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句子 >  经典句子 >左宗棠的人生格言聚集三篇 左宗棠16字人生格言

左宗棠的人生格言聚集三篇 左宗棠16字人生格言

更新时间:2023-02-28 17:12:58 点击: 来源:yutu

左宗棠经典名言

  左宗棠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情况下,立排投降派的非议,毅然率部西征,收复新疆,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左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发扬的。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左宗棠经典名言,欢迎参考!

  一、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财。多狐疑者,不可与之谋事。

  点评:好贪便宜者,和他交财必然会造成不愉快。多疑的人,无法和他一起做事,因为合作最重要的就是彼此坦诚,互相猜忌是无法合作的。

  二、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千卷,神交古人。

  点评:这是左宗棠将领的述志联。上联可以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媲美。下联表达向古之仁人志士看齐的.志趣,“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书是为摆脱庸俗,与往圣先贤神交。

  三、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点评:这是左宗棠将领的一副对联。上联意思是要胸怀远大抱负,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生活。“发上等愿”是志存高远,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结中等缘”是恪守中庸之道,追求圆满而不是完美;“享下等福”是享受生命的真福,体味人生的乐趣。

  下联意思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要留有余地。“择高处立”,才能高瞻远瞩;“就平处坐”,才能消灾远祸;“向宽处行”,才能畅行无阻。

  李嘉诚最喜欢的一幅对联,挂于其办公室。

  四、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

  点评:“不被人欺”指的是人在逆境中,困窘时要保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不能接受别人的羞辱;“不被人嫉”指的是在顺境中,发达时要保持低调,谦和待人,不要遭人嫉恨。

  五、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

  点评:大丈夫要越挫越勇,不向困难低头,不轻言放弃;不做一个烂好人,做个有才华的,能有所作为的人,既使被周围的一部分人嫉恨也勇往直前,当仁不让。

  六、万有不齐天地事,一无可寄古今情。

  点评:天地间的事形形色色,都有存在的理由。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古往今来,万事成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独怆然而涕下!

  七、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

  点评:读书就是和古人为友,好书常读常新。

  八、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一切均从简省,断不可浪用。此惜福之道,保家之道也。

  点评:节俭是修身持家之道。奢侈逸豫多亡身,勤俭节约自长久。

  九、与人共事,要学吃亏

  点评:俗话说的好吃亏是福,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想要学会和接受吃亏确实是一门学问。与他人打交道,必须要学会吃亏,即使你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让路,最终也不过是多走了一段路。特别是对于生意人,必须要懂得有舍才有得,如果只顾着眼前的利益,不愿意吃亏,那么你的生意自然也就做不大。

  十、慎交友,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

  点评:左宗棠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说的使我们在生活中交友必须要谨慎,同时还要提升自我,注重自己的内心休养,忘掉那些表面的华丽。虽然只有短短的12个字,但是却值得很多年轻人细细品味。

左宗棠与泾阳茯砖茶随笔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1812-1885年)。清道光举人,湘军军阀,洋务派首领。

  清同治五年(1866年),清廷调左宗棠出任陕甘总督,率湘军镇压回民起义。兵到长安驻扎时,曾到泾阳拜谒恩师徐法绩(县中张镇土门徐人)。清道光年间,左宗棠在湖南参加长沙乡试时,徐任湖南乡试主考,当时左的试卷被监考官判为劣卷,徐搜房(检查阅卷场所)时,发现左的卷子,详细看过,认为是一篇颇有见解的优秀作品,因之录取,殿试中举人。后来步步高升,率兵入陕时未忘当年主考提携大恩,故到泾阳拜谒恩师。

