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教育调查报告优秀11篇 教育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

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教育调查报告优秀11篇 教育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22:24:01 点击: 来源:yutu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本页是敬业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11篇教育调查报告,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篇一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调查方法

全面推行新课程和教学,于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次调查采用采访法。通过采访,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教学问题

在我们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71%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8%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6.4%。由此看来,教育已经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重视。孩子们是渴望拥有知识的,知识可以让他们开拓视野,知识可以让他们进一步的高升,知识可以让他们增长见识。当然,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没有技术,人才也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没有人才,技术只能等待有人来驾驽。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教育经费短缺,以至于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愿意留在家乡建设家乡,为家乡人们过上幸福生活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学内容有些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在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一些老师很不满;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尤其是小学从三年级开英语课,但很多小学校里英语老师数量太少,导致老师工作量太大,出现了“一人多课”的现象。一些老师竟教全校学生的英语,可见工作量之大!由此导致教师不能安心工作。农村现有教师队伍中存在许多无心从教的现象,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1)跳槽:包括彻底调离教育系统或由村级学校向县、乡级学校转移。跳槽教师多为农村中的佼佼者,这部分人员的离去无疑会降低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

2)厌教:部分学校常规工作管理落实不利,教师敬业精神缺乏、工作倦怠、责任心淡化,不愿钻研教材,对任何形式的教研活动丝毫不感兴趣。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不良倾向不大胆批评,造成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见异思迁。

另外,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很多骨干教师不愿意呆在农村,调至乡镇或县一级教育机构,这是因为农村的教学条件比较差;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不良倾向不大胆批评,造成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见异思迁。

3、学生问题

通过和学生们的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小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这方面的原因不能排除心理发展的因素,小学生的学习是无意识的,缺乏主动性,需要家长及其老师的监督指导才行。据调查,76%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这就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就学生资源而言,学生基本上出了课本教材没有课外书可供阅读,学校里也因自身经济、书目价格太高等原因无法大量购进阅读书目供学生阅读,这就导致阅读视野很窄。

4、家庭问题

在西部农村,父母为了维持家庭这种开支,相当一部分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由于隔代的关系,爷爷奶奶们大都很宠孙子孙女,对他们溺爱有加,这对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形成都极为不利。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较为普遍的现象是现在的孩子大都很调皮,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他们,任他们由着性子来,一位有一个6岁小孙子的老人说:“没办法,爸爸妈妈没在家,我们根本管不住他。”

还有大多数家长没有家教意识,他们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去,不要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人三曲的在地里刨食吃。

三、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

第二,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

第三,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

靖远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前景:充实义务教育,巩固“两基”成果,提高质量,在保持两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和制度,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发展学前教育。重视儿童早期教育,重点发展学前教育,使绝大部分乡村儿童都能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情况。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一些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达到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小说的讲解却与此相反,多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电视、电影的片段,让学生从中去领会故事的情节,去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这也说明了老师们能因材施教。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总是很活跃。他们备课时不限于教参、优秀教案等书,能够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发挥,这在我实习期间听不同的老师讲课时感受最深。有一个老师讲授一篇很枯燥的文言文时,给学生补充了一些甲骨文字,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好奇,激发了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好地记住了难懂的字词。他的语言也十分的幽默,还不时地做一些动作,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情况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教育实习的调查中得到了验证。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特别是理科生,他们的这种想法更为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语文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能力是很受人欢迎的。

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为了解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最近,我们在杭州市余杭区农调队、金华市农调队和龙泉市农调队的协助下,就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在规范收费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杜绝违规收费还任重道远;农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义务教育的费用负担比较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还比较低;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困难还比较多。

教育调查报告 篇二

一、调查结果

本次共抽查本辖区居民30人,其中男性15名,女性15名。年龄跨度从18—60岁。本次抽查健康知识部分共有300题,回答正确的有273题,健康知晓率为90.33%,同比去年增长率上升0.67%;健康行为部分共有210题,回答正确的有188题,健康行为形成率为89.5%,同比去年增长率上升1.07%。

二、分析及建议

1、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健康知识知晓率,还是健康行为形成率都说明本辖区近一年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是明显的,显著的。为此,我们还要一如既往、发扬成绩、继续做好居民健康教育工作,为全市巩卫增加力量。

2、在健康知识方面,本次抽查共涉及到十个知识点。抽查中我们发现居民对营养素、酗酒的危害、不良习惯可能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在去年的抽查中居民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方面的知识是比较欠缺的,通过我们一年的宣传教育,今年在这方面的知识抽查中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食用碘盐的好处、蚊子可传播的疾病方面居民还是比较欠缺。这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应该在下一阶段的`健康教育中侧重点要有所转移,在宣传教育活动中要重点围绕这些薄弱环节来进行。

3、在健康行为方面,本次抽查的七个内容虽然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但是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反映在吐痰、饮食习惯、抽烟喝酒的问题上。在随地吐痰的不良行为中人员结构特点以男性、低教育程度居多和年龄层次倒没有太大关系。饮食习惯方面的不良行为人员结构特点以女性偏多,女性对甜食的喜好程度大于男性;男性的不良饮食习惯主要表现在大鱼大肉,很少吃青菜。饮食习惯方面主要还是和抽查人员的性别有关,和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的关系不大。在抽烟喝酒的问题上,人员结构特点在横向面和纵向面都有体现,无论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这一方面说明居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经济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没能和谐统一。这也让我们意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让这种紧迫感成为我们健康教育工作的动力,加强宣传,努力提高全民的健康教育知识水平,促使居民改变原有的不良行为习惯,达到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关于教育的调查报告 篇三

一、数据统计

寄望方面:有43.2%的居村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孩子的思想建设、内心感受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

关注度方面:在校表现的关注占20.5%,能否自觉完成作业占19.5%,而关注品德表现及校园生活感受的只占13%。

对错犯错方面:能采取说服教育为主要方式的占57.3%,而采取“不理他”“关在家里”“罚站”等消极方法的有22.7%。

二、原因透析

1、理念失衡。

一方面期望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另一方面把才能局限于孩子的书本知识或成绩表现;

