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逆境造就人才 逆境造就人才的议论文800字优秀14篇 逆境造就人才范文

逆境造就人才 逆境造就人才的议论文800字优秀14篇 逆境造就人才范文

更新时间:2024-06-22 21:00:18 点击: 来源:yutu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细心的小编首席给大家分享的逆境造就人才的议论文800字【优秀14篇】,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逆境造就人才 篇一

【关键词】 AQ理论 体育教学 应对挫折 战胜困难 心理素质

AQ即“逆境商”,它同“情商”(EQ)一样,是另一种“智商”(IQ)。AQ理论最早是由成功理论专家——保罗·斯托茨博士提出的,用以测试人们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的能力。AQ值高的人面对逆境时,能够想办法克服困难,在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中表现出一种追求事业与人生成功的强烈动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即使遇到一时的失败或逆境时,依然是奋斗努力,勇往直前,直至取得成功。而AQ值低的人面对挫折与逆境时,则丧失信心,退缩不前。在体育教学中,运用AQ理论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树立自信心,勇于克服和战胜困难,从而不断地获得成功,是个有效地途径。

1 培养学生的逆境承受力

在体育学习、锻炼和比赛中,学生会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挫折和失败,教师要从积极地方面去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使学生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会如何应付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提高逆境承受力。其具体方法是:①强化承受逆境的心理准备教育。要让学生了解在人生中逆境是不可避免的,逆境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但逆境是可以转化的。这样,学生就能在自己头脑中储存下逆境的信息,并作好承受的心理准备;②加强对学生逆境承受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当学生遇到困难和失败时,要抓住机遇指导学生磨练自己,使学生面对困难和失败时能从容应对,总结经验,想办法去克服困难,努力争取成功;③通过心理咨询进行逆境承受力教育。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媒体等进行交流,给学生以帮助、启发和教育。心理咨询,不仅可以为遭受挫折的学生提供心理发泄的场所或机会,而且能使学生会正确认识挫折和掌握应对挫折的策略;④教师激励和自我激励。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信息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对自己充满激情,面对困难和挫折建立起勇往直前的勇气,同时要教会学生自我激励,增强信念,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决心。

2 培养学生的意志与自信心

逆境又分为内部和外部障碍,当产生情绪波动而失去信心时,就构成了内部障碍;当在行动中遇到自然环境、工具、外界干扰等逆境因素时,就构成了外部障碍。在逆境中培养学生的意志与自信心的主要办法有:首先,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准则,坚持正确的行动,抑制错误的行为。其次,当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向学生介绍我国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成才之路,讲述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走向成功的事迹,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激励自己的学习行为。最后,坚强的意志是通过实际锻炼而形成和提高的,只有经常锻炼,才能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因此,教师无论是在课堂中安排练习,还是在课外组织学生课余训练,都要带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在努力克服困难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树立坚定地自信心,从而不断地获取成功。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要让学生开动脑筋想想点子,用点子。具体方法是:①假设一些以前不敢想象的念头,让心思自由放飞,或想象着自己正在参加某种斗智斗勇的活动;②让学生从事一些动脑筋的体育活动,把比赛、游戏、练习的组织工作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遇到问题或困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想办法解决;③让学生参加一些配乐的健美操、体育舞蹈、体育时装表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④鼓励学生尝试用左手、左脚去参加比较适合的锻炼活动,笨拙也不要紧,可以开发与锻炼创造性思维领域。

4 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

风险意识起源于传统的商业领域,风险意识的培养也是AQ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校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①指导学生放弃“百分之百把握”的幻想,以速度和效率为重,捕捉战机,大胆决策,绝不犹豫徘徊,坐失良机。②鼓励学生勇于开拓创新,不迷信以往的经验,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要用新思路、新办法去解决。③支持学生大胆尝试,允许失败,允许犯错误,并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争取成功。④指导学生正确区分风险意识与鲁莽冒险行为,不做无意义、无效果、无价值的不良事情。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AQ时,首先要使学生在面对逆境时有一个正确对待困难的态度,指导他们要冷静分析原因,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实现自我。其次,将问题理顺,使惊慌减少到最小程度,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应对逆境的能力。对学生的AQ培养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柴荣进。挫折教育[M].海南教育出版社,2005

逆境造就人才 篇二

2、逆境来时勇敢地尝试改变它,你可能创造历史;不敢改变,你就可能成为历史。

3、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松下幸之助

4、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张海迪

5、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莎士比亚

6、有了精神上的痛苦,肉体的痛苦变得不足道了;但因为精神的痛苦是肉眼看不见的,倒反不容易得到人家同情。——爱默生

7、对着困难摇头,就无权在胜利面前点头微笑。——伏尔泰

8、逆境不能使人富有,却能使人明智。——英国谚语

9、灾难是人的真正试金石。——博蒙特

10、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徐特立

11、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贝费里奇

12、有些灾祸如此骇人,简直令我们不敢想象,它们的出现使我们不寒而栗。然而当它们一旦降临到我们头上,我们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坚强;我们会和厄运搏斗,而且比我们所以预期的做得更好。——拉布吕耶尔

13、逆境有一种科学价值。一个好的学者是不会放弃这种机会来学习的。——爱默生

14、逆境展现才华,顺境遮蔽才华。——拉丁谚语

15、奇迹都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培根

16、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会什么也不能忍受的。——卢梭

17、困难和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契诃夫

18、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开始的不幸。鲁迅人在逆境里比在在顺境里更能坚强不屈。遇厄运时比交好运时容易保全身心。——雨果

19、生命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整个生活贯穿着痛苦。——罗曼罗兰使人们对受苦真正感到愤怒的,不是受苦本身,而是在于没有意义地受苦。——尼采

