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解放思想大讨论 解放思想大讨论发言最新4篇 解放思想大讨论个人12篇

解放思想大讨论 解放思想大讨论发言最新4篇 解放思想大讨论个人12篇

更新时间:2024-04-12 16:24:15 点击: 来源:yutu

总结主要写一下重点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得出结论,以此改正缺点及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以下是编辑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发言最新4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解放思想大讨论 篇一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一定要抓住关键环节,正确把握每名领导和干部在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的角色和位置,克服各种不良倾向,最终把思想的解放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和干部作风的转变上。

解放思想要紧紧抓住“三个环节”:首先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环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关键在领导干部。在大讨论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要切实发挥好表率作用,要先把自己摆进去,做到听取意见不怕“刺”,揭摆问题不怕“丑”,剖析原因不怕“痛”,带头从实践层面和更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层面查找问题,正确对待群众意见。要通过抓好“一班人”,推动“一层人”,带动“一群人”。其次是要抓住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环节。对于在大讨论活动中查摆出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对待,能马上解决的要马上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做出计划,分期分批解决。对于事关全市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要一个一个去研究,用解放了的思想去谋划新举措,切实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推动思想解放。第三是抓住促进当前工作这个环节。把大讨论活动与当前各项工作相结合,与总结今年及谋划明年相结合,与正在开展的5000名干部下基层宣讲相结合,与“两节”期间开展“办实事、送温暖”活动相结合,切实做到活动开展和推动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解放思想要克服“三种倾向”:一是要克服与己无关的倾向。要正确把握自己在这次大讨论活动中的角色和位置,领导干部要带好头,防止和反对那种只要求下级解放思想而把自己排除在外的做法;作为普通党员干部,也不能认为解放思想只是领导的事,与己无关,其实不论是领导还是一般干部,或是普通群众,都是推动承德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只要其中之一思想不解放,都会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因此解放思想应该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人人诚心参与,个个潜心投入。二是克服形式主义的倾向。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搞形式主义害人害己、劳民伤财,不但起不到促进发展的作用,还会成为发展的障碍,因此我们要力戒在大讨论中的形式主义,静下心来客观公正地审视自己,查找不足,认真总结、探讨和分析影响本部门、本地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把存在的问题一个个地解决掉,为促进发展扫除障碍。三是克服急躁冒进的倾向。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吸取“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急躁冒进行为带来的惨痛教训,使解放思想真正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解放思想贵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到干部作风上。在这次大讨论活动中,要大力倡导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敢于竞争、勇于争先的工作作风,做到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大力倡导说办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说一句、算一句、句句算数,办一件、成一件、件件成功。要在全市营造一种氛围,让不事张扬、作风扎实、成绩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让作风飘浮、不干实事、搞歪门邪道的人没有市场。各级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做出表率,切实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实现干部作风的根本转变。

思想解放大讨论发言材料 篇二

1.什么是小组讨论法

1.1小组讨论法的优点

小组讨论的时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围绕某个问题,用英语发表各自的见解,以达到互相启发、探讨问题、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等目的。这也体现了交际法的教学原则:即把言语交际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依归,力求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在课堂上,以学生而不是教师作为学习的主体。听、说、读、写等技能被视为综合的语言活动技能。采用小组讨论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实践机会,提高英语技能。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使用小组讨论法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2.如何在高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讨论法

高职大学英语英语课程是由听说读写几个环节共同构成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语言能力。所以在这些教学环节运用小组讨论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2.1小组讨论法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听是一种有目的性的交际行为。在高职听力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听力训练,还要教会他们学会倾听,学会与别人交流。为此,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听力教材中的练习材料,发掘出其自身的价值。但是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中采取放录音、做练习、核对答案的方式进行训练,估计难以达到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可以在听前或者听中安排一些讨论活动进行“预测”或“热身”,这样就会拓宽学生听的输入渠道。以《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3》中《EnoughofWorriesandTears》这一单元为例,该材料是讲述父母的教育方式。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组讨论活动:将班上学生分成4至5人一个小组,各自讨论自己对于不同的父母教育方式的看法,讨论过后,再按教材要求进行听力训练,这样一来,学生有了预备活动,就不会感到听力难了。

