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5篇 《我的信念》原文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5篇 《我的信念》原文

更新时间:2023-03-18 10:45:02 点击: 来源:yutu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体会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了解她取得的伟大成就。

  2.了解悼词这种文章体裁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思考伟人对待事业和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1.在阅读中品味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力量。

  2.学习居里夫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居里夫人把科学研究当成一种梦想放弃个人利益的人格。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自学《短文两篇》

  指导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了解悼词这种文章体裁的特点

  完成自学目标

  一、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二、字词的音形意

  1、易错字参考(抄写并注音)

  2、重点词语的理解

  三、体会主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起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很多,因为这些科学家奋斗的故事和精神给我们以启示和鼓舞。那么你们知道哪位科学家一人获得过物理、化学两个领域的诺贝尔奖吗?她就是居里夫人。一位女科学家能有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能不让我们钦佩。那么,是什么让她有如此大的作为呢?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相信你会从中找到答案。

  二、朗读课文。

  更正字音,掌握重点词语。

  坚韧不拔 问心无愧 专心致志 天赋 侵扰 渲染 纯粹 获益匪浅 逆来顺受 毫不妥协 痴迷 琐事 鞭策 奢望 猝然 报酬 闲暇 眺望 呵责 蹂躏 崭新

  三、了解作者。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6年,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物质,获得成功,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工作,和居里、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1934年7月4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四、分析课文。

  1.初读之后谈谈你理解的居里夫人的信念包括哪些因素。

  (1)坚韧不拔的精神。

  (2)致力于科学的研究,及对科学的痴迷。

  (3)固执、勤奋的工作。

  (4)对生活的热爱。

  2.你觉得居里夫人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居里夫人是一个有远大的人生目标,意志坚定的人,她刻苦勤奋,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退缩。她的品格还表现在她的公正无私,淡泊名利,从没想过以科学研究去换取个人的荣誉和利益。

  3.文章第2段居里夫人举“蚕结茧子”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是为了说明自己一旦确定了奋斗的目标,就会像蚕一样固执勤奋地工作。用这个例子来比喻自己对事业的执著,更生动地说明了自己的奋斗历程。

  4.你知道居里夫人的科学研究对于人类的意义吗?

  她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

  5.居里夫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里能看出来?你对此看法如何?

  居里夫人热爱生活,但从不将生活复杂化,她崇尚简单,追求安静,这样就不会为生活所累。她也善于欣赏生活,例如她会欣赏诸如栽花、植树、建筑、诵诗、眺望星辰等琐事。应该说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也恰是她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

  五、总结。

  我们的生活中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是我们的幸运,我们更应该从她的身上汲取优秀的品质,向她学习,从小为自己确立一个奋斗目标,并不断地为之奋斗。

  板书设计: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像居里夫人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一定会赢得全世界人民的赞誉。是的,在她去世一年以后,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为纪念居里夫人对世界的贡献举行了追悼会,会上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发表了演讲,对居里夫人致以极高的评价。我们来看一看被称之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的爱因斯坦是怎样评价居里夫人的。

  二、朗读课文。

  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提炼出文章的中心。

  中心内容: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对于人类的意义不仅是科学上的贡献,在道德品质方面她对时代和历史的进程则更有意义。

  三、了解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1955)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在任工程师的叔父等人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地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在瑞士专利局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从此他才有缘进入学术机构工作。他经过8年艰苦的探索,于1915年最后建成了广义相对论。1939年他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在日本两个城市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威胁,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55年4月18日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

  四、分析课文。

  1.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有哪些伟大的人格?

  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2.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能取得伟大的科学功绩的原因是什么?

  大胆的直觉、对工作的热忱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3.作者评价“第一流人物”的标准是什么?

  道德品质比才智、成就更重要。

  4.如何理解短文的结尾段“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强调学习居里夫人的品德和热忱,在推动时代和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也说明在欧洲一些知识分子中间还存在着道德品质不过关的人。作者这样说也是在呼吁人们能以居里夫人为楷模。

  五、小结。

  通过这一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从爱因斯坦的赞誉中更进一步了解了居里夫人高尚的品质。同时,学习本课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百行德为先,一个科学家留给人类的贡献除了他的研究更有他的品质,所以,向居里夫人这样的有德之士学习,我们应该从道德上规范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板书设计: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学习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3、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学会做读书笔记。

  【教学重点】

  1、梳理课文内容。

  2、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3、品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课前准备】

  学生:

  1、预习课文,疏通文意。

  2、搜集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3、阅读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准备谈自己的读后的感受。

  教师:

  准备居里夫人的挂图。

  《我的信念》选入鄂教版七下第20课,人教版七下第9课,人教版(五四学制)六下第4课。该文章从居里夫人的工作环境、工作态度、工作理念三方面体现了居里夫人的信念。

  一、导入,由居里夫人的画像引出

  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我们的作家梁衡在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一百周年时写了一篇文章《跨越百年的美丽》,相信大家读了之后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尤其是女同学,甚至要把她当成自己的偶像了。

  学生漫谈读后的感受。是什么力量使居里夫人在这百年之后还对我们每一位有着这样的迷人的魅力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二、范读课文

  疏通文意,品味语言,识记字词。

  三、梳理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本文内容庞杂,头绪纷繁,重在梳理。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按顺序搜集、筛选信息,而后概括纲要,最后归纳整理。这样,举一纲而万目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独立默读、思考,试着让学生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讨论归纳:

  坚忍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简单 重大发现 保持安宁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2、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板书)

  四、重点研读(5~7段)

  1、指导学生重点研读有关句子、语段,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内容,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讨论解决。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题备案:

  ⑴ “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⑵ 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⑶ “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⑷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⑸ “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⑹ “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⑺ 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⑻ “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问题设置比较多,教师可根据需求取舍。

  2、品味语言:

  ⑴ 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⑵ 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

  参考: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五、教师小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六、作业

  1、基础作业:在摘抄本上摘抄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

  2、拓展作业: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写成300字的小文章。结合《跨越百年的美丽》和学习本文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谈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或给自己的启发。

  3、预习作业:朗读《论语十则》,力争背过前四节。

  【课后记】

  居里夫人大多数学生都很清楚她是谁,通过搜集材料来进一步了解居里夫人,感受居里了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课前课后让学生读《居里夫人传》《跨越百年的美丽》,再次感受她伟大的人格魅力,并在生活中学习上学习她的精神。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3、品味*实而富于这里的语言。

  【教学重点】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她性格特点的联系。

  【教学难点】从三个方面梳理、把握课文内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法】读读、讲讲、议议、练练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趣

  宋玉说有美女在墙头看他三年而不心动,范仲淹考进士前在一间破庙里读书,晨起煮粥一碗,冷后化作四块,是为一天的口粮。而在地球的另一边的法国,一个波兰女子也这样心静,这样执着,这样耐得苦寒。她从25岁的妙龄,面对追者如潮而不心动。她只要稍微松一下手,回一下头,就会跌到温软的怀抱和赞美的泡沫中,但是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所以她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这位美丽而神奇的女子是谁呢?请同学们一起回答:居里夫人(生齐答)是什么使这位美丽的女子放弃了安逸,选择了艰辛;放弃了财富,选择了贫寒;放弃了名利,选择了淡泊。我们就让居里夫人自己来揭开这个谜底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今天我们学习第九课《我的信念》。(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作者)

  二、听课文朗诵,配乐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要求:生边听边标出段落序号,画出生字难词,以及所喜欢的语句。

  三、走近作者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1867—1934)波兰人,后移居法国。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发现了放射性元素,两次获诺贝尔奖。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的女儿也获得了诺贝尔奖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四、梳理思路:学生默读课文:梳理与把握课文内容,学会筛选信息。(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梳理的方法:第一步概括要点,第二步分析归纳(分为几类),第三步整理排列,概括要点只要抓住每段的关键词就行了。

  1、引导学生梳理,抓关键词。

  依次筛选的关键词是:坚忍不拔、信心;勤奋、目标;执著、努力;探讨真理、献身科学;安静、简单、不谋利、自由;克制、科学之美。

  2、归纳整理。

  学法指导:可按宗旨、环境、工作三方面归类整理。

  ① 科学研究的宗旨是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于科学之美。

  ② 科学研究的环境是需要安静,需要时间,需要自由。

  ③ 科学研究的工作需要献身精神:目标如一,信心要足,要坚忍不拔,要勤奋努力,要执著。

  师再用课件展示课文结构提纲,以梳理脉络,加强巩固文章结构。

  五、读罢《我的信念》,你认为居里夫人的信念是什么?文中有个短语可以表达,试找出来。【献身科学】

  六、深度研读课文:(课内语段阅读训练)抢答,打擂台赛,优胜组加分。

  1、阅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种态度?

  【A我们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B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2、第二段写居里夫人对“蚕正在结茧”感兴趣,其原因是什么?

  【因为蚕和我一样执著地勤奋地工作。】

  3、作者说的“快乐的记忆”在常人的眼里并不一定快乐,你怎样认为?

  【我认为她和丈夫是快乐的。她和丈夫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

  4、第五段的中心句是什么?【段首句】

  5、“讲究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可用原文回答)从哪一件事可看出来,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①a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报酬。B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②从居里夫人放弃专利可看出来,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6、阅读第七段,“沉醉”与“迷醉”可不可以调换,为什么?

  【不能。沉醉不是大醉,多用于比喻;而迷醉则是因对某人或某一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比沉醉程度更深。】

  7、科学的魅力指什么?可用书中原话概括。

  【“科学展现出的崭新远景”或“科学本身具有的伟大的美”】

  8、就第五段而言,你看还可出点考题吗?你来试一试。

  生答师订正。

  七、总结、归纳整理。

  1、从本文中,可看出杰出科学家具有怎样的品质(人格魅力)?可用四字短语概括。

  【专心致志、追求真理、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温和沉静】

  2、品味语言:文中有些话可视为格言或警句,摘出来并谈谈你的启示。(积累摘抄)

  八、生齐读课文第一段。

  九、浅谈居里夫人印象,“我眼中的居里夫人”,50字以上。

  十、听听其他科学家对居里夫人的评价:玛丽心中从未考虑过在家庭生活与科学研究中作出抉择。她一直把妻子的爱、母亲的责任和科学研究摆在同等位置上,她决不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而且她以极大的热情和意志获得成功。(池田大作)

  (是一个“贤妻良母”型的科学家)

  十一、拓展迁移:你所了解的像居里夫人这样的只为科学而不为金钱的科学家还有哪些?说给大家听听。【爱因斯坦、钱学森、袁隆*等】

  十二、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进一步对居里夫人的品质加深印象。

  十三、师小结。

  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用事求世,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她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智慧而美丽的科学家。

  十四、布置作业:以“读《我的信念》有感”为题写一篇文章,600字左右,写在作文甲本上。

  提示:可按读后感“引、议、联、结”四字密诀来构思,布局谋篇。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3、感觉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习她的科研精神。

  【重点难点】

  1、梳理文章思路,理清全文结构。

  2、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的质朴美

  【教学设想】

  1、学生注意收集或上网下载介绍居里夫人事迹的有关资料,了解居里夫人的高尚品格。

  2、引导学生学习梳理,要特别把握“献身”二字。

  3、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由居里夫人轶事说引,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化学、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科学研究。有一次一位记者惊讶发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块价值极高的奖牌尽然在她的一个小孩手中当作玩具玩耍,记者不仅问其缘由,她却不以为然的答道:“我是要让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跟玩具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玛丽·居里)。

  2、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6年,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获得成就,并着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工作,和居里、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1934年7月4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二、自读基础检查

  1、检查预习。

  问心无愧()渲染()闲暇()奢望()呵责()蹂躏()猝然()眺望()

  问心无愧致力专心致志渲染盛名报酬蹂躏呵责逆来顺受懊恼迷醉沉醉

  2、学生交流自己预习时收集的有关资料,选择一两个最动人的事例介绍给其他同学。初步了解居里夫人的成就和品格。共同体会她杰出的贡献、伟大的人格。

  3、解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4、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方式,而在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会讨厌他的外表。——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自由朗读课文学生默读、思考,试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思想理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环境需求:保持安静、追求自由、珍惜时间、简单的生活

  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韧不拔、执着勤奋

  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5、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坚忍不拔,有信心。

  6、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7、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8、作者认为“人类也需要梦想家”,“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献身事业,全身心投入事业,事业就是一切,根本不考虑物质利益。从居里夫人放弃专利,可以看出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感想可以自由谈)

  9、“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作者怎样的心态?

  因为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有如神话故事一般,在这样美妙的科学世界面前,科学家就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儿一样。这反映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

  二、问题研究

  1、“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居里夫人所以没有明确地说出来,大概是因为这种力量是难以明确表述的。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第1段里说,“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完成的决心,是一种因素。第3段里说,“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对真理的渴求,是一种因素。篇末说,“这种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科学魅力的吸引,是一种因素。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图的不是名利,是有崇高的使命感的,科学事业是造福人类的事业,这种使命感,肯定也是一种因素。

  2、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3、“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是什么意思?

  先要理解“世界的优美”,说的不是景色的优美。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是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的。认识了规律,发现了奥秘,就会觉得这世界真奇妙。优美是指物质运动规律以及物质内部结构。学了物理,学了化学,就会感觉世界的优美。科学越发展,世界越是展现它的优美,所以说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三、课堂小结

  1、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感受了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我们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以此为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愿你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处,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居里夫人——居里夫人

  2、课文中有些话可视为格言或警句,选一些抄在笔记本上,写上一点体会更好。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3、感觉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习她的科研精神。

  【重点】

  1、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难点】

  感觉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习她的科研精神。

  【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

  由居里夫人轶事说引,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化学、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科学研究。有一次一位记者惊讶发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块价值极高的奖牌尽然在她的一个小孩手中当作玩具玩耍,记者不仅问其缘由,她却不以为然的答道:“我是要让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跟玩具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玛丽居里)。

  居里夫人于1867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统治之下。她的父母都是教师,失业后承包了学生食堂,年幼的居里夫人也要协助做饭,在压迫中降生,在铁蹄下长大的小玛丽不明白为什么波兰的孩子不准学波兰话,不准看波兰书,还要在沙俄监察员的监视下学习。父亲和哥哥告诉她:“压迫会产生反抗”、“知识就是力量”,唤起她追求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强烈愿望。从此,小玛丽的心窝里,就埋下了对祖国热爱、对侵略者憎恨的感情。为祖国*而学习的念头,在她的脑海里翻腾着。中学毕业后,她当了家庭教师。但是渴求知识的愿望从未改变,但带着殖民枷锁和封建镣铐的波兰,大学是不收女生的,所以她梦想去巴黎学习物理和化学,最后通过她和姐姐的努力这样如愿了。在大学她艰苦的生活,刻苦的学习,弄得这位年轻的姑娘面色苍白、容颜憔悴。在索尔本学院的学位考试中,玛丽以她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物理学硕士第一名。

  那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个伟大的居里夫人的“信念”是什么?

  二、进入新课

  1、首先我们来读懂题目,解释什么是“信念”?(学生很快查词典)

  明确:解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2、学生默读、思考,试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明确:

  坚忍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简单 重大发现 保持安宁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3、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4、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5、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6、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7、文中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

  明确: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因为生活毕竟需要钱,获得很多报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这种人就是“讲究现实的人”。

  8、那梦想家呢?

  明确:为研究而研究,为工作而工作,为理想而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这种人就称为“梦想家”。

  9、“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10、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三、小结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人拒绝为他的任何发明申请专利,把诺贝尔奖金和其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居里夫妇发现镭以后,当百万法郎、灿灿的金质奖章向她微笑的时候;当成功、荣誉、祝贺象潮水般涌来的时候,表现了他们具有高贵的品质:毫不夸耀,谦虚忘我!一位报社记者前来采访她,想把她的事迹报道出去。她坚定地回答:“在科学上重要的是研究出来的‘东西’,不是研究者的‘个人’。”有几位朋友劝他们申请生产镭的专利权。玛丽·居里代表她的丈夫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不应该这样做。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他们把这个伟大的发现交给工业界和医学界广泛利用,并不谋求个人的任何私利。

  这堂课我们感受了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让我们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以此为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四、作业

  1、读了《我的信念》一文后你认为人的美包涵哪些内在品质?

  2、找一找,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一些你认为是美的言与行?

  【板书设计】

  探讨真理,不图财富

  宗旨

  沉醉于科学之美

  自由

  环境 安静

  时间

  目标信心

  工作

  勤奋努力、坚忍不拔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5篇扩展阅读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5篇(扩展1)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3篇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充满哲理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有声优色、有味有情的语言。

  2、学习居里夫人坚忍不拔的意志、埋头苦干的精神以及热爱科学的态度,感受居里夫人淡泊名利、在科学实验岗位上为全人类而工作的人格魅力。

  【重点】抓住文中各段的关键词,进行归纳梳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难点】体会文中表现作者的人格美。

  【教学策略】

  本节课学习的是居里夫的的《我的信念》,它的内容比较杂,首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再进行一番梳理,经过梳理,井然有序,才便于把握,就可融会贯通。梳理的方法教师明确:第一步是概括要点。(只要抓住关键词语就行)每二步是分析归纳,第三步是整理排列。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居里夫人简介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原名玛丽亚。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他共接受过于个国家24次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1934年7月4日,这位英国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二、导语

  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阅读《我的信念》,就是阅读居里夫人的灵魂,可以了解她那伟大的人格来自怎样伟大的心灵。

  三、借助注释和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固执 鞭策 盛名 报酬 奢望 蹂躏 呵责 懊恼沉醉 猝然长逝

  四、默读课文,找出各段中的关键词,进行归纳梳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梳理的方法,第一步是概括要点,第二步是分析归纳,第三步是整理排列,概括要点只要抓住关键词语就行。)

  1、引导学生梳理(讨论并归纳)

  坚忍不拔

  宗旨探讨真理,不图财富

  信心沉醉于科学之美 勤奋 目标 探讨真理 献身科学

  环境自由 安静安静 时间 不谋利

  自由工作 克制目标 坚忍不拔 信心 科学之美勤奋努力

  2、通过归纳:我们可以看到一颗伟大的水晶般的心灵,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品格魅力:献身科学,追求真理;专心致志,坚忍不拔;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温和沉静,兴趣多样。

  五、问题探究

  默读质疑:(默读时遇到不大理解的地方打个问号,默读后提出疑难问题。)

  1、“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居里夫人所以没有明确地说出来,在概是因为这种力量是难以明确表述的。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因素。是对真理的探讨,科学的魅力,献身科学的使命感。

  2、“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岁月”,为什么“孤独”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

  “孤独”指单身一人,独租了间小阁楼,远离欢乐喧闹的人群,潜心学业,在大学阶段读了许多书,大有收获。回忆起来,觉得没有虚度年华,这样的大学生活是美好快乐的。

  3、“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居里夫人所说的“讲究现实”与“梦想家”是什么意思?