20、没有坎坷的人生乃平淡之人生。——英国谚语

21、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满前尽兵刃戈矛,销膏糜骨而不知。——洪应明

逆境造就人才 篇三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逆商教育

1.前言

逆商(Adversity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AQ),全称逆境商数、厄运商数。它是美国著名学者保罗・史托兹明教授提出的,是指人面对逆境承受压力的能力,或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亦可理解为人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他认为人生的成功,智商(IQ)、情商(EQ)固然重要,但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逆商(AQ)。逆商(AQ)是构成一个立体人的重要侧面。根据史托兹明的研究,一个人AQ愈高,愈能以弹性面对逆境,积极乐观,接受困难的挑战,发挥创意,找出解决方案,因而能不屈不挠,愈挫愈勇,而终究表现卓越;相反,AQ低的人,则会感到沮丧、迷失,处处抱怨,逃避挑战,缺乏创意,因而往往半途而废,自暴自弃,终究一事无成。AQ的高低不但与人的工作表现的好坏息息相关,更是一个人是否快乐的重要关键。在竞争激烈的时下,不论是在职或待业,突发状况的发生机率都会提高,因此发展逆商,练就一身回应逆境的好本领,就愈显重要了。

处于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对丰富的信息,大学生知识面较宽、学习渠道多,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变化,喜欢探索。但部分大学生,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从小在比较优越的家境中长大。在顺境中,由于自我愿望得以满足和实现,他们常表现出较强的上进心,踌躇满志;但在逆境中,尤其是遇到环境突变,他们往往一时不能适应。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不能承受学习成绩滑坡、不良人际关系、失恋、贫困、就业等带来的身心压力,呈现焦虑、失眠、抑郁、恐惧,个别大学生甚至精神崩溃、轻生、自杀;部分毕业生在择业、就业和创业中表现出被动适应、创新意识淡、开拓能力差。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应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差是根本原因,即缺乏逆商。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逆商教育非常必要。

逆商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属非智力因素,其结构主要包括: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意识倾向性、气质和性格等。具体地说,逆商受个人行为模式、个人才能与欲望、智力、健康与性格、自信和勇气、情绪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自信和勇气、情绪是主要因素。而这些良好因素的形成主要依靠于教育手段,如果说智商主要通过自然科学学习中的推理、判断、逻辑分析来锻炼,那么,逆商则主要依靠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来培养。

2.体育课程中的逆商培养目标设置

2.1体育课程目标与逆商培养

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其中心理健康目标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社会适应目标是指学生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这两点所涵盖的目标要求正是逆商的主要内容。

2.2逆商培养目标

如何认识逆境和战胜逆境?史托兹明认为人生成功,智商、情商固然重要,但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逆商。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说明,伟大的人格无法在平庸中养成,只有经历熔炼和磨难,愿望才会激发,视野才会开阔,灵魂才会升华,人才会走向成功。一个人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必然能做常人不能做的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生吃苦就是补,是补意志、补知识、补才能、补灵魂。依据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和对逆商的认识,体育教学中逆商的培养目标可以描述为: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认识逆境和战胜逆境的能力,实现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

3.体育教学在逆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3.1体育的本质特点是不断超越自我

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就是克服人类生理的和心理的负荷,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环境、天气等)困难的过程。人们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挑战人类的极限,培养顽强的意志,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在挫折和失败中去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逆商”教育,大学生能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感悟挫折,在一次次的成功中体验战胜挫折的成就感,从而提高抗挫折能力。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它的实践性和运动中身心的双重投入在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2体育的竞争性特征必然伴随着失败

体育的主要形式是参与者直接与对手竞争和游戏。在体育运动中,每个参与者都有可能成为胜利者,都有机会充分展示和发挥自己的个性与才能。参与者要取得胜利,要靠自己的努力,靠与对手的对抗和与同伴的团结协作。同时,在体育竞争中参与者随时都有落后的可能,那必然伴随着失败、挫折和逆境,第一名只有一个,其他都是失败者。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落后、失败并不可怕,要不断战胜失败,克服困难,从失败中求改进,从困境中求自强,由此培养大学生既敢于参与竞争,又善于竞争,在竞争中增强耐挫能力,具有输得起、能吃苦、不屈服的优良品质。

4.体育教学中注重逆商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4.1体育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贯穿逆商教育思想

大多数的体育名人都有着超乎常人遭受挫折的成功经历,因此具有良好的名人社会效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教育一直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榜样可以是社会名人、体育名人、身边典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榜样的潜在教育因素,选择那些在逆境中或者在遭遇挫折时,能够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并最终成功的榜样,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一步一步地实现感知―思维―实践。在体育基础知识课上,教师可以结合课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述体育名人的成功经历,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实现逆商培养的目的。

4.2在体育显性课程教学中注重逆商培养

体育课上学生总是在克服一定困难的情况下,借助于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完成技术动作和指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即是逆商培养的潜在过程。通常情况下体育课是指显性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要利用身体素质去完成表层的技术任务外,更多的是实现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而在此过程中显性课程教学也自然承载着较多逆商培养的任务。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体育显性课程教学的有形资源,采用各种手段与方法对学生的逆商进行大力的培养。

4.3体育隐性课程显性化

体育隐性课程的功能是弥补显性课程的不足,促进学生个性的完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体育隐性课程显性化的过程即是实现隐性课程目标的过程。体育隐性课程显性化的过程中涵盖着极其丰富的逆商培养内容,尤其对大学生的意志和心理品质的锻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隐性课程显性化重点要抓好课堂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发、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工作,使体育隐性课程具体化和可操作,充分挖掘隐性课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内容,尤其是逆商内容的挖掘与利用,真正做到体育隐性课程显性化为学生的逆商培养服务。

