拦路虎”。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以教学评价改革为切入点,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语言知识与技能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英语应用和交际能力不断提高,实现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

2、通过参与“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试验项目”,在试验过程中不断探索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设计其形式、内容和效果,也在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其它领域进行相辅相成的探索研究,共建主体多元、内容多维、方法多样的教学评价体系。

3、通过参加该子课题的试验,使我校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评价理念得到更新,对英语课程标准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教师自己设计各种各样的评价方案,收集——归纳——分析——总结——改进——创新,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传统的教学评价滞后是与基础教育改革存在的严重脱节现象。本课题的目标,就要改革后有的课堂评价体系,构建一个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形成性评价和改革终结性评价的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为我校实施新课标课堂教学提供强而有力的武器。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教育评价通论》等倡导的先进教育理念作指导,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在教育教学中探索与实验,设计出一套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让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和措施。

1、研究的方法

(1)教师把评价有机地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尽可能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评价过程,鼓励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进行自我评价、全体评价,感受老师和同学的期待和肯定,在评价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并促进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2)实验教材:PEP版小学英语教科书。

2、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05年9月~2006年7月)邀请项目左永莅临指导,对我校全部英语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召开开题培训会,开展试验。

第二阶段:(2006年~2007年7月)中期总结,进行阶段成果和实验工作阶段交流。在伙伴协作小组中的兄弟学校共同组织观摩课和经验交流会,探讨实验中的得与失,及时改进实验方案。

第三阶段:(2007年9月~2008年7月)总结本课题的实践经验,收集成果并及时交流推广。

3、研究措施:

(1)加强实验教师的理论学习,通过每月定时集中学习与个人自觉相结合,更新教学观念,并积极参与由广东项目组发起的“试验区教师读书目”活动,钻研有关评价理论书籍,通过互联网学习有关省级项目专题的《学习心得》,认真学习省级项目组每月一次发来的(2)积极主动与参与课题研究的兄弟学校通过项目网站进行交流,向有关专家和前辈老师请教,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吸收他们的丰富经验。

(3)集体研究和个人钻研相结合,根据目标积极进行,遇到新的问题发挥集体智慧,集体讨论,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实施。

4、每年七月组织论文,教研成果评奖活动,对好的论文或案等给予表扬,经由网络上送项目网站及《广东试验通讯》等发表,送县教局等有关单位评奖。

五、组织领导

本子课题直接领导:王燕兰

负责人:余丹妮

主要成员:何柳梅 黄蕾 何婉

课堂教学评价 篇十

课堂教学评价

1、授课老师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给我的感受是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用心性。处理好智能培养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路,在某种好处上来说,就在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生在课堂上除了理解知识,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了课堂,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在课堂上,他们除了与教师交往以外,还有与同伴之间的相互交往。因此,学生课堂学习远不只是学习知识,还有提高自己的潜力学习审美情操培养个性等。课堂活动开展的很有实际性,并且活动很有效果很成功,该老师先是让学生闭上眼然后老师来描述,然后学生再透过回忆老师说的话来话两条直线,这样的教学很有创意,学生的思维会很广,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仅仅仅学的快乐同时也学到了知识。要是授课老师的表情更丰富一点就更完美了。

2、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出难点。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有效地经历数学知识的构成过程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体现培养学生学数学思维方式,培养思维潜力反思潜力和动手操作潜力。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相信学生自己会学。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课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堂上能够主动参与用心交往和谐互动。教态亲切仪表端庄举止自然。教学民主,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尊重学生,对学生有耐心。教师的应变和调控课堂潜力强,教学效果:到达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学生思维活跃,信息交流畅通;学生会学,课堂气氛好。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潜力与创新意识。

3、本堂课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板书大方,教师注意归纳总结,能联系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听闻。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但与学生互动交流稍显欠缺。该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着力于学生用心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4、本节语法课资料紧扣知识要点,所选资料突出了重点难点,加深了学生的体会,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语法授课中讲解能注意引导启发。在课堂中学生朗读潜力培养还略显欠缺,各环节紧凑性还可加强,老师对学生纪律要提高要求。

5、X老师的教学组织潜力有了很大进步,知识点讲解清晰,所选练习讲解较精当,教学中各环节能有效衍接,课堂容量较足。但根据初一学生状况,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练习还可增加,6、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到达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7、X老师的《分式的通分》,透过类比学习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要方法,X老师恰当地采用了这一点,值!教师示范---学生板演---巩固练习的过程清晰且训练较具体,巩固及时。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意细节,另外也多了一点严肃,少了一点简单。