  讲究现实,是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居里夫人是肯定的。因生活毕竟需要金钱,获得很多的报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他们为理想而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 从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抛弃了一笔财富,可以看出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4、“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世界的优美”不是只自然景色的优美。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是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的。认识了规律,发现了奥秘,就会觉得这世界真奇妙。优美是只物质运动规律以及物质内部结构。研究物理、化学,就会感觉世界的优美。科学越发展,世界越是展现它的优美,所以说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5、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作者这样的心态?

  因为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有如神话故事一般,在这样美妙的科学世界面前,科学家就好象迷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儿一样。这反映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

  六、体验与反思:

  阅读了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阅读了居里夫人的灵魂,了解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品质和为科学研究献身的精神,请联系自身,谈体会。

  七、小结

  本文为我们展示了一颗伟大的水晶般的心灵,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品质和人格魅力:献身科学追求真理;专心致志坚忍不拔;甘于寂寞淡薄名利;温和沉静兴趣多样等。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科学研究最需要的是现身精神,把探讨真理当作自己的天职,此外,科学工作需要自由、宁静和时间、坚忍不拔、勤奋努力。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我的信念》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课文阐述了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关于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信念,她的人格魅力将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并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学生分析

  1、七年级学生在完成某一项事务时,已懂得付出一定的努力,但他们也特别注重获取等价的回报,因此让他们感受居里夫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很有必要。

  2、学生具有了初步搜集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

  3、在*时运用散合式进行教学中。学生有一定的发散能力。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强调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语言文字资料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和阅读课文,通过提问、评价、质疑三个层面进行相互交流。探究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内心世界,从而面对楷模思考自己的人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从中领悟居里夫人高贵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2、情感与价值

  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3、方法与评价

  通过独立阅读,形成自己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预计发言人次13人,得分40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预习,根据自己对文章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形成自己的意见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章提出质疑,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并从居里夫人的品质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方法

  1、发散思维: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用20分钟左右时间由学生提问、评价、质疑。

  2、幅合思维:学生发言结束后,由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文章重点部分(工作环境、工作态度、工作宗旨)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学生发言(发散部分)

  局部理解预测

  1、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明确: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居里夫人在文中未明确指明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这或许是难以直叙的,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对事业的追求、对真理的渴求、科学对作者巨大的吸引,还有崇高的使命感等等种种因素,糅合成一股巨大的力量,鞭策着作者不断前行,“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2、如何理解“少年时期我再巴黎大学,孤独过着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孤独”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

  明确:这里的孤独非一般意义上的孤独,而是指她潜心学业,远离喧嚣,一个人精心读书,在这期间作者读了许多书,大有收获,回忆起来,觉得没有虚度年华,所以这样的回忆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3、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4、“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5、“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明确:所谓讲究现实的人是指为自身的利益而工作,为享受生活而工作的'人。梦想家的最基本的特点是,献身事业,全身心投入事业,事业就是一切,根本不考虑物质利益。从居里夫人放弃专利,可以看出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感想可以自己谈)

  6、“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7、怎样理解:我们唯—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中,以—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的巧境。自由的精神。

  8、“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9、“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看"逆来顺受"这个词,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弄清楚到底是居里夫人有没有屈服?她的逆来顺受表现在哪些方面?"逆来顺受"是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对待采取忍受态度。但在文中是指乐观地对待生活,对不良外界环境的适应。

  10、“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有如神话一般,科学家就如沉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一样,也因为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11、“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是什么意思?

  先要理解“世界的优美”,说的不是景色的优美。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是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的。认识了规律,发现了奥秘,就会觉得这世界真奇妙。优美是指物质运动规律以及物质内部结构。学了物理,学了化学,就会感觉世界的优美。科学越发展,世界越是展现它的优美,所以说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整体发言预测

  1、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2、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三、学生齐读课文,科代表统计发言情况

  四、总结归纳(幅合部分)

  1、居里夫人的工作态度

  集中目标:居里夫人50年攻关,锲而不舍,执著地探索,终于发现了镭。

  树立信心: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信心使人不怕暂时的失败,信心给人失败了再干的勇气。

  坚韧不拔:工作条件再艰苦也不能动摇自己的意志,工作中挫折再多也不能动摇自己的信心。

  执著勤奋:居里夫人致力科学研究近五十年,专心致志,勤奋工作,持之以恒,终于取得伟大成就。

  2、居里夫人的工作环境

  保持安静:为了安静,就要避免人事纠纷,所以居里夫人甘愿逆来顺受,竭力克制自己,使自己温和沉静,受了刺激也不懊恼。为了安静,她又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追求自由:居里夫人说她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自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前提。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在专制主义的干预下,是无法顺利进行研究工作的。

  珍惜时间:为了赢得时间,居里夫人家庭生活力求简单,甘愿清苦,尽量减少家务。为了赢得时间,她甘于寂寞,即使青春时代,也不图青春的欢乐,一个人专心致力于求学。

  3、居里夫人的工作宗旨

  探讨真理:居里夫人把自己的科学事业称为“纯粹研究”,是纯粹为着探讨真理而研究的,丝毫不存名利之想。

  不图财富:镭的发现,本可以获得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居里夫妇淡然处之,连申请专利的热情也没有。

  沉醉科学:科学可以发现世界的优美,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这种美,具有无穷的魅力,使人兴趣盎然,好像一个小孩子置身在大自然的景色之中,又“好像在梦幻中一般”,又“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兴趣使人乐此不疲。珍惜时间:为了赢得时间,居里夫人家庭生活力求简单,甘愿清苦,尽量减少家务。为了赢得时间,她甘于寂寞,即使青春时代,也不图青春的欢乐,一个人专心致力于求学。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体会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了解她取得的伟大成就。

  2.了解悼词这种文章体裁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思考伟人对待事业和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1.在阅读中品味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力量。

  2.学习居里夫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居里夫人把科学研究当成一种梦想放弃个人利益的人格。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自学《短文两篇》

  指导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了解悼词这种文章体裁的特点

  完成自学目标

  一、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二、字词的音形意

  1、易错字参考(抄写并注音)

  2、重点词语的理解

  三、体会主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起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很多,因为这些科学家奋斗的故事和精神给我们以启示和鼓舞。那么你们知道哪位科学家一人获得过物理、化学两个领域的诺贝尔奖吗?她就是居里夫人。一位女科学家能有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能不让我们钦佩。那么,是什么让她有如此大的作为呢?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相信你会从中找到答案。

  二、朗读课文。

  更正字音,掌握重点词语。

  坚韧不拔 问心无愧 专心致志 天赋 侵扰 渲染 纯粹 获益匪浅 逆来顺受 毫不妥协 痴迷 琐事 鞭策 奢望 猝然 报酬 闲暇 眺望 呵责 蹂躏 崭新

  三、了解作者。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6年,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物质,获得成功,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工作,和居里、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1934年7月4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四、分析课文。

  1.初读之后谈谈你理解的居里夫人的信念包括哪些因素。

  (1)坚韧不拔的精神。

  (2)致力于科学的研究,及对科学的痴迷。

  (3)固执、勤奋的工作。

  (4)对生活的热爱。

  2.你觉得居里夫人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居里夫人是一个有远大的人生目标,意志坚定的人,她刻苦勤奋,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退缩。她的品格还表现在她的公正无私,淡泊名利,从没想过以科学研究去换取个人的荣誉和利益。

  3.文章第2段居里夫人举“蚕结茧子”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是为了说明自己一旦确定了奋斗的目标,就会像蚕一样固执勤奋地工作。用这个例子来比喻自己对事业的执著,更生动地说明了自己的奋斗历程。

  4.你知道居里夫人的科学研究对于人类的意义吗?

  她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

  5.居里夫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里能看出来?你对此看法如何?

  居里夫人热爱生活,但从不将生活复杂化,她崇尚简单,追求安静,这样就不会为生活所累。她也善于欣赏生活,例如她会欣赏诸如栽花、植树、建筑、诵诗、眺望星辰等琐事。应该说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也恰是她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

  五、总结。

  我们的生活中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是我们的幸运,我们更应该从她的身上汲取优秀的品质,向她学习,从小为自己确立一个奋斗目标,并不断地为之奋斗。

  板书设计: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像居里夫人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一定会赢得全世界人民的赞誉。是的,在她去世一年以后,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为纪念居里夫人对世界的贡献举行了追悼会,会上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发表了演讲,对居里夫人致以极高的评价。我们来看一看被称之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的爱因斯坦是怎样评价居里夫人的。

  二、朗读课文。

  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提炼出文章的中心。

  中心内容: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对于人类的意义不仅是科学上的贡献,在道德品质方面她对时代和历史的进程则更有意义。

  三、了解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1955)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在任工程师的叔父等人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地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在瑞士专利局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从此他才有缘进入学术机构工作。他经过8年艰苦的探索,于1915年最后建成了广义相对论。1939年他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在日本两个城市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威胁,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55年4月18日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

  四、分析课文。

  1.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有哪些伟大的人格?

  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2.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能取得伟大的科学功绩的原因是什么?

  大胆的直觉、对工作的热忱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3.作者评价“第一流人物”的标准是什么?

  道德品质比才智、成就更重要。

  4.如何理解短文的结尾段“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强调学习居里夫人的品德和热忱,在推动时代和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也说明在欧洲一些知识分子中间还存在着道德品质不过关的人。作者这样说也是在呼吁人们能以居里夫人为楷模。

  五、小结。

  通过这一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从爱因斯坦的赞誉中更进一步了解了居里夫人高尚的品质。同时,学习本课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百行德为先,一个科学家留给人类的贡献除了他的研究更有他的品质,所以,向居里夫人这样的有德之士学习,我们应该从道德上规范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板书设计: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5篇(扩展2)

——《我的信念》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3篇

《我的信念》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1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生字。

2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3品味语言的质朴,理解词语的含义。

4培养搜集、筛选和交流资料的能力;通过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整理归纳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居里夫人的挂图。

学生:预习课文,疏通文意;搜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教材简析

波兰科学家玛丽居里(1867~1934),因同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而闻名于世。《我的信念》是这位伟大的女性和著名科学家在晚年回顾一生时所写篇章,展示了她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以及作为女性的兴趣、爱好和情操。她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她对荣誉、金钱却看得很*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以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

文章先概括说明作为一个人,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要有信心,以此来领起全篇。从这一点出发,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 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正是她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我们从她的回忆中不难看出作者的理想和信念。

课文先概括陈述自己的观点,再用典型材料进行表述,语言质朴,感情表达真诚,夹叙夹议。表现出居里夫人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她性格特点的联系。难点是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1段:陈述观点,领起全文:事业成功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要有信心。

第2段:“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以蚕的结茧作比,说明自己对待工作固执、勤奋而专注。鞭策:鞭打,用策赶马。比喻严格督促使进步。

第3段:回忆50年的历程,记叙自己求学和从事科学研究是专心致志的,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4、5段:记叙夫妇二人工作追求安静,生活只要简单。通过对比突出在获得研究成果时不追求经济利益,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纯粹:单纯地,单单。奢望:过高的希望。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第6段:年纪大了,学会了温和,更加热爱生活。

第7段:记叙自己热爱科学,向往未来,立足现实,埋头工作。

课后第1题:让学生默读课文,可结合课文的教学进行。在边读边思考中领悟“我”的信念,并指导背诵第1段。

课后第2题:(1)句中,讲求现实是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因为生活毕竟需要金钱,获得很多的报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居里夫人对此持肯定态度。梦想家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工作而工作,为理想而研究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从居里夫人放弃专利,可以看出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2)句中,科学家更像一个小孩儿,是因为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有如神话故事一般。在这样美妙的科学世界面前,科学家就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子一样。这反映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

教学设计参考

一、激趣导入

1彩屏显示:居里夫人画像及简介(或插放介绍居里夫人生*事迹的纪录片)。

2要求学生在小组里逐个交流自己预习时搜集的介绍居里夫人事迹的有关资料。(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一两个最动人的事例介绍给其他同学。)

3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在班上交流一个最能表现居里夫人高尚人格的事例,共同体会她杰出的贡献、伟大的人格。

二、导读感知

1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今天我们面对居里夫人,走近居里夫人,来学习《我的信念》,我们的心将与她那颗水晶般的心贴得更近些。首先,我们来读懂题目,解释什么是“信念”。(“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2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居里夫人在文中表述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和做法。

3梳理信息。首先按顺序搜集、筛选信息,而后概括纲要,最后归纳整理。

(1)默读、搜集、筛选。

试着用词语概括居里夫人的思想、行为特点。如:

坚忍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保持安宁 不图财富 沉醉科学(板书)

(2)归纳、整理、分类。

①思想观念  ②工作态度  ③环境要求(板书)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

三、品味语言

1有感情地高声诵读这些信念,说说最让你受感动的是哪一条。(最有感触的或是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抛弃巨额财富的无私奉献精神。或是从做事“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的信念受到启发;或被“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的人生信念深深感动。)

2这些语言没有具体形象的描绘,却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给我们生活的启迪,让我们来理解这种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朴素而*实;句子启迪人的思想富有哲理。

3默读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思考体会它们的深意。(有些哲理性的语言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画出课文中自认为暂时难以理解其内涵的句子。)

参考:

①生活对于任何一个人都非易事。

②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③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④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

4小组里质疑并相互解答。小组里不能解决的疑问再在全班提出解答。(教师订正)

四、课堂小结

读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过去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

这节课我们感受了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让我们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以此为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在居里夫人伟大人格的光辉照耀下,树立远大的理想,把自己的人生奉献给人类事业。

五、拓展延伸

课外搜集一些有关居里夫人的材料,用其中的一两个材料说明本文中的一些观点,写成一个小片段。

板书:

我的信念

探讨真理  保持安宁  集中目标

思想观念:不图财富

环境要求:追求自由

工作态度:树立信心

沉醉科学  珍惜时间  坚忍不拔

执著勤奋

《我的信念》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本文质朴又富于哲理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从不同层面梳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

2、抓取警辟、关键的语句,探究居里夫人的人格和心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文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

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她性格特点的联系。

教学难点

通过梳理、把握课文内容,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

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染污"。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今天我们学习居里夫人晚年写的《我的信念》,从中可以体会到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居里夫人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

1、课文朗读(全班齐读、个人读、教师读相结合)

2、检查预习:

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问心无愧( ) 执著( )闲暇( )奢望( )

呵责( ) 蹂躏( ) 猝然( )结茧( )

琐事( ) 懊恼( )

②解释下列词语。

问心无愧 致力 专心致志盛名 蹂躏 呵责 逆来顺受 沉醉

三、品味思考:

1、默读课文,筛选信息:

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试着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品质(尽量用原文的词语):

坚韧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俭朴 重大发现 保持安静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2、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思想理念(宗旨):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环境需求:保持安静、追求自由、珍惜时间

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韧不拔、执著勤奋

3、课文结构层次:

(一)(1-6)从三个方面突出“我”的信念。

①(1-3)对科学工作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②(4、5)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

③(6)温和的性格。

(二)(7)总说热爱科学是“我”取得成就的关键。

四、讨论探究:

1.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①读第一段,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韧不拔,有信心。

②读第二段,“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联系全文看,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明确:“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第1段)

完成事情的决心;

“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第3段) 对真理的渴求。

“这种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篇末) 科学魅力的吸引。

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是造福人类的事业,图的不是名利

有崇高的使命感

③读第三段,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④读第四段,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⑤读第五段,作者认为“人类也需要梦想家”,“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明确:“梦想家”的基本特征是,献身事业,全身心投入事业,事业就是一切,根本不考虑物质利益。从居里夫人放弃专利,可以看出她是这样的“梦想家”。

感想可以自由谈。

⑥读第五段,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⑦读第七段,“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明确:因为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有如神话故事一般,在这样美妙的科学世界面前,科学家就像迷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儿一样。这反映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

⑧联系全文看,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她那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这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所在。

五、拓展延伸:

联系自己的实际,我们应从居里夫人身上学习什么?

六、作业:

1、作业本

2、课后练习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5篇(扩展3)

——《我的信念》 教学设计3篇

《我的信念》 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2、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之间的联系。

  3、学习从不同层面梳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字典、工具书等,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生词音、形、义

  2、抓取警辟、关键的语句,探究居里夫人的人格和心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文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

  1、梳理文章思路,理清全文结构。

  2、分析文章中哪些方面表现玛丽居里的性格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的质朴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常年在这样一个实验室里工作着,夏天,炎热的仓库内弥漫着浓浓的烟雾,工作服被灰尘和汗水染得脏兮兮的,眼睛、喉咙也被烟熏得刺痛。冬天,窗户也必须随时开着,免得有毒气体无法排出而导致中毒,冻得连握笔做记录都成问题。可是,她仍坚持不懈地做着实验,提炼矿石,在1903年和1911年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大家猜她是谁呢?对了,她就是世界科学史上一个不朽的名字,功勋盖世但却淡泊名利:玛丽居里。今天,我们学习居里夫人晚年写的《我的信念》,体会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昨天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这篇文章了,第一项预习任务是什么?(查阅课外资料,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一些信息)。大家先准备一下,1分钟后请同学们来介绍居里夫人。

  关于居里夫人:

  A.请看课本插图:居里夫人的照片

  B.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著名科学家。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1898年在和丈夫皮埃尔居里的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一生担任过25个国家106个荣誉职位,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并被15个国家的科学院选为院士。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满了艰辛和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这就是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他之所以为全世界人们所铭记和怀念,绝不仅仅是因为她获得了2次诺贝尔奖,就如流沙河在《理想》这首诗中所告诉人们的那样:“荣誉,只不过是理想的副产品”。作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具有一颗伟大的水晶般的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用心去贴近这一颗伟大的水晶般的心!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中居里夫人对自己理想、信念的揭示。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词典,掌握生词。

  闲暇琐事奢望蹂躏呵责懊恼

  猝然长逝获益匪浅坚韧不拔问心无愧

  猝然长逝:突然去世

  问心无愧:反省自己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地方,既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

  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匪:非,不。

  三、梳理信息

  1、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5分钟)

  (1)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把每一段中你认为是重点的地方画出来。

  明确:文章写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追求,还有她一心追求科学真理、不贪图富贵的优秀品质。

  (2)你觉得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文中划出体现居里夫人优秀品质的词语或者句子。

  明确:

  a、在每段中找出体现居里夫人优秀品质的词语;(提醒标示段落序号)

  b、用四字短语概括她的品质特点:“居里夫人是一个的人。”

  坚韧不拔树立信心执著勤奋集中目标献身科学探讨真理生活俭朴

  重大发现保持安静不图财富珍惜时间追求自由克制自己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c、归纳整理。

  思想宗旨:探讨真理,献身科学;纯粹研究、不图财富;沉醉于科学之美。

  工作态度:坚韧不拔,树立信心;执著奋斗,目标集中。

  环境需求:力求简朴,保持安宁;珍惜时间;渴求自由。(一战、波兰。)

  性格要求:克制敏感,温和沉静。

  3、现在请思考:居里夫人一生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这些人格、品质有哪些联系?