4.4体育教学中创设情境逆境

逆境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常发生。因此,提高逆境的适应力、战胜逆境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需。适应能力强的人,也是能够战胜逆境,最后获得成功的人。对逆境的适应,不是消极的、被动意义上的适应,而应是积极意义上的适应。在体育比赛中,在比分落后时,意志坚强的人往往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追赶,最后反超,取得胜利。我国乒乓球队在队内比赛时,经常让主力队员在0∶6落后的情况下开始比赛,让主力队员首先处于逆境,然后一分分追赶,以此来训练队员在落后情况下的心理素质、意志品质。通过这种训练,我国乒乓球队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优异成绩,这是我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保证。体育锻炼中有艰辛,竞赛中又存在着失败,这就要求大学生不畏艰辛、不怕失败。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根据所教学项目的特点,创设适当程度的挫折情景,如利用各种小组赛采用创设逆境的方法来训练大学生在比赛落后时、在挫折时的心理承受力(采用此种方法应注意根据不同性格特点区别对待),另外也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置其他障碍,如让学生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或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长跑、爬山、游泳等,使学生战胜困难、磨练意志,提高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5.结语

注重对当代大学生逆商的培养非常必要和紧迫。体育的本质特征和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表明体育课教学在对大学生逆商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在体育课教学中注重对大学生逆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美]保罗・史托兹明。逆境商数[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2]秀斌。逆商――成功的重要因素[J].继续教育与人事,2003,01:42.

[3]孙万强,付斌。提倡在大学毕业生中开展“逆商”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4.

[4]靳建华,徐新生。高校开展逆商教育的思考[J].许昌学院学报,2005,3.

逆境造就人才 篇四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我们从生活中看到很多人依靠大树乘凉,借以加快成长的脚步,获得了成功。这成功无疑得利于顺境。因为顺境之中,既不苦其筋骨,也不饿其体肤,有左右逢源之乐,无横祸加身之忧,在此情况下,若能不骄不躁、因利乘便,奋发努力,锲而不舍,往往能够取得非凡业绩。

世界级大科学家诺贝尔,家境富有,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且家庭大力支持他的事业。而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凭着家庭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最终在物理、化学等领域都有了极为深厚的造诣。试想,如果不凭借良好的家境,他怎能这么快就取得成就?这并非在宣扬血统论,“将门”出“虎子”,“捷足”可“先登”,善假于物,自有其科学的道理。相反,优越的条件,虽能减少很多妨碍人成才的因素,但若不充分、恰当地利用,一味陶醉其间,则可能乐极生悲,成为终生的憾事。

顺境,固然可喜,但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遭到一些挫折,步入逆境的。但逆境也不可怕,因为“真的猛士”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

古往今来,有多少没有大树荫庇的人,他们身处逆境,直面挫折,凭奋斗战胜磨难,踏出自己理想的天地。勾践亡国,忍辱负重,东山再起,一洗前耻;残疾人邰丽华也能登上世界顶尖艺术殿堂;无臂钢琴师刘伟用双脚弹响中国达人的乐章……这些,都足以说明:逆境不都意味着生活充满灰色与失败,只要不灰心、不气馁,以一颗不灭的上进心,以坚强的毅力去抗争、去拼搏,就能够创造奇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每一个成功者,必定是积极地对待挫折,把一次次挫折当做是一次次磨炼的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社会生活,顺逆交错,不可避免。只有处顺境而不骄,乘风破浪、顺水行舟,逢逆境而不馁,直面挫折、战胜苦难,才能打造出壮丽的人生。

张国学

这是篇非常出色的议论文。有以下方面值得学习借鉴:

逆境造就人才 篇五

我偶得其书,信手翻来,仔细品读每句话深藏的人生哲理,《菜根谭》的智慧令我望其项背,仅将点滴所得摘录下来。

一、拼搏进取,张弛有度

《菜根谭》语录:“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就是事必躬亲、鞠躬尽瘁的典型,在他决策时,我们很难看到核心团队成员的决策参与,更多的是他个人智慧的显现。他在身居丞相高位时,工作多亲历亲为,没有注意培养下属。这样就造成了两个直接后果:第一,对于他个人来说,造成了身心疲惫,连其竞争对手司马懿都说:“孔明食少事厌,其能久乎!”果然不久诸葛亮就积劳成疾,与世长辞,空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感叹;第二,对整个蜀汉政权来讲,因人才断层,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被动局面,最终导致“光复汉室”成为一句空话。

现今的社会,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生活就等于是一种战斗,处在这种生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如果不多保留一点生活情趣,就很可能会患精神分裂或神经衰弱。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也都有拼搏的目标,有了目标,人生才会有动力。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忘记,人生也是一种过程,不要只顾着向目标奔跑,而忘却了生活的本意。日本著名企业家初景先生曾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向目标奔跑的过程中,别忘了欣赏旅途的风景,这样的人生即使有不能达到目标的缺憾,但也胜过虽达目的却无充实内容的完美。

二、聪明才智,大智若愚

《菜根谭》语录:“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述者乃所以为拙。”

老子曰:“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会显得与众不同;不自以为是,反而会超出众人;不自负自夸,反而会不断进步,赢得成功。《庄子》也有一句名言:“直木先伐,甘井先竭。”说明有一定才干而又锋芒毕露的人,虽容易收到器重和擢用,但也容易遭人嫉妒和暗算。历史上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三国时期,魏国杨修,本是曹操提拔起来的主簿,他绝顶聪明,很有心计。但也是由于恃才傲物,处处显露自己,经常能猜透曹操的心思,结果犯了唯我独尊的曹操的大忌,而莫名其妙地被斩杀了。

