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建筑美论文最新8篇 有关建筑美学的论文

建筑美论文最新8篇 有关建筑美学的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07 17:45:33 点击: 来源:yutu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是美丽的编辑帮助大家分享的建筑美论文(最新8篇)。

建筑美学 篇一

现阶段,国外建筑师对钢结构工业建筑的把握可谓炉火纯青,各种有创意的形体与钢结构组合的设计彰显着高度工业化时代的审美特征。这些作品,简洁而不简单,多元化而又具备条理性,建筑内外空间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体现出强烈的个性特征。与之相比,目前大量国内工业园区的工业建筑是无特征的建筑物,呈现出大同小异的体量关系、缺少亮点的程式化立面、平铺直叙的整体感觉,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因为较高质量的生产车间是不经济的,所以这类建筑的设计被认为是合理的。但是基于建筑师这份创造美的工作的责任感,建筑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看似“合理”的初步阶段。当今业主也认识到企业形象辨识度的重要性,不愿再轻易放弃这种企业品牌宣传的重要渠道,让公司的员工和顾客很容易识别企业的特征,体现的越来越重要[1]。

事实上,工业建筑没有自己的流派一说。建筑师应该依据业主实际需求并结合自己对企业理念的认识,应用不同建筑材料创造性演绎,实现设计作品的合理性[2]。如同以吝啬著称的汽车巨头亨利•福特所说“好的设计是合算的。”因此,把握好建筑风格和建筑细节就能创造出精品建筑,而并不意味着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设计灵感的迸发,适度减少形式、材料和色彩就能给人留下强有力的美学印象[3]。文章中该工程实例的设计,就是遵循这样的设计理念。将建筑师个人对企业需求的理解,通过设计手法上细致的创新融入到建筑的整个设计中去,改变了人们对钢结构工业建筑原有的印象,在经济因素允许前提下初步探索了一条适应我国现代钢结构工业建筑设计的思路方法。1项目简介本工程为青岛新天地生态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应用示范工程车间,位于莱西市青岛新天地生态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园区内(图1)。建筑类别为三类,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办公部分的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加工车间部分的结构形式为门式刚架结构。建筑北侧主体一层主要为办公及车间附属用房,层高4.8m,二层主要为产品展示用房。南侧钢结构部分为加工车间,柱顶标高为10.0m。总建筑面积为14373.9m2,其中办公部分2866.4m2,加工车间为11507.5m2。

2建筑设计

2.1建筑形体建筑体块组合关系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电子产品集成芯片和集成电子元件的起伏凹凸的关系(图2、3)。在建筑的屋檐和角部做了强调处理,使其凸出墙面,象征门式刚架结构,上粗下细,并且顶部向外倾斜,体现建筑的力度感和动感,也避免了传统方盒子建筑的呆板和单调,象征着企业的活力与生机,并与屋檐的排水构造功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2.2立面设计在四个建筑立面的设计上形成了统一的风格模式,凹凸产生的光线变化凸显了建筑的风格特征(图4、5、6、7)。办公区相对于东西立面凹进,不仅强调了不同的功能体块,而且在立面上和其相邻的东、西立面产生交接对话。办公部分主体结构采用钢框架结构,局部屋面采用张悬梁结构。入口立面的外墙采用钢桁架玻璃幕墙和明框玻璃幕墙两种幕墙,体现工业建筑的现代感。玻璃幕墙和金属板的组合勾画出北立面整体轮廓,透过玻璃隐约可见组成空间结构的钢结构构件。立面相对于地面的倾斜,造成一种动感,正是这种因素打破了常规厂房建筑的单调、平淡,使得建筑形体变得活泼,更亲近于参观者。企业不是行政办公机构,车间也不应是与外界隔绝的庞然大物。在这里,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法,将车间原本最基本的盒子形态通过具象的塑造,运用建筑设计最基本的凹凸对比手法取得了丰富的立面体型。如此看来,工业建筑要取得好的建筑效果,弱化大体量,从小的体量上深入考量,运用简洁的设计手法就能取得理想的结果[4]。

3建筑材料

3.1材料选择形式是建筑学语汇中多义合一的抽象概念,材料则是使形式具象化的物质手段[5]。压型彩钢板是近30年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在我国生产和应用也有十几年的历史。其具有丰富的肌理和色彩,可充分表现建筑的风格特征。该生产车间主要是进行废旧家电的拆捡,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是环保节能的相关产业。建筑本身应体现低碳节能建筑理念,所以选用门式刚架作为建筑的结构形式,彩涂压型钢板作为建筑的围护材料。钢材是种可回收循环使用的材料,是绿色建材发展的趋势[6-7]。

3.2材料应用该方案采用了压型彩钢板的两种材质肌理,凸出的体量采用了0.8mm厚的象牙白横排波浪板,围护墙体采用了0.5mm厚象牙白色竖排波浪板(图8)。条纹方向和大小的选择,是建筑师综合考量建筑长宽比和现场施工效果后确定的。最终建筑材料既有所区分又和谐统一,体现了工业技术的精益求精的理念。不同波纹排布方向,不同波纹大小,虽然本身材料相同,但在细节和整体上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竖向条纹如同其他建筑设计中的条窗、条形装饰,可以拉伸建筑竖向线条。工程中,竖条纹板材应用区域和地面垂直,它与突出的斜向横条纹造型体量形成对比,强调了整个车间体块的竖向比例的同时,使斜面体量更加突出,弱化了建筑头重脚轻的视差错觉。整个建筑颜色为象牙白色,除了北面玻璃幕墙和窗户以外,并无其他色彩加入。远观之,如同一首白色的交响曲。色彩搭配方案,是由建筑师对建筑体量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和企业要求等方面决定的。在设计者看来,这种穿插交代清晰、外观造型符合内部结构空间的体量,理应用最简朴的色彩体现。当然,简朴并不意味着简单。

4内部空间

4.1生产区车间长宽都为109m,根据工厂生产工艺的要求,经过结构计算后,采用了纵向为4个门式连续跨形式。该体系在满足了结构要求的同时,满足了厂房对大空间的需要,获得了良好的室内效果,并且保证了自重轻、截面合理,达到了经济合理的效果。屋面设置了条型采光带,使建筑室内在白天没有人工照明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良好的采光效果,节约了能源(图9)。采光带顺应屋面排水流向,高低起伏。强调了室内外空间的有机联系,像优美的水袖绸带缠绵延伸,照亮了室内枯燥的工作环境,结合钢结构外露的构件,使空间显得丰富生动。

4.2办公区办公区室内空间由中部上下贯通的水景使门厅得到统一,门厅两旁上下两层为办公和展示区域(图10)。不同功能的钢结构构件和玻璃幕墙、玻璃顶相结合,体现了钢结构的特有表现力。进入大厅,正中T形楼梯丰富了垂直方向的层次,下面是方形水景点缀。光线从透明屋顶进入,悬索构件的阴影散落在厅内各个角落。在梯段中间平台看过去动静景异,给人一种亲切的归属感,将自然环境很好的融合进了室内大空间。

