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优秀9篇

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优秀9篇

更新时间:2024-04-13 15:24:18 点击: 来源:yutu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理的9篇合作学习理论,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合作学习理论 篇一

关键词: 合作学习 体育教学 教学研究

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时代的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张扬。运用合作学习,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起源于20世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70年代初,欧美国家的专家们将合作学习理论应用于课堂,发现了将合作学习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合作学习已广泛应用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等国的大、中、小学的各种教学中,对于营造课堂教学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其实效令人瞩目。世界各国研究一致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在美国,“合作学习”与“掌握学习”一起被人们誉为当代最受欢迎的两种教学策略,逐步发展为一个教学理论研究领域与教学流派。

二、合作学习的定义和特点

1.合作学习的定义

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

2.合作学习的特征

(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2)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

(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

(4)合作学习是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5)合作学习是由教师设计教学,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度。

三、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既必须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又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把这两个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教育学理论或教学经验来看,若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则任何教学都不能成功。

1.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运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它并不适合所有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事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选择那些便于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发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功能和优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集体项目的教学必须提倡合作学习。例如:在篮球、排球教学时,必须让学生知道合作,不能只注重强调个人能力的发挥,即使排球的主攻手能力很强,如果没有一传的到位,没有二传的隐蔽传球,则主攻手也很难成功扣球。

2.合作学习就是要进行“互动式”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和自由分配的时间。这种教学思路并不是“放羊式”教学,而是通过群体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练、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解动作的要点,并做示范,让学生对动作有总体上的认识,在让学生模仿的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体会该动作的要点,明确怎样才能完成动作,同学之间互相沟通,自主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统而有法,放而有序”。

3.合作学习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制定有利于展开合作的目标结构,精心设计问题、任务。这就是说,该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比赛时,例如:田径接力比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把身体条件好和差的同学搭配,这样学生才有积极性,认真热情地比赛;假如直接按点名册分组,会造成人员分配不均,失去比赛的意义。

4.实施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帮助学生认识到掌握合作技能的重要性,训练学习“接受他人见解”的技能。在体育教学中创设运用体育技能的情境,鼓励别人参与,同时提供在体育学习中进行社交的机会,掌握社交技能,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鼓励那些性格内向的同学参与到教学之中,多给他们合作学习的机会。这些都是在体育教学中改变学生合作行为的关键。

5.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学习及相互讨论的时间,并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在教学生跨栏时,教师在教完起跨腿、摆动腿示范动作时,让学生模仿练习,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独立学习,体会动作完成的要领。在课上交流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不随意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裁判或中断。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策略,我们必须研究。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成功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使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2000(6):7.

[2]张庆林。元认知的发展与主体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04.

[3]刘吉林,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北京:人民教育,2004(2).

[4]雅各布斯等著。林立,马容译。共同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5]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中央教科所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6.

合作学习理论 篇二

关键词:合作教学;教学成果;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115-01

在学生的学习认知中,在老师的授课讲解中,我们必须把学生放在主置,尊重学生的自主作用,避免学生只是被动的去完成任务,养成被动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是非辨别以及自主学习习惯。物理是很多学生头痛的学科之一,也是很多老师公认难度较大的课程。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采用合作学习教育法,学生共同参与实验操作,讨论完实践报告,互相交流学习心得,相互借鉴学习方法,对学生只能是有益无害。

一、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合作学习是把学生作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依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在学生的学习是通过老师的适当引导以及同伴的帮助下进行的教育心理学指导下,形成的独特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的只是给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老师从主体地位退居二线,与以往的灌输思想、知识相比,老师最大的作用的是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从正确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为了是学习活动能够有序进行,也为了合作学习能够有效进行,老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应该考虑周到,设计活动内容时,要紧扣学习目标,争取通过合作学习后,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好比在进行《牛顿第二定律》这一实验课题时,就可以安排学生分为六个人一组,每组三套实验器材,每两人一套器材进行合作学习。在每个小组都领到实验器材,试验时用到的气垫导轨,数字计时器,天平,细线,标尺,砝码等之后,规定各小组完成实验时的时间,学生在有限且合理的时间内,完成操作,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加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联?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在各小组见实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

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全体小组成员共同进步,有能帮组学生提高与人交流沟通打交道的能力,促使学生之间更好地团体关系的形成,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的。

