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句子 >  经典句子 >简单说说对杜甫的看法精选80条

简单说说对杜甫的看法精选80条

更新时间:2023-02-28 23:23:30 点击: 来源:yutu

关于杜甫的感悟随笔

  杜甫,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下面是关于杜甫的感悟随笔的内容,欢迎阅读!

  杜甫的感悟随笔1

  中国有句古话:“自古寒门出贤士。”在戏剧舞台上,我们见多了吕蒙正、邹应龙这样少年孤贫而终成大器的人。因为读书读的好,为人正派,他们总能得到美貌而富有的千金小姐的眷顾,而终究又金榜提名,在连捡块抹布都要用兰花指的极精致化的舞台上,你看不到饥饿、贫穷的可怕,而每读到杜甫的作品,我总是感到困顿两个字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的扼住杜甫的咽喉。

  不管是作家还是诗人,他们都是用两条腿走路的:一是生活,另一条是对生活的思考。“走进杜甫,犹如走进一座大山”,每当隔一段时间再读杜甫的诗,少了崇拜的热情,多了几分冷静;少了热血沸腾,多了一分莫名的悲哀。

  红烧是一道杂文,涮火锅恰如随笔,烂炖的大锅中当然是长篇小说。那么清炒是一盘诗。杜甫的诗犹如在烈火中,在灼热的炊具中翻来覆去,清清淡淡。正因为如此,才使杜甫的躯体乃至整个心灵都细腻起来:他想到的不只是自己,更多的是百姓。

  面对这样一个勇士,我在也不能说什么了,我不想高唱他是多么伟大,多么的忧国忧民。因为这样一哄而上,读了会让人很烦腻。文学创造上的雷同与平庸,也是一种资源危机。

  然而他还是死了,死在了那个跟他的生命与信念一脉相承的时代。那个寒门贤士注定饱受煎熬的时代,这个未仍将从他的笔下汲取奋进的力量,这也可以慰藉作家苦难的心灵。也许这就是他最终极的人生,尽管不算圆满。

  杜甫的感悟随笔2

  昨晚不经意在电视上看到介绍唐朝诗圣杜甫的生平,心中不禁感到一些震荡,虽说杜甫是我自幼读书就熟知的诗圣,但真正的了解剖析还真的是第一次,也许是到了中年,经历了世间沧桑,才有了些许的感悟吧。

  其实近年来我喜欢读一些类似曾国藩,范仲淹家书的文章,从这些古代先贤身上学习一些治家,修身,做人处事方法,也是有如获至宝的感觉。当我真正全面地听到杜甫生平所作所为,59岁客死他乡的`悲惨命运之后,其实更多想到了我们现在作为社会中每一个担负承上启下的中年人应该引以为戒的责任。

  杜甫出生在一个唐朝比较繁荣的时期,就当时家境而言,应该是比较富足的,二十岁时参加进京考试,落榜后,开始了长达16年的游历名山古迹历程。在当时,如果没有好的家境如何能够完成这些说来很烧钱很奢侈的事情,古代人行走出门多是依靠车马,当然就免不了随从人员,每天各项开销,按照现在的标准,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的。就这样,当36岁的杜甫回到家乡时,仍然是一个标准的“啃老族”,此时他的父母已经进入老年。当他的父亲在杜甫40岁时离开他到天堂的那一刻,杜甫是不具备养家糊口能力的。我们无法考证当时杜甫父亲是如何的心情,是否后悔没有培养教育儿子要先学会生存再去吟诗游历。但杜甫确实在父亲离世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家境败落,不得已开始为了养家糊口,四处找工作。从他的作品中也明显感觉到他开始接近底层人民生活的现实,看到战争的残酷,看到贫苦百姓的悲惨。想想看,今天的人们,如果四十多岁才开始出门找工作养家糊口是什么光景。后来他再次遭遇因为贫困,自己儿子被活活饿死的厄运。当时杜甫的心情,不用描述,应该我们都能体会,比切肤之痛还要大的创伤啊!当他最后被朋友收留后也算是幸运的,但是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爆发,朋友暴死对他来说,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最终颠沛流离,客死他乡!