5结语

建筑美学 篇二

关键词:界画;建筑美学;文化认同

界画是建筑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在宋代达到了高峰。邓国祥《界画与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潘怡《界画中的建筑意味与人文精神》、苏丹《界画于界线内超越限定》、董朝阳《从界画作品中解读古建筑的艺术特色》、方振宁《绘画和建筑在何处相逢?》、陈嘉全《建筑视野中的趣味绘画艺术形态》等一批专家学者的论著通过历时已久的深入研究,对界画及其相关领域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爬梳了中国传统界画发展及其理念建树的起起伏伏。本文拟在众多研究基础之上对中国传统界画中的建筑美学思想和文化认同进行进一步阐释。

一、传统界画的缘起与发展

(一)界画的缘起

要论述中国传统界画的建筑美学思想和文化认同,就首先要明晰界画的缘起与发展。界画最初应用于建筑图稿,后经众多画家的艺术实践发展成为画科,界画是一种绘画的技法,又被称为“楼观”或“屋木”,最早起源于东晋时期。顾恺之《论画》一书中有关于界画的记载描述:“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二)唐宋时期界画的发展

虽然界画一直以来在中国画坛上居于从属地位,但在历史上也出现了较多具有代表性的界画家及作品,如唐李思训《九成宫纨扇图》《九成宫避暑图》,目前中国可考最早的一幅大型界画是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道西壁的《阙楼图》,五代时期有卫贤《闸口盘车图》,直至宋代,界画发展达到高峰期,出现了郭忠恕、张择端、马远、李嵩、赵伯驹、徽宗赵佶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其中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马远《踏歌图》、李嵩《水殿招凉图》、赵伯驹《汉苑图》、徽宗赵佶《瑞鹤图》等众多流传至今的界画,为后来学者研究建筑美学、社会风俗等都提供了详实的研究基础。尤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具有强烈的历史记录性,全图以长卷构图形式描绘了市井建筑、众多人物与郊区风景,整幅画面融合顺畅。画中的人物、建筑物都体现了极强的时代特征,通过建筑物的描绘可以看出画家相对克制的情感表达和对建筑造型的精准要求,画人物时则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职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细节特点,通过表现人物和建筑物的动与静,营造出画面整体情境,将一个时代的日常生活场景在作品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清明上河图》画卷中,历史背景、时代特征、生活方式以及交易瞬间都是融洽而和谐的,这也正是“迁想妙得”的最好体现。而宋代的郭忠恕则是以工匠计算建筑结构的方式进行界画创作,《圣朝名画评》一书就曾评论他的界画是位列“神品”的“一时之绝”,其作品《明皇避暑宫图》现藏于大阪市立美术馆。画面描绘了唐明皇的避暑宫,宫殿宫门向内背山面水,亭台楼阁、长廊庭院、水榭宫室刻画工细精确,大量的屋脊斗拱描绘深入细致、结构严谨。巨石、古树点缀,楼阁密集,前后层次清晰,疏密有致。“《明皇避暑宫图》勾线劲挺,虽说有界尺相助,但是众多的曲线,依然得徒手勾勒”,是不可多得的界画精品。

(三)元明清时期界画的发展

元明清时期界画发展有所回落,出现了夏永、王振鹏、仇英、袁江、袁耀等代表性画家。夏永《岳阳楼图》、王振鹏《龙舟图》《大明宫图》、仇英《上林图》《滕王阁》、袁江《梁园飞雪图》、袁耀《阿房宫图》都是优秀的界画代表作品。其中袁江的《梁园飞雪图》为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画家认真地描绘了华丽精致的建筑物,以极为均匀挺直的线条描绘了房屋的各个细节,比例精当,造型准确,丝丝入扣。由于大雪覆盖屋顶,画家索性将屋顶留为空白,与细密的斗拱、隔窗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当代界画的发展

当代代表性界画画家及作品有张孝友《南乡旧梦图》、黄秋园《阿阁图》、游新民《唐苑丽人图》《周庄纪游》《皖南纪游》等。张孝友《南乡旧梦图》是画家凭儿时记忆所绘的一卷“江南民国风情录”,为绢本工笔重彩画长卷。画面内容为清朝末年江南水乡城市中秋之夜,河埠市集人物桥船的写实全景。此图被众多媒体报道誉为“惊世之作”,张孝友也因此被誉为“当代张择端”。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古界画建筑表现多为建筑物的正立面、侧立面或轴测图,以散点透视为主要表达形式,这种传统方式虽然体现了较好的叙事性,但无法准确表达空间和景深的关系。张孝友深谙透视原理,他在作品中运用了西方透视学原理,能够从建筑物或街景的任何角度描绘对象。加之他多年对古代建筑、轮船、桥梁等大型人造物的复杂构造的深入研究,更能精确把握各个部分的透视关系。他的当代界画在运用西方透视学原理后,结合中国工笔画、兼工兼写绘画、写意绘画这三者的表现方法,进行糅合吸收后运用到画面当中,体现出当代界画家的思考,也展现了界画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二、界画中的建筑美学思想与文化认同

(一)界画中的建筑美学思想

因界画描摹建筑轮廓和造型常用界尺,与其他画种相比界画最大特点就是要求精准细致地再现对象。界画形象、科学地记录了古代建筑、桥梁、亭台楼阁、舟车、人物,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其意义不仅体现在美学思想范畴,还延伸至社会学、民俗学、建筑学等众多范畴。正是因为界画创作追求工整往往被誉之“匠气”,但“匠心”通常指做事情的心思巧妙及专业态度,而“匠气”则多指作品传递出的教条与拘谨,两者不能完全对等。界画创作领域因此常遭“冷遇”,这更坚定了界画创作者的创作信念,但凡涉足此领域的画家必是有备而来,创作过程更要求其建筑知识、作画心境、修养心性缺一不可,这和界画缜密工细的作画规律不无关系。界画产生缘起及绘制特点,极大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营造美学,使其在美术与建筑领域中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界画最初是以建造为目的,以宫室、楼台、庙宇为主要题材。绘界画者最初是一种工匠精神的表达和建造目的的表现,建筑物在建造的过程中融入设计者与建造者的思想,以建筑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画面很难充分表达画家个人情感,所以界画为了精准呈现往往需要画家克制情感,用界笔直尺绘制出建筑、舟船内部结构及外部形态。至宋元,界画绘制已经可以达到同比例扩大后对施工进行指导的精确程度,具备了当代工程制图的现实功能。历史上界画的近乎失传也导致了界画画种的边缘性,界画创作者若仅以界画闻名于世则常会遭遇时代冷眼,在宋代文人画兴起的大背景下,刻板谨严、充满“匠气”的绘制方法似乎完全无法同洒脱旷达人生趣味为伴。