2、方式失策。

基于对孩子的期望,在面对孩子错误的时候,认为严厉、高压才会对孩子有更大的触动。

三、市民声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未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管我上班多么辛苦,我都会和我爱人轮流对孩子的作业每天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学习中的问题和错误。(会打孩子吗?)会,教育过程中肯定有时候对他的表现不满意而采取一些武力,但这也是为他好啊。”梁军如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却希望读小学的孩子会有更好的发展,考上好学校从而有个好工作。罗庆在回答记者关于对孩子的希望时也表达着相似的观点,“每次考试我都要求孩子要进到前五名,否则肯定会有些惩罚。”对于孩子的素质教育,许多居村家长对此并不理解,认为那是一种浪费时间的“玩耍”,还不如将书本的知识再好好学习。

四、专家评点

珠江少年杂志社主编苏颖:过于关注孩子成绩表现,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中国父母最爱孩子,但这种爱很多时候都只表现在给予孩子好的生活物质,忽略了孩子道德品质上的培养,以及情感的交流。还有,大多家长都只把孩子看成是自家所有物,无论自家孩子多优秀,都觉得比不上别家孩子。孩子要长大,长大后就成为一个社会人,要服务于社会,要是家长能把孩子放到社会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走出家门,多接触社会,这样的教育方式或许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

教育调研报告 篇四

20xx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针对深泽县家庭教育状况,现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谈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状况对人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这方面,古今中外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很多。名人成功家教举例:我国历史上几千年流传下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岳母刺字”“孟母三迁其居”的故事,就是古代我国人民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对子女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子女成才成名的典范。我国著名体操明星李小双,两次荣获奥运会冠军。但在金牌的道路上,他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于承受的伤痛和失败。李小双在回顾自己前进道路时说,妈妈永远是我的精神支柱,因为妈妈总是勉励我面对挫折,接受失败。妈妈常说只要有耕耘,总会有收获。妈妈的鼓励,成为他前进的动力,这就是家庭的熏陶和家教的力量。

失败家教调查: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教育的因素,也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失误。其中有30名青少年的犯罪,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问题。具体分析有6种不同的状况。

1、忽视、放纵。对子女不管不教,强调工作忙,认为对孩子只要能吃饱穿暖就成,其他任其放纵。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在调查的30名犯罪人员中,这种情况比例最大,共11人,占36.7%。

2、重智轻德。只关心孩子学业成绩而不问其思想行为表现。结果儿子做了坏事,父母后悔莫及。这种情况有两人。

3、有爱无教。对孩子溺爱娇养,有求以应。以至孩子一旦不能满足,就走上犯罪道路。这种情况比例也不少,占30%。

4、破裂家庭。由于父母离异,孩子从小就没有受到家庭完整的关爱,养成性情冷漠、怪癖、自暴自弃。这种情况也有一定比例,占13.3%。

5、粗暴施教。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哲学,对子女动辄打骂,棍棒相加,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终致走上流浪社会干坏事的灾难后果。这种情况有两人。

6、父母行为不正。有的是沉迷私彩,嗜酒滥赌;或生活上爱贪小便宜,手脚不干净对孩子带来极坏影响,终致酿成苦果。这种情况也有两人。

以上正反两方面的事例,都突出地说明了家庭教育状况如何,对一个人的成长,尤其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的特性及功能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那么重要性取决于家庭教育本身的特性。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构成教育系统工程的三大主柱。家庭教育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教育来说,具有基础性、长期性、个体性和感化性的四个特点。可通俗概括为“四个最”即最早、最长、最个性化、最纯洁无私。

家庭是人们接受品德教育最早的地方。一个婴儿从母胎分离出来后,就开始在接受家庭的教育。甚至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在接受父母的熏陶,也就是时下人们所提倡的胎教和0岁教育。一个孩子,他(她)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他(她)观察和认识世界就是从观察和认识自己的父母及家庭成员开始。家,既是儿童生命的摇篮,也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所具有的早期性,是家庭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的一个特点。

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影响可说是终身的。其他方面的教育有一个年龄段的划分,如学校教育的小学阶段,一般是6至12岁;中学阶段是13至18岁;大学阶段是19岁至22岁。而家庭教育是没有时间划分的。虽然一个人的幼儿时期主要接受家庭抚养和教育,但在他(她)上学以至走上社会独立生活后,仍然无时不在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的长期性、终身性,是家庭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的又一个特点。

由于每个家庭和家长在社会职业、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存在的千差万别,必然反映到家庭教育上的千差万别。然而,不论什么家庭出身的孩子,其婴幼儿时期都是一张白纸。在青少年时期可塑性也很大。因此,为人父母应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自身和家庭的实际出发,为孩子的成长画上美好的图画。最纯洁无私,也是最富感染力。家庭教育建立在父母和家庭成员最纯洁无私的关爱基础上,具有亲情感化和潜移默化的特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对他(她)影响最大最关键的是什么?应该说那是因人而异的。有的是严父或慈母或其他成员对他影响最大;有的是某个阶段的学校教育或某个老师或同学对他影响最大。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富有感染力的,也是人的一生最难忘的。

家庭教育所具有的最早、最长、最个性化和最富感染力的特点是其他方面的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些教育家、文学家和诗人把家和家庭教育形容为“儿童生命和成长的摇篮”、“奠定孩子品德的基石”、“人生道路上的宁静港湾”、“沙漠中的一泓甘泉”、“能遮风挡雨的一把伞”等等;一些优秀家庭教育的家长更有亲切的体会,认为家庭教育“为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给孩子一笔做人的精神财富”、“给孩子一个人生的支点”等等,这些都突出和形象地说明了家庭教育具有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

教育调查报告 篇五

一、概述

特殊儿童是社会上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他们更需要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帮助,尤其重要的是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他们的教育关乎社会和民族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在20xx年6月22号的下午,xx学院11级2班15个成员组成实践小组,到达xx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开展了主题为“献爱心度端午,情系特殊儿童”的调查活动。