  今天社会,和平年代,也是我们的福气,但是作为同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我们怎样教育下一代。我认为培养孩子的德行是必须的,但是教会孩子如何生存更是必不可少的。看看我们身边发生怎样的情况就知道,家境好的人,孩子自幼自恃清高孤傲,成人后,就业全靠父母包办,买房子,买车子,等等都是基本啃老。工作久了怕辛苦,嫌弃工资低,抱怨没有大堆的财产继承等等不胜枚举。最根本的原因,其实不是孩子的错,是我们做父母亲的太溺爱造成的。在这个世界上,有谁能够保证一辈子甚至几倍人都吃穿不愁呢!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要说,不是穷人的孩子也要早当家,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啊!假如杜甫的父亲能早一些培养儿子如何生存,结果会怎样?当然这样评价诗圣是很不尊敬的,但是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也是一种借鉴。

  曾国藩的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受益,“不要给子孙留钱财,如若子孙有出息,要钱没用,如若子孙没出息,那样会害了他!”真是这样做的,曾国藩子孙后代各个都是自食其力,不是依靠祖宗遗产,曾国藩也没有留下财产给子孙。这让我真的很敬仰,他平时做官廉洁,对待父母孝顺,对待家人亲戚朋友的爱,让我们后人钦佩。我们不求自己能够成为伟人,但是起码不能给社会添加负担,这是我由衷感悟到的,让子孙后代传承好的德行和生存的能力,远比囤积一堆财产更重要。白手起家对我们这代人来说还是占大多数的,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要有这样的能力,这才是我们的责任!

  杜甫的感悟随笔3

  杜甫的一生是坎坷的,可他用他敏锐善良的心爱着他生活的那个世界。

  杜甫细腻。写到“老妻”“稚儿”的诗歌,“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苦难中充满乐趣,调侃中充满温情。要知道,杜甫不是“丈夫正色动引经”的那种迂腐角色啊,他是那么热爱生活。

  杜甫忧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哭啼,“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的悲叹,“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的凄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孤独……远没有李白“开怀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来得豪迈潇洒过瘾。杜甫同样有过凌云壮志万丈豪情,即便在二十五岁落进士第后,依然有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神驰太虚目骋八极的激昂情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里透露着自己的雄心壮志;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更多的是对自己诗歌的自信。这些诗句,就其豪迈爽快,丝毫不减任何一个豪放诗人。

  杜甫忧民。他的《兵车行》是一首具有标志意义的诗歌,它既代表着杜甫沉郁诗风的成熟,也代表着杜甫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哭的诗歌内容的开始,它就像宣言书,从此,杜甫开始了他表达人民思想、情感、要求、愿望的诗歌创作。国家不幸诗家幸,在这国家不幸的时候,有人放歌山水,有人隐姓埋名,有人自顾自命,更有人趁火打劫浑水摸鱼,杜甫却用他那羸弱瘦削的肩膀扛起了人民的苦难国家的不幸,虽然他那肩膀太瘦弱了。

  杜甫忠君。因为那时候,君就是国。杜甫忠,却并不愚,从《兵车行》中“边庭流血成海水,我皇开边意未已”到《秦州杂诗》中“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从《忆昔二首》中“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位忙”到《遣遇》中“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杜甫对官宦甚至皇上的批判是贯穿了他的一生的。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百姓的忧乐。决定杜甫思想的,决不仅是“奉儒守官”的儒家教育,还有长安“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十年困守的屈辱和辛酸;还有“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和百姓共尝艰辛的生活。这些,才是杜甫思想决定性的因素。

  杜甫稀有。他是那样热爱李白,他一首又一首地写着李白的赞歌,能够查到的,有十七首之多。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夸奖李白的诗歌;“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感叹李白的才思;“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为李白鸣不平;“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抒发对李白的思念;“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是对李白的定论吧?在这些诗中,既有对李白诗歌积极的推崇,又有对他诗歌地位崇高的评价,也有对李白郁郁不得志的深厚同情,还有对他真挚的友谊,表现了“诗圣”谦虚的情怀和诚挚的心灵。事实上,李白也从来不吝啬自己的笔墨,他甚至对那些毫无名声的后辈的评价都让人羡慕之至,可唯独对杜甫的诗歌,只字不提。所以我宁可相信,今天我们都在津津乐道天宝元年李杜的那次著名的相见,津津乐道中国诗歌天空最亮的两颗星的交汇,是我们美丽的心愿和一个动人的传说。

  杜甫巍峨。这个自称“老儒”的老头,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儒家标举的理想人格——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这种伟大的人格,因有了杜甫的诠释而洗去了“腐朽”的铅华,光彩照人,令人神往。

