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诗歌大全 >杜痒《赤壁》赵翼《赤壁》阅读答案 杜痒的赤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杜痒《赤壁》赵翼《赤壁》阅读答案 杜痒的赤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更新时间:2022-12-28 20:32:01 点击: 来源:yutu
赤壁
[明]杜痒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萧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赤壁
[清]赵翼②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③。
[注]①明代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清代诗人、史学家,因不满官场的庸俗黑暗辞官归里,途经赤壁写下此诗。③渔父唱沧浪:屈原被放逐后渔父唱“沧浪歌”,劝他世道清廉,就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就与世沉浮,不必过于清高。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诗开篇想象曹军顺流东下、睥睨一切的气焰和威势,但一“本”字暗示了其“雄图”终将化为泡影的历史结局;赵诗则以“依然”二字引出地势险要、故垒仍在的现实景象。
B.两诗都涉及历史人物曹操,杜诗中的曹操狂妄轻敌,不把孙权放在眼里;赵诗巧妙用典,曹操统一中国的政治抱负在赤壁一战中破灭,英雄横槊赋诗的形象终成记忆。
C.两诗颈联对比强烈,杜诗出句是“樯橹灰飞烟灭”的战争场景,对句却描绘出一幅长江月夜听箫图;赵诗通过过去与现实的对比,将诗境由粗放转为凄清,令人黯然销魂。
D.两位诗人登山临海,思接千载,纵览古今,又都如苏东坡一样借题发挥,抒写了自己的“思古之幽情”,倾注着鲜明的个人意识,在诗歌中体现了“有我”的境界。
16.两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15.【C】诗境“由粗放转为凄清”是杜诗,而非赵诗。
16.相同点:两诗尾联都使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诗歌分别结束于荒矶鸥鸟、沧浪渔父的画面当中,余韵悠长,回味无穷。(2分)
不同点:杜诗直抒胸臆,杜诗认为过往的历史已不堪回首,眼前荒岛上鸥鸟乱飞满目荒芜。诗人面对历史的变迁和现实的荒凉,表达了历史沧桑、宇宙苍凉和人生短暂渺小的凄怆情感。(2分)赵诗用典,认为一切已是历史陈迹,眼前只有明月高照、渔父清唱的安逸无忧的景象。诗人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脱离政治纠葛后淡泊超脱的心境和不与世沉沦、洁身自好的归隐之意。(2分)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shige/450981.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shige/450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