二、调查目的

1.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给特殊儿童送去一份温暖

2.让同学们了解特殊儿童这一群体

3.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4.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5.弘扬中华民族“助残扶弱”的美德

三、调查方法

1、调查方法:对特殊学校的儿童及老师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再综合并进行网上调查

2、调查主题:“献爱心度端午,情系特殊儿童”

3、调查对象:x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孩子和老师

4、调查结果:通过和特殊儿童沟通做游戏进一步感受了特殊儿童的生活,同时发现了他们生活中的问题

5、调查地点:x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6、调查人员:,xx学院11级2班社会实践小组

四、调查分析

1.基本概况

狭义的特殊儿童指身心发展上有缺陷在、的儿童,广义上指在智力、感官、情绪、身体、行为或沟通能力上与正常情况有明显差异的儿童。残疾会给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给残疾儿童造成许多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当儿童机体出现缺陷后通过提供一定的外部条件,及早对他们进行训练,会产生较好的补偿效果。补偿残疾儿童的缺陷,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调动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都要靠教育。

所以我们这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好的贯彻了教育理念的指导方针,更好的促进特殊儿童的教育发展。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不同种类和程度的残疾,虽然会在某些方面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速度和水平是特闷的发展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偏离儿童发展的轨道,但他们仍然是可以发展的。

2.活动过程

提前几天和那里的负责人联系好活动时间及地点,说明我们的来意,征得同意后开始着手准备活动的内容安排以及调查问卷。活动当天,为孩子们作自我介绍,一些简单的手语要求学会,减少与孩子们的疏离。

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积极和特殊儿童聊天,为他们表演节目,还为他们带去了自己精心准备的小礼物以及与特殊儿童手拉手一起畅谈生活乐事。做一些动手的小游戏,例如教孩子们画画,纸折和舞蹈,还会有手语表演。

最后访谈教育中心相关老师,向他们咨询对孩子们现状的看法。并与他们交流加强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

3.形成原因

(1)遗传方面,直系或旁系亲属患有遗传疾病

(2)后天的不安全事故

(3)后天患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4)受到重大刺激及各种抑郁症

4.纠正对策

(一)家庭教育

(1)孩子要做的事,先让他去做个试试(相对危险性较大的除外),做完成功或失败,在这个过程中有认知经验的习得

(2)教育孩子时,意见一定要统一,并且由主要人员去说

(3)眼神交流,谈话时一定要强调、鼓励孩子眼神对视

(4)有应答,呼唤孩子时,孩子要学会应答

(5)触觉、及听知觉整合,四肢肌肉运动都要加强训练

(6)语言训练用肢体辅助学习分清:你、我、他

(二)政府辅助

政府要加大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力度,要建设一些特殊儿童教育机构,为学校提供资金的支持,为学校购进一些先进的设备,帮助孩子们尽快恢复身体健康。要采取行政措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社会关心

广大社会群众要建立强烈的爱心和同情心,主动关心和帮助特殊儿童,积极与他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爱。

五、结论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发现特殊儿童确实值得我们全社会的关注,虽然这些特殊儿童或许听不见美妙的声音,看不见五彩的世界。但是他们同样有一颗追逐梦想,享受生活的权利。

在端午佳节里,我们看到了这群孩子的可爱,体会到了孩子们急切需要被关注的心情。这些特殊的孩子们不是生来就坚强的,他们需要我们的关注,我们给他们的疼爱,正是帮助他们实现理想的动力。而我们对这些孩子们的关心,也是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关心,对民族复兴的渴望。与此同时,我们也教会孩子们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用我们的热情打动孩子们冷漠封闭的心,让他们体会到了社会的温暖与关爱。

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我们也应该共同努力。社会要倡导父母要加大对特殊儿童的关爱;人们要减少对残障儿童的偏见,加大对残障儿童的关注力度;学校要加强设施的建设,老师水平的提高;国家要加大执法的力度,尽其所能帮助特殊儿童健康成长。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也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愿望,不仅教育正常儿童,也帮助这些特殊儿童,寻求理想,拥有快乐!

教育调查报告 篇六

一、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现在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

二、 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三、 大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

因为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四、 调查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其实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 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极少部分

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 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 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__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六、 结论与建议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在校大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七、 附录 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教师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篇七

目前课外文体活动真正能够有创新的并不多,绝大多数学校的活动水平还是停留在前些年的跑跑步、打打球的基础上,能够真正提高学生课外文体活动效率的很少。因此,研究三峡技术学院利用体育场地设施开展课外文体活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高校、中学课外文体活动资料以供制定策略参考。

2、调查法。调查三峡技术学院体育场地(生均体育活动面积均小于2m2),及一所学生活动场地相对充足的学校课外活动的情况。

3、实验法。针对三峡技术学院体育场地器材采用一些课外活动实验方案。

二、结果与分析

1、对学生进行课外文体活动的必要性

从表1数据上我们很容易看出,课外活动的开展已经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教育模式逐渐被社会认同,学生处于青春期,我们应遵循其活泼好动和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

表1对三峡技术学院师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必要性调查我们还应看到学校领导(校长、教务主任、体育组长)对活动开展的必要性认同高度一致,这说明了对学生进行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

2、在三峡技术开展课外文体活动的可行性

目前三峡技术学院有标准场地的不多,经过调查研究,学院有一个田径场地和露天篮球场若干,这就为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场地条件。如果只要学院领导开动脑子积极探索,还是有条件满足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

3、影响开展课外文体活动的因素

我们调查了三峡技术学院对影响活动开展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列举,同时让师生根据其重要程度进行打分(满分为10分)。

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认为影响学生活动的因素主要有领导重视,场地器材的匮乏,升学重压下学生没有时间,经费问题为主要因素。由此可见领导对课外文体活动的重视程度成了制约体育教师开展工作的最重要因素,而由于考试制度的客观存在性,使学生在学习时间上增加,直接影响了课外活动的开展,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需对以往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改良,绕过这一矛盾,符合这一大局才能使课外活动得以长期开展。场地器材问题成了师生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三、策略和建议