  世论杜甫诗,“沉郁”一词用得最多,“沉郁顿挫”这是杜甫对自己诗歌风格的概括。什么叫沉郁呢?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解释:“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有人说杜甫的诗中泪水太多,而我想,如果杜甫的泪水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不幸而流,那他也不过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而已,可他不是,或者说他多愁善感,却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他把自己的忧愁和人民的痛苦、国家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从自己的苦难中想到了百姓的苦难、国家的安危。这个时候,杜甫的忧愁就不再是单纯的小夜曲,而是层次丰富、情感深厚的交响乐。

  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总是与祖国生死相依,与人民休戚与共的。顺遂时,不沉醉于安富尊荣;贫贱时,不沉沦于一己辛酸,他才担当得起“伟大”二字。杜甫,就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

  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能热爱这个世界吗?一个不热爱亲人的人,能给别人热爱吗?我觉得杜甫是值得尊敬的诗人。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像他一样敏锐善良的活着才不枉此生,也才配在灵魂的户籍上大大的烙上“炎黄子孙”四个字。

  赏析:杜甫在唐诗的乐章中,与陈子昂的悲慨,王昌龄的雄浑,王维的清丽,李商隐的雅艳同时存在,与飞扬最高、飘扬最远的李白齐名。但这些都还不够,他更优秀,更伟大之处,在于他以一颗敏锐善良的心爱着他生活的那个世界,他是那么细腻、忧郁、忧民、忠君、稀有、巍峨。正因为如此,千载而下,他的形象依然那么光彩照人,令人神往。

关于秋天的感悟随笔

  走进秋天,无论是眼前的田野还是远处的树木,都不得不令生命发出喟叹, 关于秋天的感悟随笔有哪些?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

  关于秋天的感悟随笔(一)

  我喜欢秋天,不只是因为它是收获的季节。因为秋雨、秋风、秋叶的美,对秋天有了几分的情有独钟眷恋。一场秋雨过后,蒙蒙迷雾会给你以朦胧飘然的享受。秋雨,独有的耐力与凉爽,能让你炎热夏天烦躁的心得到宽慰,激动、感动、冲动有了短暂的冷静。秋雨中人的情感的丰富程度不亚于丰收的喜悦,秋雨淋漓尽致地冲刷了孤独之人的心绪与忧虑。是秋雨将五光十色景色编织成金色的地毯。万物即将圆满谢幕,百花争艳的场面一去不复返,争强好胜在蒙蒙细雨中显得黯然失色。秋雨,教会你清醒,走向成熟,完善自我,释放情怀。

  秋天让我留恋,是因为它能让我的心得到满足。窗外细雨绵绵,路上点缀花花绿绿,秋风袭人,急急匆匆,凉透的心才能找到想家的感觉。因为在家里书桌旁,可以品到茶的清香,咖啡厚重,灯下语重心长,气氛宜人温馨。因为秋风伴秋雨,游子早想归,家的感觉真好。有人将家比作港湾,秋雨过后会有不一样的体会。秋雨淅淅沥沥,秋风洒洒潇潇,心头郁闷瞬间浇灭,尘世有了难得的冷静。烦心悄然化为孤单,孤单转身想象,领悟了人生的专一。

  日子久了,人们对秋雨的爱恋有些沉迷。春天里,人们由于受到冬天的压抑,遇到春光明媚,就有些忘乎所以;夏天里,红红火火的场景,往往会使人们头脑发热、膨胀,春风得意时会忘了过去,火热的六月激情四起。秋雨则是你身心疲惫时的清香剂,让你在累的时候在家里有一次暂停的闲息,急躁趋于安静,心灵有了安慰,秋雨过后,便有了成熟的滋味。秋雨又与秋风一起,用一种无形的手撮合成人们对丰收的珍惜,从而使人们在人生旅途中逐渐成长、成熟。秋雨凉透心的时候,有时会给人与人之间带来正能量,产生越过冬天盼春归的跨越激情。

  秋风让树叶染色,秋风又无情地夺去它对树的爱,因为秋雨的冰凉让树叶渲染了树与叶的情怀。这种情怀又与秋风秋雨交织在一起,促成对春天翘首的期盼。因此,人们常常能够听到在秋天的感叹,感叹中又蕴藏着承诺,承诺又是实现的动力。

  不过人们也许有这样的共识,一场秋雨不但能一扫天空的雾霾,也会驱散心头的阴霾。秋雨过后带给人们的清醒,会在如梦初醒的早晨迎来晨曦。一场秋雨对自己复杂的心绪做了一场梳理,浮躁的心情有了几许稳重,回眸失落的火热,秋雨倒是代替了凄美的泪水。

  因此,我喜欢秋天,就是这个理。

  关于秋天的感悟随笔(二)

  落叶堆积了好几层,而我踩过,留下些许灰尘。听,远处小溪踏出的涓涓细流。秋天悄无声息地来了......