  当时泾阳知县得知陕甘总督要来泾阳拜谒恩师,特意准备了馆舍恭迎,茶水就选用了本地特产泾阳茯砖茶。次日,左宗棠到泾阳,县令及相关绅士恭迎入县衙大厅。左宗棠落座后,衙役沏茶奉敬,寒暄片刻,左端起茶杯饮茶时,一股茯苓草药香入鼻,小饮一口,感到味道特别,就问县令这是什么茶?起初县令以为茶不好,吓得不敢说,但不说又不行,就战战兢兢地说:是本县所产之茶。左宗棠听后惊愕!问道:“岭北自古不产茶,为何泾阳有茶?”县令见左宗棠并无不高兴之意,就说:这是大人故乡之茶到泾阳另行加工制作的',不知大人习惯否?左宗棠微笑道:“原来如此,此茶变得比故乡的还好喝。”甚是喜欢,后来还抽空亲到几家茶号巡视了一番,也得知因回军之乱,湖南茶过泾锐减情况。

  左宗棠初到陕西,还有些水土不服之感,在泾阳拜谒恩师几日就饮此茶,回长安时身体大为好转。走时,县令特意给带了—块茯砖茶。

  湘军西进甘肃、新X作战后,军中大多将士水土不服。左宗棠令用茯砖茶饮服解之,效果甚佳。加上泾阳茯砖茶又是湖南茶制作的,也有一些乡情之味,湘军将士甚是喜爱。因几万湘军所需,也就大大增加了茯砖茶的需求量,价格一路上涨。

  左宗棠看到商机,待战事平息后就推行茶务改制,上书朝廷,奏称:

  “国家按引收课,东南唯盐,西北唯茶。茶务虽课额甚微,不足与盐务相比,然以引课有无为官私之别,与盐务故无异也。道光年间,西江盐务废弛,先臣陶澍力排众议,于淮北奏改盐票,鹾纲顿起,且有溢额;曾国藩克复金陵,犹赖票盐为入款第一大宗,其明验也。盐可改票,茶何不可?……今拟仿淮盐之例,以票代引。”

  奏书的意思是说,茶引制不改革不行了,应借鉴官盐经营商发放盐票的办法,在茶叶经营管理中也实行茶票制度,革除以往茶政之弊。

  朝廷准奏。同治十二年(1873年)左宗棠主持改革茶务,制定了《变通茶务章程》,改引为票,并在甘肃增设南柜。

  1873年试发放835票,被茶商一抢而空。1875年增发到1462票,茶商领票后直接到湖南安化等地贩茶,从水路或陆路运到泾阳加工压制成泾阳茯砖,包装成封,西运兰州销往西北各地区。

  左宗棠这一茶事制度变革,极大地增加了过泾茶量。湖南10多家茶商(称南柜)相继在泾阳开业制茶,泾阳茶业由此步入兴盛时期。

左宗棠阅读及答案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咸丰初,广西盗起,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林翼敦劝之,乃出。叙守长沙功,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骆秉章至湖南,复以计劫之出佐军务,倚之如左右手。

  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筹西事,尤以节兵裕饷为本谋。始西征,虑各行省协助饷不时至,请一借贷外国。沈葆桢尼其议,诏曰:宗棠以西事自任,国家何惜千万金。为拨款五百万,敕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既入觐,赐紫禁城骑马,使内侍二人扶掖上殿,授军机大臣,兼值译署。国家承平久,武备弛不振,而海外诸国争言富强,虽中国屡平大难,彼犹私议以为脆弱也。及宗棠平帕夏,外国乃稍稍传说之。

  宗棠为人多智略,内行甚笃,刚峻自天性。穆宗尝戒其褊衷。始未出,与国籓、林翼交,气陵二人出其上。中兴诸将帅,大率国籓所荐起,虽贵,皆尊事国籓。宗棠独与抗行,不少屈,趣舍时合时不合。国籓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宗棠锋颖凛凛向敌矣,士论以此益附之。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籓之盛。

  论曰: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待将士以诚信相感。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徠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宗棠初出治军,胡林翼为书告湖南曰:左公不顾家,请岁筹三百六十金以赡其私。曾国籓见其所居幕小,为别制二幕贻之,其廉俭若此。初与国籓论事不洽,及闻其薨,乃曰: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志益远矣。