1、认真贯彻执行素质教育方针,加大体育检查力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面推进课外文体活动。

2、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提高课外文体活动质量。在组织课外文体活动中,场地器材薄弱学校要克服自身不足,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期方案。

(1)选择适合于自身特点的活动项目。在项目的选择时方案能否长期执行是重要原因,项目的选择要有两个依据:一是可行,就是活动场地容得下;二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确实有好处,受学生喜欢。传统的课外文体活动方式就是让学生踢足球,打篮球等项目,这确实对部分体育尖子有好处,但它忽略了绝大多数学生。在解决场地不足的矛盾时,我们可以采用占地小,用器材少的项目。另外还可以选择青少年学生较为喜欢的健美操等形式,也可以选择较为传统的跳绳、踢毽子等项目。

(2)合理组织,注重开始,贵在持之以恒。体育项目选择后,要充分结合教务处等相关处室,召开班主任会、班干部会让其清楚自己活动的出发点(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活动的组织细则(时间安排、场地划分、活动路线、活动内容等),以便统一调度。活动的组织形式:尽量以年级为单位(便于其它教学活动的统一安排),当天有课外活动的年级不排体育课,每周安排两次活动,加上两节体育课,基本可以保证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

在活动的开始阶段,一定要注意组织纪律,这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全年级大集合、以班级为方队进行跑步(跑步的多少可根据天气情况和学生的练习基础灵活掌握),跑步时强调各班的整体性,不强调锻炼的强度,这样一方面锻炼了身体,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对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也是一种培养方式。跑步结束后各班按照划定场地带开进行跳绳活动,初始阶段可集体进行,当习惯养成后由班级统一进行,刚开始跳绳可以简单一些,随着活动的深入可逐渐增加练习的花样如双摇跳、跳大绳、花样跳绳等。随着活动开展的深入,跳绳已经成为了学生的体育文化,不仅仅是在活动课上,其它时间也随时看见学生们跳动的身影。这也正是我们的预期目的。

(3)课外文体活动的形式。活动课采用大课的形式,前半节进行体育活动,后半节按照事先组织划分进行兴趣小组活动。

(4)课外文体活动的保障。要保障课外活动的长期性首先要和班级评先结合,引起班主任和学生的注意,其次要和体育考试结合,目前,新《体育与健康课》课程标准允许学校自己拿出切合自己学校实际的评价标准,也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契机;最后,学院要切实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对辅导活动的教师给予一定补助。

四、结论和建议

1、在学院开展课外文体活动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只要加强组织是切实可行的。

2、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要注意结合体育竞赛。既要在竞赛项目设置上出现活动练习项目从而促进学生练习积极性,同时又要在练习中间穿插竞赛,提高课外活动的兴趣。

教育调研报告 篇八

一、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塑造了一个人个性、品德、修养、爱好、才能等,对促进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质量,也决定着未来国民的整体素质。本次对本地区的学生家庭教育情况的调研,将有助于家校的相互配合,提高对学生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

二、地区现状分析

我校地处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石炭井沟口办事处,距离城区较远,学校服务范围4平方公里,人口9千人,本地主要经营果园和农产品,经济产品比较单一,被规划为防护林带。随着城市化进展的加速,本地区人口逐渐减少,有75%居住的是老人,还有一些是租地种粮和租果园的,隔代教育、单亲家庭是这一地区家庭的特点。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调查对象主要为小学二至九年级学生的家长,发出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份。

四、结果与分析

对问卷所得资料进行了定性分析,再结合访谈所得的材料得出以下结论:

(一)从家长的学历来看: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我校学生父母亲的学历情况是:父母亲是大专文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1.55%;父母亲是高中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5.1%。父母亲是初中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83.35%。

(二)从家庭的经济收入来看: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家庭收入不容乐观,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约占68.65%,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的约占26.74%,家庭经济状况很差的约占4.61%。

(三)从家长的教育观念来看:几乎所有的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品德教育,其次是身体健康,再次是智力开发。家长的教育观念有所转变,但是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重视程度,从“投资让孩子课余参加培训”来看,小学家长比较重视“唱歌、跳舞、美术”等,而初中学生家长比较重视“文化课补习”,从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满意看,小学学生家长满意程度较高,而初中学生家长满意程度较低。

(四)从家长的教育内容来看:还是重视书本知识,课外阅读书籍极少,但从“您孩子经常做的家务”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在“扫地倒垃圾、洗衣服、做饭”方面做得比较好。

(五)从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来看:大部分家庭民主氛围较浓,从“您孩子成绩不理想时采取的教育手段”来看,大多数家长都是“谈心”,“责骂、打罚”较少。从“您教育孩子最大的烦恼”来看,“孩子个性强,不听话”较多,其次是“没时间”。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有很大改善。

五、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责任观念仍然落后

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了学校,教育孩子就属于学校的事了,培养和教育好孩子是学校的应尽之责。近些年,很多家长忙于生计,将孩子交到学校之后就不闻不问了。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有些家长从来不到学校或向老师了解子女在校学习情况,连家长会也不来参加,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级,老师是谁,对孩子学习情况就更不清楚了。家长不关心在校子女的表现,有些家长还习惯替子女说话,庇护孩子的缺点和错误。部分家长与学校缺乏配合和协调,致使学校教育成效减弱。

(二)家长不主动与学校的联系

被调查的老师均表示,目前家长与学校联系的较少,很多家长不主动与老师联系,以了解孩子的学习思想状况。目前家长与学校的联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有些家长还不一定到,来的家长大多数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二是班主任老师电话联系,有的以没时间为理由拒绝来学校。三是教师不定期对部分学生进行家访,多数学生家中没有家长在家。

(三)家庭缺失家教知识不足

从我校学生家庭结构变化看,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多元化,独生子女家庭成为家庭的主流格局,还出现了较多的流动家庭、空巢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多种类型的家庭,家庭的缺失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困惑。“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良好夙愿仍旧是每一名学生家长的共同心声,当家长发现孩子做错事情,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会严肃批评教育,但总感现在的孩子不服管、不听话,所掌握的家教知识不足,远远满足不了目前家庭教育的需要。