  我独自走在这条悠然而宁静的小路上,聆听树叶落地发出的声音,觉得有些悲凉。我扶起那片落叶,静静的、仔细的凝望着它,心里有些遗憾,但毕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顺着这条弯曲的小路,继续向前走。不远处有一条小溪,走过去轻轻地捧起清澈的溪水,在水里,我看见了自己的脸庞。一饮而尽,清凉和甘甜在嘴里流连忘返。一片黄叶轻打在水面上,荡起丝丝涟漪。

  秋风吹起,风儿抚摸着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在我耳边回荡,不肯离去。秋天那淡淡的风啊,袭击了这片森林,满地无数落红,满眼厚厚的落叶,花开易落,花落见枯。这一幅画卷,在我心里留下美好的记忆。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望着南飞的大雁,我的思绪又纠结在“雁声”和“留名”之间。雁留声是为了暂时的告别,而我们该是怎样的留名呀……

  秋风又一次舞起,秋雨交织着飘荡的思绪。那一朵闲云,在空中悠闲的脚步,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地远离了世界的喧闹。

  我坐在草地上,向秋日雨后的晴空仰望。湛蓝的天空,悠闲的云朵,娇艳的阳光撒在身上是那么温和,不同于春天的妩媚,夏季的热烈。挑眼望去,那一片片火红的枫叶,那一棵棵枯黄的小草,我忽然觉得它们是那么坚强。是啊,它们用顽强证明了大自然里生命的平等和伟大,在微凉的秋风中微笑着,频频点头。望着它们,我笑了,我似乎读懂了秋天的含义。

  落叶又堆积了一层,这一次,我躺着,躺在秋天的胸怀里,和她共同呼吸......

  在这一个秋天,在这一天,在这一刻,我悟出了秋天的美丽,我读懂了秋天的心灵......

  关于秋天的感悟随笔(三)

  来美国好几天了,现在也正好是秋季,叶子逐渐变黄了……所以,在辛辛那提(美国的一个城市,我住在辛辛那提),你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十分美妙的景象:一棵高大的树上,有许多叶子,三分之二已经变成黄色,还有三分之一是绿色的'。有时候,会有一些叶子零零落落的掉落下来……那种景象在我看来,真的很美,很美。

  秋天,一个有双重性格的季节。至少在我的印象里是这样。

  不知道为什么,也可能是生在下雨时的秋天的缘故吧,我天生就喜欢下小雨的秋天。常常幻想着有一天,自己能在秋天下小雨时,走在林间小道上。两旁的树木只有几片叶子了,地上像一层黄色的地毯一样。我,打着一把紫色的伞,静静的走着,多么希望这条路永远走不完,多么希望时间在这一刻突然停止……

  秋天,一个很伤感的季节。至少在我的印象里是这样。

  在美国,松鼠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动物,在我们家门口就有许多松鼠。松鼠真的很调皮,也很可爱。如果你走在辛辛那提的路上,突然头上被砸了一下,往上一看,发现树上的叶子颤颤的,不用说,那准是松鼠惹的祸;松鼠常常会在房顶和树干上分享自己的“美食”,它们嘴里叼着松果,“嗖”的一下,就爬上树了。

  他们两只手捧着松果,嘴巴嘎吱嘎吱的,一会儿就吃完了。这就是美国的松鼠。

  秋天,一个开朗的季节。至少在我的印象里是这样。

  秋天,也是许多花开的季节。有了花的色彩和姿态,秋天便显得比其它季节更加神秘。说起秋天的花,大家都会想到一种花——菊花。菊花名字是超拔飘逸的,以花色命名的有:“空谷清泉”,“黄莺出谷”,“玉蟹冰盘”,“绿衣红裳”等等。以花瓣来辨其形而命名的如:“惊风芙蓉”,“松林挂雪”。也有以花的造型来命名的如“金线垂珠”,“十丈珠帘”等,还有以历史人物和故事命名的,如“嫦娥奔月”,“湘妃鼓瑟”等等。总之一朵花背后隐藏着人们无数的愿望与志趣,令人遐思不已。