苏轼《洗儿》这样写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首诗虽然嘲讽了当时的官场,但也确是苏轼的肺腑之言。他一生都站在掌权者的对立面,如果他能藏锋露拙,多一些变通,也许他的政治才能将展示得更多。

可见,一个人无论是初涉世事,还是小有名气,切忌锋芒毕露,而要大智若愚,因为大智若愚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在静中观察动,在暗中观察明,而不是把自己放置在风口浪尖处,任人评说,遭人暗算。

三、功名利禄,勇于放弃

《菜根谭》语录:“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持毋减分中。”

“世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人人都想活得潇洒一点,轻松一点,快乐一点,但终其一生也潇洒不了,轻松不了,快乐不了。他们被什么东西拖住了,缠住了,压住了,这东西就是功名利禄。在有些人看来,功名利禄成了人生的唯一追求,似乎功名越多,人生就越幸福。其实功名利禄是一个用花环编织的网罗,只要你进去了,你就无法自在与逍遥。没有功名利禄时,想得到它;得到小的以后又想得到更大的;得到了,又害怕失去。人生就在这患得患失中度过,哪能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呢?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世间的事物就像流水一样流动着,没有静止不变的,得失即是永恒的,也是易变的。如果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便要学会“放弃”。所谓“放弃”,不是放弃理想、信念、人生目标,而是放弃头脑中的非分之想,享受人生的乐趣,可以理解为“知足”,知足常乐能对我们的心理和生理起到鼓励、调剂的作用,学会放弃,才能使我们轻松地面对生活,学会放弃,拥有真正的成功。

四、逆顺穷达,内方外圆

《菜根谭》语录:“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人生总有逆顺穷达,逆境和顺境不能并存,只能交替出现,如何以正确的心态对待逆境与顺境是至关重要的。古人云:“立业难,立德更难;做事难,做人更难。”这句话就涉及了逆境于顺境的问题。人在顺境时,往往比平时心情愉快,情绪高涨,但要注意比平日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自觉地对自己加以节制;人在逆境时,要有坚定走出逆境的信念,比平时更加倍地艰苦奋斗,尽快摆脱逆境对于自己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古来有志之士,成大德大业者都经过逆境,这是因为他们饱尝风霜,千锤百炼,在逆境中创造出比顺境中难以创造的更完美的品质和更辉煌的事业。

逆境造就人才 篇六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逆向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9-0091-01

根据国家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教学一方面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又要适当减轻学生负担。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后,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课时大幅减少,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地理教学需求。如果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并在较少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成为高中地理教师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人通过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尤其是高三地理教学实践,针对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做题水平这一重点课题进行了教学研究。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思维单一、程式化,缺乏逆向思维的问题。这里所说的逆向思维也即求异思维,其主要是对常见事物及观点进行反方向思考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要求“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通常情况下,人们已经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特别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那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可以从新课教学、试题讲评两个方面来实现。

一、通过新课教学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1.通过情境设计掌握地理原理

情景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情景设计既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情境获取结论,也可以通过结论让学生自己设计情境。这样可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讲授“陆地环境整体性”时,通常的教学方式是先给出情境:在讲陆地环境整体性时,分析“新疆地区景观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得出新疆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到达――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河流多为内流河,进而得出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陆地环境整体性。如果采用逆向思维,先给出结论,让学生结合材料讨论分析,自己创设情境。例如:设计“巴西热带雨林”情境: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及其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一旦热带雨林遭到破坏,陆地环境各要素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不仅启发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而且还让学生回顾了气候方面的知识。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即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反转逆向思维分析地理原理

“事物的相反方向”通常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反向思维。反转逆向思维是一种批判性逆向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例如,在学习“城市区位因素”时,通常情况下平原地区城市密集。得出这一结论后,可以引导学生反向逆向思维:平原地区一定城市密集分布吗?答案是否定的,亚马孙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城市就稀少。进而导出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凉爽高原地区。再如:在讲热带雨林气候时,由于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贫瘠农业落后,所以人口稀少。那么热带雨林地区一定人口稀少吗?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人口就很稠密,是因为火山灰形成肥沃的土壤。像这样的反问,学生可能一时答不出来,只要教师稍加指导,学生通过思考就能获得答案。通过反转逆向思维,引导学生多用几个反问去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逆向思维。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通过试题讲评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1.从答案到问题拓展学生思维方式

高考中题目的立意、设问和情境经常变化,然而答案最终要回归到教材的核心知识上去。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大量的重复做题,通过“题海战术”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并不可取。该方法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当遇到新情境题目时还是找不到解题思路。所以,在讲评试卷时要注重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可以从答案逆推到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情境。例如:在讲“分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这道题时,通过分析得出其区位优势。学生可以根据得出的答案来设计新的题目。如:中国东北地区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评价,中美两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的区别,也可设计欧洲乳畜业,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等题目。这样通过一个题目得出答案,再引导学生自己设计题目,既巩固了基础知识,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又锻炼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特例反证打破学生思维定势

试题讲评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讲解一些与学生原有认知相矛盾的题目,打破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开拓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例如:在讲“热带草原气候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几月份”这个题时。一般规律是:气候类型都是夏季气温最高(北半球为7月),学生选了7月。而事实上热带草原气候是4月份气温最高。这与学生的思维定式产生了矛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4月,太阳直射点北移,到达200N附近,雨带还未到达,太阳辐射强。而7月份阴雨天多获得太阳辐射少,所以7月份气温低于4月份。进而得出热带草原气候可分为三季“凉季、热季和湿季”。通过特例分析,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结语