二、合作学习的实践方法

1、理论指导阶段

不管是做什么事,完成什么目的,早起都需要理论的指导。所谓理论指导实践,就是说,理论作为指导实践顺利进行的依据,在实践之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早起的理论课很大程度上是老师授课,学生按小组讨论学习。理论课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形成知识体系的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过程,老师应该把握好节奏,做好课程安排。例如,在学习课程《力的合成与分解》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先做系统的讲解,说明原则性的知识点,交代清楚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比方说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力的合成原则,等效性原则。然后由学生提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力的分解和合成的实例。在讲授理论基础阶段,老师是主体,参与的会比较多,这样才能帮学生更系统更完善的学习知识。

2、实践操作阶段

物理课涉及生活实际的方面特别多,并且教学大纲中安排的实验内容也特别多。这样的学科学习时只有把它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多做实验多实践才能真正的掌握其中的要领,使学习的理论得到巩固和提高。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这里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实验操作阶段,老师变身为教练或者说是裁判,老师要做的就是实验分组,实验内容规定,实验目的设置,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做好顾问。小组内的分工要明确,并且每次要变换工作内容,回答问题,做试验总结时可以由老师制定小组成员回答,这样可以防止一些学生偷懒耍滑,促使每个学生都能专注于实验,参与到实验活动中。

三、结束语

合作学习逐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采用新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巩固提高了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间接的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学习习惯,提高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相信,在不断地探索研究,以及教学实践中,它会越来越具备生命力,优越性会越来越明显,有点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 申 华。物理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认识和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8):35.

合作学习理论 篇三

关键词 中学英语 合作学习 概念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合作学习理论

1.1 概念

合作学习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提出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它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共同学习。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师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分组完成指定的任务,并由师生共同进行分析和评价,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合作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意识、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合作中发现自身长处和不足,并且实现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2 合作学习的五要素

(1)积极地互相依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就是让学生在合作中对为自己的任务负责,也要为全组同学积极奉献。(2)小组的责任感(Small Group and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这就包括小组每个成员以及整个小组的责任意识,按小组成员的任务分配和完成情况进行记录,每个人都对所在小组负责。(3)建设性的交流(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探讨,各抒己见,以实现不同想法之间的交流。

2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合作学习并不是单独针对英语某一项技能的教学策略,而是渗透在英语听写、口语、阅读各个板块中的,唯有在教学中将合作学习理论有机融入听说读写的教学中,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1 听写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词汇是英语的基本构成部分,也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和重点。《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五级需要达到掌握1500~1600的词汇量和200~300的固定短语的要求。八级则要求掌握3000词汇运用和400~450的固定短语。这对学生的词汇和短语掌握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英语学习,词汇是基础。学生如果在词汇学习上无法达到教学要求,就会日渐感到学习吃力,并且会对听力、口语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为了巩固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听写教学可遵循合作学习的原则进行。首先是由老师报,学生写,然后由老师检查听写情况。其次是由学生之间互相听写,或者是优秀学生报,词汇掌握比较差的学生写,然后互相评改。最后在完成一阶段的听写之后,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定期不定期地进行互相听写和评改,并由优秀学生指导较差的组员听写。在互帮互助的基础上互相进步,如此才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

2.2 口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按照《标准》的要求,口语在1-9级的学习中难度会渐渐有所提升。并且在五级中额外强调,口语能力达到能够以指定话题为中心展开一段简单的对话,表达自身想法和观点,并且能够在讨论中完成信息的整合和交流。

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策略,因为口语是建立在人与人互相交流的基础上的,所以合作学习能在此发挥较好作用。合作学习在口语学习中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让全班学生参与到说话和讨论中来,实现用英语交流和讨论的目的,在合作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流有多种合作形式,首先确定讨论题目,学生独自思考对话内容。其次是搭档之间互相对话,搭档的组合形式有多种,比如固定搭档(同桌、好友)之间展开对话,也可以灵活变换伙伴,通过自由搭配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交际能力。

《标准》不仅在阅读的词汇量上有所增加,而且阅读文章的篇幅也有所加长,这无疑也为学生的阅读制造了一定障碍。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将合作学习的方法灵活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来,阅读题型同样也可以安排学生以合作形式去完成。教师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通过哪些方式解决阅读障碍和阅读问题,并且在合作学习中能够使学生明白使用哪些工具和途径去完成阅读任务。阅读教学的合作学习可以从以下内容着手:(1)针对标题和插图进行讨论。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文章内容的预测能力。(2)针对段落和文章特点进行讨论。针对某些篇幅较长的段落或是描写细致入微的段落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艺术的鉴赏能力,理解英语的表达习惯的思维模式。(3)针对长句、难句进行讨论。对文章中的长难句进行讨论,有利于使学生对英语句子结构有所了解,并且能增强分析长句的能力。