8、本节课学习资料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讨论。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推荐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潜力加强培养,提高要求。

9、X老师在课堂上能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透过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注意解题的示范作用,课堂容量足,条理清晰。但课堂少活泼,很多可由学生解决的由教师替代了,拖堂也较长。

10、课前准备充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用心性。11、“请坐,请读,请……”,“请”字拉近了师生的互敬情谊,道出了教师关爱学生之心声,再现了和谐的课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本能的素质。12、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好,语言清晰,能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教学环节设计安排清晰明了,过渡自然。

13、X老师的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讨论式,参与式运用自如,挥洒入流。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用心性。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4、教师语言语调抑扬顿挫,普通话过硬,板书优美,基本功扎实,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事件与人物,解决讨论要点有成效。并注重学生的诵读潜力口头表达潜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15、X老师的课有务必改善,但仍需努力,要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力争成为学校骨干教师。知识点的讲解巩固如能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效益会更高。

16、透过课前学生的讲述新闻,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潜力,还能培养所有学生参与分类,评价,鉴别潜力。对重点词句作了必要分析,为学生语文素质打下了坚实基矗学生参与面广,但似乎缺少点激-情。17、语言富有情趣,给人的感觉很亲切教态恩好,同时在课堂中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求知欲,对数学的知识也产生了兴趣,从而这样的课堂效果会很好,该老师的提问也很到位,在同学产生疑问的时候也引导的很到位,课件做的也十分好,很吸引小朋友的眼球,那么这样的教学就会避免小朋友做与课堂其它的事情,而是去仔细的观察课件,思考问题,唯有一点点不足的地方就是课件有点小小的问题。

18、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清晰有条理。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师基本功扎实,知识讲解准确,教学设计合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19、教学环节设计安排清晰明了,过渡自然。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0、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好,从中可看出热爱上了这门功课,大多同学能围绕教师的提问动脑思考。授课形式多样,透过讲授讨论朗读等方式,到达了示范课的目的。教师能在组织旧知识的基础上讲新课,且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自然,学生用心性也高。教师能很有耐心地进行个别指导,很有亲和力。但示范效果不好,其实在那里分组学习会更好。

21、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好,语言清晰,能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

22、该专题资料丰富多彩,务必程度上积淀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参与多,课件精美,涉及知识范围广,开阔学生眼界,点面结合加练笔,让学生对鸟的认识逐步深入,效果较好。

23、教师准确的把握了设疑的方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用心的的思维状态。

24、教师语言表述潜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但做为复习课,对学生潜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课堂上可适当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25、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到达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准确的把握了设疑的方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用心的的思维状态。26、课前准备充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用心性。27、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清晰有条理。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8、教师能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逐步掌握本文的重点难点,但气氛少活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和固定用法,能务必程度上自译成文。做到讲练结合,联系疏通新旧知识,分析精当。29、教学有个性,有自己的特点与风格。在教学设计上有新的突破,课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0、X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透过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再次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构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潜力。透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的潜力。对于书上提出的三个除法问题的信息,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31、教师基本功扎实,知识讲解准确,教学设计合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2、X老师以渊博的知识,青春的激昂,璀璨的语言,悦耳的语音,扮演者精典式的演讲,令人心悦诚服,耳目一新,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是众妙毕绝啊。本节课引经据典,恰如其分,启发深思,事半功倍,旁敲侧击,循循善诱。无粉饰之患,无喧宾夺主之影。X老师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注重读,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抓住了读,就抓住了整个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睿智的选取。

【相关阅读】

课堂教学评价

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也成为现代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成功教学的基础,而且是进行各种教育决策的基础。

评价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能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进行不同分类。1.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按评价目的能够将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分为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奖惩性评价的目的是根据评价的结果对教师进行奖惩,它将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奖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教师晋级、嘉奖、降级、解聘等的依据。这种评价是目前我国教育领域中运用较多的评价方式,存在必须的弊端,如参评教师过分注重被评课的质量而不是整个教育教学的质量,出现中评不中用的现象,此外还会出现难以调动广大教师用心性等问题。

发展性评价的目的则是期望透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讨论、反思,让被评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得到提高,评价结果不与奖惩挂钩,而是为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发现各自的优缺点带给机会,为制订教师发展的目标和对策带给依据。2.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

按评价主体能够将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价。这种分类方法以评价者是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依据。外部评价是指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人员,如教研员、评价专家、学校领导、教务人员以及教师同行等不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者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的评价;内部评价则是由直接从事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师本人和学生群体所进行的评价。