六、建议和对策

(一)家庭层面

社会在发展,竞争在加剧,家长应把子女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每一位家长都要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要认识到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业成功的重要性,不要过分依赖学校,要提高自身的素养,起到一个榜样示范作用,并且积极主动寻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点,培养身体健康,人格健全,习惯良好的好孩子。

(二)学校层面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转变教师的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素养。改变家长会形式,制定家长学校章程和考核办法,落实好家长学校的任务。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研究,家庭教育研究指导要跟上形式的发展。要创新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密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三)社会层面

政府应加强社区家庭教育的管理、研究和考核,举办家庭教育学校,落实家庭教育经费,配备家庭教育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进一步加强家庭、学校、社区的合力,形成时时处处教育的网络格局。

关于教育调查报告 篇九

一、教育实习意义和目的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体现,是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实习应达到如下目的:

1。使实习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有关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充分与全面锻炼,培养教育和教学上的独立工作与人合作的能力。

2。使实习生在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时间中向优秀教师学习,认识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树立和巩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

3。通过实习,全面检查我校教育质量,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以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4、通过实习加强我校与各中学的联系,共同研究解决新时期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推广现代化教育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推动我校和中等教育稳定发展。

二、 教育实习内容与要求

教育实习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和教育调查三个方面。

1、教学实习

教学实习是教育实习的中心任务,目的是使实习生初步掌握中等学校所实习学科教学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教学实习在原科任教师指导下进行,主要要求是:

①要充分锻炼提高自已,根据各实习学校实际情况,以多上课为宜。一般要求讲授新课10节以上(不包括重复课),其中6节独立课(不需要教师指导,独立写出教案上课)。提倡与鼓励上重复课、跨年级、跨专业、跨校上课,

②每个实习生必须认真钻研所实习学科的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掌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力求弄懂弄通。

③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写出详细教案,要进行集体备课。为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每节课上课前必须进行检查性预讲,同组实习生参加听课,并邀请原科任教师参加。预讲后由听课师生提出意见,实习生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最后送原任教师审阅批准后方能试教。

④坚持互相听课和评议制度。在备课、预讲上课等活动中,应该虚心向原科任教师学习,发扬团结互助精神,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特别是同一备课小组和同下一个班的实习生,必须集体备课,必须互相听课,互相评议,并认真做好听课和评议的记录。实习生互相听课和教学评议的情况将作为考察实习生态度和教学能力的依据之一。

⑤认真做好批改作业和下班辅导中学生的工作,认真研究作业的正确答案,特别是对比较复杂的疑难问题,要经过集体研究,作出统一正确答案,送原科任老师审批,然后才着手批改作业,作业批改后,应先在小组内互相检查防止错漏,或批改后送回原科任老师审阅后才发给学生,对于作业中的普遍错误,要进行集体辅导,个别错,个别当面改。应对中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⑥每个实习生都要组织和指导中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是应用本学科知识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或知识讲座、文学、艺术、体育等课外读物。

2、班主任工作实习

班主任工作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实习生初步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特点和做法。原则上一个实习生下一个班,班主任工作实习要在原班主任领导下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①在1~2周内了解掌握全班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订出班主任工作计划(包括班主任工作目标要求、班活动安排、主题班会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集体工作措施)。

②领导班集体,对班集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学生班、团干部开展工作,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

③每个实习生上一次主题班会课,独立组织一次班活动(包括班课、团课、班干部会议、班、团活动)。

④做好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如知道早读、早操、文体活动、检查教学日志、检查卫生、批改周记、家访等。

⑤认真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每个实习生必须在全面了解全班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一个后进生的学习、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情况,做好个别学生转化工作。

3、教育调查和教育科研

每位实习生在搞好教学和教育实习的前提下,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教育调查或教育科研,锻炼调查研究和教育科研能力。调查研究必须在取得实习学校同意后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①从实习学校和当地情况出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可结合当地情况加以选择。例如,实习学校的某学科的教学传统风格、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中学生学习某学科的心理特点、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开(20xx年的寒假社会调查报告)展素质教育情况等的调查研究。

②教育科研可以对某学科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专题研究,也可以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合作共同进行某项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③写出调查报告或科研论文。此项成果作为教育实习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优秀调查报告或教育科研论文,可作为毕业论文。

三、 教育实习时间安排

教育实习时间为八周,自XX年9月19日至11月13日。到实习学校之前,用课余时间作准备。实习回来后,用三周课余时间上汇报课和复评成绩及总结经验交流。实习分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6月中旬至9月18日,课余时间)

① 省内分片负责教师与实习队长到各实习学校落实教育实习任务和内容。省外实习队由实习队长打电话与有关学校落实各项安排。

② 实习队长召开全体队员会议,落实个人的实习任务、内容。

③ 召开实习队长、带队教师会议,部署实习队有关管理工作要求。

④ 学习教育实习有关文件:教育实习工作手册、教育实习计划、教育实习评价标准、广东省班主任工作条例等。实习队员根据实习课程的要求进行备课、预讲、微格教学。各院、系安排教师指导学生备课、预讲及其它教学技能训练。

⑤ 各院系领导做教育实习动员,加强纪律教育,强调树立“华师人”形象。

⑥ 做好财务和交通安排。

⑦ 9月19日各实习队长可根据本队具体情况确定出发时间,但不得迟于20日。省内各实习队应于出发前一、二天派人先去实习学校,协助实习学校安排好实习生办公、食、宿,做好全体队员到实习学校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省外实习队应在出发前告诉实习学校出发时间和乘车的班次以及可能到达的时间。

2。见习阶段(9月19日至9月24日,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减少见习时间)