2.2小组讨论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是获取书面信息的解码过程。由于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有限,语法掌握的也不够牢固,在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英语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采取小组讨论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针对阅读材料提出一些相关问题或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阅读材料的相关背景知识,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一种心理准备,带着目的去阅读往往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小组讨论法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是一个综合过程,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也要使用一定的语法结构。学生在写作时,不足之处自己很难发现。教师可以使用小组讨论法解决此问题。在小组讨论中,其他同学会对自己的文章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纠正写作中所犯的错误。同时也听取别人的作文,评价其作品并提出具体建议。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在写作方面会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哪方面比别人强,而哪些方面又不及他人,以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在另一方面,小组讨论有助于改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增进相互了解。作为老师,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能及时地给以肯定和表扬,增强其自信心,以便其更好地与老师合作,积极参与课堂写作教学活动。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中《CollegeLifeintheInternetAge》这一话题为例,教师先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针对互联网时期大学生活的特点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固定句型,如Inmyviews/opinions;First…second…third…;Therefore….;However…;Consequently…;Ononehand…ontheotherhand…;Inall以供学生参考,这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既找到了可写材料,也学会了一些固定句型,一举两得,写作水平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2.4小组讨论法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口语是活的语言的本质体现。如果英语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口语句型操练,让学生模仿,不仅不能调动学生想说的兴趣,也会使课堂气氛单调、沉闷。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将口语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为此,教师可采用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组,一组给出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先不要在乎语法对错等问题,先用英语将自己心中所想说出来,在这种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保持沉默,观察学生的反应,必要时给予一些提点,如此一来,学生想说了,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学生在无形中提升了口头表达能力。

解放思想大讨论 篇三

革命贵在领头人

近日,一位干部在闲聊中说:“解放思想的关键在主席台,根子在前两排。”此话听似显得偏颇,细想很有道理,充分说明了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解放、推动解放、支持解放、保护解放的极端重要性。领导干部思想解放不解放,绝不只是领导者个人的问题,而是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方的改革发展,这是由领导干部所处的地位、所担负的责任决定的,正所谓“兵雄雄一个,将雄雄一窝”。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开拓创新的氛围浓不浓、工作有无活力,关键就看这地方的领导干部的理念是否跟得上形势的发展变化,思想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步子是否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和节奏。

革命自当触灵魂

人们常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本性就是多年养成的个性特征和思维定势,要改变它,自当触及灵魂。毛主席曾经说过:“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做人最难的是超越自我,要超越自我首先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就要善于剖析自我,剖析自我就要主动上手、亲自动手查摆问题、追根寻源,修正自己甚至于脱胎换骨。超越自我就要在对待具体问题的认识、态度、方法上善于、勇于、敢于冲出心理的“大山”、突破思维的“峡谷”、破除体制的“壁垒”、打破行动的“枷锁”。

如在思维方式上,要有科学理念、活跃灵变、开阔开放,而不能靠定势思维、封闭思想、狭隘思考;在行使权力上,应立足服务、甘当公仆、尽职尽责、鞠躬尽瘁,而不应惟我是从、我行我素,在给好处中给服务,在制约阻碍上显权威;在执行政策上,应快捷反应、用足用活,联系实际、推进落实,而不应左顾右盼、讨论徘徊、不得要领、贻误时机;在工作落实上,应拓宽思路、强化措施、聚集力量、强力推进,而不应讲形式、讲过程,一说工作落实就要层层开会、层层发文、层层成立机构的传统的工作落实“三步曲”;在解决具体问题上,应换途径思维、换角度思考,果敢决断,而不应仅凭老经验、只靠老办法,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在发展思路上,应突出重点、握紧拳头,持之以恒,实现突破,而不应什么都重要,“天上麻雀一把抓”,“丢了西瓜捡芝麻”等等。总之,就是要在法律政策许可的范围内,让不行的通行,使不通的畅通。

革命自敢担风险

思想解放大讨论发言材料 篇四

[关键词];四步曲、焦点问题、创新思维、开放性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他对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

初中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的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修养、法律意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出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就此,针对我我们偏僻乡村中学的实际,初中生特点,我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四步曲”教法。

一、阅读。

阅读就是通过眼睛这个感官接受信息。在现实生活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信息是通过眼睛看这条渠道进入人的大脑的。这条渠道是否通畅,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发展。可见,阅读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思想政治属文科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且教材内容并不深奥,许多概念、原理等学生读后一般都能理解。一旦不读,那效果就完全不同。真是“书读百遍,词义自见”