  明确:

  (1)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使她形成了这些好的品格。——这,就是崇高理想的伟大力量。

  (2)这些优秀的品格是她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保证。

  事业(动力)——人格(保证)

  4、从居里夫人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1)如何处理好学习与生活的关系——珍惜时间(朴素穿着)

  (2)目标集中,专心致至(我要考上一所重点高中,将来要上重点大学)

  (3)树立信心,坚韧不拔(考试成不骄、败不馁)

  (4)克制敏感,沉着冷静(鸡毛蒜皮小事不值争锋)......

  四、小结:

  读这篇文章就像在和一位伟人对话。这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居里夫人坚韧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今后我们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之中,应该以她为楷模,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五、课后作业:

  课后熟读课文。这篇文章里有很多富含哲理的句子,把你喜欢的或者难以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喜欢的,在旁边注上喜欢的理由,不理解的注明哪个地方难以理解。我们下周再一起来讨论。

  第二课时

  一、探究研读(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1)第一段中,居里夫人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韧不拔,有信心。她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谁都会遇到困难,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

  (2)第1段最后一句:“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明确:

  a、学习“‘......’”标点符号在作文中的应用。

  b、理解:这句话很简单,但很有力量。给人一种力量,是你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当事情结束的时候,无论结果如何,都问心无愧,都能对自己说“我已经尽我所能、全力以赴”了。

  (3)第三段中,居里夫人说“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为什么“孤独”也会成为“美好快乐的记忆”?

  明确:求学时虽然很孤独,但居里夫人一个人精心读书,大有收获,回忆起来,觉得没有虚度年华,这样的大学生活是美好的回忆。她心里是快乐的,所以说即使是一个人工作,也是美好快乐的。而不是说她的心里感到孤独和寂寞。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4)第四段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5)第五段中,怎样理解“我的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这一句?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6)第七段中,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为什么?这反应作者怎样的心态?

  明确: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如神话故事,在这美妙的科学世界面前,科学家就好像是迷醉于神话故事中的小孩儿一般。反应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

  (7)从全文看,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

  其一,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其二,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

  其三,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这些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二、再次研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哲理:

  (1)居里夫人所说的“讲究现实的人”与“梦想家”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

  a、什么叫“讲究现实”——挣钱谋生。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因为生活毕竟需要金钱。获得很多的报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这也是居里夫人肯定的。

  b、什么叫“梦想家”就是献身事业,全身心地投入事业,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这个问题书上就有答案。就在这一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如果居里夫人申请了镭的专利,获得了一大笔财富,我们就可以说她是一个讲究现实的人。但是她没有这么做,没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因此这样的人才是梦想家。

  (2)第6段,“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为什么在她丈夫猝然长逝以后她就学会了逆来顺受了呢?

  明确:因为前文刚说过,“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敏感”。她丈夫死后,她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可能不如从前了。(参考课本第42页方框里的课外阅读:居里夫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居里夫人从她丈夫身上学到了温和沉静,不会再那么敏感,她学会了逆来顺受,就是学会了在恶劣的环境或无礼待遇中采取忍受的态度,而不是过分的懊恼和敏感。

  (3)第5段:“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什么是“纯粹研究的观念”?

  明确:结合上下文,什么是“人类需要的梦想家”?纯粹研究的观念,就是人类需要的梦想家,他们的研究是受了事业的强烈吸引去研究,而不是为了获得很多的报酬。所以,纯粹研究的就是梦想家。

  (4)“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明确:居里夫人所以没有明确地说出来,而用一个比喻含蓄地点出,大概是因为这种力量是难以明确表述的。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指的是:完成某件事的决心;对真理的渴求;科学魅力的吸引;进行科学研究、造福人类的崇高使命感。

  三、课堂小结:

  学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魅力所打动。如果说过去我们没有生活目标,那么现在我们就要试着学会明确人生目标。如果过去我们一味地贪图玩乐,那么现在我们就要学会珍惜时间和精力,专一对待学习;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那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拥有坚定的人生信念,为我们实现人生理想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的动力!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状元成才路》第9课。

  2、搜集至少2句名言警句激励、共勉:

  居里夫人名言

  1、我丝毫不为自己的生活简陋而难过,唯一使我感到遗憾的是天天太短了,而且流逝得如此的快!

  2、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制造时机。

  3、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

  4、吃喝玩乐的享受生活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的人,只不过是时代的过客而已。

  板书设计: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崇淡泊名利→*

  高乐观的生活态度→关

  的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格

  信追求安静、简单、自由→健

  念坚韧不拔的精神、信心→功美

《我的信念》 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3、感觉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习她的科研精神。

  【重点】

  1、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难点】

  感觉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习她的科研精神。

  【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

  由居里夫人轶事说引,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化学、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科学研究。有一次一位记者惊讶发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块价值极高的奖牌尽然在她的一个小孩手中当作玩具玩耍,记者不仅问其缘由,她却不以为然的答道:“我是要让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跟玩具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玛丽居里)。

  居里夫人于1867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统治之下。她的父母都是教师,失业后承包了学生食堂,年幼的居里夫人也要协助做饭,在压迫中降生,在铁蹄下长大的小玛丽不明白为什么波兰的孩子不准学波兰话,不准看波兰书,还要在沙俄监察员的监视下学习。父亲和哥哥告诉她:“压迫会产生反抗”、“知识就是力量”,唤起她追求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强烈愿望。从此,小玛丽的心窝里,就埋下了对祖国热爱、对侵略者憎恨的感情。为祖国*而学习的念头,在她的脑海里翻腾着。中学毕业后,她当了家庭教师。但是渴求知识的愿望从未改变,但带着殖民枷锁和封建镣铐的波兰,大学是不收女生的,所以她梦想去巴黎学习物理和化学,最后通过她和姐姐的努力这样如愿了。在大学她艰苦的生活,刻苦的学习,弄得这位年轻的姑娘面色苍白、容颜憔悴。在索尔本学院的学位考试中,玛丽以她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物理学硕士第一名。

  那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个伟大的居里夫人的“信念”是什么?

  二、进入新课

  1、首先我们来读懂题目,解释什么是“信念”?(学生很快查词典)

  明确:解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2、学生默读、思考,试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明确:

  坚忍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简单 重大发现 保持安宁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3、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4、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5、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6、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7、文中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

  明确: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因为生活毕竟需要钱,获得很多报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这种人就是“讲究现实的人”。

  8、那梦想家呢?

  明确:为研究而研究,为工作而工作,为理想而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这种人就称为“梦想家”。

  9、“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10、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三、小结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人拒绝为他的任何发明申请专利,把诺贝尔奖金和其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居里夫妇发现镭以后,当百万法郎、灿灿的金质奖章向她微笑的时候;当成功、荣誉、祝贺象潮水般涌来的时候,表现了他们具有高贵的品质:毫不夸耀,谦虚忘我!一位报社记者前来采访她,想把她的事迹报道出去。她坚定地回答:“在科学上重要的是研究出来的‘东西’,不是研究者的‘个人’。”有几位朋友劝他们申请生产镭的专利权。玛丽·居里代表她的丈夫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不应该这样做。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他们把这个伟大的发现交给工业界和医学界广泛利用,并不谋求个人的任何私利。

  这堂课我们感受了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让我们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以此为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四、作业

  1、读了《我的信念》一文后你认为人的美包涵哪些内在品质?

  2、找一找,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一些你认为是美的言与行?

  【板书设计】

  探讨真理,不图财富

  宗旨

  沉醉于科学之美

  自由

  环境 安静

  时间

  目标信心

  工作

  勤奋努力、坚忍不拔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5篇(扩展4)

——《我的信念》教案10篇

《我的信念》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从中领悟居里夫人高贵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2.情感与价值

  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3.方法与评价

  通过独立阅读,形成自己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预计发言人次13人,得分40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预习,根据自己对文章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形成自己的意见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章提出质疑,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并从居里夫人的品质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方法

  1.发散思维: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用20分钟左右时间由学生提问、评价、质疑。

  2.幅合思维:学生发言结束后,由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文章重点部分(工作环境、工作态度、工作宗旨)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学生发言(发散部分)局部理解预测

  1.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明确: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居里夫人在文中未明确指明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这或许是难以直叙的,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对事业的追求、对真理的渴求、科学对作者巨大的吸引,还有崇高的使命感等等种种因素,糅合成一股巨大的力量,鞭策着作者不断前行,“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2.如何理解“少年时期我再巴黎大学,孤独过着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孤独”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

  明确:这里的孤独非一般意义上的孤独,而是指她潜心学业,远离喧嚣,一个人精心读书,在这期间作者读了许多书,大有收获,回忆起来,觉得没有虚度年华,所以这样的回忆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3.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4.“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我的信念》教案2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3、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梳理课文内容。

  2、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3、品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品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学方法:

  

导读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计划课时:

  2

  备课时间:

  9月15

  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二、范读课文

  三、疏通文意,品味语言,识记字词。

  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让学生独立默读、思考,试着让学生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2、讨论归纳:坚忍不拔树立信心执著勤奋集中目标献身科学探讨真理

  生活简单重大发现保持安宁不图财富珍惜时间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热爱生活沉醉科学

  3、概括纲要,归纳

整理: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

  人的人格魅力。

  四、重点研读

  1、研读内容:指导学生重点研读有关词语、句子、语段,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1)“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2)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3)“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4)“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5)“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6)“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7)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8)“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问题设置比较多,教师可根据需求取舍。

  2、品味语言

  (1).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2)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六、教师

小结:读了这

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七、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写成300字的小文章。

《我的信念》教案3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2、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及其取得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之间的联系。

  3、学习从不同层面梳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工具书等,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生词音、形、义

  2、抓取警辟、关键的语句,探究居里夫人的人格和心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文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

  1、梳理文章思路,理清全文结构。

  2、分析文章中哪些方面表现玛丽居里的性格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的质朴美。

  教学方法:

  朗读梳理法、讨论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常年在这样一个实验室里工作着,夏天,炎热的仓库内弥漫着浓浓的烟雾,工作服被灰尘和汗水染得脏兮兮的,眼睛、喉咙也被烟熏得刺痛。冬天,窗户也必须随时开着,免得有毒气体无法排出而导致中毒,冻得连握笔做记录都成问题。可是,她仍坚持不懈地做着实验,提炼矿石,在1903年和1911年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大家猜她是谁呢?对了,她就是世界科学史上一个不朽的名字,功勋盖世但却淡泊名利:玛丽居里。今天,我们学习居里夫人晚年写的《我的信念》,体会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二、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初步感知文中居里夫人对自己理想、信念的揭示。

  2、正音正字

  生朗读P42“读一读,写一写”中字词,并加以解释,检查预习。

  三、梳理信息

  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独立思考,试着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生自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将归纳出来的词拿出来讨论:

  坚韧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俭朴 重大发现 保持安静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2、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明确:

  科学工作宗旨(探讨真理、沉醉科学)

  工作环境(保持安静、追求自由、珍惜时间)

  工作态度(目标如一、树立信心、坚韧不拔、执著勤奋)

  第二课时

  一、探究研读:

  1、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

  (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① 第一段中,居里夫人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韧不拔,有信心。

  ② 第三段中,居里夫人说“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为什么“孤独”也会成为“美好快乐的记忆”?

  明确:求学时虽然很孤独,但居里夫人一个人精心读书,大有收获,回忆起来,觉得没有虚度年华,这样的大学生活美好快乐。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③ 第四段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④ 第五段中,怎样理解“我的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这一句?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⑤第七段中,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为什么?这反应作者怎样的心态?

  明确: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如神话故事,在这美妙的科学世界面前,科学家就好像是迷醉于神话故事中的小孩儿一般。反应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

  ⑥从全文看,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其一,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其二,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其三,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这些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2、再次研读课文,学生提出疑问

  提问可能涉及:

  ①居里夫人所说的“讲究现实的人”与“梦想家”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讲究现实,是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因为生活毕竟需要金钱。获得很多的报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这也是居里夫人肯定的。“梦想家”就是献身事业,全身心地投入事业,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

  ②“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明确:居里夫人所以没有明确地说出来,而用一个比喻含蓄地点出,大概是因为这种力量是难以明确表述的。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指的是:完成某件事的决心;对真理的渴求;科学魅力的吸引;进行科学研究、造福人类的崇高使命感。

  二、拓展延伸:

  1、学生自由谈谈对文章语言的看法。

  教师点拨:文章语言的质朴、真诚,有些话可视为格言或警句,表现居里夫人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能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2、说说你知道的名人为科学探索研究的故事 。(开放性题目,学生自由发挥)

  三、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

  2、同步练

  3、摘录文中至少2句你认为可以作为名言警句的,并写50~100字体会

《我的信念》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学习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3、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学会做读书笔记。

  教学重点

  1、梳理课文内容。

  2、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3、品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课前准备

  学生:

  1、预习课文,疏通文意。

  2、搜集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3、阅读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准备谈自己的读后的感受

  教师:

  准备居里夫人的挂图。

  教学设计

  导入,由居里夫人的画像引出。

  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我们的作家梁衡在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一百周年时写了一篇文章《跨越百年的美丽》,相信大家读了之后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尤其是女同学,甚至要把她当成自己的偶像了。

  学生漫谈读后的感受。是什么力量使居里夫人在这百年之后还对我们每一位有着这样的迷人的魅力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范读课文

  疏通文意,品味语言,识记字词。

  梳理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本文内容庞杂,头绪纷繁,重在梳理。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按顺序搜集、筛选信息,而后概括纲要,最后归纳整理。这样,举一纲而万目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独立默读、思考,试着让学生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讨论归纳:

  坚忍不拔树立信心执著勤奋集中目标献身科学探讨真理生活简单

  重大发现保持安宁不图财富珍惜时间追求自由克制自己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2、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板书)

  重点研读(5—7段)

  1、指导学生重点研读有关句子、语段,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内容,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讨论解决。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题备案:

  a、“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b、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c、“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d、“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e、“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f、“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g、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h、“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问题设置比较多,教师可根据需求取舍。

  2、品味语言

  a、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b、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

  参考: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教师小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作业

  1、基础作业:在摘抄本上摘抄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

  2、拓展作业: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写成300字的小文章。结合《跨越百年的美丽》和学习本文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谈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或给自己的启发。

  3、预习作业:朗读《论语十则》,力争背过前四节。

  课后记:

  居里夫人大多数学生都很清楚她是谁,通过搜集材料来进一步了解居里夫人,感受居里了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课前课后让学生读《居里夫人传》《跨越百年的美丽》,再次感受她伟大的人格魅力,并在生活中学习上学习她的精神。

《我的信念》教案5

  学习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2.品味语言的质朴,理解词语的含义。

  3.培养搜集、筛选和交流资料的能力;通过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整理归纳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一、资料链接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距离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克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6年,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现象,获得成就,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力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居里和贝克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1934年7月4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染污”。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学习居里夫人晚年写的《我的信念》,从中可以体会到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二、整体感知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问心无愧( ) 渲染( ) 闲暇( ) 奢望( )

  呵责( ) 蹂躏( ) 猝然( ) 眺望( )

  2.根据拼音准确写出汉字。

  鞭cè ( ) ào恼( ) 报chóu ( ) zhǎn新( )

  3.解释下列词语。

  (1)问心无愧

  (2)专心致志

  (3)蹂躏

  (4)呵责

  (5)逆来顺受

  (6)获益匪浅

  4.默读,梳理与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梳理的方法:

  第一步是概括要点,

  第二步是分析归纳,

  第三步整理排列,概括要点只要抓住关键词语就行。

  (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试着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2)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小组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三、探究赏析

  1.把握文章主旨

  课文篇幅不长,但却发人深省,从居里夫人身上我们能发现很多的优秀品质,也值得我们去学习,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去归纳一下本文的主旨。

  2.感受形象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学生阅读课文,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3.品味语言

  (1)有感情地高声诵读这些信念,说说最让你受感动的是哪一条。

  (2)这些语言没有具体形象的描绘,却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给我们生活的启迪,我们来理解这种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朴素而*实;句子启迪人的思想——富有哲理。默读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思考体会它的深意。

  (品味句子的哲理后再归纳语言富有哲理的特点。)

  示例: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

  品读:“必须”就是一定要的意思,这里强调了“坚忍不拔的精神”在做事中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此段内容富有一定的哲理性,给人以启发。

  4.小组里质疑并相互解答。小组里不能解决的疑问再在全班提出解答。

  四、积累迁移

  课文中有些话可以视为格言或警句,选一些抄在笔记本上,写上一点体会更好。

《我的信念》教案6

  学习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

  2、学习本文语言的质朴美。

  学习重点:

  梳理文章思路,理清全文结构。

  学习难点:

  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的质朴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染污"。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今天我们学习居里夫人晚年写的《我的信念》,从中可以体会到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二、整体感知:

  1、课文朗读(全班齐读、个人朗读、教师范读相结合)

  2、检查预习。

  三、品味思考。

  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试着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讨论归纳:坚韧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俭朴 重大发现 保持安静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2、概括纲要,归纳整理: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思想理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环境需求(保持安静、追求自由、珍惜时间)

  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韧不拔、执著勤奋)

  四、探究研读:

  1.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①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②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③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④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⑤"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⑤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神,

  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五、拓展延伸:

  在缅怀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伟大一生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意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对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六、作业。

《我的信念》教案7

  学习期望:

  1、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

  2、热爱科学,并懂得执著的追求精神是科学事业成功的关键。

  3、摘抄佳句,并用简洁朴实的语言试写“我的格言”。

  教学设想:

  1、采用“提出期望—内外导读—成果汇报—总结激趣”的教学环节。

  2、重视课内外阅读的链接和读写的链接。

  3、设计一组写话题:

  ①我敬仰居里夫人,因为___(对艰辛,对财富,对荣誉,对科学)

  ②居里夫人的成功秘诀(可以绘制居里夫人的成功阶梯)

  ③我最喜爱居里夫人的一句话(摘抄下来,并简述自己的理解)

  ④我写格言(简洁而富含哲理。结合感受为大家做点阐述)

  ⑤居里夫人的目光(读课本插图“居里夫人像”。课外练笔)

  ⑥我与居里夫人(主要谈谈居里夫人对自己的影响。课外练笔)

  4、资料准备:印发阅读材料《实验室外的居里夫人》。

  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学习期望:⒈感受…⒉热爱…⒊摘抄…(见上面)

  一、导入并提出学习期望:(3分钟)

  人类社会是由男性与女性组成的,女性的伟大和令人敬仰,通常在于她们身上母性的光辉,也就是在抚育儿女的过程中,那种与困难抗争的坚韧和不求任何回报的付出,也正因为如此,“母亲”成了我们心中最亲最美的字眼。但也有的女性,她们把坚韧的精神、无私的付出,献给了造福人类的事业,她们以毕生的精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玛丽居里就是这样的一位伟大的女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文章《我的信念》,通过学习居里夫人的这篇自述,我首先期望大家能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指学习期望1)。近来,我们邳州电视台播放了电视连续剧《我亲爱的祖国》,剧中主人公张芷若的一段话不知道看过的同学是否记得,她说:外国人为什么看不起我们的祖国,不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落后、科学不发达吗?科学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希望她的执著追求科学事业的精神能唤起同学们对科学的热爱(指学习期望2)。居里夫人的这篇自述写于晚年,她以真诚的心,简洁质朴的话语表述了她对生活、对科学、对艰辛、对荣誉的态度,许多语句充满哲理,请大家挑选最喜爱的摘抄在读写笔记本上,并模仿居里夫人简洁朴实的语言风格,自己写一句格言(指学习期望3)。

  这堂课,我为大家设计的学习程序是这样的:1、词语问答。2、课内外阅读与写作。3、成果交流。

  二、课文导学:(25分钟)

  1、词语问答(5分钟)

  课前通过了解预习情况,我发现_________同学(教师巡视时确定)字词预习得非常好,特挑选他作为我的助手。

  下面欢迎_______同学上来主持第一个学习环节:词语问答。

  学生主持:带领大家学习“自读提示”中的12个词语,以及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并作总结。

  2、课内外阅读与写作(20分钟)

  导入:课前下发了有关居里夫人的阅读材料,相信大家已经浏览过了,下面请大家再把课文和你比较感兴趣的阅读材料深入读一读,然后完成一道短文的写作。短文的题目我替同学们拟写了4道(挂出小黑板),大家可以选择其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题目来写,也欢迎大家自己拟题写作,字数不限,一二百字即可,最好能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要说的中心意思。完成这项任务,读是关键,你的写作灵感就来自于你阅读的感悟。请大家认真读,用心写,时间20分钟够不够?如果时间有富余的话,我们再共同交流。下面大家就进入读写的世界吧。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小黑板上出示:

  学生独立阅读,写作。

  教师在教室内巡视,与学生个别交流,注意发现优秀的文章。

  三、课堂交流:(10分钟)

  学生自由读所写的短文。师生评价。

  达成共识:

  1、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表现在:痴情科学、坚韧不拔、淡泊名利。

  2、居里夫人取得成功的原因:有毅力、有信心、有足够的兴趣、不偏离自己的目标、不为名利所诱惑。

  3、居里夫人的名言:①关于蚕结茧②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世的干扰和盛名之类……

  四、总结激趣:(2分钟)

  居里夫人留给我们不仅是镭的发现,放射学的建立,核研究的开展,更重要的是留给我们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追求,那就是坚韧的精神,成功的信念,科学的追求。我们为人类有居里夫人这样伟大的女性而骄傲!我们的语文课本前面插图中有一幅居里夫人像,请大家用心读,然后写一篇短文《面对居里夫人的目光》。

  居里夫人留给人类的财富和思考很多很多,课后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搜索更多的材料,更加深入的了解居里夫人,你们可以把查到的结果与同学们分享。另外,建议同学们写一篇随笔,名字就叫《我与居里夫人》主要谈谈居里夫人对自己现在及今后的影响。感兴趣的同学就写在读写笔记上吧。

  小黑板反面出示:

  附一:板书设计

  9、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附二:阅读材料《实验室外的居里夫人》

  实验室外的居里夫人

  吝啬有理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一人一把。比埃尔居里觉得两把椅子未免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为的是来了客人好让人家坐一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科学,还是一把不添吧。”几度春秋之后,这对没有给自己的新房增添一把椅子的年轻夫妇,却给世界化学宝库增添了两件闪闪发光的稀世珍宝———钋和镭。

  从193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书写物理、数学算式,方便极了。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总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追踪这位著名学者,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向赤足坐在门口石板上的一位妇女打听居里夫人,当她抬起头时,记者大吃一惊:原来她就是居里夫人。

  不求名利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却给人一种全不在意的印象。有一天,她的一位女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奖给他的枚金质奖章,女朋友大吃一惊,忙问:“居里夫人,现在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教女成凤

  居里夫人的大女儿伊雷娜于1939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小女儿艾芙日后成为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

  当伊雷那和艾芙还在幼年时期,居里夫人就不许女儿怕黑,不许雷声轰隆时把头藏在枕头下,不许怕贼与流行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纷飞的恐怖日子里,居里夫人强迫她的女儿暑假到国内外旅行,并让她俩给战士织毛衣。她俩还加入收获队,代替男子冒着危险去抢收麦子,从小培养她们勇敢而有主见的独立人格。共3页,当前第2页123

  每天功课一完,这两个孩子就被带到外面去。不论天气如何,伊雷娜和艾芙总要步行很长的路。自家的花园里还设置了一个横架,上面吊杆、一条滑绳、一副吊环,让她们在家里进行体育锻炼。而居里夫人无论如何疲倦,她总要陪女儿骑自行车出游。在19XX年暑假,居里夫人带女儿第一次旅行去波兰,姐妹俩学着骑马,居里夫人背着旅行袋在前面引路她们在山里旅行了五天,晚上住在山民的小屋里。

  为了发掘孩子的天赋,当女儿刚上学时,居里夫人让她们每天进行一小时的智力工作。当姐妹俩入中学后,她就让女儿每天放学后再上一节“特殊教育课”,即在索文本的实验室里,请人教姐妹俩化学、数学、文学、历史、雕塑、绘画及自然科学。

  在世界名人对其子女进行家教中,居里夫人是唯一盼女成凤成功的一位,因为她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人格,强化体魄训练,锻炼意志和力量,特别是她成功地发掘了两个女儿的天赋,而最终使她们成为杰出人物。

《我的信念》教案8

  一、教学目标:

  通过品味语言,归纳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和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的联系

  2、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三、教学方法:

  问答法、诵读法

  四、教具:

  常规教具

  五、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物理奖,一次是化学奖,但她并没有因此停止科学研究。有一次,一位记者惊讶的发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块价值极高的奖牌竟然在她的一个小孩子手中当作玩具玩耍,记者不禁问其缘由,她却不以为然的答道:“我要让我的小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跟玩具一样,没什么炫耀的地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她的自传体散文。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字词积累

  鞭策:用鞭和策赶马,比喻督促。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问心无愧:反躬自问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地方。

  受益匪浅:得到很多,匪,不。

  2、文章的题目是我的信念,那么作者认为做事需要怎样的精神?

  答:坚忍不拔、有信心。

《我的信念》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梳理文章的方法(怎样处理信息);

  2、学习作者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和献身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2

  难点——目标1

  三、教学课时:

  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设想:

  启发式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

  1、课文导入

  以爱因斯坦的话导入,对她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评价?作者自己对此问题是怎样说的呢?

  2、默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见课件

  3、整体感知课文,找出每段的关键句、关键词,并进行简单归纳。

  第一步、找出关键词句

  1、坚忍不拔

  2、信心

  3、勤奋

  4、目标

  5、探讨真理

  6、献身科学

  7、安静

  8、不谋利

  9、自由

  10、克制

  11、科学之美

  第二步、分析归纳

  表示宗旨:科学工作者的宗旨是探讨真理,而不是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5 8 10

  表示环境:科学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宁静,需要时间

  ——7 9

  表示工作:科学需要献身精神,目标要始终如一,要有信心,要坚忍不拔,要勤奋努力。

  ——1 2 3 4

  第三步、整理排列

  一、宗旨二、环境三、工作

  4、问题探究

  学生质疑、研讨

  (1)“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某种力量是指什么?

  对真理的探索

  (2)“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孤独”也是一种美好的快乐的记忆?

  潜心学业,静心读书,大有收获,所以孤独也快乐

  (3)居里夫人所说的“讲究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是什么意思?

  前者是通过工作获得物质利益,是肯定的;后者则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工作而工作,为理想而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

  (4)“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是什么意思?

  认识了规律,发现了奥秘,就会觉得世界真奇妙。科学越发展,世界越是展现它的优美,所以说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5、居里夫人思想品质的根本——献身精神

  6、语言运用(见教参)

《我的信念》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含义,品味*实质朴的语言特点。

  2.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归纳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同时品读文中质朴而富于哲理的语句。(2)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和交流学习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人格特点的联系。

  2、品味*实质朴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突破方法:(1)通过初读、搜集、筛选信息,引导学生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可以用“居里夫人是一的人”的表达形式。(2)品味语言时,先画出对你有启发的句子,在书上作好批注,再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这样就自然而然的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

  1.激趣导入法:让学生课前搜集居里夫人的相关材料,课上交流信息。

  2.片段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归纳中心、品味语言、感受哲理。

  3.质疑解答法:对教学难点的突破,采取学生批注质疑、组内交流、全班解疑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要求:

  1、 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及其科学贡献。

  2、 熟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生词,并注拼音、作解释。

  3、 在你心中,居里夫人是个怎样的人?请在文中划出体现居里夫人优秀品质的句子。

  (二)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我的信念》,写的是谁的信念?玛丽-居里。昨天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这篇文章了,第一项预习任务是什么?(查阅课外资料,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一些信息)。大家先准备一下,2分钟后请同学们来介绍居里夫人。

  关于居里夫人:

  A. 请看课本插图:居里夫人的照片

  B. 原名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丈夫 皮埃尔-居里

  C. 波兰著名科学家,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两次获诺贝尔奖(1903物理、1911化学),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 钋、镭。

  D.1867-1934.7.4 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就是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他之所以为全世界人们所铭记和怀念,绝不仅仅是因为她获得了2次诺贝尔奖,就如流沙河在《理想》这首诗中所告诉人们的那样:“荣誉,只不过是理想的副产品”。作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具有一颗伟大的水晶般的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用心去贴近这一颗伟大的水晶般的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注音解词:

  请同学们轻声地朗读课文,把昨天布置大家查字典注音和解释的那些词语在课文中找出来。等一下我请两个同学来黑板上注拼音。

  执著 蹂躏 呵责 懊恼

  猝然长逝:突然去世

  问心无愧:反省自己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地方,既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 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匪:非,不。

  2、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5分钟)

  (1)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把每一段中你认为是重点的地方画出来。

  (2)你觉得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文中划出体现居里夫人优秀品质的词语或者句子。

  明确:

  (1)文章写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追求,还有她一心追求科学真理、不贪图富贵的优秀品质。

  (2)引导:a、在每段中找出体现居里夫人优秀品质的词语;(提醒标示段落序号)

  b、用四字短语概括她的品质特点:“居里夫人是一个 的人。”

  c、归纳整理。

  思想宗旨:探讨真理,献身科学;纯粹研究、不图财富;沉醉于科学之美。

  工作态度:坚韧不拔,树立信心;执著奋斗,目标集中。

  环境需求:力求简朴,保持安宁;珍惜时间;渴求自由。(一战、波兰。)

  性格要求:克制敏感,温和沉静。

  3、现在请思考:居里夫人一生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这些人格、品质有哪些联系?

  明确:(1)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使她形成了这些好的品格。--这,就是崇高理想的伟大力量。(2)这些优秀的品格是她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保证。

  事业(动力) -- 人格(保证)

  4、从居里夫人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1)如何处理好学习与生活的关系--珍惜时间(朴素穿着)

  (2)目标集中,专心致至(我要考上一所重点高中,将来要上重点大学)

  (3)树立信心,坚韧不拔(考试成不骄、败不馁)

  (4)克制敏感,沉着冷静(鸡毛蒜皮小事不值争锋)... ...

  (四)小结:

  读这篇文章就像在和一位伟人对话。这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居里夫人坚韧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今后我们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之中,应该以她为楷模,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五)课后作业:

  课后熟读课文。这篇文章里有很多富含哲理的句子,把你喜欢的或者难以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喜欢的,在旁边注上喜欢的理由,不理解的注明哪个地方难以理解。我们下周一再一起来讨论。

  第二课时

  (一) 预习要求:

  熟读课文。这篇文章里有很多富含哲理的句子,把你喜欢的或者难以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喜欢的,在旁边注上喜欢的理由,不理解的注明哪个地方难以理解。我们下周一再一起来讨论。

  (二) 品味语言,感受哲理

  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或给你以启示的富有哲理的句子。说说好在哪里?

  (1)第1段:“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明确:她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谁都会遇到困难,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

  (2)第1段最后一句:“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明确:a、学习“‘......’”标点符号在作文中的应用。

  b、理解:这句话很简单,但很有力量。给人一种力量,是你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当事情结束的时候,无论结果如何,都问心无愧,都能对自己说“我已经尽我所能、全力以赴”了。

  (3)第7段:“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

  明确:比喻句,把科学家对科学的那种热爱,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4).........

  2、小组合作,把你找出来的难以理解的句子或者段落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提出你们组认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组内讨论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拿出来全班一起交流、一起解决。

  (1)“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是什么意思?

  明确:a、什么叫“讲究现实”--挣钱谋生。什么是“申请专利”?

  b、这个问题书上就有答案。就在这一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如果居里夫人申请了镭的专利,获得了一大笔财富,我们就可以说她是一个讲究现实的人。但是她没有这么做,没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因此这样的人才是梦想家。

  (2)“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孤独地”岁月她却说是“美好快乐的记忆”呢?

  明确:她的孤独是说她是一个人。一个人工作,一个人研究,没有其他人。而不是说她的心里感到孤独和寂寞。她心里是快乐的,所以说即使是一个人工作,也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是一篇翻译过来的文章,“孤独”恐怕翻译的不大恰当。居里夫人的意思是,她潜心学业,总是远离欢乐喧闹的人群,一个人静心读书,获得了很多收获。因此觉得没有虚度年华,这样的大学生活是美好的回忆。

  (3)最后一段“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科学家又是一个小孩儿?

  明确:因为小孩儿喜欢童话故事,痴迷于童话故事,而科学家喜欢大自然,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就像小孩儿一样,所以说科学家又是一个小孩儿。

  (4)第6段,“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为什么在她丈夫猝然长逝以后她就学会了逆来顺受了呢?

  明确:因为前文刚说过,“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敏感”。她丈夫死后,她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可能不如从前了。(参考课本第42页方框里的课外阅读:居里夫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居里夫人从她丈夫身上学到了温和沉静,不会再那么敏感,她学会了逆来顺受,就是学会了在恶劣的环境或无礼待遇中采取忍受的态度,而不是过分的懊恼和敏感。

  (5)第5段:“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什么是“纯粹研究的观念”?

  明确:结合上下文,什么是“人类需要的梦想家”?

  纯粹研究的观念,就是人类需要的梦想家,他们的研究是受了事业的强烈吸引去研究,而不是为了获得很多的报酬。所以,纯粹研究的就是梦想家。

  小结质疑与探究经验:圈划、标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

  (三) 课堂小结:

  学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魅力所打动。如果说过去我们没有生活目标,那么现在我们就要试着学会明确人生目标。如果过去我们一味地贪图玩乐,那么现在我们就要学会珍惜时间和精力,专一对待学习;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那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拥有坚定的人生信念,为我们实现人生理想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的动力!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5篇(扩展5)

——信念支撑我前行作文5篇

信念支撑我前行作文1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那么信念便是那穹顶的梁柱;如果说生命是一棵苍茂的大树,那么信念便是那深扎的树根;如果说生命是一只翱翔的海鸟,那么信念便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信念,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信念,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而去,信念,支持着生命不断前进。

  信念,比原则更让人坚定,比梦想更让人神往。它是人们心中那股最强大的力量,坚不可摧,挫折困难在它面前只能甘拜下风,怯懦畏惧在它面前只能迎难而退。有了信念,就有了前行的动力与期望,有了信念,不管风云变幻,都会一如既往的前行。

  信念,让梦想的曙光更明亮。

  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可谓在乱世中诞生,身为黑人,年轻,从政时间短,还要和许多实力强大的对手竞争,多少次失败都没有击垮他,他还是满怀信心的参加竞选,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是信念,让他摒弃歧视和挫折,坚持自我远大的梦想。是信念伴他一路走来,走向成功。

  古往今来,凡是成大器者,信念功不可没,信念,让他们怀揣梦想,克服万难,支撑他们一向走下去。

  信念,帮忙我们排除千难万险。

  玄奘西行,历经千辛万苦终取得佛法真经,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这其中,信念功不可没。应对随时可能降临的死神,是信念给了他期望的绿洲;应对陌生人异样的眼光,是信念鼓舞他*静虔诚的学习佛法。是信念,将玄奘造就成为一代宗师。试想,假如玄奘没有了信念的支撑,应对妖魔鬼怪,他早已放弃继续前行,知难而退。

  梅花有了对暖春的信念,便在刺骨的寒风中傲然独立,展示生命的风采;雄鹰有了对蓝天的信念,便在高高的苍穹中展翅飞翔,展示生命的力量;苍松有了对阳光的信念,便在陡峭的崖壁上迎风而立,展示生命的顽强。

  信念是利剑,在前行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信念是翅膀,托起梦想的海鸟自由翱翔。

  信念,支撑着生命不断前进。

信念支撑我前行作文2

  我国著名作家丁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我很欣赏这句话,

  认为它更适合女性。在即将到来的三八妇女节,我想将这句话献给每一位为了灵宝联社改革和业务发展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的女同胞们。