  (《清史稿》)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试礼部不第 第:科举考中

  B.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 擢:提拔

  C.宗棠锋颖凛凛向敌矣 颖:聪明

  D.及闻其薨 薨:去世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尝以诸葛亮自比 彼犹私议以为脆弱也

  B.人目其狂也 然后人服其老谋

  C.大率国籓所荐起 曾国籓见其所居幕小

  D.宗棠独与抗行 初与国籓论事不洽

  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左宗棠善于谋划的一项是( )(3分)

  ①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

  ②虑各行省协助饷不时至,请一借贷外国。

  ③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

  ④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

  ⑤廉不言贫,勤不言劳。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8.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左宗棠很有才能,但中举后多次考进士都未成功;后因胡林翼游说巡抚湖南的张亮基,才得以走上仕途。

  B.左宗棠刚开始西征时,担心各行省协助军饷不能按时到达,请求向外国做些借贷,沈葆桢反对这样做,不过皇上下诏同意他向外国借钱五百万。

  C.当时朝廷各将帅,大多数是曾国藩举荐的,他们也都对他很尊敬。左宗棠是唯一与曾国藩抗衡的,一点也不退让,两人的志趣也完全不同。

  D.左宗棠功勋卓著,品行也有过人之处,清廉勤政,爱护百姓,每攻克一座城池,都要将俘虏放回家去。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3分)

  译文:

  (2) 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籓之盛。(4分)

  译文:

  (3) 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5.C(颖:物品末端的尖锐部分)

  6.A(介词,拿/动词,认为;B.都是代词,代左宗棠;C.都是附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起指代作用;D.都是介词,跟、和。)

  7.C(①是说左宗棠归隐之事;⑤是说左宗棠在廉洁、勤勉方面的事。)

  8.B(A.胡林翼游说左宗棠,左宗棠才走上仕途。C.两人的志趣有时相同有时不同。D.将俘虏放回家在文中无根据。)

  9.(1)张亮基任湖南巡抚,以礼征召左宗棠为官,(左宗棠)不赴任。(辟1分,补出省略的左宗棠1分,大意1分;巡抚译为巡视抚察也可。)

  (2)但(左宗棠)喜好自我夸耀,所以出自他门下有德行成大器的没有曾国藩门下的多。(好1分,矜1分,盛1分,大意1分)

  (3)评论者认为左宗棠有霸才,但治理百姓却以仁义安抚方法来实行,确实是这样。(谓1分,信1分,大意1分)

安吴寡妇贡茯砖茶于慈禧太后随笔

  安吴位于泾阳县城北蒋路乡安吴村。安吴家族是清时泾阳有名的大商财东。以经营官茶起家,后转作官盐,也属官商。中期因家丁不旺,由一丧夫女主人主持家业,人称其“安吴寡妇”。

  该女为鲁桥孟点(现属三原县鲁桥镇孟店周村)大财东周家之才女,名周莹,人称吴周氏。嫁到吴家年轻守寡,操持家业,因经营有方,家业大兴。商号多设在四川及江淮流域。据载,吴家在扬州设有盐务总号“裕隆全”年收入银两数百万。传有“吴家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饭,不住别家店”之说。顶峰时期“日进斗金”。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安吴寡妇赶到西安拜见,当时所带土特产贡品中就有茯砖茶。安吴寡妇给慈禧上贡时说,这是泾阳家乡产的'茯茶。因语音关系,慈禧听说是“福茶”,高兴地说:“福茶好!福茶好!”后来就有人把茯茶叫“福茶”之事。

  安吴寡妇当时还给慈禧太后一次捐贡白银十万两。以慈禧当时的处境,只看重白银,对茶之事也没有多提。后慈禧收安吴寡妇为义女,并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著名红学家吴宓就是吴家后裔。当年中央红军在云阳改编成八路军,就在安吴利用吴家庄园举办进步青年培训班。现为国家革命遗址“安吴青训班旧址”。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ngdianjuzi/664177.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ngdianjuzi/664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