无论是外部评价者还是内部评价者,在评价的过程中都会遵循必须的评价标准,但是不同评价者的评价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如同行更多地会从学科的角度对课堂教学提出要求,学校领导则会从学校管理角度提出要求,教师本人则会从自我教学风格方面进行评述,而学生则可能从教学资料的多寡和教学中的情绪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3.现场观察评价、监视监听评价、量表评价

按评价资料的收集手段能够将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分为现场观察评价、监视监听评价、录像评价、量表评价等。

现场观察评价是评价者进入课堂,实时实地听教师讲课并及时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往往表现为随堂听课、评课。这种评价资料的收集方法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且能够对各种临时发生的状况进行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参与用心性有较深的体会。缺点在于会受到评价者注意力分配和记录速度等的限制,而且由于评价者的出现往往会让被评教师和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必须变化。

监视监听评价则是利用单向玻璃或摄像设备等进行的实时课堂评价。评价者不直接进入课堂,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给师生带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来压力,使获取的信息更加真实。缺点在于可能会受到观察角度等的影响,无法全面了解整个课堂的状况。

录像评价则是利用录像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活动记录下来,进行课后的评价和分析。其优点在于能够多人反复观看和讨论,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能够让被评教师参与讨论,从而使得整个评价资料更为全面、客观、准确。而且还能够将不同教师的教学录像进行比较,或者将同一个教师的教学录像进行比较,分析教师教学的进步状况。在录像评价中,录像往往只是一种评价资料的收集手段,对录像进行数据的编码、分析和评价会派生出不同的录像评价分析技术。

量表评价则是采用事先编制好的评价量表,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他们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主观映象进行回答。这种评价方法的关键是评价量表的编制,它有时也被称为问卷评价法。问卷评价是目前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最主要的方式,也是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

评价好处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仅仅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相反,它更是激励教师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不断学习、改善、提高的过程。简要地说,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如下重要作用。1.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能够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师尽快转变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育创新意识,到达改善课堂教学的目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对课堂教学中与教和学相关的各种因素的选取和侧重点不一样,这些不一样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的地方将促使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评价所侧重的各种相关因素,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中展示和发挥的重点,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2.课堂教学评价具有激励功能,能够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课堂教学评价能够有效地评析教师课堂教学的状况和优缺点,只有让教师了解了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优点、亮点、特点和弱点,才能找到今后努力发展的基点和方向。课堂教学评价正是教师了解自己教学状况的一条关键途径。同时,课堂教学评价还能够使教师在相互之间的听课、评课活动中增进了解,互相学习,在听课、评课的交流中激发内在的需要和动力。

3.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水平和潜力是教师立足的基点,如何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潜力是教师教育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正好能够为广大的教师带给一个科学了解自身教学状况的窗口,使其明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带给一个很好的平台。针对目前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教师的适应性问题而言,课堂教学评价个性是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正是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4.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决策和鉴定功能,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工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评价体系的核心资料。透过开展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有效地鉴定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质量、工作潜力、业务水平等,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更系统化,决策更科学化。

5.课堂教学评价是对一个教师的肯定,是对学生的职责所在课堂教学评价是对一名教师来说对她工作态度及成绩的肯定,所以,课堂教学评价必须要科学,公平。

评价语引 1.准确得体

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要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又恰恰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老师、同学又没追你,你干嘛读得那么快要注意呀!”“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但是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读课文应大大方方,别缩头缩脑呀!”“这个字念得不够好,跟老师再念一遍。”贴切的评价语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让学生一步步做到朗读的基本要求:快慢适度、富有节奏、态度大方、语言流畅。2.生动丰富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使学生如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就拿读完题目之后讲,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就十分富有表现力和感召力。“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这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到目前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个!”“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样会不被深深感染?怎样会不大受激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正是如此构成的。能够说,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用心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3.机智巧妙

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这时,大多数老师便以“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并期盼其他学生的正确回答。而我在教学中则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有时,学生说错了,我会说:“说错是正常的,老师最喜欢说错的孩子。没关系,再说一下!”以鼓励学生。有时,学生重复了前几个同学的回答,我也不会指责学生没认真听课,笑笑说:“噢!你认为这很重要,再强调了一下,对吗”这一系列充满爱心、智慧的话都一一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留意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个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忙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还会害怕什么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了,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了。4.诙谐幽默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幽默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品质。它打破了课堂内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到达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完美境界。它不仅仅提高了教学语言的品位,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幽默是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结晶,是教师知识、才能长期积累的结果。诙谐幽默的评价语恰到好处地推动了教学过程,使教学信息的传导风趣而高雅。5.独特创新