  巾帼情,农商梦。作为灵宝农信社的一名基层女员工,和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员工一样,我怀着农信社改革农商行必成的信念,追求着农商行改革成功的完美梦想,在自我的岗位上不畏困难,不辞辛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使命呼唤担当,为谱写灵宝联社农商行的华丽转变而奋力拼搏着。

  灵宝联社转型农商行,绝不是轻简便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体员工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实现这一梦想,必须全员参与、群策群力、善作善成。在我的身边,就有很多为之努力而顾大家舍小家的感人事迹。我们的大堂经理为了尽快熟悉并掌握五亩的环境和工作,几乎每一天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看到他指导员工工作的认真负责,更看到她关心下属的亲切叮咛。为了工作忙的没有时间回家陪自我的儿子,就在家里装了摄像头,以方便想孩子的时候能随时看看他,有时候孩子一句:“妈妈,你今晚是不是又不回家了”,惹得她满含泪水却强行微笑:“妈妈明天就回家”。有一次偶然听到她在电话里关切的问:“娃的烧好些了没”,才明白她的孩子正在发烧难过中,可是她为了工作,没有请假照顾孩子,而是选择了坚守岗位,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对她的敬佩和尊重,同样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母亲,她在我的心里深深的埋下了榜样的种子,并随着我们的朝夕相处而生根发芽。

  为了改革农商行成功,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坚守着共同的梦想,用勤奋和付出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记得**曾说过:“得其大者能够兼其小”,仅有把人生梦想融入灵宝联社改革发展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才能为农商行改革成功做出自我的贡献。作为新时代女性站在农商行发展新起点,我将从以下两点严格要求自我:

  一是全力服务于网点工作,要真诚善良地做人做事、勤勤恳恳地爱岗敬业,在任何时候行事做人都必须正直、实在,对得起良心;要工作时手快眼捷,不能让客户多等,要求业务精干,每一次技术升级,流程更改,新业务推出,都力争在最短的时间拿下。二是要更加注重工作效率。此刻我们灵宝联社转型农商行正处于改革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在产品不断升级、推陈出新,业务不断改良、精简择优的新形势下,作为基层柜员,在应对今后的各项工作,应当做到提前思考、提前准备,做到从容应对、切实提高工作质效,在工作量和工作效率方面进行很好的*衡,充分体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青年员工更要振奋起来,行动起来,坚定梦想信念,紧密团结在以灵宝联社为核心的组织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怀梦想,进取投身到灵宝联社农商行改革的事业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进取服务实体经济、深入践行普惠金融、大力推进科技引领、牢牢守住奉献底线,努力为实现灵宝联社农商行的改革成功贡献自我“不一样的力量”。

信念支撑我前行作文3

  每个人都渴望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有一双“独立”的翅膀,去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长大后,我们渴望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到达自我努力追寻的地方;苦痛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忙自我飞过绝望,看到期望;被束缚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自由”的翅膀,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

  蝴蝶用它的翅膀,在绿荫中嬉戏,在艳阳下翩跹;蜜蜂用它的翅膀,在花丛里勤劳,在芬芳中跳荡…如果我有一双翅膀,我要放高去远,在天空中翱翔……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那是亲情的翅膀,那是友情的翅膀,那是信念的翅膀,我有一双信念的翅膀,因为学习、生活的道路上不会尽是一片金色的阳光,其中必然会有忧愁困惑伴随,那么就要用信念来克服它了。

  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颗明珠一既能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亮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信念和开启人生大门的最好钥匙,没有了信念,就像小鸟没有了翅膀,信念对人是多么的重要,它能为我们的心支撑起一整片天空。

  信念,就如一双有力的翅膀。能让我们百战不败,取得成功。就拿我的亲身经历来说吧:过年的时候,我们几个孩子因为玩厌了,所以,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我们去爬山吧!”妹妹说。得到我们的一致赞同。于是,我们准备了吃的和雨伞。准备齐全后,我便和弟弟妹妹还有王叔叔一齐爬山去喽!我们一路上哼着乡村小调,左瞧瞧右看看,开心极了。

  可是,刚爬到半山腰时,我便有些支持不住了。可是,我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必须要爬上山顶,领略那“会当绝凌顶,一览众山小”的风采。中间虽然有一些力不从心,可是我一想到那个信念,我便能应付一切。

  最终,我靠着我那个坚定的信念,最终走过来了,我最终成功了!我真的相信:有了信念,那么离梦想就仅有一步之遥了。

  信念的翅膀能改变命运,能改写人生,能让破镜重圆,能创造奇迹,让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能使人充满信心,让世界充满期望,让我们飞到梦想的天空!

信念支撑我前行作文4

  只有流过血的指头,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只有受过地狱的磨炼,才能造出天堂的美好。只有经过惊涛骇浪的洗礼,才会有鱼跃龙门的传说。

  题记

  时光飞逝,转眼间过去了,但是我永远不能忘记那次求生。它给我上了一堂重要的人生课。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我目瞪口呆,手心里,额头上流出了太多太多的“泪”。而心里似乎在流血,身体里的小虫一点点地吞噬着我的肉体,把我吃得千疮百孔。原来年级组一百名内的我,一瞬间在年级组名次中下降了60名。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个无法接受的事实。50名之内的上下浮动可以原谅,但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其中肯定有自己的原因。我怎么能对得起老师对我的一片苦心?怎么能对得起父母给予的厚望?一时间,我难以在痛苦的深渊中自拔。总是唉声叹气,似乎失去了奋斗的动力,我似乎放弃了“信念”。

  一天早晨,我在院子里走动,突然以现院子里有一块长长的板子,那板子应该是爸爸做完活放在那里的,但是那板子下面似乎压着什么东西,我走进一看,令我大吃一惊。原来那板子下面压着一群蚂蚁。一些蚂蚁的身体被紧紧地压在了下面,一些蚂蚁的腿部被无情的板子死死地困在那里,一些蚂蚁的头部也被囚禁在那里,但它们并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它们不甘堕落,在拼命的挣扎,它们似乎在齐齐地喊着口号:“加油,加油,永不放弃。”一些侥幸生存下来的蚂蚁帮助它们求生,度过生命的危险期,“力大无比”的它们似乎要将板子推翻,从水深火热中挣扎出来,开始它们的'第二个人生,这就是永不消逝的信念!

  顿时,我恍然大悟。一群小小的蚂蚁在生命的绝境中都能一死拼搏,何况是我的一次小小测试呢?

  在人生的路上还有更多的曲折,我会永不放弃,这就是永不消逝的信念!蓝天在笑,白云在笑。

信念支撑我前行作文5

  百折不屈,催人奋进的力量都来自信念。信念有着神奇的力量。

  信念是人生的重要保证。

  信念是人们心中的希望,它能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励人们的追求。

  就像2008年的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四川汶川的人们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和摧残,同时也让四川汶川的人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压迫。当救援人员到达目的地时,此时的场景只是一片令人震撼和荒凉的废墟。

  老师用自己的肉体来解救学生的生命,父母用自己温暖的身躯来温暖未满月的小婴儿。

  因为他们只有一个念头——信念。

  还记得我原先读过一个故事:

  唐恩·施里茨在小时候就认为自己适合搞音乐创作,而事实上他唱歌五音不全,实在难以让人恭维。但他坚定信念,不断努力后他自己创作的唱片曲中越来越受欢迎,他实现了童年的梦想。

  坚定信念,成就美好的未来。

  人生需要信念,需要勇气。只有坚定信念的人,才能拥有玫瑰般的芬芳,夺取胜利的宝座,创造生命的奇迹。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5篇(扩展6)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5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2、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

  教学重点:

  地坛、母亲给我的生命启示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地坛与我。行不行?不行。这篇文章写的是我与地坛及人和事,“我”是主动的,生命遭到厄运,是“我”主动到地坛这个“宁静”的地方去,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整整十五年,是地坛给了“我”关于生命的启迪,这篇文章后面部分写到其他人和事都与地坛有关。写这样题目的文章一定要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简介作者:(多媒体显示)

  三、检查预习:

  指名学生解释词语:宿命心魂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解释)

  四、课文研读:

  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荒芜但并不衰败”。

  哪些文字揭示了故园的特点,指名学生朗读第3节,第5节,第7节有关文字,体会语言的特点。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地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接纳了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2、作者从荒芜的地坛得到了生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应顺从自然。我虽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即热爱生命。

  请学生回忆有关生死的名人名言。例: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的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地坛——精神家园。

  3、怎样面对残酷的不公*的命运,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有关文字

  讨论:(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是什么样的难题呢?(指名朗读第3节开头一段文字)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母亲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默默的爱,痛苦忍耐)

  (3)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范读第8节(多媒体显示答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4、为什么写母亲写得这么感人?设想母亲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语句形象的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样沉痛的文字,叙议结合,自然渗透深沉的感情,写得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的最深切的理解。

  六、母爱感言

  1、《懂你》(多媒体播放),2、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3、(多媒体显示)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刘墉告诫中学生说,中学时期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时期,等你功成名就再来孝顺父母时,已经来不及了。

  七、总结课文(多媒体显示)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母亲与地坛合二为一。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让我们在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下,充分利用我们的优越条件,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的母亲都为我们感到骄傲。(下课)

  教后感: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一课时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虑两点: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二,营造一种感受亲情的气氛,让学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这样设计容易操作,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品味散文语言,学习

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散文语言的品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的生命是异常的脆弱,人生路上又不可能始终艳阳高照。所以,当病痛、甚至是残疾等不幸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之神对你极尽捉弄时,你将作出何种选择?因为我们还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还很难作出抉择。那么,就让经历了风雨的史铁生来告诉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中挣扎而出的脚步吧。(板书课题)

  二、解题:“我与地坛”,根据我们的阅读经验,可能写“我”与地坛的一段经历、一种关系、或由此而来的一种感悟。因此,我们对

本文的研习大致可以由此而展开。

  三、初读感悟:(学生带以下问题快速阅读文章)

  1、“我”去地坛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教师补充关于史铁生的经历: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黄金年华,正是生命力旺盛之时,却不幸残疾了,这打击有多大啊!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他的

精神几乎完全崩溃,是否生存下去成了他不能回避的严峻问题。

  因此,他当时的心态应该是痛苦、消极、颓废。去地坛的目的就是逃避。

  2、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地坛?

  明确:①“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荒芜、破落)②“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③“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3、作者对地坛总的感受:(学生

总结)“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4、这种感受显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明确:同一景物在同一人眼中有不同的感受,其主要的原因是他看景物时的心态不同。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荒芜”是因为当时作者正遭受沉重的打击,一下子还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心情极为悲观失落,用作者的话就是“失魂落魄”的状态,“他在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这样无论如何眼前都不可能有美景、有生机。正像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后来,随着时间的过去,思考的深入,同时由于园中景物对他心灵的启发:地坛也有创伤,地坛昔日有何等的荣华,连皇帝每年都去祭拜!现在无人关注,而且还有一些肆意雕琢它的人,可它仍然沉静、安详的呆在那里。这能让作者联想到自己,他并不是唯一的受苦者。他终于明白:“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问题是怎样活的问题”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这样他于园子中的“荒芜”重新看到了生机。他的生命也重新迎来了新的春天。(补充)他成了

20xx年“感动

*”的侯选人。原因在于他在过去一年发表的一组散文《病隙碎笔》。作者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时间写点文字。”这组散文写于作者在患了肾衰竭后生活于一个又一个的手术之间。而在两个手术间的那一段空隙,是作者清醒的,真正能控制自己大脑的时段,于是他写下了一些文字,关于生活,关于命运。这就是史铁生,一个敢于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史铁生。

  四、课外拓展:通过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海子和川端康成,由学生自由阐发对生命的认识,尤其是对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和重新定位。

  五、精读品味语言:

  1、地坛对作者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刻的。目前,作者显然已经感受到了,那如果你是作者,面对此景,你能感受到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有关描写地坛的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感受。(示例如下)

  ①“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像小雾一样,给人以一种美感,给人以希望。

  ②“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这对作者启发很大,今后他也要去做了。

  ③“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蝉脱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坚持住,于是它完成了再生,于是它得以飞翔,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

  ④“露水在草叶上流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展现自己的美。(其它内容略)

  2

总结品味语言的原则:结合作者的心境和描写对象的特征,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当然,我们自己写文章,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文章,也同样如此。

  六、作业布置:预习

本文第二章节,注意对语言的品味。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把握文章的脉络,了解有关作者的情况及其主要作品;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学习本文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理清两部分内容要点,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解读“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及母亲的情感,认识生命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及其苦难的感悟,体会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环境的关系,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生命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解读“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生命、母爱的思考与感悟

  四、教学方法

  (一)问答法

  (二)点拨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

  青年是一首诗,这是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生命总有着绚丽多姿的梦想和火一样燃烧的激情。而有这样一位青年却在“21岁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他一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有一天,他把轮椅摇进了地坛,他在地坛经历了什么?又思考了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史铁生一起走进《我与地坛》,请大家翻开课本45页。

  板书课题我与地坛

  (二)作者简介

  下面,老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些本文的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湾》,一举成名。加入*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课文讲解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将自己不懂的字词的读音记下。

  1、宿命(sù):

  2、坍圮(pǐ):

  3、玉砌雕栏(qì):

  4、亘古不变(gèn):

  5、颓墙(tuí):

  6、肆意(sì):

  7、隽(juàn):

  8、恪守(kè):

  9、捋(lǚ):

  10、熨帖(yù):

  2、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去地坛?请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

  明确:(1)近。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的理解。

  “我家离地坛很近”显示出“我”的主动性,表明“我”对地坛有特殊的情感。

  (2)宿命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

  为什么说是宿命呢?请大家集体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完后说说现在的地坛是什么样的,而四百年前的地坛有是什么样的。

  明确:现在的地坛是荒芜的:“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高墙”等;“散落”了“玉砌雕栏”(板书:荒芜)

  四百年前的地坛是金碧辉煌的“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高墙”;“玉砌雕栏”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缘分、是一种宿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有感情地明确:

  经历了400年的风风雨雨,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都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今日的地坛“荒芜冷落”“很少被人记起”,这不就是曾经指点江山、“最狂妄”,而现在残废、没工作、没出路、失魂落魄的自己吗?(板书:失魂落魄)

  这是一种缘分,“我”一进入地坛就对它产生了依赖感;这是一种宿命,相似的遭遇使“我们”走到一起。

  (3)思考

  明确:“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作者想看到自己的身影,那么证明他想思考一些问题。所以思考也是他去地坛的一个原因。

  (4)生命的暗示

  明确:作者说,“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在他失魂落魄,需要思考的时候,他找到了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安排好了的。那么,大家在回过头来看,作者在前面说的: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的是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5)逃避

  明确:作者说他忽然之间什么都找不到了,所以他要逃避到另一个世界中去。这里的两个“世界”分别指现实中的世界和作者心中的世界。他想逃避现实,所以他到地坛去。

  小结: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然残废了双腿,所以他要逃避现实,去宁静地方思考问题,他选择了和他有着宿命的缘分的地坛,在那里思考问题。

  2、那作者是不是就此沉沦下去了呢?我们来看第五自然段,首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能够代表地坛景物特点的句子。

  明确: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那地坛的“不衰败”体现在哪里?请大家结合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1)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解读:荒芜的、古旧的,被人遗弃但生命依然顽强。“剥蚀”、“淡褪”、“坍圮”、“散落”,最终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

  (2)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解读:“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这句话说明它虽然是荒废的故园的园墙,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用自己的残躯为过往的行人斜切下了一溜阴凉。

  学生发言时,教师作点评,最后小结:

  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里的小生命们却以透明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蜜蜂还是蚂蚁,都不因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现自我的机会,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诉说生命的美丽。(板书:荒芜不衰败)

  3、同学们,我们前面说过,作者和地坛有着共通点,有着相似的命运,那面对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个事实,作者感悟到了什么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

  作者感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命运抗争。园子虽然荒芜,但是并不衰败;“我”虽然残疾,但是不应该颓废!(板书:身残志不残)

  4、作者在园中思考,那他首先思考了什么问题呢?我们来看第六自然段,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答案。

  明确: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好,那么,作者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他得出结论了吗?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请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作者想通了,既然出生了,那就要好好活下去;既然死是必然会来临的,那么,就应该想想应该怎样活下去。

  5、那究竟应该怎样活下去呢?我们来看第七自然段。

  关于这个问题,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大家把读一段课文,从开头读到“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学生读完后教师提问:关于怎样活这个问题,作者一下子想清楚了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没有,他说这不是一瞬间能想明白的事,所以在十五年当中,他不断地去地坛里思考。

  6、那,在这十五年当中,地坛遭遇了什么?

  明确:被人肆意雕琢

  地坛被人肆意雕琢,但是作者说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这里的“有些东西”指的是什么?

  (1)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2)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3)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

  (4)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5)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

  (6)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那现在大家来看一下这些景物有怎样的共同之处?

  明确:六个譬如所描写的景物大多都有某种不好的境遇,但他们却能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板书:形体改变、精神不变)

  解读:从“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这句话可以看出落日即将隐入地*线,但它仍然集聚浑身力量,向人们展示最后的辉煌;从“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可以品出红叶虽落却依然保持美丽的姿态,生命虽逝,却能换来另一个生命的诞生,因此它安然。这正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而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草木和泥土的气味和落叶都证明了这院子里还有生命的气息。面对这样的一个古园,作者从中找回生存的勇气和决心。从古园的遭遇中,作者悟出面对苦难要勇敢地活下去。(勇往直前敢于抗争)

  三、总结

  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在被人们肆意雕琢后仍然精神不变,作者从地坛那里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在地坛里进行了对生命的思考,但是,关于应该怎样活下去这个问题,在这一节中作者并没有很明确地给出答案,而这个问题,也不是由作者一个人解决的,在他思考生命的真谛的时候,有一个人,始终站在他的背后,支持着他,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那么,关于自己的母亲,作者有做了怎样的描述与追忆呢?我们下节课将一起学习,请同学们回去之后预习第二节的内容。下课。

  四、板书设计

  地坛荒芜不衰败形体改变精神不变

  我与地坛

  我身残志不残勇往直前敢于抗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母爱,是天地间一种至真至纯至深至厚的感情。古今中外抒写母爱、赞颂母爱的作家不胜枚举,作品也层出不穷,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表现的是一位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担心,那么史铁生又是如何表现母亲对自己的爱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第二节。

  板书课题

  板书我与母亲

  (二)讲解

  1、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作者以前的行为到底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呢?我们来看一下第二自然段,请大家仔细阅读并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明确:

  这是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母亲疼爱儿子,担心儿子,但同时她又理解儿子,面对儿子说承受的痛苦,他想问却又怕会触碰到儿子的伤口。

  2、那面对这样的苦难,母亲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从中找出答案。

  明确:

  她思来想去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她自己的,如果他真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由我来承担。”

  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疼爱并理解儿子。

  其实,在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作者给自己的母亲做了一个评价,这个评价是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读出来。

  学生齐读:“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请大家来说说,为什么,史铁生觉得他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一个母亲?