设计焦点问题来引导。初中思想政治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从页妈上看,最少的四页,最多的九页。重点、难点也都贯穿在其中,如果能反复阅读,重点、难点也能领会,但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课堂内,不但做不到精读,就是反复阅读也不可能,往往只能是泛读,一目三行或许一目十行,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读完校多的教学内容,并且有一定的阅读效果,最好是有明确的阅读目的。如我在教学修订本初二思想政治,第十课《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保卫祖国安全义务》第一框,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时,我在基础相同的不同班级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教学。一个班让学生自由阅读八分钟,学生自己找出问题,之后围绕教师的问题回答。另一个班围绕教师设计的焦点问题来阅读,时间仍八分钟,问题上:“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的统一真的那么重要吗?它应包括那些方面?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结果:前者时间到,学生能提出问题的很少,并且问题能抓住重点的不多,其一的学生脑子里仍是一片空白,还没理清头绪。而后者时间到,大部分学生都能切中要害找到答案,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已经掌握了近一半。从中不难看出,对于我们没有多媒体教学的穷山村中学,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较多的内容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设计焦点问题来引读还是较为适宜。

二、新授。

新授就是教师把新知识系统地讲解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教师的欣授是否清楚、科学、合理,主要来自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备得好、准备充分,授课效率就高,反之亦然。教师的讲授要注意一向几个环节:

1、时间把握上。不少文献资料都提出,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说归说,真正落实还是不容易。课前准备不充分的教师,往往把一节课时间大都化在对教材的烦琐讲解上,出现了“连讲几节放一边,考前复习再见面”的错误方法。笔者认为:正确的新授课时限应是本节课的五分之二左右。人的大脑其实就是一部活的机器,也有疲惫的时候,因此,把握效率最佳的一至二十分钟时间进行新授,远比一节课四十分钟的罗嗦讲解,学习效果要好。

2、方法得当

教师在备课时,教什么内容已是心中有数,需要考虑的则是如何教的没方法。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笛棵卡尔也说:“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着也会象瞎子一样盲目摸索”;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得更深刻,“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因此,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这种才华。”方法问题如此重要,我们教师怎能置之不理呢。就如何选择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教师应该进行斟酌。如:新授识记的概念、原理,最好用“读书指导法”和“讲解法”,对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有重要作用。新授理解的重点、难点,最好用“讲 授法”和“谈话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教师讲授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思考来获取知识,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新授实践性较强的知识,最好用“参观法”和“讨论法”,有利于学生通过直观获取知识,提高学生自学和独立钻研的能力。等等。无论采用哪些教学方法,都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在某一次教学中,也不可能只用一种或两种教学方法,而是多种教学方法互相结合着教学。归根到底,教无定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主要之处详讲,重点所在精讲,次要部分少讲,跟教学无关的不讲。与学生为中心,新授自己预先确定的,与本节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重点知识,解答学生渴望解答的疑难之处。尽量做到张驰相济,有的放矢,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4、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也绝不能唱独角戏,新授中随时要注意学生的反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使学习者对学习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

三、讨论。

讨论,也称课堂讨论。讨论也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的问题或学生自己提的问题,交流意见,相互启发补充,弄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前面的“阅读”和“新授”中。对本节课的知识已经有了“知”,但还缺乏“行”。课堂讨论是从“知”过度到“行”,从“理论”上升到“实践”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讨论诚如一位大师所言:“你有一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每个人就会有两种思想”。讨论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有效的训练。

1、讨论的失败。

运用讨论法而进行的课堂交往形式,我们广大教师其实早就在用,但它的实际境界却不尽人意。讨论或者被冷落,或者发生了异变,这是常有的事。就前者的情形来看,课堂上只有教师告知,讲授,学生静静聆听,教学完全论为说听式的“情况通报会”,而无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在、争论,更无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多元、多向、多层次的交往。就后者而言,讨论异变成了公开课上的一种装饰、点缀,流变为“只不过使学生为教者的教学做铺垫,作桥梁,好使我们的语流顺畅一些,教学过程顺利一些罢了。”这种种情形都不是成功的讨论教学,要使讨论真正达到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目的,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讨论以学生为本。