  秋天,一个神秘的季节。至少在我的印象里是这样。

  秋天,人们很难用一个准确的词语去形容具有双重性格的它,秋天就是秋天,我喜欢这样的秋天。

  关于秋天的感悟随笔(四)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树叶凋零的季节,秋天还是一个全新的季节,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我来到果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满树的柿子,通红通红的,就像许多小红灯笼挂在枝头上一样。瞧,那些石榴十分惹人喜爱,切开一看,里面的果实紧挨着一起,就像是兄弟姐妹在说悄悄话;那一个个红彤彤的大苹果已经熟透了,红得耀眼。梨树上的梨也不甘示弱,它们如同一个个小葫芦点缀在树上。许多农夫在快乐地采摘果实,看着他们那快乐的样子,我对一个农夫说:“长出这么多果实是不是很容易呢?”他摇摇头说:“没有平时的辛勤劳动,怎会有如今的大丰收呢?”我想了想,应了一声,对啊,只有付出了,才有可能成功!

  秋天是一个树叶凋零的季节。我走在铺满落叶的林间小道上,脚底下发出“沙沙”的声响,这些树叶已经衰老了,它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还有最后一个任务,那就是落在地上,等待腐烂,为大树来年的发芽补充营养。原来,树叶的衰老和凋零,是为了更好地让大树成长啊!

  秋天还是一个全新的季节。对学生来说,秋天是一学年的开始。清晨,当我走进珠媚园,听见一年级的学弟、学妹们在大声朗读课文时,我回想起这五年多里一个个有趣的场景:“赤脚走校园”、“制作香水”、“用脚写字与画画”、“和龙虾捉迷藏”……这些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就好像在眼前一样。这丰富多彩的生活伴随了我五个春秋,如今,我已经是六年级的小学生了,是小学里的最高年级。再过一年,我将跨人初中的大门,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和更高的挑战,只有在最后一学年里加紧学习更多的知识,到时候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秋天,你以丰收的果实,给人们带来了快乐;秋天,你把凋零的树叶归还给了生它养它的大树妈妈;秋天,你还给孩子们一个全新的开始……秋天,我爱你!

关于爱情-生活感悟随笔

  拥有真爱的人,应该是无憾的人生,幸福的一生。钱财之所以不值钱,因为一旦它散尽,人就成立穷光蛋;皮囊之所以不值钱,因为一旦健康丢了,人就余生残喘;荣誉之所以不值钱,因为一旦它失去了,人也就没有了光颜。可是,人若拥有了真爱,它就会刻骨铭心,生死相随,甚至穿越时空,不受疆域阻隔。相比起来,真爱才是人一生携带的财富,其他的都是身外之物。拥有一份真爱在怀,一生难道不幸福、不惬意吗?相反,拥有再多的钱财,身居再高的地位,心底却缺少一份真爱,终会感觉心空空然不够圆满。

  拥一份真爱在怀吧!

  有人总觉得,真爱虽好,可得不到;有人觉得真爱太让人痛苦。其实不然,这是婚姻和爱闹了矛盾。婚姻当以法律的形式存在时,爱便带上了枷锁。譬如:婚姻要求爱人从一而终,不能越轨。婚姻要求一夫一妻,容不得第三者;这是正当的生活规范,生活没有这把锁不行,这没错,可是爱是一种感情,一种思想,不受时空限制,两者一个有形,一个无影,矛盾起来只好扯出道德问题,所以能控制爱的是道德,爱不能超越道德的底线。

  因此,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也有人说:真爱虽痛并快乐着。

  关于婚姻与爱情的是非,我只想说:对智者而言,真爱无声无形,在心底,本无伤害,幸福;对拙者而言,践踏了婚姻,触犯了道德,伤人伤己,痛苦。

  真爱虽好,可也不是所有人都懂,不懂自然也就不能拥有。世俗常言:轻佻的女子、负心的汉子。对这类人,人们历来很苛刻,用什么“朝三暮四”,什么“寻花问柳”,什么“水性杨花”等词来形容。对于这类男女,我想,答案也是多解,第一种:他们懂得真爱,但迫于生活,迫于环境,迫于种种无奈,在被迫中不想为而为之,叹一声气短;第二种:他们也懂得真爱,但爱情里与太多的`金钱、地位、欲望纠缠,使爱发霉变质,叹一声虚荣;第三种:那就是世俗嘲讽的对象,他们不懂爱,为了眼前的愉悦,随心所欲的爱,瞎爱、乱爱,叹一声愚昧。

  真爱种种,爱的花圃里繁花似锦,等待人们的欣赏,至于残花败叶,有谁去择摘?