在英语阅读教育过程中,以合作形式培养学生的推论(deductions)和推断(inference)能力,并且能够设身处地领悟阅读材料的内容和核心思想。在课文或是课外读物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在一些富有争议的话题上展开讨论,更是能达到举一反三、一题多解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八年级(下)unit 2的课前,可以针对“Have you ever told lies?What are they?”的问题展开讨论,此时各种各样的答案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很快将注意力转移到教材的阅读内容中。

3 结语

英语作为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其适用范围是非常广阔的。我国的英语教学只有与国际接轨,借鉴包括合作学习在内的一些先进教学方式和策略。同时对国内英语教学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和创新,才能真正在新课标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学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策略,从而提高我国中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和英语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淑华。论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合作学习[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

合作学习理论 篇四

想要让合作学习有效辅助实验教学,就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教学创新.教师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各种开放性的实验设计,也可以鼓励学生验证自己设计的实验,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性实验.教师要给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不要过多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在合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实现实验教学的创新,才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验中有更多新奇的发现.这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课外开展多种迷你小实验,如用废旧牙膏皮制作小船、用饮料瓶制作潜水艇、用排液法称物体的质量等.这些趣味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也能够深化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体验.又如,在学习光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在课外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制作幻灯片、针孔摄像机、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天文观察;在学习电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外设计安装各种要求的电路、对电学中的规律深入研究,并且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检修家庭照明电路、安装简单的照明电路;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实验.在这些开放式且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实验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能够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充分的发挥舞台,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实验教学和生活相联系

结合生活实践开展实验教学是实验课程中经常采取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并且能够全面地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培养.教师要善于结合生活中一些好的案例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生活实例来渗透物理学知识,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应用与体现.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对于一些有趣的生活现象进行探究.这不仅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也可以给学生提供趣味化的实验资源,让实验教学能够达到良好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联系实际的典型问题,通过教师示范指导、师生讨论和学生练习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运用二力平衡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所受的力和根据已知力来确定未知力的实验活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的解释,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情况的判断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开展探究.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事例,通过分析、讨论,帮助学生找到分析、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和方法.实验教学和生活相联系,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从而提高物理学习效果.

三、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验活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这将为课堂知识教学以及课堂实验教学提供推动作用.知识教学是让学生从理论层面对于相关物理学知识有所了解,课堂实验是简单地对于这些知识进行验证,课外实验活动则是对于知识的深化,能够促进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教师要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实验活动,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与感知这些知识的应用模式,并且能够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实际现象.例如,在学习噪声后,我组织学生到工厂了解、体验噪声危害,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分析、讨论噪声的产生原因,讨论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学习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后,我组织学生走访了解通常家庭的节电情况、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情况,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开展实验探究,并提出合理的节电措施,有的学习小组制作出太阳能热水器模型;等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时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课外完成一些小制作比赛.此外,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专题答辩会、科技信息讲座等.这些都是对于课堂教学的拓宽,并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四、结语

合作学习理论 篇五

论文关键词:物理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 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多向交往,除了师生讨论外,允许学生互相学习,这样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越是人数多的班级,越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又加强了教学的个别化。因小组的精诚合作,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效率才能全面提高。同时教学由师生的双向交流变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形成网状立体的交流,使教学成为1+1+1>3。

2、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所焕发的潜能和展现的差异,令人吃惊。这就要求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活动时间,包括动手操作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新的时间,而小组合作学习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相互关心、相互信任,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人才的成功在于有极强的创新意识,教育的成功在于培养创新的人才。当今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要符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养成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问题主动思考、质疑的态度和批判精神,做到:积极、自主、学会、会学。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达到这一要求。

3、有利于培养适合 时展需要的人才

在科技日益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任何大的科学研究和试验、任何大的工程建设,都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去完成,它需要集体的智慧与合作,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正有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极大作用的。