  学生回来,教师总结。

  明确:因为母亲不光是会疼爱儿子,而且她理解儿子,她知道儿子心里的苦,但是儿子却不理解她的爱,她整日活在痛苦与担心当中。

  4、作者说,他当年不曾想为母亲想过,那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去思考母爱,感受母爱的呢?他又用了怎样的方式?

  明确: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才有余暇设想。

  在母亲猝然去世之后,作者才开始去领悟、去理解母亲对他的爱,所以,他只能用回忆和设想的方式。

  5、作者通过回忆和设想体会到了母亲的爱,在课文中有三个情节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了母亲的爱,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些情节是怎样表现了母亲的爱。

  明确:

  (1)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母亲在儿子走出家门后还在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久久不去做别的事情,证明他对儿子爱得深沉,又害怕儿子这一次出去会不会出事,所以她就一直保持着面对儿子离去的方向的姿式,内心矛盾交织,才会对我的回来“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2)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有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心,她始终不放心刚刚经历如此巨大打击的儿子,总害怕他会出事,所以她就去寻找儿子,但是她又理解儿子,她觉得应该给儿子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她思考问题,所以在确定儿子没事之后她又悄然离开。

  (3)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表明母亲的爱,一个很大的园子,母亲不怕累,在焦灼的心情里一遍又一遍地寻找她的儿子,证明她的爱的深沉。

  总结:从这三个情节,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的爱的深沉与理解,也就是作者在前文说到的: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的理解儿子的母亲。并且他希望儿子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板书:理解和希望

  6、作者在第四自然段中写了他与疑问作家朋友的一次谈话,讲到了写作的动机。同学们仔细阅读以下这一段,作者从中透露出自己的写作动机了吗?

  明确:有,他通过写朋友写作是为了让母亲骄傲来告诉我们他也想通过写作来使自己找到生活下去的路,也就是母亲一直希望他能够找到的一条幸福的路。

  7、我们来看下一段,在这一段中,作者说,在他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时候,他多么希望他的母亲还活着,所以他又跑到了地坛去思考,这一次,他思考的是什么呢?

  明确: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的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

  那作者的出结论了吗?

  明确;:“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好,作者思考的结果是,母亲太苦了,所以应该早点到天堂享福,可是,对于这个结果,作者说,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请大家说说,为什么,这个安慰是一点点的?

  学生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

  明确:

  现在作者还是希望母亲能够看到自己现在自立自强的模样,希望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

  8、我们来看一下课文的第九自然段,作者在这里提到了母亲的爱给自己的启示,请大家集体朗读出来。

  明确: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请同学们说说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启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明确:对待生活给予的苦难,我们要坚强面对。

  9、现在,请大家看到最后一句话: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请同学们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明确:母亲的爱伴随着作者在地坛中感悟生命,母亲的爱支持着他走过人生最苦难的阶段,使得他对苦难有了深刻的理解。

  板书:追忆与痛苦

  总结:

  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好,我们这篇就讲到这里,请大家回去之后预习下一篇课文《花未眠》。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4

  自读导言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3.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解说: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小说,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它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阅读本篇,可以说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文章比较长。因而把握线索非常重要。文章对我们情感的冲击,对我们心灵的敲打,都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

  自读程序

  1.默诵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2.让学生深入思考,边思边读,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学生注意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3.再让学生深入思考一下,边读边思考:既然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的追思核心,那么第一部分那么多风景描写和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自读点拨

  《我与地坛》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

  在整篇散文中,这沉思大致是历经了前后两个阶段。在最初的那个阶段中,史铁生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渐渐地看清了个体生命中必然的事相:“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这样的结论便引出了无法反抗的命运的观念: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

  接下来,史铁生将视界稍稍越出自身的范围,写到来这园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别人都有什么样的命运和活法。先是写到他的母亲。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了倍的。

  他在园子里又遇到一个漂亮但却是弱智的少女(删节部分),再一次感受到“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就是一个因苦难而有差别的世界,如果你被选择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既然如此,事情也就变得非常绝望了。不幸的命运已经为你规定了承受苦难的角色,那么你还能有什么别的方式来度过你的人生呢?或者说,你还能有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吗?很显然,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那个想不透的方式:人到底应该怎样来看待自己的苦难。

  史铁生个人的问题其实已变成了众生共同的问题--“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有论者从“*常心和非常心”的关系来看史铁生的写作,所谓“*常心”的根基所在,是指“他把内在的痛苦外化,把具体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给命运,然后再设法调整自我与命运的关系,力求达到一种*衡”。这种在根本上认可了苦难的命运和不幸的角色,却不是看轻生命自身的残酷和伤痛,而是把这生命的残酷和伤痛从自我中抽离出来,去融入到一个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这个“所在”就关系到了“非常心”。它是指“以最真实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内心痛苦为基础,将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宏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这就是史铁生在这篇散文中最后画出的自我形象了:他静*在园子的一角,在融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会了死生的时刻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关于怎样活着和怎样达到自我救赎的困扰,也终于为所有生命永恒的欲望所涤净,当投入到永无终结的生命之舞中时,对于个体苦难以及一切不幸命运的自我超越就都变成了一种必然。这样一种洋溢着生命本色之美的境界,既成就了史铁生内心的希冀与不舍的探询,也完成了他为文的寄托。为文与为人在此才是真正的一体。整篇《我与地坛》都是那样的和美亲切。(参见陈思和先生相关文章)

  自读思考

  1.说说作者史铁生是沿着怎样的思路,使自己的精神走出阴影、获得超越的?

  2.找到全本《我与地坛》,通读全篇。抄写第三部分的一段文字(已删节,见下),背诵,并在写作中仿写。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晴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2、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

  教学重点:

  地坛、母亲给我的生命启示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地坛与我。行不行?不行。这篇文章写的是我与地坛及人和事,“我”是主动的,生命遭到厄运,是“我”主动到地坛这个“宁静”的地方去,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整整十五年,是地坛给了“我”关于生命的启迪,这篇文章后面部分写到其他人和事都与地坛有关。写这样题目的文章一定要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简介作者:(多媒体显示)

  三、检查预习:

  指名学生解释词语:宿命心魂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解释)

  四、课文研读:

  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荒芜但并不衰败”。

  哪些文字揭示了故园的特点,指名学生朗读第3节,第5节,第7节有关文字,体会语言的特点。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地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接纳了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2、作者从荒芜的地坛得到了生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应顺从自然。我虽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即热爱生命。

  请学生回忆有关生死的名人名言。例: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的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地坛——精神家园。

  3、怎样面对残酷的不公*的命运,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有关文字

  讨论:

  (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是什么样的难题呢?(指名朗读第3节开头一段文字)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母亲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默默的爱,痛苦忍耐)

  (3)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范读第8节(多媒体显示答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4、为什么写母亲写得这么感人?设想母亲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语句形象的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样沉痛的文字,叙议结合,自然渗透深沉的感情,写得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的最深切的理解。

  六、母爱感言

  1、《懂你》(多媒体播放),

  2、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

  3、(多媒体显示)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刘墉告诫中学生说,中学时期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时期,等你功成名就再来孝顺父母时,已经来不及了。

  七、总结课文(多媒体显示)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母亲与地坛合二为一。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让我们在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下,充分利用我们的优越条件,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的母亲都为我们感到骄傲。(下课)

  教后感: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一课时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虑两点: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二,营造一种感受亲情的气氛,让学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这样设计容易操作,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5篇(扩展7)

——我的信念教案5篇

我的信念教案1

  教材分析

  《我的信念》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课文阐述了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关于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信念,她的人格魅力将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并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学生分析

  1七年级学生在完成某一项事务时,已懂得付出一定的努力,但他们也特别注重获取等价的回报,因此让他们感受居里夫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很有必要。

  2学生具有了初步搜集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培养搜集、筛选和交流资料的能力。

  2、通过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整理归纳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3、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强调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语言文字资料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阅读课文与居里夫人进行对话,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面对楷模思考自己的人生。

  课前预习

  学生注意收集或上网下载介绍居里夫人事迹的有关资料,了解居里夫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流程

  一、黑板上张挂居里夫人画像

  [让学生面对居里夫人画像,可以营造一种课堂气氛,有利于熏陶感染。]

  二、交流资料,初步了解居里夫人的成就和品格

  1、要求学生在小组里逐个交流自己预习时收集的有关资料。

  (学生非常热烈地交流。我没料到有些学生下载了厚厚的介绍资料,她自己都不知怎样向小组里介绍交流。我于是指导学生学会筛选资料: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一两个最动人的事例介绍给其他同学。)

  2、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在班上交流一个最能表现居里夫人高尚人格的事例,共同体会她杰出的贡献、伟大的人格。

  [学生搜集整理资料,交往合作互通信息,初步从不同的方面了解了居里夫人的成就和品格。]

  三、自读课文,归纳了解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1、今天我们面对居里夫人走近居里夫人来学习《我的信念》,我们的心将与她那颗水晶般的心贴得更近些。

  首先我们来读懂题目,解释什么是“信念”。(学生很快查词典,解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2、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居里夫人在文中表述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和做法。

  [如果一开始就提问“居里夫人的信念是什么”,那显得有些抽象而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信念”一词的解释是通向“理解课文内容”的桥梁。掌握了这个词的含义后,学生在学习的开始就不感到困难了。安排学生自由朗读,是为了让他们有充分的自主空间去领悟,学会主动学习]

  3、要求读懂了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表述“我”信念的关键词(四字短语)。

  (学生争先恐后跑上讲台板书并互相纠正补充:坚忍不拔

  要有信心

  执着勤奋

  献身科学

  专心致志

  追求安静

  生活简单

  抛弃财富

  克制自己

  沉醉科学……)

  四、品味语言,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1、高声诵读这些信念,说说最让你受感动的是哪一条。

  (学生最有感触的是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抛弃巨额财富的无私奉献精神。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原先总不相信有辛勤工作不为财富的人,现在我信服了。”学生对居里夫人的这个事例这种精神无比崇敬,一脸的虔诚。于是我又组织他们有感情地朗读了这段文字。)

  (也有很多学生对做事“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的信念很受启发。“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的人生信念深深感动着学生,影响着他们现实的人生。)

  2、这些语言没有具体形象的描绘,却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给我们生活的启迪,我们来理解这种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朴素而*实;句子启迪人的思想——富有哲理。

  [品味句子的哲理后再归纳语言富有哲理的特点就显得水到渠成。]

  3、有些哲理性的语言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默读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思考体会它的深意。划出课文中自认为暂时难以理解其内涵的句子。

  4、小组里质疑并相互解答。小组里不能解决的疑问再在全班提出解答。

  (学生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在小组里得到了解答;小组里还不能解答的疑问,在全班提出,班上其他同学解答。都不能解答是再由老师解答)

  [质疑并合作探究,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小结

  这堂课我们感受了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让我们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以此为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课后随笔

  本堂课内容上侧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搜集材料交流资料使学生从宽泛的“面”上感受居里夫人;阅读课文品味语言使学生从精细的“点”上感受居里夫人,学生在与她的对话过程中深受感染。但是我总感到课堂上似乎冷静的感悟有些欠缺——伟大的人格是需要用心灵来静静体会的;而交流资料、板书词语时学生热情高涨教室里有些太热闹了。

  本堂课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尤其是课堂最后“质疑解答”的学习环节最受师生欢迎——教师基本上不用讲些什么就在轻松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并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不过,教师在课前备课时须格外周全,因为学生的问题有时稀奇古怪。

我的信念教案2

  学习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

  2、学习本文语言的质朴美。

  学习重点:

  梳理文章思路,理清全文结构。

  学习难点:

  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的质朴美。

  教学环节: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居里夫人画像及简介(或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事迹的录相片)。

  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染污。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今天我们学习居里夫人晚年写的《我的信念》,从中可以体会到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明确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1、课文朗读(全班齐读、个人朗读、教师范读相结合)

  2、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问心无愧()渲染()闲暇()奢望() 呵责()蹂躏()猝然()眺望()

  解释下列词语。

  问心无愧--致力--专心致志--

  盛名--蹂躏--呵责--

  逆来顺受----迷醉--沉醉--

  品味思考:

  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试着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讨论归纳:

  坚韧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俭朴 重大发现 保持安静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2、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思想理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环境需求(保持安静、追求自由、珍惜时间)

  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韧不拔、执著勤奋)

  探究研读:

  1.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①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②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③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④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⑤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⑤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神,

  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拓展延伸:

  在缅怀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伟大一生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意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对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4.学生自由朗读,品味本文语言的质朴、真诚。

  5、学生自由谈谈对文章语言的看法。(开放性题目,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点拨:文章语言的质朴、真诚,表现了居里夫人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能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师总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一样。我们已经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巩固训练:

  ①完成思考练习二。

  ③课后练习二。

  课后记:本文是翻译作品,在理解时有些难度,在学习是不必面面俱到。

我的信念教案3

  教学设想

  作为科学家,居里夫人是家喻户晓的。而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向世人敞开了她的内心世界。学习这篇文章,就是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人格魅力,走进她的内心世界。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习她的志趣高洁,不图名利,学习她的目标如一,坚忍不拔和满怀信心勤奋工作。了解居里夫人的科学贡献,理解信念的真正内涵,领略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崇高信念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学习方式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化学、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科学研究。有一次一位记者惊讶发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块价值极高的奖牌尽然在她的一个小孩手中当作玩具玩耍,记者不仅问其缘由,她却不以为然的答道:我是要让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跟玩具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玛丽 居里)。出示居里夫人的照片让学生说说我知道的居里夫人。(学生交流)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并思考:你认为居里夫人有哪些人格魅力? 可用这样的句式:居里夫人是一个 的人。或者你有更丰富更生动的表达形式;如果交流研读所得,请先有感情地朗读原文的语句,然后谈体会。

  交流探讨

  1. 你认为居里夫人有哪些人格魅力? 你认为居里夫人有哪些人格魅力? 可用这样的句式:居里夫人是一个 的人。或者你有更丰富更生动的表达形式;如果交流研读所得,请先有感情地朗读原文的语句,然后谈体会。

  讨论后明确:

  坚忍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简单

  重大发现 保持安宁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2. 我们谈了那么多,现在来总结一下,居里夫人取得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后明确: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 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 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3. 从《我的信念》一文中,我们领略到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崇高信念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接下来,我们联系课文,讨论:我们从居里夫人的故事中能获取哪些启示?选取一个角度重点领悟,并就此准备一份演讲提纲(限时1分钟),选派一位代表参加演讲。准备时间为10分钟。(学习方案上提供了居里夫人对待荣誉、参加战争等方面的四个小故事,以及居里夫妇的五句名言。)

  (10分钟后)下面我们就开个小型的演讲会。

  4.读了《我的信念》一文后你认为人的美包涵哪些内在品质?

  5.说了这么多,你打算怎样做呢?

  (学生自由谈)

  教师结束语: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布置作业

  执教感言:

  1、语文不是1+1,在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体现得尤为明显。备一堂课,上一堂课,似乎都处在某个网络之中,要善于寻找最佳切入点,正好切中肯綮,能达事半功倍之效。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的思考势必要求老师的备课要三思而后行。比如《我的信念》一文,如果以传统教法,就会就事论事,揪住课文死缠烂打又跳不出死读死教的怪圈,从生字词上到中心意思,之后学生往往还是迷惑而无所得;但是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能从中学到什么?一番自问自省之后便会想:我怎样才能真正走近居里夫人的伟大灵魂里去,汲取一些精神营养?这样就会想方设法对那些尚且不谙世事的学生创设适当的心理环境,也就有了看似绕弯子的探求科学之美讲述居里夫人其人其事等环节。

  2、要善于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渔场。北师大肖川教授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而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则尤其应达到这样的效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传统教法的通病,要避免此类情况,就必须寻找最佳契机,在吃透课文这个例子的前提下,在学生不经意间就能看到一片更为浩瀚的海洋。比如这堂课引导学生继读阅读《居里夫人传》便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我的信念教案4

  一、教学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

  ②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③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

  ①梳理课文内容。

  ②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③品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三、课前准备

  ①预习课文,疏通文意。

  ②搜集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③教师准备居里夫人的挂图。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二、诵读感知

  1、范读课文

  2、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品味语言,识记字词。

  3、默读,搜集、感知特点

  让学生独立默读、思考,试着让学生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讨论归纳: 坚忍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简单 重大发现 保持安宁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4、讨论概括,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板书: 探讨真理 保持安宁 集中目标

  思想理念{不图财富 环境需求{追求自由 工作态度{树立信心

  沉醉科学 珍惜时间 坚忍不拔

  执著勤奋

  三、合作探究

  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讨论解决。

  1、“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2、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3、“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4、“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5、“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6、“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7、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8、“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四、语言品味

  1、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2、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

  参考: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五、教师小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六、拓展延伸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写成300字的小文章

我的信念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开头概括文章主旨领起全篇的结构。

  (2)学习概括叙述典型材料突出中心的写法。

  (3)学习边叙述边议论表明自己观点的写法。

  2.能力目标

  (1)理解总分式的结构特点,提高分析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的能力。

  (2)提高记叙文写作中概括叙述典型事例以突出人物特点的能力。

  (3)体会作者以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感情风格,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意目标

  认真体会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顽强的精神和远大的理想,从中受到教育,向居里夫人学习。

  教学建议

  课文主题:

  作者以质朴的语言对自己的性格、为人、理想和信念进行总结和回顾,表现了自己作为科学研究工作者所具备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淡泊名利不为世俗所动的品格和专注地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她以自己的不懈追求和辉煌成就说明,只有这种精神、品格和热情,才是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关键因素和坚实基础。

  思路结构:

  本文的思路是先概括陈述自己的观点,再用典型材料进行表述。

  概括陈述:

  第一自然段:陈述观点,领起全文事业成功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有信心。

  以典型材料表述:

  第二自然段:对待工作固执、勤奋而专注。以蚕的结茧作比。

  第三自然段:求学和从事研究专心致志、艰苦奋斗。回忆五十年的历程。

  第四、五自然段:工作追求安静,生活只要简单。通过对比突出在获得研究成果时不追求经济利益,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第六自然段:学会了温和,热爱生活。

  第七自然段:热爱科学,向往未来,立足现实,埋头工作。

  写作特点:

  第一,概括叙述典型材料突出中心。

  围绕中心,从工作、学习、生活方面选取了典型材料,叙述层次清晰,但是没有具体事例,都是概括叙述。例如谈“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叙述发现镭之后,舍弃申请专利,仅仅是一个句子,略去了其中的细节。再如写热爱生活,“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但并没有对生活琐事如何兴趣盎然作详细描述,而是扼要地列举:“如栽花、植树、建筑,对朗诵诗歌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这样的概述,共同特点是综合同类材料,抽取精神实质。这样表述是由文章写作目的决定的。作者对自己的性格、为人、理想和信念进行总结,激励自己和启发读者,采用概括叙述的方法,浓缩了人生精华,增强了思想底蕴,能更好地发挥作品的效应。

  第二,边叙述边议论,表明自己观点。

  文章很多地方不是单纯地叙述,而是适时地穿插议论,表述观点。例如在叙述作者像桑蚕吐丝结茧一样地工作后,议论道:“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再如,叙述了夫妇二人没有申请镭的专利,抛弃了一笔财富;渴望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在这段叙述之前写道:“我在生活中,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之累。”这种议论或在叙述之后进行归结,或在叙述之前提领下文,它们都鲜明地呈现了作者对问题的看法。这样的议论能够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便于读者迅捷地领会文章的主旨;同时,有它们作为纽带,材料同观点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文章便突现出针线绵密、结构严谨的艺术特色。

  教法建议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加强语感。

  (2)老师设计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

  (3)同《阿长与<山海经>》进行比较,体会概括叙述典型材料的特点。

  (4)同《一面》进行比较,体会记叙文中议论的不同方式。

  (5)用一个课时。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5篇(扩展8)

——我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5篇

我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2.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对生活的一些奇思妙想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展开奇思妙想,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教学策略

  在教学时,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激励,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去写作,能准确捕捉场景特点,具体生动、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查找一些奇思妙想的小故事、小发明;留意生活中的小细节、不方便的现象。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2.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对生活的一些奇思妙想写下来。

  教学过程

  板块一视频导入,激发想象

  1.视频导入。

  (1)视频播放《阿凡达》第一节18分12秒到19分14秒的片段。

  (2)交流内容。

  ①师:看了片段,你有什么想说的?