逆境造就人才 篇七

论文摘要:逆反心理是教育的大敌,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但老师的教育难奏效,而且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极为不利。逆反心理主要有超限逆反心理、自主性逆反心理、情境性逆反心理、套平性逆反心理等几种类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等措施,做好教育工作,培养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众所周知,逆反心理是教育的大敌,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但老师的教育难奏效,而且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极为不利。如,有的学生对校规校纪表现出不适应乃至厌恶,有时还以故意违反纪律的举动来显示他的独立不羁;有的学生即使知道老师的要求有益于自己,但还是容易被情绪所左右,以致做出不合常规的举动;有的学生对待老师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对自己喜欢的老师言听计从,对自己所讨厌的老处处抵触,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又如,越是查禁的书,他就越要想办法找来看等等。上述逆反心理的种种表现有的是主动型逆反心理,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也有较强的进攻性;有的是被动型的逆反心理,带有一定的动摇性。要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就有必要了解、掌握其常见类型,区别诊治,对症下药,方可奏效。

一、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类型

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很复杂,主要与学生性格特点和个人年龄特征有关。归纳起来,学生逆反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超限逆反心理

如果老师长期用形而上学的老眼光去看待过去犯错误的学生,或者总是用一个调子,多次重复一件事情,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大脑皮层的紧张和疲劳,从而导致学生极限逆反心理的产生。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的自控能力和承受能力都不及成人。因此,老师的批评教育一定要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熟悉学生的个性差异,掌握其思想变化的一般规律,用辩证的方法处理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尽量做到教育有方,批评有度,因势利导,灵活多变,让学生在庄重严肃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二)自主性逆反心理

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生理、心理的变化都很快,知识面不步扩大,认识能力迅速提高,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他们特别强烈地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和认同。然而有的老师却忽视了学生的“成人感”和“独立人格”,常常以不容置疑的口气,简单粗暴地要求学生绝对服从,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肆意伤害学生本来就很脆弱的自尊心,甚至不顾场合,在众目睽睽之下强迫学生做违心的事,这就不能不与独立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代中学生激烈冲突,从而加剧他们的自主逆反心理。对此,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以朋友的身份、商量的口气去开导学生,让他们切实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尊重、信任与期望。

(三)情境性逆反心理

在不适当的时机、场合批评学生,是造成学生情境性逆反心理的诱因。批评的时机和场合不当,学生就会紧闭心扉,拒绝接受教育。如果学生当时正在气头上,老师却不顾情面,仍然旁若无人地大声训斥,就极易触动学生的情境性逆反心理,使学生尤其是“特爱面子的学生”顿时失去理智,甚至不顾一切地与老师对着千,置老师于难堪被动的境地。因此,教师时时处处都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避免使用教师忌语,避免在不适当的时机、场合对学生进行不适当的批评,既要学会“冷处理”突发事件,又要学会等待、寻求、创造最佳教育时机。如,在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时不忘指明新的奋斗目标;在学生受到委屈的时候给予理解支持;在学生灰心丧气的时候肯定其成绩,并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在学生有较大过失的时候予以谅解。如此不失时机的情境教育,不但能消灭学生情境性逆反心理的诱因,而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四)公平性逆反心理

这是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因关系不协调、态度不友好、心理不平衡等因素而诱发的一种逆反心理。一些老师不是平等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对有的学生要求过高、过急、过严,对有的学生则放松要求、放任自流;对优生和蔼可亲,耐心细致,对后进生则冷若冰霜,简单粗暴。这种娇惯偏爱优生、歧视冷落后进生的做法,不但后进生对此愤恨不平,就连优生有时也抱怨老师厚此薄彼,缺乏公正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尤其应多给后进生以温暖关照,尽量为他们提供显示才能的机会。如果师生关系出现了僵局,作为教师应首先设法缓和气氛,允许学生申辩。老师还可以做出表率,甘心“示弱”,先作自我批评,然后诱导学生承认自己的过错,进而以退为进,启发诱导,帮助教育,使学生的公平性逆反心理消失在无形中。

二、解决的方法

由于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中学生的成长。因此,作为教育者,有责任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之科学转化。

(一)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它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逆反心理有明显的缺陷:不分是非、不分善恶,一味地排斥、一味地反对。这样做实际上是头脑简单、幼稚、不够成熟的表现。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良好的愿望出发,关心和帮助青少年。

我们也应看到,逆反心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盲从或盲拒都是不正确的行为表现,事事顺从也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相反意味着另一种不健康,不利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培养素质优良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培养有主见、有个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其中包括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独立性指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独立地寻找答案,而不是依赖别人。在这里,我们要区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绝,前者是一种缺乏思考的机械的行为模式,是幼稚的、盲目的;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的选择,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我们应该把前者科学转化为后者,这样才是正确科学的态度。

(二)营造良好的斑级氛围

学生生活在班级中,这种班级生活构成学生的“心理活动空间”。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把个人行为的产生变化规律,用一简单公式表示为:B=f(P " E),其中B代表行为(Behaviour ) , f是变量,P是个人(Person ) , E是环境(Environment),P和E的交互作用形成心理场,即情境。当代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这个情境中,关键在于“场中人”的主观感觉,即心理气氛。不同的班级具有不同的心理气氛,不同的情境产生不同的具体行为,学校的教育实践也证明,营造一个具有民主、宽容、善意、友好的班级氛围,有利于改善学生的逆反心理等攻击性心理及行为。