二、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1、选取合适的内容和目标

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合作学习选取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合作性、层次性、可评估性。如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测定等。选取合适的内容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解决具体问题,实现有效的发展。活动前要对小组在活动时提出具体要求,对小组成员的发言做好记录,这样就使学习小组在活动中始终在教师的掌握和调控中,突出了实效性。

2、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要科学、合理

科学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成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所以老师可根据认知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一小组中需挑选一位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较强,有责任心,又乐于助人的学生当小组长。小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全组成员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3、充分调动小组合作讨论。

如学习“浮力”概念时,我的做法是:首先提供下列器材:水、煤油、小纸船、木块、石块、铁块、弹簧测力计、细线,由各小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展开充分讨论。当学生把小纸船、木块投入水中时,观察到它们浮在水面上,原因毫无争议:因为受到水的浮力。当学生把石块、铁块投入水中,观察到它们下沉,这时问题就来了:沉在水底下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呢?学生各抒已见,讨论十分热烈。有的认为不受,因为物体并未“浮起来”。 有的认为受,没有上浮原因在于:浮力小于重力。有的甚至用“称重法”测出了石块(或铁块)的浮力。当学生把物体投入煤油中,问题又出现了:是否浸在任意液体中的物体均受到浮力呢?一个学生的认识弥补了另一个学生的不足。最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分析,对这个概念进一步抽象提升,学生对它的理解就不再困难。

或当教师把一些事实材料分发给小组后,小组的每个成员会从不同侧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他们会发现共同的东西,并把它们概括提炼,并以文字形式描述出来。这时的概念、原理可能不是很准确,当通过组间交流、教师总结补充后,学生会形成一个真正理解了的、属于自己的物理概念或原理。这种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得到的知识要比教师“告诉式”的知识更能引起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学生有一种这个概念(原理)就是自己“发现”的成就感,概括抽象这一重要物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4、小组合作学习要以讨论和解决有价值的问题为核心任务

合作学习理论 篇六

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最常见的就是“教”与“学”的关系,在传统模式下,教师永远都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只可能是知识的接听者,这使得师生之间少了许多互动与合作,让课堂教学变得呆板而沉闷。笔者认为通过两者之间的合作,取代以前的对立,可以很好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得“教学相长”。比如:我在上高二物理《1.2库仑定律》这一课时,就积极着眼于建立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合作关系。依据课程目标本课的重点是库仑定律,但是这一个抽象程度特别高的物理概念,要想让学生掌握,必须加强引导化繁为简、化深为浅,所以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在法国物理学家库仑的扭秤实验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现象?”“你认为这些现象的出现有什么有关系?”“这些现象的变化,你发现什么规律在里面了么?”。在我的提问结束之后,学生立马还是自己阅读教材,并开始小组谈论了起来,并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意见相互争论。我们的教学就是应该如此,教师通过设置一系列逻辑严密而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然后交给学生自己去分析和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重温旧知识。师生之间的合作,应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1],并服务于学生自我学习动力的调动。

二、生生之间合作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就是“相互竞争”的关系,这种相互竞争虽然可以调动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从长远上来看,只会恶化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影响班级的整体学习风气。教师应该及时扭转这种“竞争”关系,把“竞争”关系中存在的恶性去除,留下善性的“竞争”即是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应该围绕着三个环节展开,也就是上课之前的合作,上课之时的合作,上课之后的合作。比如:在高二物理《选修一》的“1.4电势能电势”的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必须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将这一课的难点加以突破,而这种突破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合作关系基础上。为此,我将班上的学生分作四个人一个小组,布置了一份“了解电势能、电势、等势面的概念及意义”的作业,由小组长负责监督其他同学的课前预习情况,并搜集他们共同完成的预习作业。正式上课时,我将小组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进行系统地概括,比较典型的问题就是“静电力做功的特点是什么?”“电势能与电势的关联性有哪几项?”“等势面的性质我们该如何去判断?”随后我便向小组提出问题,并安排小组经过合作分析讨论之后回答问题。物理学习最大的难点就是物理概念,针对物理概念的教学只有围绕概念为中心,把概念的外延做够多地提供给学生,让他们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学习[2],去动手动脑分析与概括,才能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并能够充分地应用这些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师师之间合作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就是“各自为政”的关系,这种“各自为政”使得教师之间的交流愈加匮乏,学校常规意义上组织的教科研活动也流于形式。不过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开始逐步强调教师之间合作的重要性,教师之间合作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了。比如:我校高中物理教研组每周定期召开一次教研会,由组长作为主持人,传达学校精神,布置教学任务,统筹教学安排等等。在教研会进行过程中,按照学校安排每周举行一次公开课,首先由老教师上“示范课”,然后由新教师上“汇报课”,最后全组人员再就新老教师上课进行点评,促进他们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能。每学期开学之前,各年级教师按照教研组长的安排,通过集体备课,提前准备好这学期要上课的电子版教案,并打印装册。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只有教师的能力得到提高才有可能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促进教师水平提高的最佳方式就是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这种集体合作与共同研讨不断加深对问题和实践的理解和认识[3],可以极大地改进老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新教师的教学素养。