  ②生交流。

  (3)师导入:这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科幻电影,正是导演的奇思妙想成就了他自己,让他一朝名满天下。这节课老师也想了解一下大家的想象力情况。

  2.积累词语。

  (1)课件出示一组四字词语。

  (2)明确词语类别。师述:这是一组关于想象的词语。

  (3)师指名读,顺势引导:你最喜欢哪个词语?为什么?

  (4)生回答。

  3.积累诗句。

  (1)课件出示一组充满想象力的诗句。

  (2)师:请大家读一读,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句诗。(生朗读后自由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诵读词语、诗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使学生积累语言文字,增强课堂的文学气息。

  板块二游戏引路,激情闯关

  1.游戏引路。

  (1)师:看来,同学们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继续发挥你们超凡的想象力,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

  (2)师出示一支钢笔,并引导:现在我用它来当表演的道具,同学们猜猜我表演的分别是什么?

  (3)师表演:一会儿飞针走线,一会儿指挥大合唱,一会儿钓起鱼来。

  (4)模仿表演。

  ①师述:请大家自己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借用这支钢笔进行表演,用这支钢笔还可以表演什么?

  ②生自由模仿后,师指名表演。

  (5)师小结:借用钢笔发散思维,大胆地想,变通地想,竟想出了这么多外形类似的物品。难怪牛顿这样说:(出示课件)

  2.导入课题。

  (1)师:正是有了奇思妙想,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这节课,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吧!

  (2)板书课题:我的奇思妙想。

  3.智慧岛闯关。

  师述:现在让我们一起去闯关吧!

  (1)第一关。

  ①出示课件。

  第一关:会讲述奇思妙想的发明故事或小作文。

  ②小组内交流后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示例: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成功研制了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③师小结:这些发明都是在人们仔细观察了周围的事物后,进行了大胆的想象,经过不断实践努力,才得以问世的。这些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的奇思妙想也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合理想象,不要胡想乱编哟。(相机出示:生活)

  (2)第二关。

  ①出示课件。

  第二关:奇思妙想金点子。

  ②师引导:点子自己出,点子大家想。科学家就是凭借这种奇思妙想发明了许多东西,促成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想象的内容可以是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可以是未来的方方面面。

  ③出示课件。

  会飞的木屋水上行走鞋时空穿梭机会变大变小的书包

  ④师指名读。

  ⑤师引导:老师也有自己的奇思妙想。(课件出示:全能救生圈吃垃圾的鱼神奇的拐杖)

  ⑥师:请读读这些点子,你发现了什么?(选材时要从“奇”“妙”的角度想象)

  ⑦同桌交流自己的点子后集体交流。

  (示例:多功能钢笔神奇的防盗门奇妙的衣服……)

  ⑧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

  ⑨生交流。

  示例1:我家离学校比较远,爸爸妈妈每天接送我很辛苦,我希望有一间会飞的木屋。

  示例2:我背课文总是记不住,希望多功能钢笔可以帮助我。

  (3)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这些突发的奇思妙想可谓无奇不有,欢迎大家进入智慧岛。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进行多维想象,拓展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潜能。通过以上活动,学生的好奇心、表达欲望、想象大门已被打开。

  板块三范文引路,完成任务

  1.第三关:登上智慧岛,寻找金钥匙。

  (1)课件出示智慧岛*面图。

  (2)师导入:智慧岛上不但有美丽的风光,还有各种神奇的发明创造。

  (3)范文引路,明白写法。

  ①课件出示例文。

  ②明确写法。师:谁来说一说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预设:先写防盗门的样子,后写它的功能。

  ③师小结: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要把奇思妙想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

  ④出示课件。

  方法:按一定顺序写清楚。

  先写名称,再写样子或结构,最后介绍功能。

  师引导:文章详写了什么?(预设:详写了防盗门的功能)

  (4)师小结写法。为了表现防盗门的特点,作者举了三个具体的例子。你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抓住特点写具体。(课件出示:抓住特点写具体)怎么才能抓住特点写具体?(课件出示: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2.理清思路,完成任务单。

  (1)课件出示任务单。

  (2)生任意选择其中一项任务单并完成。

  (3)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4)师小结: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可谓无奇不有,但是新奇并不等于离奇。所有的想象都应该是现实生活的投射。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的同时,不要忘记现实生活是我们张开想象翅膀的支撑。要写好想象作文,就必须在*时注意观察生活细节,注意汲取科学知识,只有以这些内容为依托,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建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奇妙的'世界。

  3.生习作。

  (1)师引导:如果说想象是框架的话,文字结构、章法就是砖瓦。带上你的小发明,进入智慧岛,写下你的奇遇吧!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哟!

  (2)出示课件。

  要赋予所写事物人的思想、感情、行为。

  想象要新奇,描写情节、刻画人物要夸张、吸引人。

  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合理想象,不要胡编乱造。

  主题要表现人类善良、美好、科学、进步等内容。

  (3)师指名读。

  (4)生写作。

  [设计意图]经过指导,学生已有法可循,有话可说,接下来可以进行本次习作教学的实践,让学生构思、写作。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大胆想象,写成一篇新颖有趣的科幻作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欣赏优秀范例,对照例文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佳作欣赏,修改习作

  1.欣赏佳作。

  (1)师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想象佳作,一起去欣赏吧!

  (2)例文解读。(出示课件)

  (3)生自由朗读。

  (4)师引导生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来探讨佳作。

  (5)示例:想象的源泉源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想象合理真实、条理清晰地介绍了皮箱智能屋的样子、构成材料和功能。

  (6)师评价:这个皮箱智能屋可真棒,不但能够解决旅行住宿问题,竟然还能抵御自然灾害。写想象作文,创新很重要,小作者从生活中得到启发,从旅行住宿的不方便而想象出一个皮箱智能屋,这种想象不但新奇、大胆,而且合理,很有启发性,希望小作者能早日梦想成真。

  2.修改习作。

  (1)师引导:读了这篇文章,大家收获真不小,下面我们就动手来修改自己的习作。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

  ①朗读自己的习作,画出精彩的段落和句子。

  ②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精彩段落和句子的写法。

  ③小组内评选出小组最佳习作,准备参加班级交流。

  (3)生听取小组同学建议后,自行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欣赏佳作后,再进行小组互评互改,对文章进行补充优化,以提高写作质量,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端正习作态度,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板块二交流习作,二次行文

  1.集体交流,诊断作文毛病。

  (1)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2)全班评议。

  2.生整理自己的习作,二次创新行文,然后自读品味。

  3.师总结:今天的习作课,同学们的思维异常活跃。科学的发明,人类的创造往往是从一个幼稚的提问,一次天真的探寻,一个看似荒诞的梦想开始的,希望同学们了解更多的未知世界,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妙,让心中那颗奇思妙想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式评价指导,沙里淘金,找出亮点,例如:个性化的语言、出彩的句子,小节、开头、结尾等,放大亮点,放大优点。激励评说,你说我议话精彩。这让学生明白别人作文写得好的地方,为什么好,也让学生明白怎样写才好,如何写得更好,更让学生知道别人哪里写得比自己好,自己哪里写得比别人好;进一步树立了学生的习作信心,激发其兴趣,使学生生成二次作文。

我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2.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对生活的一些奇思妙想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展开奇思妙想,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教学策略

  在教学时,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激励,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去写作,能准确捕捉场景特点,具体生动、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查找一些奇思妙想的小故事、小发明;留意生活中的小细节、不方便的现象。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2.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对生活的一些奇思妙想写下来。

  教学过程

  板块一视频导入,激发想象

  1.视频导入。

  (1)视频播放《阿凡达》第一节18分12秒到19分14秒的片段。

  (2)交流内容。

  ①师:看了片段,你有什么想说的?

  ②生交流。

  (3)师导入:这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科幻电影,正是导演的奇思妙想成就了他自己,让他一朝名满天下。这节课老师也想了解一下大家的想象力情况。

  2.积累词语。

  (1)课件出示一组四字词语。

  (2)明确词语类别。师述:这是一组关于想象的词语。

  (3)师指名读,顺势引导:你最喜欢哪个词语?为什么?

  (4)生回答。

  3.积累诗句。

  (1)课件出示一组充满想象力的诗句。

  (2)师:请大家读一读,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句诗。(生朗读后自由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诵读词语、诗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使学生积累语言文字,增强课堂的文学气息。

  板块二游戏引路,激情闯关

  1.游戏引路。

  (1)师:看来,同学们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继续发挥你们超凡的想象力,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

  (2)师出示一支钢笔,并引导:现在我用它来当表演的道具,同学们猜猜我表演的分别是什么?

  (3)师表演:一会儿飞针走线,一会儿指挥大合唱,一会儿钓起鱼来。

  (4)模仿表演。

  ①师述:请大家自己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借用这支钢笔进行表演,用这支钢笔还可以表演什么?

  ②生自由模仿后,师指名表演。

  (5)师小结:借用钢笔发散思维,大胆地想,变通地想,竟想出了这么多外形类似的物品。难怪牛顿这样说:(出示课件)

  2.导入课题。

  (1)师:正是有了奇思妙想,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这节课,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吧!

  (2)板书课题:我的奇思妙想。

  3.智慧岛闯关。

  师述:现在让我们一起去闯关吧!

  (1)第一关。

  ①出示课件。

  第一关:会讲述奇思妙想的发明故事或小作文。

  ②小组内交流后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示例: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成功研制了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③师小结:这些发明都是在人们仔细观察了周围的事物后,进行了大胆的想象,经过不断实践努力,才得以问世的。这些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的奇思妙想也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合理想象,不要胡想乱编哟。(相机出示:生活)

  (2)第二关。

  ①出示课件。

  第二关:奇思妙想金点子。

  ②师引导:点子自己出,点子大家想。科学家就是凭借这种奇思妙想发明了许多东西,促成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想象的内容可以是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可以是未来的方方面面。

  ③出示课件。

  会飞的木屋水上行走鞋时空穿梭机会变大变小的书包

  ④师指名读。

  ⑤师引导:老师也有自己的奇思妙想。(课件出示:全能救生圈吃垃圾的鱼神奇的拐杖)

  ⑥师:请读读这些点子,你发现了什么?(选材时要从“奇”“妙”的角度想象)

  ⑦同桌交流自己的点子后集体交流。

  (示例:多功能钢笔神奇的防盗门奇妙的衣服……)

  ⑧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

  ⑨生交流。

  示例1:我家离学校比较远,爸爸妈妈每天接送我很辛苦,我希望有一间会飞的木屋。

  示例2:我背课文总是记不住,希望多功能钢笔可以帮助我。

  (3)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这些突发的奇思妙想可谓无奇不有,欢迎大家进入智慧岛。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进行多维想象,拓展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潜能。通过以上活动,学生的好奇心、表达欲望、想象大门已被打开。

  板块三范文引路,完成任务

  1.第三关:登上智慧岛,寻找金钥匙。

  (1)课件出示智慧岛*面图。

  (2)师导入:智慧岛上不但有美丽的风光,还有各种神奇的发明创造。

  (3)范文引路,明白写法。

  ①课件出示例文。

  ②明确写法。师:谁来说一说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预设:先写防盗门的样子,后写它的功能。

  ③师小结: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要把奇思妙想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

  ④出示课件。

  方法:按一定顺序写清楚。

  先写名称,再写样子或结构,最后介绍功能。

  师引导:文章详写了什么?(预设:详写了防盗门的功能)

  (4)师小结写法。为了表现防盗门的特点,作者举了三个具体的例子。你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抓住特点写具体。(课件出示:抓住特点写具体)怎么才能抓住特点写具体?(课件出示: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2.理清思路,完成任务单。

  (1)课件出示任务单。

  (2)生任意选择其中一项任务单并完成。

  (3)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4)师小结: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可谓无奇不有,但是新奇并不等于离奇。所有的想象都应该是现实生活的投射。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的同时,不要忘记现实生活是我们张开想象翅膀的支撑。要写好想象作文,就必须在*时注意观察生活细节,注意汲取科学知识,只有以这些内容为依托,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建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奇妙的世界。

  3.生习作。

  (1)师引导:如果说想象是框架的话,文字结构、章法就是砖瓦。带上你的小发明,进入智慧岛,写下你的奇遇吧!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哟!

  (2)出示课件。

  要赋予所写事物人的思想、感情、行为。

  想象要新奇,描写情节、刻画人物要夸张、吸引人。

  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合理想象,不要胡编乱造。

  主题要表现人类善良、美好、科学、进步等内容。

  (3)师指名读。

  (4)生写作。

  [设计意图]经过指导,学生已有法可循,有话可说,接下来可以进行本次习作教学的实践,让学生构思、写作。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大胆想象,写成一篇新颖有趣的科幻作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欣赏优秀范例,对照例文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佳作欣赏,修改习作

  1.欣赏佳作。

  (1)师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想象佳作,一起去欣赏吧!

  (2)例文解读。(出示课件)

  (3)生自由朗读。

  (4)师引导生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来探讨佳作。

  (5)示例:想象的源泉源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想象合理真实、条理清晰地介绍了皮箱智能屋的样子、构成材料和功能。

  (6)师评价:这个皮箱智能屋可真棒,不但能够解决旅行住宿问题,竟然还能抵御自然灾害。写想象作文,创新很重要,小作者从生活中得到启发,从旅行住宿的不方便而想象出一个皮箱智能屋,这种想象不但新奇、大胆,而且合理,很有启发性,希望小作者能早日梦想成真。

  2.修改习作。

  (1)师引导:读了这篇文章,大家收获真不小,下面我们就动手来修改自己的习作。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

  ①朗读自己的习作,画出精彩的段落和句子。

  ②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精彩段落和句子的写法。

  ③小组内评选出小组最佳习作,准备参加班级交流。

  (3)生听取小组同学建议后,自行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欣赏佳作后,再进行小组互评互改,对文章进行补充优化,以提高写作质量,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端正习作态度,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板块二交流习作,二次行文

  1.集体交流,诊断作文毛病。

  (1)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2)全班评议。

  2.生整理自己的习作,二次创新行文,然后自读品味。

  3.师总结:今天的习作课,同学们的思维异常活跃。科学的发明,人类的创造往往是从一个幼稚的提问,一次天真的探寻,一个看似荒诞的梦想开始的,希望同学们了解更多的未知世界,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妙,让心中那颗奇思妙想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式评价指导,沙里淘金,找出亮点,例如:个性化的语言、出彩的句子,小节、开头、结尾等,放大亮点,放大优点。激励评说,你说我议话精彩。这让学生明白别人作文写得好的地方,为什么好,也让学生明白怎样写才好,如何写得更好,更让学生知道别人哪里写得比自己好,自己哪里写得比别人好;进一步树立了学生的习作信心,激发其兴趣,使学生生成二次作文。

我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2、自由地表达自己想写的内容。

  3、能把内容写清楚,恰当运用*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写作指导:

  一、明确要求

  想象作文,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凭借想象,超越实际生活,去构想出见过或根本没有出现过的生活图景,以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文章,因此,写好想象作文,会提高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写作内容

  写一篇想象作文,可以写自己的奇思妙想,也可以写受别人启发想到的内容,还可以写科幻故事。

  三、如何展开想象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幻想已经变为现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

  我们可以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把想象的内容具体而详细地写出来。写时要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把想象的'变化、情景,有重点,有层次、具体地描述出来。

  回想在口语交际中自己和同学交流的奇思妙想。

  四、例文欣赏。

  和同学进行交流,相互启发。

  五、独立写作。

  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写好以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

  六、修改习作。

  把写好的内容和同学交流,共同评议,修改习作。

我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发挥想象,写出想要发明的事物。

  2.借助图示,清楚地介绍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

  3.能根据别人的建议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展开奇思妙想,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找一些奇思妙想的小故事、小发明;留意生活中不太方便的小细节。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培养思维能力,激发习作兴趣。

  2.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在生活中的奇妙的想法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热情

  1.激趣导入:有这样一位作家,他多次“环游”过地球,在海底“航行”过数万里;他“到过”月球,在地心“探过险”;他曾和非洲的土人、委内瑞拉的印第安人“谈过话”……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下面就让我们观看一段根据他的小说《海底两万里》拍摄的影片。

  出示课件1:

  2.交流收看感受,激发创作热情。

  3.教师介绍:这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科幻电影,正是作者的奇思妙想成就了他,让他成为了世界科幻小说之父。与此同时,凡尔纳还是未来事物的伟大设想者。他在无线电发明之前就已经想到了电视,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有声传真”;他在科幻小说中设想的直升飞机,比莱特兄弟造出飞机来的时间要早半个世纪。20世纪的科学创造:潜水艇、飞机、霓虹灯、导弹、*……他几乎都预见到了。

  出示课件2:

  今天,就让我们也像这位伟大的作家一样,发挥奇思妙想,让自己的想象插上翅膀,写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4.揭示主题:我的奇思妙想

  出示课件3:

  (设计意图:万事开头难。课堂伊始,教师播放科幻电影片段,并介绍“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旨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写作热情。)

  二、多元素材,拓展思维

  1.圆圈变变变

  (1)这里有一个圆圈,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哪些事物呢?

