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励志 >  励志文章 >艾青简介(艾青简介及代表作品)

艾青简介(艾青简介及代表作品)

更新时间:2021-11-22 17:59:43 点击: 来源:yutu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首次以笔名发布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误认为是右派。去过黑龙江、新疆的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多年。1979年平反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务。1985年获得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点15分因病去世,享年86岁。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艾青简介(艾青简介及代表作品)

人物是平的。

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范田蒋村的封建家庭。从小由贫困农妇抚养到5岁。1917年在金师附小学学习。1928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28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他去巴黎工作,学习绘画,接触欧洲现代诗歌。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抓,在监狱里写了很多诗,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发布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3年首次以艾青的笔名发布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引起诗坛轰动。此后,诗集《北风》、《大堰河》、《火把》、《黎明通知》、《欢呼集》、《宝石红星》、《春天》等相继出版,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祖国和人民的感情。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光之赞歌》等。1935年出狱,第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命文艺阵地编辑委员会、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到处抗日烽火中深深感染时代精神,汲取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日》、《荒野》、《火把》、《黎明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1948年以后,发表了《浪尖》、《光之赞歌》、《古罗马竞技场》等200多首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还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着作。1957年被误认为是右派。去过黑龙江、新疆的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多年。直到1976年重新写作,创作的另一个高潮才出现。1979年平反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务,访问了欧洲、美国和亚洲很多国家。创作有诗集《彩色诗》《域外集》、《艾青史诗选》、《艾青史诗选》、《艾青史诗选》、《艾青史诗选》、《艾青全集》等多版本。诗集《归来之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1985年获得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1996年5月5日凌晨4点15分因病去世,享年86岁。

个人生活。

和张竹茹在一起。

1935年,25岁的艾青听从父母的生命,嫁给了张竹茹。

和张月琴在一起。

1936年,艾青在常州武进女师范当国文老师,与女学生韦恩(真名张月琴),即艾轩的母亲相识、相爱。1939年,29岁的艾青嫁给了18岁的韦恩,相继生下了女儿艾清明、儿子艾端午。1947年,艾轩出生于河北深县小李庄。[4]1955年,艾青和韦离婚,艾轩和姐姐艾清明、哥哥艾端午对父亲作出判决,妹妹艾梅由母亲抚养。

和高瑛在一起。

1955年,艾青与刚调到中国作家协会的高瑛相识。1956年3月27日,艾青与高瑛结为夫妻。1956年3月27日,既是艾青的生日,也是他与高瑛结婚的日子。尽管在此之前,艾青在文艺界已经开始受到批评,但深爱艾青的高瑛却毅然决定宣布他们的婚姻。

创作的特点。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东西,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憎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憧憬和追求。艾青从对农村工人的热爱和接近他们的要求出发,十多年来,一直向他们献上最真实的诗情。艾青的诗以其紧密结合现实、富有战斗精神的特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优良传统,以美丽创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收获。这里反映了作者的艺术才能,记住了他认真艰苦的艺术实践。在他的诗中,丰富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带来鲜明。艾青的诗有鲜明而深刻的形象,随着诗的结束,形象也完成了。形象不仅指人,还指物体和思想。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形状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划分,但是使用规则的比例、懒散,引起了变化中的统一。

人物评价。

艾青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无论是烽火连天的战乱岁月,还是解放后的生活,写作都成了他的生活方式。他说:“我总是渴望创作,每天我像农民一样在黎明前醒来,醒来时,我想想诗中的人物和我应该采用的语言,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有所进步……我吃饭的时候,走路的时候。诗人总是渴望写作,坚持写作。这深深地感动了作者我这样的年轻一代,让我们看到作家对文学至死的爱。(铁凝评)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为诗歌创作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艾青随之扩张了政治视野和精神天地,他创作的长诗《朝向太阳》和《火把》,以磅礴的气势展现了中华民族焕然一新的振奋精神和英雄气概。(张同吾评)艾青对现代诗的内容和形式审美标准的探讨,大大推动了中国新诗的规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国作家网评)艾青在30年代初走上诗坛,他的作品深沉而忧郁的抒情风格备受关注。抗战爆发后,艾青实际上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从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称为“艾青时代”,他的创作不仅开辟了世代诗风,还深刻影响了这个时代到40年代后期的诗界。(中国网络评价)

人物纪念。

文化公园。

艾青文化公园位于金华市金东区义乌江南岸、金东区行政中心和商业文化中心北侧,东邻康济街,西至宾虹路。公园占地13万平方米,总长1600米,是金华城市绿地系统三江六岸绿化带的一部分。艾青文化公园中心广场主题雕刻《光赞歌》由36根1.2米见方的天然石柱按高度渐变排列,石柱最高达9.7米,与同一线城防工程主题雕刻“礁石”融为一体,成为完整的艺术品。公园由艾青之子着名艺术家艾未设计,通过独特的造型和光影旋律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艾青诗流动的意境。

纪念馆。

艾青纪念馆位于中国浙江金华婺江畔,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内个展厅、多功能报告厅、书画作品展厅、收藏展厅。陈列室使用的文字部分引用了艾青本人的语言,在文字中插入了20多首艾青着名诗句,同时精选了艾青各时期重要活动的照片约160张。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lizhiwenzhang/13425.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lizhiwenzhang/13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