采用组织手段,在班内组织起有一定层次的正式关系的网络,为学生日益扩展交往范围、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形成丰富的责任依从关系提供充分的条件,从而使他们逐步深人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去,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针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帮教小组,给他们在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予以特别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逐渐消除对立情绪,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

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发挥其教育效能,以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减少消极的人际关系的影响。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努力使班集体成为良好的交往环境,使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对交往产生一定的兴趣,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与学生交往,从而使其对活动感兴趣、对集体感兴趣,逐渐改变原先的态度和看法。

(三)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教师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如果能够意识到以子女和自身双重角度考虑教育问题,合理调整教育行为,这将对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纠正子女的不良心理包括逆反心理产生良好的作用。

首先,引导家长应给予子女适度的爱。爱的缺乏和过度的爱都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在家庭教育中“严厉和慈爱—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正如食物一样,爱的要求是有一定份量的”。因此,父母对子女应该有理智、有分寸地爱。

其次,建议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也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目前,在相当一部分的家长中,对子女期望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往往想把自己失去的东西在子女身上得到补偿。这样脱离子女实际、超越子女水平的家长期望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触情绪。作为家长应该面对现实,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

总之,适度原理对家庭功效的正常发挥、优化家庭教育、改善父母子女关系、纠正孩子的逆反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逆境造就人才 篇八

从自《www.》动生活在“簪缨之族,花柳繁华节,富贵温柔乡”到“瓦灶绳床,举家食粥酒常赊”曹雪芹历史生活沧桑,深感世态炎凉,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婵情竭虑,奋笔疾书地创了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他“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倾注了毕生心血,在逆境中铸就辉煌。

可见,面对逆境,丧失奋斗勇气和决心的人只能是苦苦呻吟,怨天尤人,不知道怎么脱离困境,只有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只有在逆境中不屈服的人,才能使生命绽放光彩。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相伴,北风呼啸,终吹不灭对大汉的忠诚,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心灵深处,用十九年的光阴诠释了真于忠永恒。

胡笳幽怨,他与孤为伍,仰望大漠飞雪,冰冻万里,将“荣华富贵,千斤封侯”的许诺抛清脑后,地窖冰冷,饥寒交迫,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忍受着饥饿,浑身沸腾的血却坚持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即使环境如何艰难,厄运多么可怕,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婢晓的佳肴美酒的铮铮傲骨敲响千古绝唱。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和坚强,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他那光秃秃的节升华成一段千古绝唱,书写了一段千古清奇。

好一个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岭的铁血男儿,在朔漠中塑造民族形象,他用不屈的坚强谱写胜任的秩歌。

好一个逆境中的英雄,面对种种屈辱和威逼利诱,没有向命运屈服,忍受着困苦的折磨,用奋斗与努力塑造了一个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形象。

逆境造就人才 篇九

一、“逆商”和“逆商教育”概念的界定

1.逆商

逆商,又名逆境商,简称为AQ,是检验一个人在面临逆境时的能力与水平状况的重要工具和重要指标。逆境商主要表现为个体在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认知、推断、评价以及对待逆境的反应、信念、态度等等。逆境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个体承受逆境的能力、水平与结果。能否成功地击垮逆境亦或是能否成功地达到自己对处理逆境的期望值都将由逆境商进行直接把控。

2.逆商教育

逆商教育是指在学生身处困境时,对学生抗挫能力、应对逆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它既涵盖心理调试教育方面的内容,也涵盖逆境预防教育方面的内容。教育者通过对学生进行逆商教育,旨在帮助身处逆境的学生指明方向,树立信心,为战胜逆境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与抗争,以期战胜未来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逆境,最终登上自己人生的高峰。此外,逆商教育还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教育者通过主动对青少年设置逆境的方式,来鼓励青少年进行自我克服,并把此种精神延伸到生活,最终完成完整的逆商教育过程。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中的逆商教育内涵可做如下表述:在体育教学过程之中,体育教师通过向学生灌输科学的对抗挫折的思想,以此来应对未来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逆境,避免产生惊慌失措、乱了手脚、消极对待等负面情绪,鼓励学生用科学、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中的每一次挑战,在逆境中茁壮成长。由于中小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抗挫能力还不够强大,故而逆商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以中小学生为主。逆商教育内容主要涵盖两个方面:认知理论和心理调试。体育教学中的逆商教育更多的是指体育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抗争逆境的能力,从而主动为其设置逆境,帮助其在逆境中锻炼与成长,在具体的体育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抗挫能力,以备不时之需。逆商教育的主要宗旨是帮助学生提高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形成科学的人生观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

二、体育教学中开展逆商教育对高中生逆境商培养的独特优势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生理、心理的逐步发展,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而与此同时,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大、学习负担的加重、竞争的日趋激烈化,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对高中生进行正确的指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如若未能引起高度的重视,将会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如若对其进行积极引导,那么对于学生而言,必然有着长远的重要意义。故我们应加大对学生逆商教育的力度,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绪来应对逆境。

在体育教学中,多多制造逆商教育的情境与机会,适宜的对学生进行逆商教育,帮助学生努力提高其逆商水平。与此同时,体育教学也应利用自身的特殊优势,帮助学生提高逆商水平。