  出示课件4:

  预设:鸡蛋、字母o、太阳、圆桌、盘子、摩天轮、硬笔、镜子、笑脸……

  (2)两个圆圈,你可以想到哪些事物?

  出示课件5:

  预设:眼睛、眼镜、自行车、鼻孔、汽车排气孔、樱桃、雪人……

  (3)给圆圈加上一条线,你又能想到些什么?

  出示课件6:

  预设:气球、大饼加火腿、地面上的篮球、太阳从地*线上升起、零分……

  小结:一个小小的○,经过大家发散思维的“改装”,竟然变出这么多物品来——想象力在其中可谓“功不可没”。今天这节作文课,谁的想象力超凡,谁的文章就会生动、有趣、吸引人。

  奇妙发明我知道

  出示课件7:

  (1)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奇思妙想”的发明故事或小作文。

  (2)说一说:这项发明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强调:这些发明是人们在仔细观察生活之后进行的大胆想象,不断的革新和创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的奇思妙想也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合理想象,不能夸夸其谈、胡编乱造。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体会想象的乐趣,在故事中感受创造的神奇。通过这两个活动,学生的好奇之心、表达欲望、想象大门已然开启。)

  三、依托题目,点拨方法

  1.启发:课本上提供了3位同学的题目,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想法究竟奇妙在哪里?

  出示课件8:

  根据学生的思考交流,教师进行引导点拨。板书(组合添加改变)

  2.思考:生活中你曾经想给什么物品进行改装,或是想创造发明一件具有怎样功能的物品呢?可以尝试上面的方法,也来合一合、加一加、变一变。

  出示课件9:

  预设:导航+眼镜→导航眼镜行李箱+洗衣机→洗衣行李箱(组合)

  自动升降课桌椅可折叠汽车(添加)

  会变色的衣服录制梦境的机器(改变)

  [补充说明:在这一环节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避免机械地教授方法,而要结合具体可感的例子来呈现本次想象习作的思维方式。如果学生天马行空或是脑洞大开,没有遵循前面总结的方法,只要合情合理,就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借助图示,启发构思

  1.创设情境,激发表达。

  作为这件小发明的“主人”,很有必要向大家进行推广介绍。可究竟怎样讲,别人才能听清楚,才能明白它所拥有的独特性能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书中的要求和提示。

  出示课件10:

  板书(样子功能画图)

  2.思维导图,启发构思。

  (1)范例引导

  “思维导图”被称为智力魔法师,它可以帮助我们提前构想写作的思路和内容,让成文更容易,脉络更清晰。

  出示课件11:

  教师引导补充说一说,这间会飞的小木屋在样子和功能方面还有哪些特点?记录在课本的省略号处。

  (2)自主尝试

  学生选择话题,尝试用思维导图、示意图等方式对自己的小发明进行设计。

  借助图示,练习讲述。

  全班汇报,互动点评。

  要点:根据讲述,是否能够想象到这件物品的样子或形态;功能设计是否合理且具有创意;讲述得是否清晰有条理;其他补充说明的问题……

  5.根据建议完善图示后进行写作。

  (设计意图:学生语言描述,体现物品的功能和特质,为接下来的“写”做好内容铺垫和思维储备。经过指导,学生已有法可循,有话可说。其中,以“导图”和“图示”作为思维支架既是这一环节的主要内容,也是今后习作教学的重要方式。)

  [板书设计]

  我的奇思妙想

  生活想象

  方法:组合添加改变

  内容:样子功能示意图

我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2.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对生活的一些奇思妙想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展开奇思妙想,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教学策略

  在教学时,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激励,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去写作,能准确捕捉场景特点,具体生动、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查找一些奇思妙想的小故事、小发明;留意生活中的小细节、不方便的现象。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2.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对生活的一些奇思妙想写下来。

  教学过程

  板块一视频导入,激发想象

  1.视频导入。

  (1)视频播放《阿凡达》第一节18分12秒到19分14秒的片段。

  (2)交流内容。

  ①师:看了片段,你有什么想说的?

  ②生交流。

  (3)师导入:这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科幻电影,正是导演的奇思妙想成就了他自己,让他一朝名满天下。这节课老师也想了解一下大家的想象力情况。

  2.积累词语。

  (1)课件出示一组四字词语。

  (2)明确词语类别。师述:这是一组关于想象的词语。

  (3)师指名读,顺势引导:你最喜欢哪个词语?为什么?

  (4)生回答。

  3.积累诗句。

  (1)课件出示一组充满想象力的诗句。

  (2)师:请大家读一读,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句诗。(生朗读后自由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诵读词语、诗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使学生积累语言文字,增强课堂的文学气息。

  板块二游戏引路,激情闯关

  1.游戏引路。

  (1)师:看来,同学们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继续发挥你们超凡的想象力,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

  (2)师出示一支钢笔,并引导:现在我用它来当表演的道具,同学们猜猜我表演的分别是什么?

  (3)师表演:一会儿飞针走线,一会儿指挥大合唱,一会儿钓起鱼来。

  (4)模仿表演。

  ①师述:请大家自己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借用这支钢笔进行表演,用这支钢笔还可以表演什么?

  ②生自由模仿后,师指名表演。

  (5)师小结:借用钢笔发散思维,大胆地想,变通地想,竟想出了这么多外形类似的物品。难怪牛顿这样说:(出示课件)

  2.导入课题。

  (1)师:正是有了奇思妙想,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这节课,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吧!

  (2)板书课题:我的奇思妙想。

  3.智慧岛闯关。

  师述:现在让我们一起去闯关吧!

  (1)第一关。

  ①出示课件。

  第一关:会讲述奇思妙想的发明故事或小作文。

  ②小组内交流后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示例: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成功研制了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③师小结:这些发明都是在人们仔细观察了周围的事物后,进行了大胆的想象,经过不断实践努力,才得以问世的。这些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的奇思妙想也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合理想象,不要胡想乱编哟。(相机出示:生活)

  (2)第二关。

  ①出示课件。

  第二关:奇思妙想金点子。

  ②师引导:点子自己出,点子大家想。科学家就是凭借这种奇思妙想发明了许多东西,促成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想象的内容可以是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可以是未来的方方面面。

  ③出示课件。

  会飞的木屋水上行走鞋时空穿梭机会变大变小的书包

  ④师指名读。

  ⑤师引导:老师也有自己的奇思妙想。(课件出示:全能救生圈吃垃圾的鱼神奇的拐杖)

  ⑥师:请读读这些点子,你发现了什么?(选材时要从“奇”“妙”的角度想象)

  ⑦同桌交流自己的点子后集体交流。

  (示例:多功能钢笔神奇的防盗门奇妙的衣服……)

  ⑧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

  ⑨生交流。

  示例1:我家离学校比较远,爸爸妈妈每天接送我很辛苦,我希望有一间会飞的木屋。

  示例2:我背课文总是记不住,希望多功能钢笔可以帮助我。

  (3)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这些突发的奇思妙想可谓无奇不有,欢迎大家进入智慧岛。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进行多维想象,拓展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潜能。通过以上活动,学生的好奇心、表达欲望、想象大门已被打开。

  板块三范文引路,完成任务

  1.第三关:登上智慧岛,寻找金钥匙。

  (1)课件出示智慧岛*面图。

  (2)师导入:智慧岛上不但有美丽的风光,还有各种神奇的发明创造。

  (3)范文引路,明白写法。

  ①课件出示例文。

  ②明确写法。师:谁来说一说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预设:先写防盗门的样子,后写它的功能。

  ③师小结: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要把奇思妙想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

  ④出示课件。

  方法:按一定顺序写清楚。

  先写名称,再写样子或结构,最后介绍功能。

  师引导:文章详写了什么?(预设:详写了防盗门的功能)

  (4)师小结写法。为了表现防盗门的特点,作者举了三个具体的例子。你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抓住特点写具体。(课件出示:抓住特点写具体)怎么才能抓住特点写具体?(课件出示: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2.理清思路,完成任务单。

  (1)课件出示任务单。

  (2)生任意选择其中一项任务单并完成。

  (3)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4)师小结: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可谓无奇不有,但是新奇并不等于离奇。所有的想象都应该是现实生活的投射。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的同时,不要忘记现实生活是我们张开想象翅膀的支撑。要写好想象作文,就必须在*时注意观察生活细节,注意汲取科学知识,只有以这些内容为依托,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建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奇妙的世界。

  3.生习作。

  (1)师引导:如果说想象是框架的话,文字结构、章法就是砖瓦。带上你的小发明,进入智慧岛,写下你的奇遇吧!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哟!

  (2)出示课件。

  要赋予所写事物人的思想、感情、行为。

  想象要新奇,描写情节、刻画人物要夸张、吸引人。

  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合理想象,不要胡编乱造。

  主题要表现人类善良、美好、科学、进步等内容。

  (3)师指名读。

  (4)生写作。

  [设计意图]经过指导,学生已有法可循,有话可说,接下来可以进行本次习作教学的实践,让学生构思、写作。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大胆想象,写成一篇新颖有趣的科幻作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欣赏优秀范例,对照例文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佳作欣赏,修改习作

  1.欣赏佳作。

  (1)师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想象佳作,一起去欣赏吧!

  (2)例文解读。(出示课件)

  (3)生自由朗读。

  (4)师引导生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来探讨佳作。

  (5)示例:想象的源泉源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想象合理真实、条理清晰地介绍了皮箱智能屋的样子、构成材料和功能。

  (6)师评价:这个皮箱智能屋可真棒,不但能够解决旅行住宿问题,竟然还能抵御自然灾害。写想象作文,创新很重要,小作者从生活中得到启发,从旅行住宿的不方便而想象出一个皮箱智能屋,这种想象不但新奇、大胆,而且合理,很有启发性,希望小作者能早日梦想成真。

  2.修改习作。

  (1)师引导:读了这篇文章,大家收获真不小,下面我们就动手来修改自己的习作。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

  ①朗读自己的习作,画出精彩的段落和句子。

  ②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精彩段落和句子的写法。

  ③小组内评选出小组最佳习作,准备参加班级交流。

  (3)生听取小组同学建议后,自行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欣赏佳作后,再进行小组互评互改,对文章进行补充优化,以提高写作质量,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端正习作态度,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板块二交流习作,二次行文

  1.集体交流,诊断作文毛病。

  (1)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2)全班评议。

  2.生整理自己的习作,二次创新行文,然后自读品味。

  3.师总结:今天的习作课,同学们的思维异常活跃。科学的发明,人类的创造往往是从一个幼稚的提问,一次天真的探寻,一个看似荒诞的梦想开始的,希望同学们了解更多的未知世界,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妙,让心中那颗奇思妙想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式评价指导,沙里淘金,找出亮点,例如:个性化的语言、出彩的句子,小节、开头、结尾等,放大亮点,放大优点。激励评说,你说我议话精彩。这让学生明白别人作文写得好的地方,为什么好,也让学生明白怎样写才好,如何写得更好,更让学生知道别人哪里写得比自己好,自己哪里写得比别人好;进一步树立了学生的习作信心,激发其兴趣,使学生生成二次作文。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5篇(扩展9)

——我的信念优秀作文 (菁选5篇)

我的信念优秀作文1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我们必须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对任何事情都要有信心,虽然有些事情我们没有那样的天赋,但是我们必须相信只要肯努力下决心,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把事情办好,当事情结束的时候我们要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力了。

  记得有一次,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拿到运用题很难,许多同学都做不出来,大家都在愁眉苦脸的想怎么做那道也题的时候,我就静下心来,仔细的想,真心,相信我一定能够做出纳的,后来我终于做出了那道题目,有的时候,在做题时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

  在以前学习之中,我总是自己的家问题,和解难题,就是对问题逐个逐个解决,我有许多美好的理想,以前一直是孤独的,而现在我的成绩有了一点提高,我越来越,变得不孤独了变得快乐起来。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学习,因为在吵闹的学习环境中是学习不好的,我相信在学习之中我一定会有收获的,因为在学习上,我就会有收获。

  我并非生来就是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很伤心难过的,记得在上一年级的时候我的性子很急,被老师说一两句就会哭起来,后来,我尽量克制自己,现在想起来,我都很惭愧。

  成功是由自己的信念筑起来的,相信我们只要有信念,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够做好每一件事情。

我的信念优秀作文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末年,山河破碎,元军的无数铁蹄踩在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文明上,朝廷腐败,举国上下,战火纷飞,人心惶惶,内忧外患。无数爱国志士主动反击元军,打响了抗元复宋的旗号。

  在这乱世之中,一位高中进士的书生,爱国志士——文天祥义无反顾地向皇上请求带兵出征。朝野上下,皆是震惊,一个被别人称为“书呆子”的书生,竟向皇上请求出征,一个文人墨客,却接替了武将的工作。此时此刻,他知道,敌强我弱,国力衰微,要不轻如鸿毛,要不重如泰山。不管怎样,奋起反抗总比投降要死得光荣,死得值得。终于,他带着为数不多的军队向零丁洋进发。一路上,他抱着这个震撼人心的信念,节节胜利,但是尽管这样,元军的铁蹄却终究没有放过他,这支曾威震欧洲大陆的蒙古骑兵,在物资、人力的优势下,轻而易举地将文天祥的残兵败将打得支离破碎,四散溃逃。文天祥,这个踌躇满志的书生,被劫回了元军大营。

  这一战,彻底溃败,而文天祥的信念,依存。在元帝的安抚中,他一言不发;在刀枪的威胁下,他宁死不屈;在皮鞭的折磨下,他昂起头颅;在皮开肉绽的痛苦下,他没有喊一声疼!他没有像李后主一样甘愿投降,也没有像奸臣污吏一样,甘愿做臭名昭著的汉奸。终于,在元朝的刑台上,出现了他仰天长笑的身影。此时,他心中的那个震撼人心的信念一定永垂不朽。他宁死不屈,不屈不挠。当元朝统治者问文天祥,他的最后一个要求时什么时,他停住了。

  在众目睽睽之下,文天祥转过身,面色凝重地向南方的方向拜了三拜。是的,他死得光荣,死得重于泰山,他的信念震撼着我的心。

我的信念优秀作文3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中有信念,活着才有劲头,若心中无信念,便像行尸走肉,傀儡一般……

  纵观历史,多少革命前辈,为了革命事业,洒热血,抛头颅,勇往直前,他们也有家,有业,他们为什么不怕死,因为他们有为祖国革命献身的信念。刘胡兰为了自己的信念,面对敌人的铡刀,视死如归。董存瑞为了自己的信念,手托炸药包,粉身碎骨。伟大的*领袖,更是为了让广大穷苦大众翻身做主人,建立新*,呕心沥血,历经千难万苦,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中遇到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广大的红军战士,凭着坚定的信念,咬紧牙关,在*的带领下,终于走出了二万五千里的草地。试想,如果没有信念,红军战士还能走出草地吗?*和广大的红军战士,凭着坚定的信念,硬是创造出了神奇般的传奇!俱往矣;如今我们生活在这和*年代,衣食无忧,更应该坚定信念,好好学习,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好好报效祖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

  我一定要坚定信念,努力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我坚信,我一定能做到!

我的信念优秀作文4

  那日的天是蓝的,蓝得耀眼,蓝得透明。窗台上的花在秋风中轻舞,并不惊艳,但却清新。

  起床后,我习惯性地来到阳台照料那些并非活在温室里却仍有着软弱秉性的盆栽们。前两天还开得热烈的花儿竟在一夜风雨中散落一地。我一面收拾着残局,一面叹息。

  当我扫开一堆叶片后,藏匿在那残叶下的几朵野菊——居然在一夜风雨后,依然坚强地绽放金黄!我依稀记得是一年前在老家山里玩耍时随手摘回来的,当时走得匆忙,便没有注意到将它连根拔起,回到家时它已经焉了,就只是随意地把它埋在了盆里。而如今,它们不仅活了过来,而且开出了这般艳丽的花!

  这时,那阳光透过云层射了过来,照耀在金黄的菊瓣上,那颜色显得愈加浓烈了,反射来的光竟灼伤了我的眼。

  我想,我若是它,必定是依靠心中的那份生的信念所成长、所绽放的吧?

  小心地在花盆里把它扶正,我想等来年的秋天,再多开些这样的花吧!它们才是能驾驭自然的能者,它们才是适应生存的强者。

  我这才明白拥有信念是何等重要,那日的一缕阳光照亮了野菊,也照亮了我那颗不够勇敢不够坚强地心。从此,我不再害怕了。从此,我在心中种下了小小的信念。

我的信念优秀作文5

  每个人都需要信念,信念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美国著名的篮球明星乔丹,小时候个子很小,可是他却非常喜欢打篮球。学校组织同学参加中学篮球队,尽管乔丹非常积极,可是因为个子矮小,被拒绝了。伤心之余,他却希望能够有机会亲自观看一下比赛。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也被拒绝了。从此以后,他把这次经历当作自己前进的动力,凭着坚强的信念,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被选入了国家队,成为篮球界最耀眼的明星。

  美*唱家“皇后”刚到美国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可是要想在美国出人头地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后来她来到了美国的一家饭店打工。这样可以接触到一些唱片公司的大老板,就可以把自己的唱片交给他们,可是事情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她的要求被一次次拒绝了。终于有一天,一个大老板看她可怜出于礼貌把唱片收下来了。可是,谁曾想,录音机里传出来天籁般的声音。这时老板立刻叫司机调转车头,找到了这个女歌手。后来她成了著名的歌唱家。人们问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她说:“靠的是坚定的信念。”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696012.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696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