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陶侃惜谷》原文、译文及赏析最新9篇(陶侃惜谷的译文是什么)

《陶侃惜谷》原文、译文及赏析最新9篇(陶侃惜谷的译文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7-02 21:41:15 点击: 来源:yutu

《陶侃惜谷》这个故事体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品质。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9篇《《陶侃惜谷》原文、译文及赏析》,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世说新语《陶侃留客》原文及翻译 篇一

文言文中也多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为频繁。下面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世说新语《陶侃留客》原文及翻译

原文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

②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

④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译文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作客。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

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换到几担米。又把每根柱子都削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也都不欠缺。

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谢。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去了。

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解释

1、酷贫:非常贫困

2、名:名望

3、语:告诉

4、但:只

5、悉:都

6、去:离开

7、已:停止

8、许:左右

9、还:返回,回来

10髲:假发

11:斫:用刀斧砍

12:荐:草编的坐垫

13:锉(cuo):同“挫”,割

陶侃留客文言文翻译 篇二

陶侃留客记叙了范逵到陶侃家做客的过程。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陶侃留客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浏览。

陶侃留客文言文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②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④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陶侃留客文言文翻译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作客。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换到几担米。又把每根柱子都削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也都不欠缺。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谢。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解释

1、酷贫:非常贫困

2、名:名望

3、语:告诉

4、但:只

5、悉:都

6、去:离开

7、已:停止

8、许:左右

9、还:返回,回来

10髲:假发

11:斫:用刀斧砍

12:荐:草编的坐垫

13:锉(cuo):同“挫”,割

陶侃留客阅读答案 篇三

陶侃留客阅读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陶侃留客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

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kuí)②素知名,举孝廉

③,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qìng)

④,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bì)

⑤,卖得数斛(hú)米,斫(zhuó)

⑥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cu)

⑦诸茬

⑧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

⑨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zhuó)、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注释]

①酷贫:非常贫困。

②范逵:人名。

③举孝廉:被举荐为孝廉。

④室如悬磬: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悬:挂;磬:乐器,中空。

⑤下为二髲: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髲:假发。

⑥斫:用刀斧砍。

⑦剉:同“挫”,割。

⑧茬:草垫。

⑨其:指代陶侃。

2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同郡范逵素知名 素:

②悉割半为薪 薪:

③明旦去 旦:

④侃犹不返 返:

27、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②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③路已远,君宜还。

28、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4分)

26、【答案】

①素:向来,一向。

②薪:柴,柴禾。

③旦:天亮,早晨。

④返:回去。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7、【答案】

①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

②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惭愧。

③路已经很远了,你应该回去了。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28、【答案】陶母是 一个重视友情,重视功名,有主见、敢担当的人;也是一个疼爱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人。理由:当孩子想款待朋友,却因家庭贫困受到难为时,陶母竭尽家庭所有满足孩子的`愿望。

【评分】每问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如果有学生对陶母的做法并不认同,只要自圆其说,即酌情得分。

附:译文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想要投宿到陶侃家。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卖头发得的钱换到几斗米。又把支撑屋的柱子都砍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都得到很好的照顾。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疚。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作者简介 篇四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译文 篇五

陶侃曾经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十分生气地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陶侃(就把那人抓起来)拿鞭子抽他。(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对农副业肯下苦力,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注释 篇六

(1)尝:曾经。

(2)持:拿着。

(3)何为:即“为何”,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指干什么。

(4)聊:姑且。

(5)耳:罢了。

(6)汝:你。

(7)田:名词作动词,种田。

(8)贼:损害,伤害。

(9)执:捉拿。

(10)鞭:名词作动词,鞭打。

(11)是以:因此。

(12)足:丰衣足食。

陶侃惜谷阅读答案 篇七

【原文】

陶侃惜谷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晋书》

【问题】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②执而【鞭】之:▲

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3分)

A.【朝】而往,暮而归

B.失期,【法】皆斩。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去】国怀乡

25、翻译:是以百姓勤于农植。(2分)

译文:▲

26、作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你认为陶侃是个怎样的人?(3分)

答:▲

【参考答案】

23、(2分)①持:拿着

②鞭:鞭打

24、(3分)(B)

25、(3分)译文: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

26、(3分)答:作者是赞扬陶侃。陶侃是个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

陶侃惜谷 篇八

宋代:司马光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陶侃惜谷原文 篇九

陶侃尝(1)出游,见人持(2)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3)?”人云:“行道所见,聊(4)取之耳(5)。”侃大怒诘曰:“汝(6)既不田(7),而戏贼(8)人稻!”执(9)而鞭(10)之。是以(11)百姓勤于农作,家给人足(12)。(《晋书·陶侃传》)

上面内容就是为您整理出来的9篇《《陶侃惜谷》原文、译文及赏析》,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867348.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867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