关于书与读书的感悟随笔

  这类题目一般是鸿学大儒来讲,我这蝼蚁之辈实在不配。可是今晚看见孩子对着满书架的书籍却疯狂想念电视剧,我不由得又想起自己,心里有话,不吐不快。

  我是一个偏僻农村的穷孩子,全村除了学生课本,难找到几本别的书。没有书看,课本也是很不错的读物,我绕有兴趣的读遍所有能找到的课本,当然新学期自己发的新书三天就翻了好几遍。小时候最喜欢看的是学生字典,家里墙上的日历表,因为家里再没有别的带字的东西,香烟盒子上有字,我也常常翻来覆去的看。每年的日历表我都宝贝似的留着,厚厚几大本,每页除了应有的黄历内容,往往会有历史地理知识,或者生活小常识,我常常当作一个很重要的知识向别人炫耀。上学路上,看见地上一张脏兮兮的破报纸,我也蹲下身用树棍扒拉开读一遍。有一次破报纸上有一个大标题雷锋-----朱伯儒,我欣喜若狂,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到处发布我的重大发现,原来雷锋的真名字叫朱伯儒啊。我一直以为雷锋是一个称号,就像我们村的医生叫本海,谁一生病就说去找本海看看,不说找医生看看,我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本海就是医生的意思,全国会看病的都叫本海。所幸没有人嘲笑我的愚昧,因为周围的小伙伴不比我知道的多多少。小学里能记起来的课外书就两本,四年级时同学拿来一本《中国民间爱情故事》,我千方百计央求着借回家,一晚上不睡觉囫囵半篇给看完了。还有一本是村里大人看的《玉娇龙》。

  进入初中,同学拿的书就多起来,但是大多是不入流的书籍,杂志。最喜欢的是琼瑶的小说,那时候正风靡,别的就记不起什么内容了。高中在县城读书,每月一百元生活费,可以省下些钱给自己买书了,贾平凹,余秋雨三毛鲁迅等等买了很多,这些宝贝我真爱的不得了。可是,每到放假,我们的行李书籍都无处安放,有门路的同学把自己杂七杂八的家当寄存在老师或者县城同学家里,县城有亲戚就更好。可怜木纳的我只好把自己的被子衣服脸盆饭碗书籍等等一一运回家。学校在县城最北边,汽车站在县城最南边,两者相聚五公里左右,每到放假,我们抱着被子,挎着脸盆饭碗,肩膀背着大背包迎着大太阳一步步走到车站。汽车到了镇上,天已经黑透了,镇子离我们村还有几里地土路,有家人来接还好,有时没有人来接,自己就再抱着家当迎着月光或者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走回家。后来有辆老式自行车,我就用自行车驮满叮叮咣咣的家当骑回30公里外的家。

  有一年暑假,一个辍学的女同学在县城做打字员,我请她把我的行李放在她租住的房子里。终于不用往家里运了,心里好开心。可是秋季开学去找她,她去广州打工了,给我留下一封信,告诉我她租的那房子的位置。费尽周折的找过去,那家人家去外地了,一周后回来。这一周我没了家,麻烦可想而知。

  转眼寒假到了,让我头疼的搬运工作又来了,不过班主任说我们的教室很安全,可以把书放教室里。我欣喜若狂,反正假期不长,我就把我买的二十几本课外书和我的学习用书整整齐齐摆放在桌斗里。短暂的寒假,我心里还是七上八下,时时惦记着我的书。正月初八开学,我一头冲进教室,教室里一片狼藉,桌子乱七八糟,满地的纸片。我一个个的翻桌斗,我的书一本也不见踪迹。我心里那个痛,好想大哭一场啊!