合作学习理论 篇七

在生本理念中,小组的合作与讨论是课堂的常规。说实话,刚开始实施小组合作的时候,大多数是流于形式,小组合作成了落实新课标的一种摆设。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生本教育》《解密高效课堂》《春意来,草自青》等著作倡导的以生为本的理念逐渐被教师所接受。我们渐渐明白小组合作是实现生本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尤其在大班额的情况下,小组合作便于面向全体学生。

拿传统的牵引式和现在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相对比,这两种课堂氛围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心甘情愿当看客的学生多,处于被动状态的学生多,所以课堂经常出现几言堂,甚至教师在唱“独角戏”。但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每个小组里习惯当看客的学生在组长的鼓励下也不好意思拖后腿,并且谁都不想在台前当木偶,所以自学时较用心,合作时较虚心,汇报时有信心。

只有在思想上重视,就会想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有理论的支撑,就会在失败中坚定前进的脚步,在实践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就会不断努力将它完善。针对小组合作存在的种种问题,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以下的一些做法:

一、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组建小组,即组内成员有优等生、中等生,也有学困生;有发言特别踊跃的,也有不善于表达的。为了实现合作的有序性,我把组内成员按1至4号排好。1号都是发言积极、学习自觉、有组织能力的学生;2号3号次之,4号基本上是学困生。这样做是为了教师在安排合作任务时心中有数、合理分工。拿检查作业来说,能实行检查权利的小组成员并不固定,1至4号都有机会,我一般根据检查内容确定,难度系数大的由1号执行,检查字词基础性的作业让4号进行,检查背课文背诗基本以轮流的方式进行,谁检查谁负责统计记录上报。这样的好处是能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发挥教师的指导督促作用

记得学习小组刚刚组建时,各个小组成员之间缺乏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组与组之间缺乏你追我赶的动力。于是我采取捆绑式评价,让小组成员荣辱与共。

捆绑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组内的优生带动学困生,同时形成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氛围。刚开始时,为了推动小组的合作与竞争,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在课堂交流讨论时,我会深入组中,倾听他们讨论的内容,看看合作是否有序,有没有不参与的学生。每次讨论后我都会进行总结:哪几个组讨论时组织有序,哪几个组组员发言时听得认真,听后有补充……我会随时将以上信息反馈给学生。做好了捆绑式评价,就成功地迈出了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

三、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果小组成员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就是无效的、无意义的。因此,结合高年级的学习能力,我特意设计了预习记录本,每次预习时都对照记录本去完成。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大了,小组合作讨论时才会有自己的看法,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四、给小组提供合作展示的平台

实践证明,只有经常进行展示,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合作的潜能。我们要多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些活动,让小组成员在活动中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学会如何分工合作。如,上学期我们班举行“蒜苗秀”活动,小组成员在装扮花盆,给蒜苗取名字、代言时,都绞尽脑汁、反复琢磨,希望自己起的名字被录用,但同时更希望自己的组在与其他组比赛时能够出类拔萃、别具一格,为大家展示本组最好的一面,他们都会一条心,反复对比、反复甄选。因此,展示是推动小组成长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应该多提供机会,搭建展示的平台。

五、让学生学会互动

随着小组合作趋于成熟,我发现不少学生不能敞开心扉主动交流。于是我手把手地教他们。先学习如何把话说明白,与台下同学如何互动;谈体会时让学生报出哪一页、哪一段,再读相关的句子,最后谈体会,让他们说得清楚听得明白;再学习如何互动评价。至于评价的艺术性,如委婉地提出建议、真诚地赞赏等,都是交际的能力,需要教师反复引导。因此,学生还没有形成互动的局面前,教师很难袖手旁观,进行必要的干涉和引导,慢慢地将学生引入正轨。在指导学生学习常用的互动用语、指导与他人交流时,要做到大方、礼貌、委婉、谦逊,语言要得体,不能无病或打击挖苦等,这些都是新课标中高段对口语交际的要求。我们虽然不能指望一个学期七八节口语交际课能够达成目标,但在小组展示互动中可以更大程度地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只有经过长期训练、不断提升,最终才能达到互动自如的地步。学生从中学到的是语言的艺术,提升的是语文的素养。