教师的口语表达形式多种多样。能将有声语和体态语有机结合,将预设语和随机语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发状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应对,独特创新地进行评价。课上,我一会儿翘起大拇指,一会儿鼓掌,一会儿与学生握手,祝贺学生的精彩回答。其实,评价语言的确不应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状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学生也会全身心投入学习。有一种内在的魔力能让学生用心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到达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境界,我认为,技巧性、艺术性的评价语是构成这种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教学评价设计 篇十一

基于HAPPY语言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英语教师及学生的青睐,因此,研究HAPPY语言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从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和评价中应用积极语言“HAPPY模式”的措施,即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设置科学的、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兴趣”设计教学任务;营造“HAPPY”式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等,为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英语;Happy语言模式;教学设计

随着大学教育对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强,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要求,且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增多。基于HAPPY语言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英语教师及学生的青睐,在HAPPY英语教学模式下,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并变得“快乐”“积极”。因此,对大学生英语教学中HAPPY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多数学者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也将站在英语教学工作者的立场,探索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和评价中的应用措施,为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提供积极的建议。

一、HAPPY语言模式的概念

HAPPY英语教学模式主要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行“欢乐的、积极的”教学活动,其主要是通过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来提高学习效率。HAPPY语言模式下,大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其学习过程是“快乐的”“积极的”。比如,在HAPPY英语教学中,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法,为学生的英语学习营造一种欢乐的情境;可以采取分组式教学方式、任务式教学方式、合作学习、讨论式教学等,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和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性”地位不够明显,课堂教学同质化现象严重

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采取的“灌输式”“单向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过分集中于课堂上的某一点或某一项教学内容,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不足,严重制约了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大学生的自主发展。同时,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性不足,没有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计教学课程,忽视了学生学习中的“HAPPY”性,课堂教学同质化现象严重。所谓教学同质化即对所有的学生要求一致,没有关注个体的差异化发展。对大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不同的学生对语言天生的敏感度不相同,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也存在差异,学生对英语教学中的关注点也不同。而传统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同质化教学模式,对学生采取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差异化教学,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课堂的整体效果。

(二)教学设计手段单一,教学模式选择不当

英语教学手段单一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较严重的问题。目前,多数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仅仅利用教材与PPT,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手段,这些常态化的教学手段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并没有从英语学习的角度真正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有效渠道。

(三)教学评价机制有待完善,学生学习评价有待加强

首先,传统英语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其一,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主要以最终成绩为依据,缺乏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其二,在评价方法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相对独立,不能互相发挥作用,共同为学好英语这一潜在的价值目标服务。其次,传统英语评价往往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评价,“教”与“学”在现代英语教学中被认为是平等的关系,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的评价手段上,不仅要针对学生,还要针对教师。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评价主体上过分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或者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忽视学生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身评价、学生与教师之间互评也较缺乏。

(四)教学内容设计不够完善,缺乏英语文化背景教学

语言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但目前,多数学校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忽视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导致学生在英汉互译的学习环节翻译的词语带有明显的中文习惯。此外,部分高校并没有开设与英语教学配套的文化课程,导致教师和学生对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使许多大学生处于一种“为了学习英语而学习英语”的状态。

三、基于HAPPY语言模式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一)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设置科学的、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英语教师要对英语教学预期达到的目标进行合理判断,教学目标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要在合理评估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期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从宏观上关注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依据连续年度的成绩,对本年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评估,进而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

(二)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兴趣”设计教学任务

制定教学目标后,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及不同的预期目标,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优势与特长,以差异化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此外,英语教师还应针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英语教学目标与具体办法,并给予不同形式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测试与考核。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展个性化教学,尽量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happy”的学习状态。

(三)营造“HAPPY”式教学环境,激励学生英语学习情绪

营造“happy”式教学环境对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至关重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为学生营造一个“HAPPY”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有兴趣的学习环境中。首先,课堂教学中应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多为他们提供自主创作、主动学习的机会,如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式教学方式、任务式教学方式、合作学习、讨论式教学等。其次,必须为学生营造“欢快的”英语学习环境,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喜剧性的英语歌曲或英语小视频,使学生在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的同时,加深对英语理论课程的理解,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最后,开展“鼓励性”“激励性”教学。

(四)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手段

从上述内容可知,英语课堂教学应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诸如分组式教学方式、任务式教学方式、合作学习、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手段。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应灵活应用运用这些教学手段,充分体现教学的自由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比如,教师可以将任务教学法和小组教学法结合起来,将小组教学法穿插运用到任务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与其他同学的协作能力。此外,也可以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任务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地实施教学,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幻灯、投影、录音、录像、计算机等进行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印象,加大信息传递量,使学生从各种感官获取信息,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五)完善英语教学评价机制

在英语教学评价方面,除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学管理者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外,还应注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跟学生之间的互评。同时,在评价内容上,除对教学或学习结果的评价外,还应重视对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评价,从而使评价更科学、更全面、更高效。

作者:邓雅倩 单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参考文献

[1]盛校珍。试谈HAPPY语言模式的应用[J].学校管理,2013,(6):36-37.