(二)界画的文化认同

中国传统界画建筑美学人文思想极其深厚,界画中的建筑美学体现出人们在不同时期对理想栖居生态环境的向往,通过对皇家、宗教、园林、民间等各类建筑及装饰的绘制,深刻表达了时代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界画家创作常常需研读建筑桥梁构造、船舶制造等方面的文献,才能使其作品中的描绘对象严丝合缝、可供推敲。以建筑作为主体的界画和以建筑作为客体的山水界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建筑美学角度对人类生态环境的体验和认知。探讨界画的文化认同,就应将界画作品放入创作背景中,透过多层面的建筑美学与文化视野还原建筑本体环境,并对作者的情感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综合分析,才能对传统界画美学的发展做出真实而透彻的判断。同时由于儒道学说中“君子比德”“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中国传统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也折射在建筑美学思想观念中。因此,界画创作更要求“建筑美学”和“画家意念”合二为一,表现手法上要善于“隐藏”的同时注重“含蓄美”的表达。界画建筑色彩的运用也体现了社会的等级观念,亲王、公侯、品官、百姓均有不同的色彩体系。金朱黄常用于帝王、贵族宫室;青绿次之,可用于百官宫第;黑灰用作庶民庐舍色调。传统界画通过可游可居的体验意识、儒道思想的哲学观念、法象天地的造型手法、以小观大的空间表现全面阐释建筑美学与文化认同。界画画家由于其专业与艺术的共融性与同构性,凭借自身文学与艺术的修为,在吸收前代画家艺术造诣基础之上,将建筑美学思想及表现形式作为主题,创作过程始终追求“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境界,通过界画剖析社会人文精神、探究追求理想境界,同时表达美好生活、探析国运兴衰、关注民族荣辱。由此可见,仅从图像学角度研究界画发展是不全面、不科学的。

三、界画的传承与发展

(一)当代界画的传承

界画为中国古代建筑发展传承做出了贡献,它精准科学地记录了古代建筑、桥梁、舟车,体现了中国建筑美学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重要理念。界画历经了魏晋南北朝初步形成、隋唐逐渐发展、五代趋于成熟、两宋达至鼎盛、明清逐步衰落,时至近现代少人问津,如同一部被失手放进中华文明宝库角落等待发掘的史册。时至今日,界画应当具备一种新的姿态以体现它的活力。在谈到对界画的传承发展问题是如何考虑的时,当代界画家张孝友曾表达,自己很想抢救这门中国传统绘画,将界画的传统技法恢复出来,为其打开一扇门,赋予其更强的生命力。界画作为一个古老的画种,能否复兴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这门中国传统建筑表现艺术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衰落,这不免令我们深感遗憾。希望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文化的复兴,中国传统界画与建筑美学可以重现昔日的辉煌。

(二)界画的创新性发展

交叉学科已经成为新兴学科门类。界画在当代的发展除了继续因袭传统技法传承外,站在未来跨学科发展的视角下,传统界画结合当代的科技和手法寻求创新性发展更加成为可能。当代的建筑表现图和手绘效果图都是在西方透视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表现技法,如何在建筑表现、空间表达上走出中国自己独有的创新路子,就需要倚靠界画这门“中国最早的建筑效果图”去进行发掘和探究,要凭借跨学科的力量,统筹考量界画的未来发展,以界画为抓手,真正地讲好中国故事。

四、结语

界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门类的一科,始终在自己独有的轨迹上发展传承;界画家作为绘画史上不被关注的艺术家群体,也总是心无旁骛地坚持着自己特有的发展方向。正是这样的默默坚持使这门艺术能够传承至今,界画及其从业者如同蒙尘的瑰宝,始终坚定地等待懂得它的人们来发掘、来振兴。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2]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杨永生.哲匠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刘克明.中国建筑图学文化源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5]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6]邓国祥.界画与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J].美术观察,2004(06).

[7]任康丽.明代建筑界画及民俗形态分析[J].美术观察,2019(12).

[8]陈嘉全.建筑视野中的趣味绘画艺术形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2).

[9]刘骏.浅谈界画的兴衰沉浮[J].景德镇陶瓷,2015(01).

[l0]宋之仪.建筑文化视野之下的两宋时期界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

[l1]倪瀚聪.宋代绘画中民居建筑的类型、匠作、环境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建筑美论文范文 篇三

建筑学专业美术教育的目标就是把更好的服务提供给学生,为其从事建筑设计打下坚实的美术基础,技能传授和理性归纳是其注重的对象,而知识传授和感性描述往往被忽视;而在美术专业美术教育中,更加注重对象精神性内涵的挖掘,注重对个人情感的释放。而建筑学专业美术教育在当前培养建筑学专业人才方面,应改变传统的狭义误区,注重把学生的知识面向更加广博的方面拓展,强调学生基本功的扎实程度,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对国际竞争的参与能力。为此,改革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极具必要性,而且也是当务之急。

二、美术基础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措施

(一)素描教学

就建筑美术课程来看,最为基础的课程就是素描课,对学生观察和写生以及空间想象等能力的培养是其目的所在。就总课时来看,建筑学素描课要远远少于美术专业,学生美术基础几乎就是没有,而且具有薄弱的造型能力。在教学大纲中一般都是在大一设置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从建筑素描总体教学课时来看并不多,而且在安排教学上还存在分散状况,学生对素描技法和表现形式的掌握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因此在素描教学上,要求目的性与针对性较强就显得极为必要,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素描的表现技法进一步的明确,掌握物体形体的结构规律,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与理解。在实践中体会到:①在安排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现有基础,遵循由浅入深和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规律;②选择教学内容应开始于简单的训练静物形体结构写生,逐渐过渡到大量训练建筑空间风景写生;③结合临摹和写生应是教学方法采用的方式,从而能够与学生的基础和专业需要相适应,为教学效果获得良好奠定基础。结合自身的经验认为建筑学素描基础教学应以学科特点为出发点,把设计类的素描作为重点,设计类素描与结构素描相仿,对物体的结构形态进行研究是结构素描的主要内容,这有利于对学生设计思维进行拓展,推动其想象能力的活跃,有利于推动学生形象思维和创作意识的培养。结构素描有利于推动学生一般造型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形式美规律的认识训练,推动学生对物体形态和构造相关的比例尺度进行研究,强化物体的视觉效果,该设计素描较为理想。结构素描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以及室内外装饰等设计方面应用广泛。

(二)色彩教学

水彩画通过水对透明颜料进行调配,进而运用其绘成的绘画,绘画的艺术效果具有透明和流畅,以及轻快和滋润特征。在没有开展系统训练色彩前,学生练习的水彩渲染也极为简单。从教学实践得知,大多数同学在训练过程中对绘画技巧过度强调,致使对水彩的色彩变化等因素很难掌握。对水彩画技法过度追求往往使学生忽视基本色彩理论知识,致使在建筑表现与专业设计课上不利于掌握搭配颜色技巧,出现不协调的色彩冷暖关系等。而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水粉画作画工具,颜料具有较强的覆盖性,修改起来很容易等特点,表现力也较强,初学者掌握起来更容易些,所以一般情况下水粉画色彩训练常常被安排在第一学期色彩训练中。通过水粉画的练习对学生的色彩进行培养,学生首先在对解色彩意义进行充分的理解后,逐步开始学习水彩画。