  后来又买了很多书。借书不还的人常有,我在每本书里都写了自己名字,可是借出去的书还是有回不来的,可恨我还记性不好,记不起把书借给了谁。那些借我书的朋友,你好狠心,看着有我名字的书在你那里,你怎么可以心安理得?我最讨厌借书不还的人!也因为我居无定所,我的书,一路买,一路丢,让我心里好难受。

  后来工作了,却忘记读书的事情。这么多年,忙着工作,结婚,成家,养育孩子。忙着挣钱,忙着生气。结果呢,钱没挣着,气生了不少,书,很久没好好读了。生活,觉得好没意思,半辈子忙忙碌碌,到头来,还不是两手空空。一个人,一碗饭,一张床,简简单单多好,何必追求那些虚头瓜脑的东西?慌里慌张的埋头赶路,回头想一想,什么也没有。干什么呢?不如多读点书,多看点风景。

  我觉得读书最好的时光是上学的时候,心无旁骛,可以一心读书。可是因为年轻,经历尚浅,诱惑又那么多,大多数时候无法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比起网络,电视,玩乐,读书实在是很无聊的事情。家长们一边看着电视,或者忙着搓麻将,一边呵斥孩子去看书写字,孩子被骂急了,很不情愿的丢开手机,嘟囔着走到书桌旁,百无聊赖的拿出书,哪里能看的进去?为了让孩子读书,也有家长不交电视费,不装宽带,孩子无计可施,慢慢也就看书了,时间久了,有的`孩子真的就远离网络和电视,喜欢书籍了。还有些孩子,看不到电视,摸不到网络,可终究还是不喜欢看书,反而生出别的一些事来。

  大人们沉迷网络,电视,麻将,酒桌,就是手机上看点文字,也大多是些心灵鸡汤,真正好的书籍,不是太长就是太深奥,读着好累人,奔忙一天了,身体心灵都想好好放松一下,还看什么书,累不累?管吃还是管喝啊?真看就看点心灵鸡汤吧,手机搞笑视频也比书好看!孩子们当然得看书,得考大学啊。如果不用考大学,毕业就有好的工作,那孩子们还看不看书呢?

  年纪越大越明白,书籍是抚慰心灵的良药,是孤独的自己最忠实的良师益友。当然这话老早就有人说过,可是不经人世沧桑哪能轻易真正理解?心情苦闷,没有人可以真正帮助到你,总是说要自我调节,怎么调节?去喝酒聊天,跳舞唱歌,旅游购物,可是完事之后内心空落落的,身心的苦痛一点没有减少。唯有读书,才可以让自己内心安宁。很多人不理解,因为试过了,没有用。这就好如练瑜伽,瑜伽修身养性,真正投入进去,纷繁的俗事随着身体的舒展慢慢被挡在心灵之门以外,心里一片安宁。练习久了,人整个的精神面貌大有改变。可是我向朋友说起,他们完全不信,觉得我像傻瓜一样。

  看书是给自己找一个可以信赖的长久的伴侣。闲暇孤独的时候,无所事事,看看书。年老的时候,看看书,不至于傻乎乎的呆坐。还好现在有电视陪伴孤单的人,从前没有电视的时候,老了,走不动了,浑身的老年臭味,除了孤独的坐在老藤椅上,一天又一天茫然的看着空荡荡的天空,哪里欢迎你?只有等死罢了,真的是在等死,和死了又有什么区别?邻居家那个歪躺在藤椅上的老太太,一天都难得睁几次眼,5岁的小娃娃天天跑到老人家面前,抓抓她的手,拍拍她的身子,动也不动,小孩子蹦跳着跑开,大喊着,老奶死了,老奶死了。其实她没有死,只是在静静等待死神的召唤。就是手脚还很灵活的老年人,也是很寂寞的,老伴到千里之外给人看大门,挣点养老钱,儿女出嫁的出嫁,打工的打工,孙子们也上学去了。长年累月,黑天白日的,家里出出进进,就她一个人,只有一台电视机陪她解闷,真是寂寞极了。如果能够看书,有书陪伴这漫长的寂寥的岁月,这等死的日子怕也是有些色彩的。 无论作家们怎么推崇读书的好,人们茶余饭后,好友聚会还是喜欢聊聊挣钱,聊聊旅游,聊聊衣食住行,也会聊聊热播电视剧,独独不想聊书籍,那是鸿儒大咖们关注的内容,我们一个市井小民,装什么清高?才读几本书,就敢聊聊?

  本来是因为孩子不想看书,非要看电视,自己才郁郁写下这些文字,唠唠叨叨不得主题。总之,不得不承认,电视,网络的诱惑真的比书籍来得猛烈,看什么劳什子破书,我也看电视去。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ngdianjuzi/664284.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ngdianjuzi/664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