①到达实习学校后,分别请实习学校领导、科组老师、班主任介绍学校、科组、班级的基本情况,请优秀教师介绍教育、教学的好经验,了解实习学校各项工作和各种规章制度。

②实习生下到班与学生见面,参加班级活动,了解学生情况,在原班主任指导下制订班主任工作计划。

③听原科任教师的课,参加科组教研活动。

④在原科任教师指导下进行备课、预讲。

教育调研报告 篇十

为了进一步了解一年级教育教学情况,探索低年级教学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总结新课程实施的工作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我在本学期第一周至十四周(9月1日---12月2日)对一年级各班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的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课堂教学情况;二是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三是低年级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情况。调研听课4节,查看教案6本,查看作业100多本,与教师座谈一次,个别谈心三人次。比较全面地把握了一年级教育教学的情况,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的亮点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

1、探索出了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语文课都有相当量的识字任务,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反复认读来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但在听课中没有这种机械单调的教学行为,教师都能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来设计教学。我校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在实践中逐渐总结了多种识字方法:即以听读识字为主,拼音识字、分析字型识字、趣味识字为辅的方法。还应用拆字合字、找朋友、编谜语、编顺口溜、等识字方法,课堂上以“谁来当当小老师”“编个字谜大家猜”“我给生字找朋友”丰富多彩的识字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生字。2、以表扬激励为主的课堂评价机制已经初步形成。教师的评价既有激励作用又有指导功能。例如在赵霞老师执教的《秋天到了》一课中常听到这样的话语:“马乐乐小朋友她用小手指着、小眼睛盯着、小耳朵听着这样才知道谁的对了谁读错了”“这位小朋友表现不错,他知道回答问题要举手告诉老师”等语言在一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听到。在写字本上教师或用小红旗、语言,或用小红花、小金星等,及时记录学生精彩的表现,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3、四位语文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用了你读我听、男生读女生听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4、语文课堂上教师能将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有机结合,有静有动,有节奏感,使学生不容易感到疲倦数学课堂教学的亮点: 1、课堂气氛民主化,教师非常注重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不论是陈莉老师的课还是何杰老师的课都注重从创设情境入手,以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始终是微笑的,课堂评价基本是以激励与肯定为主,甚至敢于让学生来评价老师,比较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2、学习素材生活化。两位教师都能将课本中比较陌生的题材改编成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例,是本次调研数学课堂的一个亮点。生活素材的引入,使学生能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使同学们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3、内容呈现多媒化。两位教师都能充分应用学校的网络资源,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其动态化、形象化是本次数学教学课堂上的可喜局面。如陈莉老师执教的《左右》、何杰老师执教的《分类》都把丰富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使画面生动有趣,从而创设了吸引学生积极思维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静态知识过程化。教师能将教材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将这些信息通过教师转化成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活动,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这方面,陈莉老师更胜一筹,她鼓励学生画画、摆摆、贴贴,创造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使喜欢数学的同学更多了。

三、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1、让课堂“活”起来和课堂常规要求的问题。调研中我们发现,课堂上学生活动起来了,而课堂秩序就乱掉了。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活动化,不是不要课堂秩序,我们认为小学一年级正是学生各种学习习惯打基础的时候,必要的课堂常规还是要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其次小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首先得学会“倾听”,不会“倾听”怎能“合作”,课堂上教师必须训练学生专心听老师的讲解,专心听同学的讲解,要让学生学会包容别人意见,养成不打断别人发言的习惯。2、教师的组织教学缺乏技巧教师不能用自己巧妙的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艺术、恰当的体态语言来吸引学生,而是采用哄、吓的手段来组织教学。表现在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安静不下来,教师只能用“一、二、三看谁坐得端又端”这种方法来组织教学,对于不听讲的学生,碍于我在听课,教师只能到学生面前一个又一个的唤醒学生的注意力。这种低效的、呆板的组织教学的方法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3、年轻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表现在课前学习用具摆放不整齐,书、作业本保持不好。指导学生书写时教师的示范作用发挥不够,学生读书写字的姿势不能经常强化,有爬着写字的、有跪在凳子上写字的,学生发言或老师讲课时只有四分之一的同学在听讲,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有说话的、有转过身子打人的、有从凳子上掉下来的,课堂秩序显得特别混乱,由于忽视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致使教学效率低下。4、自主、探究怎样与教师讲解有机地结合的问题。新课程反对过度、过滥的教师讲解,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教师的讲解该处于一种什么地位,该怎么把握好最佳的结合点?我们认为新课程反对过度、过滥的教师讲解,是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的。适时和适量的教师讲解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当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还无法解决问题时学生相当渴望教师讲解,另外,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还尚在起步阶段,还十分需要有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引导,优秀、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全盘抛弃。调研中我们发现,要把握好这两者最佳的结合点是十分困难的,几堂课中或某些环节中或教师讲解太多,或者教师引导不明,学生兜圈太远,探究不到点子上。5、小组合作指导的问题。在新课程实验中许多教师喜欢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因为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但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大有文章好做。一是什么时候进行小组合作,是否先让学生独立地“想一想”、“做一做”,然后再参与小组讨论,没有经过个体精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是否是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其次是小组怎么分,几个同学围在一起,小组内无明确的责任分工,是否会造成速度快的学生总是抢在问题前面回答,或者教师的讲解转换成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对学习水平低的学生讲解,掩盖后进生的学习不投入或不深入,给人以“表面的积极性”造成新的两极分化。调研中的几堂课显然在小组合作的指导上还是不够的。 6、部分教师对低年级的教学尚处在适应阶段由于教师没有认真挖掘教材,致使教学设计极不科学合理,教具的使用不恰当,没有起到突破重点难点的作用。硬是把两种不同类的事物相加,阻碍了学生进行有序思维;没有让学生动手摆、动口说,忽视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与困惑