六、建立长效的评价体系

合作学习理论 篇八

合作学习最早在美国兴起,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才开始进行合作学习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谓“合作”,就是几个人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合作的过程要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目标为动力。合作式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课程的学习任务把班级的同学划分成若干小组,小组的成员通过师生、生生合作,有组织地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和操作等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学习以其在教育的广泛性、充分性和个体性等方面的优势,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起到引导、帮助、控制的作用。

2.小组合作式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应用性分析

2.1地理学科特点适合采用合作学习

地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地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将课堂知识与自己身边的现象或事实联系起来。而实际上,在讲授过程中,这些现象或事实也是很多学生能够将之与理论联系起来的,教师完全可将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留给学生,这样就可以避免因长期教师单方面讲授而压抑学生。另外,真正要把所学地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不是独立的个体所能完成的,需要群体的协作,群体协作的效果取决与群体成员的协作能力,而这种协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既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地理学习实践以及工作实践中的团队合作都是受益匪浅的。

2.2课程讲解的需要

地理课程的学习内容多而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记忆的知识显得乏味无趣,学生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的学习氛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中国的行政区划》这一课为例,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的记忆、行政区的轮廓的识别及对各省区特征的分类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此多的知识单靠教师讲解,学生死记硬背不但效率低,而且对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合作式学习方式的运用,教师讲解后,采用拼图游戏竞赛的形式,通过小组内学生的交流、互助,在高涨的学习气氛下不但掌握了知识,更加深了对各行政区的认识。

2.3教师教学方式的补充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由于学习水平、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学生都有所兼顾,合作式学习作为集体教育形式的一种补充,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启迪、相互补充、相互给予、相互吸收。小组合作式学习以其在教育的广泛性、充分性和个体性等方面的优势,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2.4学生学习动机的需要

小组式的合作学习中,相同的年龄、易于接受的交流方式等为共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较少出现理解上的困难及意见沟通中的障碍,彼此能从对方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中学生的活泼、好动在共同学习中能极大的帮助那些带有懒散、惰性的学生克服自我,产生表达自己思想的强烈愿望,积极学习、努力探索,有更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任务中。合作式学习可以给每个学生一个公平公正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能够从制度上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3.运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3.1教师对合作式学习的理解

对教学方式的理解程度决定了教师在组织教学中的引导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采用民主集中制方式,考虑学生的意愿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自由组合或教师指定成小组。即四、五个人为一个小组,每小组的成员一般以好、中、差的程度搭配。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在长时间的运用中也会失去其新鲜感,为了保持小组内讨论、交流的热情,教师应适时的调整小组成员。

3.2课堂内容的组合要合理

如何使学生快速、准确的进入学习状态,课堂的组织衔接很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准备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乡土地理”这一章节时,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开展地理调查,通过班级或小组讨论,就家乡某一方面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指导学生学会挖掘同伴这一学习资源,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3.3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程教学

实施过程中合作学习倡导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特别要注重学生的活动,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教师精心研究教材,设计小组活动内容,创设好合作学习的情景,制定好各组完成任务的程序,并在课堂上督促各小组完成。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以指导者和支持者的身份出现,也可以参与某一小组的活动,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满足学生的需要。比如在学习《天气》一节,可以给每个小组一幅中国城市天气图,让他们模仿央视的天气预报员去预报天气,也可以结合每天中午的空气质量日报,讨论空气质量的优劣,并研究引起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通过合作学习的设计,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丰富和发展了自己。

3.4课堂设疑,营造合作氛围

古人说“学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的愿望,是产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情境,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其对学习的热情。如教师在教“地方时”内容时,在课堂采用设疑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合作兴趣:许多同学都看足球联赛,但往往只能在午夜或凌晨才能看到,让学生请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学生产生对了解地方时的共同愿望,发言非常踊跃,答案丰富多彩。