教学设计及评价 篇十二

资料三: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及评价

一、有效地理教学方法的评价标准

1、教学方法选择适当,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运用灵活,各种方法配合得当。

2、教学活动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三方面结合自然,并运用启发式完成以上教学目的。

3、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有机结合,体现正确的教学思想。

4、课堂教学符合地理教学原则,体现地理学科特点。

5、教学效率高,效果明显。

6、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是反映教师功底、检验教师教学能力和特长的方法。

二、设计地理教学方法的一般步骤

1、钻研教材是设计教法的基础。

——钻研地理课程标准

——钻研教材的科学内容和内部联系

——钻研教材中的“双基”构成及重点、难点和关键 ——钻研教材的层次结构

——认真钻研插图、插画、表格、注释、作业

2、分析学生是设计教法的依据。

3、安排教法的实施细则。

4、确定总体的教学方法结构。

三、钻研地理教材的步骤及范围

1、熟悉教材:通读教材,深入掌握章节教材的知识内容,熟知教材体系与组成结构,理解有关地理概念及原理,理清知识系统与层次,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对教材中的文字、图象、作业等都认真体会,这是钻研教材的第一步,作到一个“懂”字。

2、分析教材:

① 分析概念,掌握其内涵、外延与应用。

② 分析重点、难点,掌握教材的深度广度及层次。③ 分析内部结构,掌握知识系统。

④ 分析知识联系,认识局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⑤ 分析知识的性质,确定教学目的。

3、组织教材:

组织教材要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章节教材内容、学生认识规律等理清教材层次,编好纲目,作到重点突出,把握关键,使教材条理化、系统化。其原则是:依主次决定取舍,依难易定祥略;补充不喧宾夺主,删减不遗漏重点,丰富充实不致臃肿繁杂,简化合并不致干巴空洞;调整顺序要适当,其中叙述或分撒说明处理要慎重,集中不孤立,分散不割裂;对前后顺序安排也要多思考,既不机械重复又不致逻辑混乱,作到一个“活”字。

四、教案的内容

1、教材的章节课题:公开课或研究课的教案还应该注明教科书全名、出版年月、章节页次,授课班级。

2、教学目的: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三方面的具体目的。资料三: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4、课的类型:即本节课的基本教学任务,如综合课、学习新教材课、练习课、复习课等。

5、教学方法:本节课在组织方法和认识方法方拟采用的具体方法。

6、地理教具:本节课使用的教具名称,如教学挂图、模型、仪器、电化教学手段等。

7、教学过程:为教案的核心部分,包括本节课师生活动方案和知识内容,一般从引入新课开始,以教学环节为单元,每部分包括讲授提纲,教法运用,承转小节,师生主要活动,最后到巩固新教材环节。

8、作业及要求:所布置作业的主要内容或所在的课本页次及思考练习题号。

9、课后分析:即教案实施后的简单小结。

五、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1、组织教学

2、检查与复习

3、引入新课

4、学习新教材

5、巩固新教材

6、布置作业。

六、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认真备课

2、教学语言要准确

3、充分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

4、讲授的内容宜具体形象,联系旧知

5、讲授过程中要结合板书与直观教具

观摩课的评议

(一)听课记录的整理

说明是否达到教学目的 指出教者的主要优缺点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教者的自我分析

简述备课思路及教学设计 说明执行教案的实际过程 检查教学效果

(三)评议人员发言的基本要求

相互交换意见,提高评议质量 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

与人为善,不强加于人,发言要有根据 要熟悉地理教材,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课堂教学评价 篇十三

在数学课堂中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在数学课堂中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灵武市第四小学