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初中学生,求知欲较强,善于表现自己,学生是天生的学习活动的承担者,是知识的主人,是认知的主体,还是讨论者,他们个个喜爱讨论,也能够讨论,从这一实际出发,讨论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少的一曲。教师在组织的每一次讨论,都力图使每个学生能参与去,都让学生尽兴发挥;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讨论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讨论积极性的激发者。这种课堂讨论既回归了讨论本身的真实----人人参与讨论,也回归了教育体系的基本理念----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回复到了教育的本体----学生身上,因而使讨论这会子交往形式成为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机制,另外,课堂讨论以本节内容为主如文中议一议或文中的案例等。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修订本),思想政治二年级下册,第十二课第三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的保护》。我在“阅读”、新授两个环节的教学之后,让学生讨论:“当你发现购买的商品缺斤短两或者商品质量有问题时,应该怎么办?”同学的讨论热情很高,以小组为单位你一言,我一语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有的说,叫销售者把不够的补上,有的说,通过工商等有关部门,获得质量保障;有的说,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真是有多少个同学就有多少种看法,讨论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进行,亡了烦恼,没了瞌睡,少了昏昏然;有的是激情,呈现出的是一片热烈的气氛。试想,这样的思想政治课怎么会枯燥无味呢?学生们既理解掌握了相关知识,又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传统的讲授难以获得的教学效果。

其次、做例有始有终。

“不打无准备之战”,在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问题和讨论的具体要求,实施办法等等,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认真准备意见,不但老师做到胸有成竹,而且学生也应该做到成竹在胸。准备充分才会取得成功,2004年的中国奥运女排能胜利夺冠,难道不是他们多年准备的结果?讨论之前的冲锋准备,是讨论取得良好效果不可缺的第一步。在讨论时,教师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要使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又要不离主题,紧扣中心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应启发,引导,绝不能包办代替。(具体做法,祥见前的“讨论以学生为本”)。讨论结束时,教师应作总结。没有小结的课,永远是还未完成的课,讨论也如此,没有总结的讨论永远也没有个了结。因此在讨论完成后,教师应指出发言的正确意见和错误之处,肯定其优点,否定其不足,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给学生感到有始有终,且清楚明白。讨论小结可稍长一些,也可三两语,但绝不能不有。

再次,让讨论有话可说。

老师准备的课堂讨论问题,往往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因而,学生应在认真阅读和领会教材的相关内容之后,再展开讨论,这是提高讨论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课堂讨论的问题又往往是联系生活紧密的热点问题,因而,要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学生在讨论时才会有话可说,课堂讨论时不要人云亦云,要善于独立思考,求异创新。我们老师应积极尝试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方式、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做课堂讨论能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集思广益的目的。

从上所述不难看出,课堂讨论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一环,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讨论,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训练。

顾名思义就是训练学生能力,可能力又是多种多样的。笔者这里谈的主要是学生解决思想政治课问的能力。解决思想政治课问题的能力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查阅有关资料,收集有用的信息,熟悉教材内容,进行归纳,类比、分析、总结,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会学习,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更要授之以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训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特别是解决开放性试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告诉学生这道题是怎样做。而新的教学观则强调在教师的启发下自己探究解题思路,最终让学生领悟出原来是这样做的。

随着政治改革的深入,开放性试题目渐增多,在中考政治试题中常占有较大分值,于是。“以质量求生存的今天”此类试题的训练,不得不引起我广大师生的重视。开放性试题重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它常常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提出设问,要求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认识,且答案多元而不唯一。有的同学在解题时感到无从下手,或者是抓不住要领。那么怎样解答还开放性试题呢?笔者认为在解题训练过程中应做到:

1、要学会审题。

这就是要仔细读题,弄清试题所引材料的立意及所提问题的指向是什么,是解答好试题的前提,如果这一步弄错,往往是答非所问,劳而无功。同时,读了题能产生疑问是审题的深层次。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一种技能,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有的学生在解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这很大程度是不能对所给信息材料进行分析,读题不够认真所致。

2、要回归教材。

这就是要以试题没问指向为目标,回忆所学思想政治有关知识,向教材求索,寻找试题材料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并按照解答问题的思路进行重新整合,有的放矢地分析和认识试题中的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初二下册第十五课,“公民依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中的第三框,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依靠执法机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前三曲教学之后,安排了这样的训练,让学生阅读P110页案例后做答:

1、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2、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学生读了材料和问题,就回顾本节教材内容;自然得出:“王某是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的行为。”再回顾教材:“受到非法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任其侵害,也不能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结合背景材料:“王某正是采取了非法手段进行报复,结果导致自己违法犯罪。”又结合教材:“他应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完全可以讨回公道,不至于不能参加高考,断送自己的前途。”联系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合法权益可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

3、要学会衔接。

这句是在对前面分析,联系所得到的认识,要根据试题的设问,从材料与教材相对应的知识中筛选出最能扣题的关键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把问题与材料、教材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条理清楚、准确完整的答案。切忌盲目地对材料、教材内容简单写。

如此的课堂训练,既巩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为学生今后的解题打下了良好基础。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yanjianggao/954971.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yanjianggao/954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