(三)加强速写训练,快速提高学生造型能力

速写实质是学生学习绘画的最简化形式,是对物体造型综合表现的绘画方法,对于一个设计师而言,在对建筑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及艺术构思表现方面,它属于主要方式,是对感性知识进行有效获得的艺术手段,也是原始资料积累的最佳途径。在素描教学的全过程中,应把结合素描与速写的学习始终贯穿于学生学习美术课程中。讲授理论,对线条进行学习应是速写教学的开端,由于课时不多,而速写的学习和练习需要的时间却很多,因此速写教学在大一、大二的安排上,要求学生必须在训练方面花费大量课余时间,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运用对学生作业进行查看的形式,把学生的优缺点找出来,尽力做到每次的练习都有新的进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创新能力培养

传统观念认为,针对建筑学专业与城市规划专业进行的基础美术训练,也就是我们说的建筑美术课程,只要能让学生掌握下一阶段的专业课教学提供基础的绘画能力和欣赏能力,即具备基本的美术素养,就可以了。这恰恰是一种认识的误区,一直以来,我们没能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更具前瞻性国际视野、宏观的设计思维理念。此为建筑美术教学现存的突出问题。我们的建筑美术课程正是一门培养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锻炼学生深刻的感知能力,提高其修养并且与建筑的专业课程(也包括城市规划的专业课程)紧密衔接的基础课程。在着重培养学生造型基础、色彩观察能力和技术性表达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个性化品质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通常认为建筑美术,可以不考虑设计创意和设计观念的培养,认为那是以后建筑专业和规划专业教学方法中去面对和解决的事情,不在美术基础教学的讨论范围中。但实际上我们从历届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必须在基础阶段就通过教学方法来解决学生的创意习惯养成和观念意识植入的问题。这一点特别重要。

三、结语

建筑美学 篇四

一、互相合作、相互促进,共建基础课程

“思政美育+建筑美学课堂教学”,紧扣培固思想之源的育人要求,而通过将“四史”与建筑经典作品的巧妙结合,将思政与建筑领域工匠精神的有机结合,可做到以美为体,以史为魂,以气为引,向学生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和不朽功勋,向学生展示建筑的气质与内涵,推动“课程思政”与“筑美学课堂教学”同行同向。对此,本书为“课程思政”与“建筑美学课堂教学”同行同向指出建议,试图为相关人员了解、开展建筑美学课程思政提供有益参考。可将“四史”学习融入《建筑绘画》《建筑美学》《建筑设计》《建筑构造》《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建筑鉴赏》等课程教学,加深学生对红色革命文化与建筑文化的了解,激励青年学子朝着正确方向进行艺术创作;通过讲解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武汉剧院、哈尔滨量具刃具厂主楼、广州中苏友好大厦等红色建筑展现党的奋斗历程、优良作风,做到从专业创作角度去开展党史教育、专业课教学。另一方面,借助视频、音频阐发具有中国气派和华夏风韵的传统建筑,建筑设计、建造过程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美育培养融为一体,创新学生对于课程思政元素的获得感,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二、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开展实践教学

走出理论课堂的思政课与建筑美学,走入校园活动、基层活动的思政课与建筑美学课紧扣实践性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将建筑美学教学与思政教育从理论课堂拓展社会课堂,从校园内延展至校园外,积极引导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扩展视野、巩固知识、丰富体验、提升动手能力,既可创新教学方式与模式,又契合现代人才培养导向。而本书以此为导向,回答了如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实践,如何有效开展建筑美学实践教学等问题。其一,建筑类院校要积极开展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等实践活动,例如在校园内开展“共赏一次建筑展”“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技术鉴赏展”等活动,在基层中开展传统建筑考察活动、民族建筑调研活动、民族建筑美学探讨活动等,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建筑之美。其二,建筑类院校与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建设多个实践基地,并在实践基地开展“访建筑、看发展、拓视野”等艺术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深入基层、观察家乡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建设情况,提升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其三,拓展线上公益服务实践平台,例如开创“建筑美学鉴赏云课堂”,将疫情危机转变为思政育人、建筑美学教学模式创新的契机。

三、以文培元、互融互通,拓展教学载体

建筑美学 篇五

1生态建筑美学

生态建筑美学,就是将生态美学的观点引入到了建筑的审美当中,以生态思维审美为理论支点,以建筑为审美的研究对象,审美特性兼具理性与感性的双重标准,不仅注重建筑所展现出的形式视觉美,更关注于建筑材料与技术带来的生态效益与审美的经济与环境成本之间的博弈,是一门融合了技术美学与艺术美学、环境美学诸种分类美学的多维美学综合体系。

2生态建筑美学的特点

2.1低技材料高技运用、高技材料新型应用

低技材料在经过了特殊的加工处理之后,或是直接构成建筑的围合界面,或是以特殊的编织工艺形成建筑的护结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由栓皮树树皮余料压制成板包裹而成的吸音隔热性能良好的葡萄牙馆(图1);由以塑料的边角余料和标签纸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能重复使用、可降解、自重轻含水量低又坚硬的木塑复合材料的芬兰馆(图2)。而这些材料本身的材质质感、纹理在构成建筑界面的时候就给人带来了新颖的、富于自然气息的视觉美感。图1葡萄牙馆———软木板图片来源:2010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近几年在一些大型的建筑中得以成功应用的高技材料,如ETFE在上海世博会日本馆(图3)不仅仅是构成建筑护结构的材料,其双层结构结合和通风管道、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以及水喷雾系统共同工作,在建筑保持整体完整性的同时,更是给我们带来了材料在建筑应用上的生态美感。

2.2采用适宜技术改善建筑节能效益

不同于之前将建筑技术作为彰显建筑个性和强调视觉体验的兴奋点,或借助于最先进的建筑技术来表达设计师的创意理念。技术不再是张扬的手段、玩味的表现形式,不再盲目的追求最近技术的应用,因时因地依照现实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所需的技术。生态建筑在满足建筑技术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合理性和技术美这些之外,更是将技术与建筑形式、构件、设备等等元素的融合,人与自然还有现在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到了建筑技术考虑的范畴之内。通过自身建筑造型处理就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照明与遮阳,本土材料和回收废料制成的护结构实现的良好热工性能,风帽的自动捕捉风能源实现的自然通风等等都是在经济和技术成本上不需要过多投入就可以看到建筑节能效益的经典案例,因此适宜的采用相应的技术对于生态建筑达到合理的建筑节能效益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新颖的建筑结构形式、多样的材料质感与纹理和形态各异的建筑构件的不断涌现,建筑技术自身的美开始被人们所察觉和关注并纳入到了建筑的审美范畴之中。

2.3从生命权周期综合衡量建筑生态效益

在衡量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和生态建筑的生态效益的时候,仅从其节能减排的优势环节局部分析优劣与否显然是片面的。材料和技术的存在不可能只存在于建筑的某项环节当中,而应从生产、运输、建设、使用、维护、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综合全面的评价。大多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的性能优势体现在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生态效益,而往往忽略其运输的成本,建设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干扰和破坏,使用中的维护难度及成本以及再起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废旧的材料与旧建筑的再利用、本土材料和建造方式的使用和借鉴、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对于成本的衡量以及最后的回收阶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在保证性能发挥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和降低其他环节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4从整体上综合把握建筑的美学和谐性