1、班级学生数过大,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新课程倡导合作探究,但是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大多,教师无暇顾及全体学生,尤其是好动的学生,往往出现放得开,难收拢的局面,学生两极分化有提早、加剧的苗头。2、学生家长不配合,容易造成学生两极分化。新课程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体现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一种理念,学生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这就需要家长在学生学业上配合学校,作一些基本的辅助指导,而孩子的家长一方面在意识上存在着把孩子送入学校,一切就由学校教育的不正确思想,另一方面,在客观上由于进城打工等多种原因,而没有时间对孩子加以辅导,从而使自觉的学生能主动学习,不自觉的学生不能较好的自主学习,致使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3、教师的教学和教研基本功还不够。一方面新课程在信息技术的操作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们一部分教师在操作上还不够熟练,总嫌麻烦,感到不实用。另一方面,新课程在许多方面需要教师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这对教师在教科研方面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提高教科研的基本能力,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4、不布置书面的家庭作业教师都为教学质量担忧。由于科教版识字量大,在校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练习写字的时间少,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很难落到实处。5、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各科教师不能协同培养。出现的问题是语数教师苦心培养的良好的习惯在活动类社科类课上不但得不到有效的巩固而且起到了负面效应。6、一年级学生的作业本不配套。由于一年级学生小、作业本又过大,既浪费了作业本也不利于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

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议针对上述调研所了解的到情况,对今后一年级的教育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继续深入地开展课改理论的学习。实验教师要经常以课改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及教学成果,努力提高其理论水平及教学实践能力。2、要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研组要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探讨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寻找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办法,诸如:如何解决教材识字量大的问题,如何让家长配合学校教学的问题等,经常交流实践的经验,尤其要做好课改实践的课题研究工作,把课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3、在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方面狠下功夫。(1)耐心教育,认真疏导,严格管理(2)积极并且及时组织教学,做到严格要求与表扬、鼓励相结合,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验成功,体验快乐。知道和懂得自己的存在,珍惜机会。(3)跟班要紧,手口要勤,处理要妥。(4)各学科任课教师协同管理。4、在贯彻新课改理念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学习惯培养,切实保证教学质量。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获得知识又要重要得多。(1)要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2)加强读书习惯的训练;(3)加强写字习惯的训练; (4) 加强坐姿的训练;(5)加强注意力的训练; (6)特别加强听、说的训练; (7)加强动手操作的训练。5、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传帮带作用,教科室、教导处要经常关注年轻教师的成长。经常听课并进行及时的指导,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事他们尽快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6、进一步加大教学管理力度,在严、细、实上下工夫。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围绕教学常规工作,体现一个“细”字,尤其在教师备课的实用性和学生学习的科学性方面,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二是要加大过程性管理检查力度,体现一个“严”字。不定时听课、座谈、查看材料,对于备教不一的问题、学生常规落实不够的问题,一经发现,督促学校立即整改,决不姑息。三是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体现一个“实”字,可有可无的内容一律删去,重点内容在分值上予以强化,突出视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用新课程的新理念管理教学,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逐步提高新课程教学的效益和质量。以上是对一年级教育教学调研后一些粗浅的认识,若有不妥之处,请领导指正。

教育调查报告 篇十一

【内容摘要】

正如经济上城乡差距很大一样,乡下的教育也是远不及城市里的。乡下的教育硬件设施在变好,但是依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教育经费的紧张,师资队伍没有注入足够的新鲜血液,乡下人的观念,本身环境等等,都制约着乡村教育的改善。发展乡村教育,依然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

【关键词】

乡村教育,教育现状,改善,制约因素

一、调查背景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世界各个国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不同历史阶段的共同话题之一,在现代文明社会和知识经济的语境中,教育更成为了决定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农村人口占了大部分,乡村教育自然也是国家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调查目的

我们组的人都是乡下的孩子,都关心着自己家乡教育的发展。借着这次三下乡的机会,暑假我们就乡下教育情况展开了一次调查。希望更全面地了解家乡的现在的教育状况,为其出一点绵薄之力。

三、调查方式

通过走访当地居民、访问乡下学校在教老师、实地拍摄的方式,对乡下的学校设施、环境、教学质量,乡下人的受教育程度进行了一次调查。以下是我们组的成员在自己家乡通过调查得到的信息。

四、调查内容及分析

(一)、如今乡下学校教育实况

乡下的教育水平低。俗话说凡事要从基础抓起,重基础才能有更高的成就,而乡下的孩子们基础是不扎实的,成绩不好,没有学到教学任务规定的内容是普遍现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上,70%的学生是做不到认真听讲,甚者,吃零食,讲笑话,嬉笑玩骂干扰其他同学上课的现象非常严重,较之往年竟然有增加的趋势。

2.作业:70%的同学独立完成作业的质量是非常低的,也没有勤学好问的习惯,因此抄作业的现象较为严重

3.课后,80%的同学没有科学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也不认真完成作业,更不用说自觉的巩固和复习

4.农村孩子的知识面窄,摄取信息的途径少,电视是他们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是孩子们看电视看得是电视剧动画片等趣味性节目,对一些科普类的拓宽知识素养的了解较少。

(二)、近两年来学校发生的一些可喜的变化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显得很重要。而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政府对义务教育较为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硬件方面:现在不管是农村的小学还是初中,都在重建。有了新的教学楼,瞧,还正在建设当中的学校新的体育室学校还更新了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设备。

软件方面:中心小学李老师说:”学校现在也是把: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作为重点来抓。为了使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提高同学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我们除了以往的每学期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之外,还组织我们的学生选举“班级之星“,既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嘉奖,也想提倡其他同学学习身边的一些好的习惯和品质,课外活动比前几年办,得多了一些,什么歌咏比赛啊,校园文化节啊等等。

(三)、为了让调查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我们也调查了邻近的村子。以下是他们村子教育的一些具体情况。

1.近年来在外务工人数增加,许多人半路辍学,并且城乡经济水平差距拉大,生活水平高低不平,于是人源大批往县城迁出,大批的生源流失,使得宋巷小学生数量骤然减少,虽有从幼儿园到初二九个年级,但总人数却只有342。