1.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商教育,可以有效改善高中生的问题归因能力和忍耐力

(1)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商教育,可以改善高中生的问题归因能力

首先,在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商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让学生在具体的体育实践中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还可以从他人体育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教训,并延伸拓展到自己未来的具体实践当中。其次,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商教育,体育教师与学生往来互动频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与交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阻碍。为此,体育课堂应充分发挥培养学生逆境商的独特优势,帮助学生积极克服困难与逆境,早日发展成为一名符合社会需要的完整的人。体育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推此及彼,将逆商拓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再次,高中阶段是学生的转型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科学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阶段。因此,如何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归因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遭遇命运扭转时,通常思维会进行否认——愤怒——许愿——抑郁——承认五部曲。否认阶段出于自我防卫的本能意识,通过曲解现实的手段来达到一种自我防卫和自我保护的目的;愤怒阶段时意识清醒,看清事实,深知事已至此,不可逆转,故该阶段主要表现为愤怒;许愿阶段时想通过许愿手段,寄希望于改变事实;抑郁阶段由于无法做到正确归因,故而表现为抑郁;承认阶段主要表现为承认逆境,勇于接受挑战。谈及承认阶段,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直接面对的,这主要取决于逆商水平的高低。此外,如若没有想出很好应对逆境的方法,尽量减少负面情绪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2)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商教育,可以改善高中生的忍耐力

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商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高中生在应对逆境时的忍耐力,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体育教学,痛苦与快乐并存。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可以提高忍耐能力。逆境商中的忍耐能力主要是指人们在某一次具体的逆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忍耐时间和忍耐程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高中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变得日趋优越,遭受来自社会的挫折也大为减少,故而现代高中生的忍耐能力急剧降低。正因如此,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享受痛苦后的欢乐,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到挫折的历练。其二,体育教学实践活动自由、灵活。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主动设置一些障碍或逆境,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忍耐挫折的能力与时间,进而提高其逆境商。

2.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商教育,可以改善高中生的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虽然在衡量逆境商的指标中并不占有主要地位,但是,它在考核学生面对挫折反应能力的指标中却可以独立存在。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心理韧性与学生的逆境商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学生的心理韧性越差,其逆境商就越低;反之亦然。心理韧性,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它的主要宗旨和任务是帮助学生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应对逆境。在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商教育,可以帮助改善学生的心理韧性,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可以利用体育教学机动灵活的特点,通过主动给学生设置逆境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心理韧性潜能。其二,利用同伴之间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要充分发掘体育实践活动的竞争特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心理韧性。其三,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体育名人的血泪史,来鼓舞学生向其学习,挑战自己,勇攀高峰。

3.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商教育,可以提高高中生的体能成绩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能成绩,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其一,学生通过合理安排学习,在体育教师的正确指引下,采用最佳的练习方法和练习手段,可以快速提高自身的体能和技能水平;其二,在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逆商教育与引导,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判与自我归因,进而也就提高了自我的主动意识和心理韧性,那么提高体能也就顺其自然,指日可待。

4.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商教育,高中男生的逆商较之于女生更具有可塑性

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商教育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男生较之于高中女生,更具有可塑性。其主要原因是女生的心理成熟期较早,一般是发生在初中阶段,伴随着生理成熟期一起发展,待高中阶段时,女生的心理塑造已经基本完成,故而再对其进行塑造,可塑性低。而男生,由于生理成熟期晚于女生,故心理成熟期也会相对晚于女生,基本都是发生在高中阶段才完成一次像女生一样的成熟蜕变,故高中阶段再对其进行心理塑造,可塑性必定会高于女生。

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商教育,不但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应对逆境的能力,还能帮助其进行正确归因,提高其忍耐能力、抗挫能力和心理韧性。此外,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商教育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动水平的提高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值得一提的是,高中阶段的男生,较之于高中阶段的女生而言,逆商的可塑性更高一些。

参考文献

[1] 张利平。关于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几点思考。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

[2] 李传英。顺境要EQ,逆境更需AQ教育。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0).

逆境造就人才范文 篇十

关键词:高校体育;逆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12-01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明确指出: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情感体验才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重中之重。高中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在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和提高主动学习能力和抗挫能力,以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但是,长此以往的重技能、重体质思想极大的束缚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为此,如何发挥体育教学中逆商教育的特殊优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一、“逆商”教育

“逆商”教育是指对学生的容忍、承受挫折和逆境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教育,包括逆境心理调整教育和逆境预防教育,是教育者对学生合理地设置适宜的逆境情境后,再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奋发向上、反复拼搏,最终战胜逆境,达到成功的顶峰。实际生活中许多到达事业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事业上遭受挫折的人。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能更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另一种对于“逆商”教育的解释是教育者对正常青少年合理地设置适宜的逆境后,再引导青少年积极地克服困难,并把这种应对逆境的能力伸延到实际的生活中,最终达到成功教育。

二、高校体育教学开展逆商教学的对策

1、提高教师自身的逆商能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前提的教师本身应当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逆商教育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面对逆境,只有自身拥有良好的逆商,才能使得体育逆商教学良好的进行下去,才能对学生进行培养工作,如今的教学任务不单单的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们的价值观引导。

2、树立符合学生的正确目标

人生只有目标才能很好的生活下去,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时常伴随着挫折和失败,既定目标市场部能实现。如果一个大学生没有长久地目标,任何事都抱着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态度,那么不管在今后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会感觉不适应,不开心,时刻被失望所困扰,慢慢的陷入到逆境中无法自拔。而树立长久远大的目标能使大学生们不畏艰苦、坚强拼搏。一步步朝着目标奋斗。从而获得成功。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们应当根据学生们的不同体型、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制定符合学生自身的体育教学目标。目标不能超过学生们的承受范围之外,如果目标太高,容易使学生们产生放弃的心理。造成学生们的挫折心理。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应当制定合适的逆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们产生挫败心理后,要权衡下定制的目标是否过高。是否符合学生们的自身条件,把握好教学的度。在使学生们产生一定逆境的同时也要保证学生们能够通过努力实现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使学生们长期保持进取心和活力。