生态建筑的美从整体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建筑自身造型与建筑技术的和谐美;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美。图4伦敦零碳馆图片来源:《世博会伦敦案例零碳馆———应对气候变化的尘世策略》建筑材料和技术应用于建筑护结构之上,如果只是简单的将技术与建筑结合,或许建筑材料和技术照样能发挥其性能的优势,但是、不协调的美感智慧给使用者带来视觉美感上的落差。我们往往忽视材料、技术及设备自身的美感,而生态建筑的美感应更多的来自于这些他们与其他建筑构件的巧妙处理。例如光电水幕墙结构系统以及原型取自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的上海伦敦案例馆的墙体绿化和风帽系统(图4)。随着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生态建筑外延的拓展,生态系统性能的研究不再拘泥于静止的建筑单体,而是将周围环境中的山川、河流、城市景观等等都纳入研究范畴。

2.5媒体技术力量深入参与建筑全生命周期

在建筑设计领域,图像合成技术与三维模型生成模拟已成为建筑设计过程成果直观化的重要手段,而随着电脑模拟与三维动画合成能力发展的日趋完善,以及随着出现的网络辅助设计,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已经不再只是充当工具而已,而是进一步成为建筑师思维的延续,从而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建筑的构筑流程。其已经超越了技术的层面,而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都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整个生命周期中都离不开相关媒体软件参与,SketchUp对于方案的三维形体的推敲与把握、CAD精确的数据建立、3Dmax和PhotoShop的表现图对于材料质感、建筑细部的表现力,使得建筑师能够在他们的帮助下对建筑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创作,即深入的图式思维。还有生态建筑设计中针对风环境设计的Airpak,以及光环境设计的Ecotect,绿色集成软件使得建筑设计更为科学合理,在形态设计上有据可依。把设计和建造阶段的建筑信息有效地运用于建筑的使用管理阶段,借助于媒体力量的楼宇控制平台系统,可以实现建筑的节能性、安全性、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技术化。

2.6关注多层面的文化传播

在对材料、技术生态效应展示宣传的同时,更深层次的是对于文化的传播。直至现代建筑之前,建筑师作为建筑的设计建造的灵魂师几乎掌握并通晓从建筑设计到结构构筑乃至建设施工过程中的绝大部分知识。而到了今天的信息时代,建筑所涉及到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文化。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建造需要凝聚生态学、工程力学、美学、结构、心理学等等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因而建筑设计也不再是建筑师的独角戏,建筑研究所涉及的各专业人员和知识的团队探索和合作。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多层面的文化,使得建筑呈现出协同性、跨地区、多文化的特征。

3结语

建筑美学 篇六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近代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及其硕士生发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学位论文为代表,在研究对象上集中在广东的三大侨乡,主要包括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2003)、赖瑛《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吴妙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这几部著作和论文进行详细的评析。唐孝祥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是一部从建筑美学视角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鉴了现代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理论成果,在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以此为理论工具,作者对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框架式的探讨。在论证岭南三大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机制和建筑适应性的基础上,《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这一颇有启发意义的概念,用来概括广东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精神,作者总结道:“从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强烈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化性”①、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创新性特征②”;兴梅侨乡“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和持守……形式多样的客家侨乡建筑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高度适应性……建筑选址的风水观念反映了客家侨乡对建筑环境的审美选择”;而潮汕侨乡建筑则表现出“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③。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的侨乡建筑研究文献,《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表现出了相对宏观和系统的视野,它不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的侨乡建筑风格进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现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驱动力,以及受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侨乡建筑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不平衡性。总的来说,《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点式的,它为建筑美学在侨乡建筑领域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坚持主客体相互契合的辩证思路原则,而方法则可以概括为反映建筑审美标准辩证性的审美文化机制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在唐孝祥教授指导的三篇硕士论文中,这些原则和方法被遵循和应用,使得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赖瑛的硕士论文《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主要从审美文化背景、审美属性、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审美文化个性几个方面来论证兴梅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在审美文化背景的相关章节中,作者将兴梅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自强不息、无私回报的文化心理”④,这是该文对主体审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体方面,除了对自然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一般性探讨外,该文主要概括了兴梅侨乡建筑人文适应性特征,即“重贵轻富的价值取向,趋吉避凶的艺术追求,进退两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即“千姿百态的建筑样式,礼乐相济的文化意境,独具一格的环境模式”⑥,最后。根据主客体相契合的原则,作者概括了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尝试性的文化开放特征,恪守传统的美学特征,基于堂横屋的建筑性质特征”⑦。朱岸林的硕士论文《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在论文结构上和赖瑛的论文基本相同。主体方面,该文将近代广府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商崇利、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的文化心理,恋祖爱乡、实业兴国的民系观念”①。客体上,广府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特征被概括为“积极主动的开放品格,汇通中西的融合思维,勇于创作的创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上,该文主要从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三个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吴妙娴的硕士论文《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比起前面两篇论文有了一些新的视角,主要体现于该文对侨资与侨乡建筑发展关系较为系统的探讨,该文总结了近代潮汕华侨投资的一些特点,包括投资房地产业比其他行业利润更有保障;地区城市人口增加,有发展房地产业的需要;以及传统心理和市政建设对房地产业的推动等。此外,该文也同样从主客体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体上,潮汕侨乡的民系精神表现出:“尊儒重商、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团结自强、博采众长的民系心理,微观技巧、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精美细致、雅俗共赏的审美理想”③,在客体上,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属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内涵深厚的人文适应性特征”④。总结来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表现为:“(城乡)建筑形制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术的务实性及建筑装饰的炫耀性”⑤。前者来源于“潮汕民系保守与开放的二重性心态”⑥,而后者则“体现了潮汕民系务实与虚荣的矛盾心理”⑦,“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体文化与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时体现了经验性文化及商业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响”⑧。以上三篇硕士论文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所建立的建筑美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和拓展了广东三大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由此我们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广东各地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如广府侨乡建筑的崇商重利、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兴梅侨乡建筑的重贵轻富、恪守传统与尝试性的文化开放;潮汕侨乡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观技巧等。若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各自的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乡土文化、儒家主体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结果,由于华侨群体的建造行为正是他们在中西文化抉择中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抛弃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文化全盘接收,还是兼容并包,择善而从,这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不同地域的华侨群体生存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多样的侨乡建筑风貌。

尽管现有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研究仍较为薄弱。主体审美心理没有客观的测量标准,华侨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对其界定只能依靠对主体行为和建筑现象的解释。但现有研究往往从建筑现象做宏观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对主体的社会构成,以及主体行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对于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学的特征。诸如“开拓创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实上是建筑反映出来的主体精神,这些精神特征不仅见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饰、家具等等其他物质资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审美文化特征应当更加类型化。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实际上反映了对主客体联系认识的断裂。第三,关于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与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现有研究还较为表面化。社会经济政治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影响如何参与到具体建筑形态的塑形过程中去,这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现有研究往往回避的问题。第四,现有研究较为忽视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与侨乡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认识到侨乡建筑文化是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但仍然使用相对静态和孤立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现象,而忽视其动态和过渡性的审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个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还有待深入挖掘。侨乡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体系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过程在民间演进的生动实例,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鲜有研究讨论近代广东侨乡所发生的建筑文化适应现象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