吕卫华

新课程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明确提出了对课程评价的要求:淡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我在评价方面作了初步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一、注意评价内容的科学性,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在传统的评价中,我们只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客观性测验,如:选择题、判断题,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推理过程、证据的运用、假设的形成等这些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的东西,却被摒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这种忽略过程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还会限制学生对思维乐趣的深刻体验,进而抑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的创造火花要及时鼓励,对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做到知、情、意、行综合评价。如当某个同学提出创造性的解法时,就以他的姓氏命名为“××解法”,号召全班同学向他鼓掌,对他说“×××,你真棒!”;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应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位成功者,应采用激励的语言和动作,让课堂充盈生命的活力。这样,才能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学习活动中,一定要注意评价内容的科学性,既要评双基要求,又要评情感目标。大部分老师认为基础知识是指一些类似于概念、法则、定理的数学事实,而把知识的应用看成是基本技能。他们忽视了学生在探究这些数学事实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方法对学生来说是研究新知的基础。例如:《圆的面积》一课除了面积的计算方法,运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这些属于“双基”内容外,在研究圆面积计算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如:剪拼、割补等方法以及转化思想,这些过程性目标也应是评价的重要内容。

二、注意参评对象的广泛性,做到教师、学生的评价相结合。

过去,学生的学习评价绝对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通常教师犹如一名法官,学生的任务仅仅是纠错或订正。虽然教师在学习这个师生双边活动中是最了解学生,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也应该是了解得最全面的。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时是最有发言权的。但是对学生来说,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会,至于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情感体验,如:是否喜欢数学,学习数学是否有信心等,不同的个体的感觉更是迥然不同。因此对于这些内容,学生的自评是有价值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思维品质、情感态度等,其他同学也有一定的发言权,所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也是不可忽视的。故而,我们感到,教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也应该增加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学生评价老师的评价方法,从而使整个教学充满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开放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如“我觉得他说得„„”“我对他说得话有补充。”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的过程中又满足了好奇心。在自评中我采取让学生在班会上自主发言和写纸条的方法,让学生把一个阶段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学习困难以及上课无法与老师沟通的心里话全部“卸载”到班会或是小纸条里,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反省能力,同样也促进教师的反思与提高。

三、注意评价方式的灵活性,做到笔试评价和面试评价相结合。

笔试是常用的考试方法,从笔试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的素质。但笔试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笔试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体现,教师也无法从试卷中看出学生的思考过程,面试恰恰可以弥补笔试的缺陷。教学中教师要从单纯通过书面测试、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转变为尝试运用面试的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可以设计一些结合现实情景的问题,来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控制客观题型的比例,设置一些探索题和开放题,以更多地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考察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及与他人合作交往的情况。

四、注意评价结果的激励性,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是目前教师习惯运用的评价方式,如作业让学生计算10道题,学生做对9道就得90分;在期末测查中凡85分以上的就为优秀,以下的就为不优秀等,要知道,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评价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可以通过学习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作为教师是否应该考虑学生通过学习后取得的进步呢?是否更应该关注伴随这些进步所产生的成功体验,而不是冷冰冰的考试成绩呢?其实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各个学生无论知识、技能、兴趣、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学生不用怎么努力,就能达到优秀,有些学生“天分”较差,虽十分努力,成绩依然达不到优秀,如果只注重定量评价,就严重挫伤了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削弱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时就需要教师采用评语的形式进行定性评价,在评语中多使用激励性语言,客观、较为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进步和发展。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哪些能力;在哪些方面具有潜力,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还在班级里设立了“争星比赛”制度,以此激励同学们,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应该指出的是新课程强调定性评价并不是对定量评价的简单否定,而是把它熔于一炉,在适当的评价内容或场合中我们依然使用定量评价,可以说定性评价是定量评价的指导,定量评价优势定性评价的基础。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激励他们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因而对学生的积极性评价要多于消极评价,发展性评价多于静态评价,过程评价多于终结性评价,从而让学生学会自我认识,学会欣赏他人,建立自信,从而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转载)

发布:赵红丽

时间:2010-6-3 12:43:32 来源:宁夏灵武教育信息网

点击:

387 讨论:当前实施的课程改革提出不少新理念,这些理念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实,而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是落实新理念的主要措施。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它指引着课堂上教和学的行为,搞清楚课堂教学评价的新变化,对引导教学行为,落实新理念,实施新课改至为关键。下面笔者试谈之。在观察视角方面,从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向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

虽然现在已是二十一世纪,但不少人的教学观念仍停留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水平上,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讲“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学校“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象教校。”与这种状况相对应的课堂教学评价是:过于注重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评价教师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素养高低,教育机智灵活性等等,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们知道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而不是教师表演的如何,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关注“学”才关注到问题的根本。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现在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视觉应放在学生身上,观察在教师导演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否高涨,学习内容是否适宜,学习方法是否贴切,学习方式是否合理,学习效果是否明显等等。二,在教学目标方面,从注重双基转向注重三维目标进行评价