2.从我咨询的曾任地理老师孙再红老师口中的得知,教师总人数近年也在大量减少,九个年级的老师却只有27人。其中幼儿园中的大中小三个班却只有2个老师担任识字,唱歌、跳舞、娱乐等所有教程;而小学生却只有语数外体四个科目,他们的体育活动也就只有单双杠,荡秋千,跑步、打篮球等项目;初一初二年级的政治、历史、化学、生物课程两个班的老师是同一个人,另外他们的化学生物实验也绝大部分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从以上情况可知乡村老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生的接受学习任务单调,娱乐欠缺,进一步说明乡村教育落后。另外由于乡村经济力量薄弱,老师工资低,许多老师前往省城以解决生计,剩下的现任老师都是年纪已过40岁的人许多老师差不多到了退休的年纪,但是现在又难得招到新的年轻的老师。这又使得乡村教育水准更难得提高。

3.以前的宋巷中学变为现在的中小学综合性学校,而之前的小学已经成了破旧的君爱制衣厂了。而现今的小学虽然有了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综合楼等建筑(这些本来打算扩建中学的),然而其中的`实验楼却大部分空置,里面只有少量的实验装置,宿舍楼只有部分的初中生寄住,因此宿舍楼也是大部分空置,教学楼每个班的学生也就30人左右。貌似现在小学建筑越来越好,但是生源质量较差,乡村的孩子自制能力较差,玩心较重,取得的成绩大多不尽人意。

(四)、其实差异不仅存在于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也有着细小的差异。

1.不仅是教学设施等硬件方面还是学生和教师素质等软件方面,就整体来说,乡下城里还是没法比的,当然个别优秀的除外。

2.规模大,经济状况好一些的村子,他们就更加有能力和资本向城市靠拢。他们的学校也能更好的组织学生们展开课堂内外的活动。许多乡下学校在重建,有些大一些的村子的学校教学楼办公楼也还不错。

(五)、乡下人的受教育程度

1.7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上没接收过什么教育,只有20%的老人进过学堂。其中,男的比女的又要多些。50-70岁这一年龄段的情况稍好一些,60%的人上过学。其中,大部分只上过小学,少部分上到了初中,更少一部分有幸读了高中甚至大学。30-50人群中,85%的人接受过学校的教育,而这85%中有20%的人上了大学,而且大部分是读了师范,现在成了当地初中和县城里高中的教师。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30岁以下的人100%的上过学,只是分教育程度的高低而已。

2.30岁以下的青年,学历的高低,不仅跟家庭经济状况有关,跟个人自身也有很大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好一些的上初中高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偶尔也会出一两个大学生。上学也成了农村家家户户能够享受的,尤其是近些年“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实行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农村上小学初中学早已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有少部分人并不是那么爱学习,提前离开学校没有上完初中。

3.询问了周边的人,许多学生读完初中便没有选择继续学习,与我年龄相仿的同学许多已为人妻人夫,甚至还抱着小孩。在大学生遍地都是的今天,在农村,依然,考上大学不容易,大学生依然不常见。当然,随着高校的大量扩招,农村学生上大学的也越来越多,只是在农村供一个大学生并不容易。

尽管农村孩子的教育已经得到政府的重视,但是农村教育落后的问题还没有决,农村教学规模逐渐缩小,教学质量跟不上,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1.教学设施不先进,教室虽然有了多媒体,但是老师不常用,仍然习惯于传统的“一书一粉笔一黑板“教学模式,

2.城乡经济差距大,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留不住好的尤其是年轻老师,乡下小学的老师很多是已经在校任教多年的年龄大的老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教学观念落后,而且在这个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些老师本身也没有汲取很多新的知识,也就不能传授同学们什么除书本以外的东西。且教学方式单一,很难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3.教学规模逐渐缩小。乡下一些父母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他们愿花更多的钱,想尽一切办法的让自己的孩子去城里上学,接受比在农村更严格更先进的教育。而我们县里及市里的一些好的中学,在小学升初中的时候也会到乡下来招生,他们更会有对优秀学生的一些优惠政策来吸引各地尖子生。于是乡下的学生尤其是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少,规模便越小,规模小便教学制度和活动便越不完善,越不完善则教学质量越不好。由此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4.某些家长也不注重正确引导孩子学习。在乡下,80%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采取的是听之任之的态度,孩子自己学的好就好,要学什么就给他学,知道孩子的学习不好也不会过多的干涉,很少过问孩子们的学习。我们知道,小孩子意志薄弱,贪玩,在学校缺乏老师的严格要求,在家缺乏家长的科学引导,于是很多孩子从小就不爱学习,没有好的学习习惯。

5.当今大学生就业压力非常大。现如今的大学生早已不是以往人们心目中的天之骄子。农村家庭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实属不易,而很多毕业了仍旧没有一个好的出路。当问及“要不要上高中,想不想读大学?”的时候,在我们调查的学生级家长中,10%的人表示不想,他们认为:现在读大学也没多大用,苦了父母苦了孩子到头来也没个好工作。30%的说想上,但是成绩不好,也学习不进,考不上。20%的说考上了就上,考不上就不上。40%的表示接受多的教育还是好的,家长累点也没关系,会支持孩子上学。

五、实践总结和感悟

经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更深入的了解了家乡的教育状况。尽管我们小组的人员有限,只是调查了南方四个省份的部分农村,但是它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很具有代表性的。看到学校设施越来越好很是欣喜,同时也为家乡的孩子呆在农村接受不到好的教育而担忧。影响一个地方的教育有多方面的原因,有些是地理位置的限制,有些家庭的因素。但是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不管是为了解决基本的生计还是为了农村人口中所谓的:以后有出息,找份好的工作,或是提高自身素质。

中国的农村人口占得分量很大,解决农村各个方面的问题尤为重要,对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国民的文化素养都有着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这足以证明国家对乡下教育的重视。这些年来,像“两免一补”,“一村一大学生”等政策确实对乡村教育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要真的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还有很长远的工作要做。包括提高乡村经济水平,引进人才等等。

而对于我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来说,关心和支持家乡教育事业是非常应该的。我现在经历着一般村民体会不到的生活,尽管现在在全国来说大学生早已遍地,但是在我们的那个小乡村来说可是说是罕见的。现在的大学生早已不是先年的天之骄子,可是依然应该承担起建设家乡的责任。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gongzuozongjie/989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