解决以上学术缺憾的关键在于,寻求某种视角,或是某个概念,或是某种方法,来统合主体与客体,以及各种学科视野。正如唐孝祥认为,“美学的学科边缘性和建筑美学的边缘交叉性质,决定了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研究在对象上的复杂性,在目标上的多样性和在方法上的综合性”①。这一观点对于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也同样适用。但是难点也出现在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客体的研究倾向与主体研究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现象的研究倾向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结合起来。从而解决现有研究中各种视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联系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引入“空间”概念作为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中联系主体与客体,建筑学与其他学科视角的一条桥梁。这里的“空间”不是单纯的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而是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视野的重合点。在社会学中体现为空间社会学,在经济学中体现为空间经济学,在心理学中体现为环境心理学等,空间概念的不同层面为各学科视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处于空间转型的历史阶段,传统空间模式被逐渐消解,新的空间模式开始扩张,这是其建筑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思想空间、艺术空间等各层面空间内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间与其它人工环境共同构成抽象空间的物质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各学科视角的侨乡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统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体现出过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动了社会的空间变革,同时也是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果。见表1。通过考察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所推动和反映的社会空间变迁特征,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众性,它表现为一种“建筑风尚”。由于社会空间不会因为孤立的、偶然出现的新空间形式而发生变迁,只有当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为大众予以认可时,我们才能说整体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社会空间变迁,因此这里涉及到空间转型的动因、发展机制和结果。首先,从动因来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长阶段都存在着空间的扩张现象,即通过对空间的占有,来实现文化原型的自我复制和繁衍。然而,客观空间的有限性则预示着增长的极限,导致了不同空间模式的冲突,近代广东社会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间冲突的表现;其次,从发展机制来看,空间文化模式转型是一种质变过程,与常态下的线性扩张不同,这一过程的空间扩张呈现指数化暴涨的特征,在物质实践上表现为某类建筑形式的流行热潮,流行既可以从原有空间模式的母体中产生,也可以通过跨文化方式产生,“当一种习俗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就可能演变为另一文化圈内的时尚并被再次流行。当然,此时尚已非彼习俗,它是一种经过了异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时尚”1,近代广东侨乡西式风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这一规律,国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异于西方本国人的审美经验,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误读和自由发挥的情况,因此侨乡建筑普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最后,从结果来看,在流行阶段以后,空间的扩张或衰落消失、或衰趋于稳定、前者仅表现为一时的建筑风尚,后者则成为稳定的建筑风格,然而还有第三种结果,即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的演化结果,它们没有成为主流的空间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纵观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已取得了较为坚实的成果,但仍存在广阔的学术空间有待后继者深入发掘。笔者认为,主客体研究的联系性,以及建筑学视角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是深化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而加强联系性的途径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审美文化与近代侨乡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审美文化的性质和地位上来说,侨乡建筑是近代民间建筑本土自主演进的一种途径,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们参与到对传统地方建筑体系进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间文化模式的历史潮流中,在民间建筑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成为广东两省侨乡空间文化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推动广东地区的城乡建筑和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促进侨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筑美学 篇七

关键词:美学;理念;建筑设计;研究

现如今,在当代社会中现代建筑物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传统的建筑形式并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感官需求,需要在艺术方面和美学方面进行创新,是当代建筑设计的重点所在。

一、美学规律的协调性

良好的建筑作品可以使城市空间中的人为因素和资源环境有机的融合,在提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使人们居住的精神生活也得到提高。由于人们对美学的理解各有所见,但建筑艺术中美学的应用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想要实现房屋设计的美学特征,就需要按照相应的美学规律进行设计,使房屋建筑设计符合艺术的要求。实现不同艺术的一大重要前提,是保证设计具有一定的协调性。房屋建筑具有多种设计方案,而且在设计过程中也具有多种多样的设计意图。在当前的房屋设计中,由于出现多样性而造成协调性严重缺乏,导致房屋的美学特征丧失。第一,房屋建筑要实现几何形的统一,实现房屋建筑协调性主要基础条件就是几何形体的统一,要实现几何形体的统一,需要对几何形体中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分配,并且多尺寸、形状等进行协调。第二,需要实现主次分明。例如,例如较小部位和较重部位的主次关系。第三,根据形状的协调性,尺寸协调,并且将其贯彻到建筑物中,这是能够将建筑物从内到外变成统一结构,最可靠的方法。对建筑进行分解,可以把其分解为从属与主体两个部分,在建筑的设计上,要明确对待从属这一部分,以防出现主次不分明的现象对建筑表现形式造成平淡与松散的影响。此外,设计建筑外观时,一定要对从属和主体进行各自对待,以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主体部分需要从属部分去衬托,这样才会使建筑外形的表现力得到提高。其次,色彩的协调要特别的注意,选择建筑材料时,建筑色彩应该合理的搭配,这才会使艺术形成良好的风格,同时也可以达到色彩协调的目的。而且,选择色彩时,应该懂得不同色彩代表的事物也不同,以防矛盾的发生,同时还可能会降低建筑视觉效果,最后还会导致其艺术效果不明显。色彩方面的统一,在建筑材料选择方面,通过采用相同的材料,会产生一种,较为强烈的统一感。通过对建筑材料色彩的对比,也能产生一种较为戏剧性的效果,但是应该注意色彩的比对,避免在色彩上发生矛盾。建筑本身具有多样性,其具有许多的功能,如果建筑中不能实现一体化,就会导致其整体结构和外观出现不协调。

二、美学规律中的均衡性

建筑自身的虚实变化、色彩、大小、质感、高低等都有很多的不同,这使建筑自身成为了一大特点在建筑美学中。很多情况下,材质较为粗糙、体积较大的建筑物,会给人们带来以稳重为主的感觉。相反材料较为光洁、体积较小的建筑材料,会给人们带来轻盈的感觉。提升人们对建筑物的感觉,这是建筑美学中的研究方向。建筑物中各个部分的重要关系就是建筑物的均衡,人们在观赏建筑物时,建筑物的均衡会给人们带来一些影响。只有确保其均衡性,才会让建筑物的艺术效果有很好的体现。首先,我们必须关注与重视建筑物的对称,才能够实现其均衡性,如图1所示,著名的北京故宫建筑,十分注重对称,按照“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原则,依次将对称的建筑坐落在中轴线两边,表现出了美学理念,还蕴含着美好的寓意。实现建筑对称对复杂的建筑物会带来很大的挑战,想要实现复杂建筑物的对称性,设计者们就必须通过不断努力去完成。表达没有规律的均衡特点时,就需要用到杠杆原理,同时还需要运用合理的设计手段,以达到使建筑物的均衡中心凸显的目的。合理的引导建筑物使用者,在确保建筑物均衡性时,还需要特别关注建筑物的稳重型。在实现其稳重型时,需要通过各种不一样的手法来实现,让人们感受到稳重型。现如今的建筑对其自身稳定性的表达,需要通过特殊结构的设计以及材料的质感等具体要求来实现,确保其稳定性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美学规律中的比例