传统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注重三维目标:既包括传统教学中注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包括新课程倡导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第一条:“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条明确说明了新课程要落实三维目标。有人认为在教学中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笔者认为:三维教学目标虽然各有侧重,但

三者互为作用,任何一维的培养对另外二维的培养都有促进作用。如学生对某一个学科感兴趣,必然会积极,主动的学习这门学科,很明显这有利于学生双基的学习;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兴趣的培养也是在双基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再比如,方法的培养也要在具体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进行,不能孤立地训练;而方法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实践证明短时间内强化双基教学有利于学生该方面水平的提高;但长时间内,无论哪一方面水平的提高都需要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互为作用。总之,三维目标共同构成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学既不能若化某一方面,也不能过于强化某一方面,三者的教学应该有机融合在一起。与注重三维目标教学相对应,课堂教学评价也要关注教师三维目标的设计和落实状况。三,在教学内容方面,从注重课本内容转向对教材二次开发内容进行评价

过去我们全国一本教材,教师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上课时对教材上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放过,是教“教材”。现在每门学科都有几种版本教材,教师备课时不能简单的备教材,而是首先研读学科课程标准,然后在领会学科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组织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以不是课本上的,只要能够优化课堂教学就可以,也就是说现在的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水平代表着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代表着教师是经验型教师还是研究型教师,预示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潜能和专业发展前景。另外教师的工作需要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不仅有利于某一节课的教学,也可以给学生以示范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关注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四,在课堂氛围方面,从关注教学秩序转向关注新型课堂文化进行评价

传统教学过于强调课堂秩序,“学生安安静静听课,只有教师一个声音”成为教师调控课堂能力较强的体现。教师一言堂,“师道尊严”,拥有绝对权威,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处于“听从”的地位,这样的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深刻性,批判性,创造性均受到限制。民主,平等,合作,对话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这些理念有利于建立新型课堂文化。在这样的课堂文化氛围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学生把自己当作课堂教学的主角,积极参与教学,思维活跃,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课堂培养了学生民主,平等,合作,对话的意识,使学生长大成人后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主人翁责任感,参与社会决策,与他人友好相处,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课程改革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它所带来的影响深远而不可估量。因此从建立新型的课堂文化角度评价课堂教学,不仅关注了教学的即时价值,也关注了教学的长远价值。五,在教学策略方面,从关注基本知识的讲解转向学习情景的创设进行评价

传统课堂教学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过程,常见的教师讲课过程是:展示知识→讲解知识→考核知识;与之对应的学生学习过程是:记忆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这样的课堂,从角色方面看,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知识的价值看,学生得到的是刻板生硬的书本知识,不是活灵活现的生活知识,学生看不到知识的实用价值,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机;从教学效果看,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讲解思路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至为关键,学生的思路跟着教师走,没有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不能自主地建构知识;从教学过程看,教师掌控着课堂的进度,不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个性化学习不能进行;从话语权上看,教师的一言堂控制着课堂,学生的个性化认识得不到表达,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改变这种现状,紧密联系生活,科学,技术,创设一定的学习情景成为必然。学习情景的创设有多种多样,可以是讲述故事,阅读资料,观看影像,观察事物等等。学习情景创设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去得到结论,其间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给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学生理解知识,获得知识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生活,社会,科学技术中去。这样的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获得的知识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使学生看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看到知识的实用价值。为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采取后一种教学策略,评价就要关注教师对学习情景的创设。六,在学习效果方面,从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

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检测,并及时给予反馈,这里的反馈就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课堂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单一化,一般是:在主体方面,是教师;在内容方面,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形式方面,是常规书面习题检测;在功能方面,是检测达标程度。课改背景下的学习效果评价坚持评价的多元化,即:评价主体多元化,主体不仅是教师,也可以是其他学生,甚至被评价者本人;评价内容多元化,内容不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可以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形式多元化,形式不仅仅有常规书面习题检测,还有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评价功能多元化,功能不仅仅是检测学生达标程度,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促进不同学生都有所发展。所以新的学习效果评价更为全面,科学,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促进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教学设计与评价 篇十四

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

课堂教学是实践课程目标的主阵地,教学设计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教学设计由分析、设计和评价三部分构成,教学设计的开展一般要经过以下过程。

一、需求分析

任何教学都应该起于需求分析,包括学习者分析、教学资源分析和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分析包括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学习风格分析、多元智能分析和语言基础分析。动机、学习风格和多元智能分析一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最好在教学之始开展,以便为整个学期的教学设计提供必要的学习者信息。语言基础分析一般可以采用测试的方式进行,鉴于教学设计的特殊要求,应该避免目前比较流行的分级测试,采用主观性任务,以便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基础进行诊断。