3.5多采用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从课堂教学或现实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地理知识,促进地理技能、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学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时,可联系本地实际,探究某一工业企业布局及该企业原料供应与市场特点;以及在有关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流域治理、灾害监测、乡土调查等内容的学习中,可组织学生联系实际开展探究式学习。

3.6处理好小组内的竞争与合作

在小组团体内,任何成员状态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员状态的变化,小组成员间积极的合作产生促进性互动,小组成员间会相互鼓励,促进学习上的进步;消极的竞争通常产生对抗性互动,群体成员彼此之间会相互阻碍,这与中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有关,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和帮助,维持小组内的民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理论 篇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一个人都有优势也有劣势,只有团结众人,才能取长补短,既弥补了各自的劣势,也更加有利于发挥各自的长处。合作学习,是指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进行学习上的合作和互相帮助,以达到同学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和增进感情的目的。在合作学习的方式下,小组成员团结统一,努力完成小组任务,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整体成绩。本文将就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借此提高同学们的物理成绩。

关键词:高中物理;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理论来源

合作学习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最先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其在实际学习与教学中的应用得以实现。合作学习对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及比较全面的提高同学们成绩,具有良好的效果。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合作学习理论,并很快的开始将其应用于课堂实践当中,经过教师以及学者们的不断研究与实验,合作学习理论的教学策略在我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本文中的合作学习不是指教师的教学策略,而是同学间的一种学习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自身成绩,获得更好的学习能力。

二、合作学习的特点

(一)注重合作目标,每个成员都会为了完成合作目标而努力。合作学习是指一种注重树立目标的学习方法,同时,树立的目标是一个团体的目标,而这个团体目标的实现又需要小组每个成员的艰苦努力。但是,在合作学习的小组中,并不是说不能有成员个人目标的存在,与之恰恰相反的是,合作目标的实现并不是以抑制个人目标的达成为前提的。在合作学习中,应当尊重每一个小组成员的想法以及目标,进而促使小组成员团结起来,为达成合作目标而勤学苦练。

(二)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配合及协调。合作学习是一种团体形式的学习方式,其学习效果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合作学习小组内成员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对问题的探讨。此时,小组成员间的理解配合就显得非常重要。有时候,一个问题对一个小组成员而言非常难,而在另一个小组成员的眼中却非常的容易,当那个觉得难的成员将问题提出并进行谈论的时候,觉得容易的成员就有可能会觉得浪费了时间,这时候如果不能够相互理解的话,就有可能会造成小组成员之间关系的破裂,进而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各成员应当要学会相互理解,在发生冲突时要进行相互配合以及协调。

(三)挖掘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热情及获取知识的潜在能力。与传统的学习模式相比较而言,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具有更加强的自主学习性。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发言,提出自己的问题以及观点,对别人的问题和观点也可以进行解答与反驳。这样就提高了各个小组成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激发了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不再那么枯燥乏味。同时,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求解问题结果的对与错不再具有很强的重要性,而更加要求成员在进行探讨时要思路清晰,有理有据,注重过程而轻视结果,开放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合作学习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自由发挥自身的才能,以及开发自身的学习潜力。

三、高中物理中合作学习的意义

(一)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在当今的时代中,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是个人单打独斗出来的。正如鲁迅所说,当拿破仑站在阿尔卑斯山上说他比山还要高的时候,别忘了他的身后还跟了一大批的士兵。一八五九年,本生与基尔霍夫的合作更是创立了光谱分析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可见,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小组成员为了完成统一的小组目标,就必须要依靠团队合作,在一次次的合作当中,就培养了小组成员的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

(二)合作学习有利于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发展。在一般的情况下,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有所差异,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会各有不同,这就造成了同学之间学习成绩的高低优劣。而在合作学习小组中,通过成员间对问题的探讨,以及对于自身观点的陈述,可以使得小组成员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而促进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发展。

(三)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每个人都有自由发言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从而使得同学们的学习更加的自由,也更加的具有主动性,也使得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提高。

四、结语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合作学习理论,并很快的开始将其应用于课堂实践当中,经过教师以及学者们的不断研究与实验,合作学习理论的教学策略在我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合作学习的应用应当具有目标性,使小组成员学会团结他人、互惠互助,也能够使同学们更加主动的学习,努力的发掘自身的潜力。[参考文献]

[1] 陈清梅。物理能力的基本理论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2] 陈华。试探物理常数与物理规律和实验的关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955523.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955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