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建筑物的比例设计,同时也是实现人类感官的重要基础。而所谓的建筑比例设计,所指的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建筑物的长、宽、高等属性的大小关系,进行一定比例的合理设计。建筑物本身从局部到整体都具有一定比例的关系,良好的比例关系,能够给人一种,很好的感官体验。如果在建筑的过程中不能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建设,或者建筑比例的设计存在相关的问题,会导致建筑的美感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而对于不同的建筑物来说,在选择建筑物比例的同时需要根据其实际使用特点进行决定,而这种比例具有简单的基数比和动态比例,按照这些比例关系进行建设,有助于建立协调的比例关系。同时表情的协调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建筑物所采用的,都是同一类型的结构体系,并且能够使用结构的外观,来代替建筑的外观,这样做能够实现表情的协调性,并且,建筑物的功能,往往是决定建筑物性格的主要因素,所以,功能表现方面达到统一,也可以使其达到协调的效果。

四、美学韵律之中的规律

大自然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其自身的韵律所在,并且也是广泛的体现在自然之中个个物体和现象之中的,它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美学特征。韵律是一种重复性有规律的节奏,是一种重要的、体现美的形式。正是因为韵律具有这种重复性,所以才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之中,重视和利用韵律的美学特点,使其与建筑特征进行结合。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不同元素进行重复性设计,会给人们一种独特的韵律感觉,使建筑的协调性和表现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通过掌握建筑物的韵律特性,能够切实有效地实现建筑物规律化。通常来说,建筑物需要在设计上考虑韵律特性的方面有很多。在建筑物形状方面的重复,需要考虑建筑物中的墙、门、窗户以及立柱等物体,在建筑物尺寸重复的设计方面中,对建筑物内部的外部跨距尺寸和立柱间距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想要实现建筑物的韵律性,就必须使建筑物室外与室内进行结合,与此同时还需要将建筑物中细节部分的工作做好,只有做好上述几点,才能使建筑物具有自身的韵律,由于建筑物的韵律体现的形式有很多种,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建筑物之中,只有真正实现了建筑物所具的韵律,并确保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才能够使建筑物所具有的感染力完整的表现出来。

五、美学序列性的规律

在建筑美学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使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进行完美的融合,并且将建筑设计完美的融入序列之中,进而达到实现建筑物美学有序性的目的。在建筑物的设计方面,明确了建筑物中建筑序列的同时,还要对开始处与结尾处进行较为缜密的构思,将自然引导的建筑物呈现出特定的序列,使建筑物具有一定的序列性,进而实现建筑物美学的要求。通过进行合理的设计,将艺术设计的高潮融入其中,并且将艺术气息体现在整个建筑序列之中,使建筑物美学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美学规律序列性之中,主要具有规则布局与不规则布局两种形式,规则的序列能够给人们一种较为简便、明朗、庄严的感觉,并且可以激发居民产生强烈的感官体验,通常规则序列适用于较为大型的建筑物,例如政府部门、社团等。而不规则序列,所体现的是一种灵活的运动感,能够使人们受到感染,彰显其自身个性,不规则序列通常适用于住宅、运动馆等建筑物之中。建筑是文化的一种载体,也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一种体现,它能通过直观的形式来反应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并且能够使人们树立科学的环境意识。通过精湛的建筑工艺以及精巧的设计构思,将自然风景与建筑结构进行完美的融合,使建筑文化的感染力得到增强。

六、实现美学理念与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

美学理念是一条能够将精神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线,所表述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体验,也是建筑设计的精髓所在。通过提高设计师的水准,并且加强理论美学实践的统一,以及传承中国建筑设计美学的精神,是实现两者完美结合的重要所在。建筑设计的作品,不仅仅是属于创作者自身的,也是属于环境、城市和居民的。设计师是建筑设计的总规划师,其自身素养和对美学的概念会体现在其作品上,这就需要建筑的设计师进行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对美学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努力打造符合人类需求的作品。虽然在我国一些中等级院校已经开设美学理念等相关课程,但是其深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并且在与社会建筑设计接轨的过程中,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提高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我国还需要为设计师提供与其他建筑设计师对话的机会,使其理解建筑设计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并且通过媒体对外开展相应的活动,并且创办美学设计大赛进行宣传,将美学的理念与建筑设计的融合面向全社会,使美学概念成为人们的基本文化素养。传承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方面,主要从从建筑形体、技术方面的应用与扩展和传统美学观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理解,合理的使用中国古典元素,来激发这种感悟的共鸣,释放人们忙碌的精神,使人们能够感受建筑美。

七、现在建筑中美学理念的应用

伴随着时代的迁移、科技的进步、文化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的形象,也需要符合人们需求,才能良好的反应当今社会的面貌和时代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现在建筑设计融美学理念的体现,建筑美学具有时空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这种设计美是属于时代的,通过对建筑物的色彩、质感以及比例进行处理,使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得以完善的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则是现代建筑设计美学的载体,在我国现在的建筑设计之中,依然具有古代建筑的色彩,既诠释了内涵,又伴随着时代变化而发生着改变,在建筑设计中,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成为现在建筑中比较热门的理念,这种理念在国内的现代酒店已经得到很好的实施(如图2所示),在设计之中能让人们感受到环境和建筑融合的美,在整个设计中,中间用于车流通过,左右侧为人流通过,车流和行人流向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互相并不干扰,并且酒店门外和整个系统中的天桥公交车站进行紧密的相连,提高其使用价值,再为人们提供了生活方面便捷的同时,还给人们一种视觉上和精神上的享受。

八、结语

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建筑物是为我们提供多种多样的生活内容的场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建筑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通过将建筑艺术与生活进行联系,同时建筑美学的理念、风格等因素,与建筑设计进行良好的融合,使美学规律得到良好的应用,以满足人们对美感的追求。

作者:陶帅 单位: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孙琳。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4):274.

[2]王丹。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4,(11):239-239.