教学资源分析在教学设计中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资源分物化资源和非物化资源,物化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课件、挂图、视频、音频等各种服务于课堂教学的物质化资料,非物化资源主要指教师的理论储备、教学技术和研究能力。

教学目标分析指把《课程标准》中有关听、说、读、写、译,有关语法、词汇、情感态度、文化策略知识,有关唱、做、画等方面的要求具体化为单元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必须采用可以观察的行为动词表述,而不是笼统的“理解”、“掌握”。另外,教学目标分析还包括目标层次的分析。根据布卢姆的教育分类学,人的认知表现为知识、理解(领会)、应用(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就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而言,不管是阅读还是听说,不管是文化还是策略,都应该体现认知的不同层次。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含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技术设计以及评价测试设计五部分。A.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指教学设计中教学模式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如阅读教学设计中,是采用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情景阅读教学模式、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项目阅读教学模式还是其他,是采用显性的教学方法、演绎的教学方法还是隐性的、归纳的教学方法等都属于教学策略设计的范畴。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资源需要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小学与中学不同,中学与大学也不同;分析型学习者与综合型学习者,体验型学习者与视觉学习者对教学模式的要求也不同。小学阶段可以多采用体验型的教学方式,而高中和大学比较适合分析型学习方式;小学阶段可以多设计游戏活动,而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设计游戏就应该特别谨慎。B.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一个经常被人们所忽略的问题。其实,一堂课如何导入,如何呈现任务和知识,如何训练知识和技能,如何应用和评价所学,是教学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学习活动错置的现象。第一,活动难度错置,认知要求高的活动反而被安置在认知要求低的活动之前;第二,活动目标错置。比如,阅读和听力之前的词汇教学其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后面的阅读和听力,为阅读和听力等在语言方面做准备,那么如果是听力前的教学,词汇应以语音和语意之间的联结为主;如果是阅读前的教学,那么词汇就应该是文本和语意的联结为主。但是,我们却经常看到很多教师在阅读前和听力前讲解单词用法,训练单词,有时还设计了词汇应用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认知发展的每个阶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同时了解在学生的现有水平上,提供什么样的支架才能帮助学生发展,在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发展到什么水平等。C.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一堂课由若干教学活动组成,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注意活动的层次性、系统性、适应性和衔接性。

所谓活动的层次性,第一指课堂教学的活动应该是逐步递进,逐步升级的趋势,活动由信息辨认、语音辨认、文化和策略的识别,到信息、知识、策略的理解、应用、分析和综合,由功能、技能的训练到功能和策略的运用和评价。所谓活动的系统性指所有活动必须指向同一最终目标,为同一个目标服务。所谓活动的适应性指活动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生的语言基础,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活动的衔接性是活动系统性的保证。活动的衔接性指前面的活动是后面活动的准备或前序列,后面的活动是前面活动的继续,建立在前面活动目标之上。D.教学技术设计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开始走进英语的课堂教学。演示文稿在给教师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外语教学带来不良影响。所以,教学设计中媒体的使用必须考虑到媒体与教学材料,与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接受程度之间的关系,而不能盲目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E.评价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中的评价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总结性评价。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多为诊断性评价,一是诊断任务的达成与否,二是诊断学生是否按照预期的方式在开展活动,三是分析造成学习困难和设计难以有效实施的因素。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师生对话、问卷等方式。教学设计中形成性评价要求教师必须分析每个活动可能出现的变化,然后根据可能性变化设计各种备用活动,即每个阶段教师都必须设计预案。

三、教学设计实施

教学设计是否合理需要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进行评价。教学设计不能付诸实施,其评价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实施是对教学设计科学性的具体检验,更是教学设计目标达成的唯一渠道。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收集各种相关数据,以便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

四、教学设计评价

教学设计评价指对教学设计科学性的评价。教学设计评价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收集有关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信息,又要收集关于教学设计本身的信息。信息收集可以采用课堂观察的方式,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请同事或者相关专家听课;信息收集还可以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最好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比如,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座谈了解学生的看法,可以通过专家与授课教师的座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课堂结束时的问卷调查收集有关教学设计的各种信息。

五、完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本来就是一个过程性研究,需要一个迭代的研究循环,教学设计也因此不能是通过一次教学实践就完结的活动。每个学校可以构建一个研究共同体,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或者是行动研究方法,通过不断地设计、实践、完善设计,开发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特点的教学设计。

协和双语尚音国际部

2013-12-3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985335.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985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