[3]韩晓娇。贝聿铭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

建筑美学 篇八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之交,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在漫长的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可分别以秦汉、隋唐、明清为代表。

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发展历程以外,又有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的不同。

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伦理观,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隋唐达到高峰,明清更加精致。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重视规整对称突出王宫的格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规整式格局有所破坏,汉代又开始向规整的复归,隋唐完成此一过程,元明清则更加丰富。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三大帝都。

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及于其他几乎所有建筑类型,如祭祀神和先贤圣哲的宗教建筑坛庙,以及在特别强调血缘亲缘的关系、特别重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等观念的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帝王陵墓等,它们几乎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类型,以规模之隆重,气氛之肃穆而令人瞩目。

中国主要流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还有石幢、石灯等建筑小品。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的影响,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文化性格,充满了宁静、平和而内向的氛围,而与西方宗教建筑的外向暴露,气氛动荡不安完全不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观向佛寺,同样具有安详的风韵。如若分类,佛道寺观大致可分为敕建寺观和山林寺观两类,前者更接近宫殿,严谨壮丽;后者更接近民居,自由灵巧。佛塔在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发展脉络历历可寻,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也体现得更加鲜明。

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而与其他建筑体系更强调人工与自然的对比不同。这在中国各建筑类型中都有明显的反映,如城市、村镇、陵墓或住宅的选址和布局等,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风水”学说就是其集中代表。注重与自然高度协同的观念在园林中更有突出的表现,而与欧洲或伊斯兰的几何式园林有别。中国的建筑具有礼仪性,中国园林也是如此,查尔斯。詹克斯指出,如果园林确是严肃地试图表征宇宙,而且真也表征永恒之国或佛国乐土的话,那么园林的结构应同其他的宗教形式或礼仪的空间具有某些共同之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园林起源与圣山魔石有关,同某些皇帝向往长生的企图有关,也同源远流长的文人隐士力图与神秘的道相和谐有关㈠。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道自然。”老子的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国人上古的自然崇拜观念,同时也影响了中国漫长历史中的园林建筑。有人指出,中国的园林建筑,最主要体现的是天、地、人的自然融合,其主要要素是山、水、花草和建筑㈡。中国园林起源于灵台、灵沼,而灵台、灵沼分别对应山、水。因为山、水是自然的基本元素,而建筑就是置于山、水之中,构成“天人和一”的关系。中国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种,两汉时以前者为主,成就高于后者,唐宋以后私家园林的水平渐高,到了清代,皇园转而要向私园学习了。它们虽具有共通的艺术性格,而私家园林更多体现了文人学士的审美心态,现存者以江南地区成就更高,风格清新秀雅,手法更为精妙;皇家园林主要在华北发展,现存者以北京一带最集中,规模巨大,风格华丽。中国园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被欧洲人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种类繁多的民间公共建筑如宗祠、先贤祠、神祠、会馆、书院和景观楼阁等,以明清留存最多,也无不深深浸染着传统文化精神。衙署留存较少,现存较完整的几座也都在清代,有一套规定的布局模式,为示清廉,风格都比较朴素。属于居住建筑的王府和各地民居现存者也多是清代所留,其中民居尤其值得注意,不但种类繁多,形式十分多样,而且以其更直接更真切地面对普通人生,所体现的群体文化心态也特别率真而质直,反映的地域特色更加突出,其特有的朴质明智之美,有时并不在皇皇巨构之下。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但有些类型如园林、某些山林寺观和某些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而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放射外向性格、体形体量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

建筑与世界其他所有建筑体系都以砖石结构为主不同,是独具风姿的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结构不但具有工程技术的意义,其机智而巧妙的组合所显现的结构美和装饰美,本身也是建筑美的,尤其木结构体系,其复杂与精微都为砖石结构所不及,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对有机的结构构件和其他附属构件的进一步加工,就形成为独特的中国建筑装饰,包括内外装修、彩画、木雕、砖雕、石雕和琉璃,有十分丰富的手法和生动的过程。

中国各少数民族建筑也都各具异采,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的整体风貌。藏族建筑深植于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土壤之中,虽吸收了汉族建筑的一些形象和手法,而自成体系,非常富于特色,规模宏大,色彩鲜明,性格粗犷巨丽,其代表性杰作,不愧为世界级的建筑精品。维吾尔族以伊斯兰教建筑成就最大,属于世界伊斯兰建筑体系,造型浑朴含韵,性格静穆沉思,其民居也与汉族民居有显著不同。傣族信奉上座部佛教,建筑受同为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区的泰、缅等国较大,除富于特色的干阑式民居外,以妩媚玲珑的佛寺佛塔更具风韵。侗族建筑虽受汉族影响较大,仍以其特有的鼓楼和风雨桥闻名中外,艺术性格质朴古拙。此外,如回族伊斯教建筑、纳西族、白族、土家族和朝鲜族民居,也都各具异采。这些民族的建筑艺术作品,象闪现在天空的点点明星,与汉族建筑一起,共同组成为中华建筑的灿烂。

由于的原因,中国古代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有关建筑的系统专著,但中国建筑的高度成熟及其伟大成就,证明中国建筑不但拥有而且已发展为十分富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理论,包括一整套建筑哲理,也包括建筑或环境的空间和形体构图。它们散见在各种文史典籍之中,而且采取了“中国式”的阐述方式。有的虽然还没有被古人为文字,但从大量的建筑作品中,人们还是有可能读懂其中深藏的信息。

中国建筑从原始开始萌芽,历商周至秦汉,为萌芽与成长阶段,可以秦汉为代本。秦汉建筑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秦汉的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未,又出现了佛教建筑。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揍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到汉未以曹操邺城为标志,已完成了这一过程。宫殿结贪官苑,规模巨大。祭祀建筑是汉代的重要建筑类型,其主体仍为春秋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秦汉建筑艺术总的风格可以“豪放朴拙”四个字来概括。屋顶很大,已出现了屋坡的折线“反字”,即以后“举折”或“举架”的初步做法,但曲度不大;屋角坯没有翘起,呈现出刚健质朴的气质。建筑装饰题材多飞仙神异,忠臣烈士,古拙而豪壮。

中国建筑历魏晋隋唐而宋,是发展与高峰阶段,可以隋唐为代表。魏晋时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形成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复杂局面。中原士族南渡,江南地区开始进入了建筑艺术舞台;人生多难,促使佛寺、佛塔和石窟大量出现,成为中国仅次于宫殿的重要建筑类型;文人常退迹山林,促使了美的更深发掘,中国园林美学获得发扬的契机。隋唐在长期动乱以后复归统一,尤其盛唐,安定,繁荣,国力强盛,与西域交往频繁,是中国封建社会盛期,建筑艺术也取得了空前成就。隋唐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佛教建筑、陵墓和园林为主。都城规划已完全规整化,气势恢宏,格律精严。宫殿组群极富组织性,空间尺度巨大,舒展而大度。佛寺格调欢乐而华丽,洋溢着对现实人生的积极肯定。陵墓依山营造,气势磅膊。园林已出现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风格区分,以后者的艺术意境更高。隋唐建筑单体内质外美,非常强调整体的和谐与真实,造型浑厚质朴,已较多采用凹曲屋面与屋角起翘,十分柔和大度,内部空间组合变化也很适度。隋唐建筑艺术风格可以“雄浑壮丽”四字来概括,具有可贵的独创精神,重视本色美,气度恢宏从容,堪称为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高峰。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建筑艺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

五代两宋至元,封建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审美趣昧更趋近于富有普通情趣的日常生活,艺术日益程式化,更着意在细部和装饰的追求。

都城仍然规整方正,商店居宅临向街道,面貌生动活泼;宫殿规模远小于隋唐,而序列组合更为丰富细腻;部级祭祀建筑布局严整细致;佛教在唐以后己显衰微,佛寺、佛塔已不复见盛唐的恢宏;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实践更加丰富,与前代相比,同样现出繁细的倾向。官式建筑完全定型,结构简化而装饰性加强。总的来说,明清建筑艺术可以“精细富缛”四字大致概括。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939609.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939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