3、建立符合学生们的逆境情境

逆境是伴随着人的一生,所以,如何适应逆境,战胜逆境是人们长久发展下去的必然选择,只有适应逆境,战胜逆境的人才能取得成功,适应逆境,不是单纯被动上的适应,更应当是主动的、积极向上的适应,在体育竞技中,往往会出现比分落后的情况,而意志坚强的人往往能够在逆境中调整心态,取得最后的胜利,在我国的乒乓球训练中,时常让主力队员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开始训练,目的就是培养队员的逆境适应能力,训练队员的心理素质,这也是我国乒乓球项目长盛不衰的保证。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设立逆境情境,如在体育教学比赛中设立一定的落后比分来训练大学生来锻炼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野外训练中,可以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下进行,又如在恶劣的天气下进行长跑等运动。培养学生们的意志力。在设立逆境情境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性格了解并分别对待。

4、培养学生们的意志力

意志力表现为对待任何事物都有毅力、坚韧不拔的性格以及持之以恒的信心。克服一切困难就是拥有良好的意志力,一个意志力坚强的人,能够承受住社会以及学习上带来的压力。当代大学生应当明白,逆境时一种挑战的同时也是一种机遇,只有找出走出逆境并逆转逆境的方式,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体育锻炼时最能磨练意志力的一个方法。体育教学环境有春夏秋冬之分,有些运动就是为了考验大学生的意志力,比如800米赛跑,这是一项非常考验意志力的项目,需要学生们把我号爆发力和体力分配的问题。很多大学生通常都会中途放弃,体育教学应当多鼓励这种中长跑项目。鼓励同学们挑战困难,战胜困难,挑战胜利极限。让他们懂得无论身处什么样的逆境,只要有意志力,只要能坚持,奇迹就会发生。

5、培养学生们的人际关系

要克服困难和挫折,增强逆境的适应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在生活中,人们离不开家人以及朋友的支持,而人的交际能力往往是社会适应能力的表现,在社会上,人际关系有时比金钱和知识更加重要。高校体育教学与教学活动中应当多开展不分专业不分班级的混班教学方式,为大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提供一个提高交际关系的平台,教学以及活动中,学生们互为对手或队友,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为他们提供交流,通过体育课上的交流发展成为课外的人际关系交流,提高学生们判断力和组织里。为以后的适应社会提供基础。

6、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精神已经成为了现如今企业越来越重视的方面,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人们在逆境中成长,解决逆境中的问题,把主动变为被动,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应当多进行团队项目教学以及比赛,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集体性活动。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参考文献:

逆境造就人才 篇十一

【关键词】中职学生 逆境 逆商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12-03

当前的中职学生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居多,年龄阶段属于“心理断乳期”,这是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心理变化最激烈、最复杂、最矛盾的时期,是产生心理困惑和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伴随着生理发育的提前,心理发育相对滞后,面对理想与现实、高成就动机与低学业水平的双重矛盾,中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强大,抗挫折的能力较弱,易陷入“精神雾霾”难以自拔,其症状轻则迷惘、灰暗、纠结、焦虑、孤独,重则思想消极,不思进取,意志崩溃。

面对中职生的一系列心理和情感困惑,中职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智商的培育,更要关注学生的逆商教育,开展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抗压力。探究当代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中职生的挫折教育,提高中职生的逆商即挫折商,扫除“精神雾霾”维护其身心健康,筑牢应对逆境的心理防线,预防中职生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中职教师不可回避的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

一、逆商在人格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逆商(Adversity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记为AQ),也被称为挫折商、逆境商,是由加拿大培训咨询专家保罗・斯托茨于1997年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人生商数,近年来颇受人们重视。逆商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克服困难、超越极限的能力。逆商(AQ)与智商(IQ)情商(EQ)并称为3Q,被公认为当今人们在学业、事业等社会生活中获取成功的必备法宝。大量研究表明,在充满竞争与逆境挑战的社会中,人生的成败不仅取决于人的情商(EQ)与智商(IQ),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逆商(AQ),逆境商数高的人在人生的各个领域都占尽优势。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有句至理名言:100% 的成功=20% IQ(智商)+80% EQ(情商)和AQ(逆商)。由此可见,在智商与情商相当的情况下,逆商对人生的最终成功起着催化剂和砝码的决定性作用。

人生中有高潮也有低潮,没有人能永远处于巅峰状态,也没有人永远置身谷底。一个人的成长绝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坎坷和逆境,汲汲追求没有逆境的生活无异于缘木求鱼,是精神与体力的双重浪费,我们必须接受人必有逆境的事实。遇到逆境,有的人能坚强面对,显示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无所畏惧,愈挫愈勇,学业优秀,事业有成。有的人一旦遇到逆境,选择退缩、沮丧、灰心、愤怒、绝望、不知所措,就此压抑成性,导致一事无成。决定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关键性因素是人的逆境商数。

二、中职学生逆商较低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原因。“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号召本意是倡导人们对教育的重视,部分家长曲解号召的内涵,对孩子百般宠爱,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背离了号召的初衷。中职生大多为“90后”,其生活条件与以往的中职生相比有极大的提高,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4+2+1”的家庭结构使得其过着优越的生活。很多家长事事包办代替,过分溺爱孩子,成长小环境的天然缺陷无法磨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很难培养学生应对逆境的能力。家长乃至祖父祖母辈,时时处处为孩子着想,承担了许多孙子辈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忽视对孩子进行逆境教育,逆境体验的缺失,常使孩子错生优越感,认为自己永远会享受鲜花与掌声,扭曲了对生活的本真认知,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人一旦有了依赖心理,就泯灭了主动性,学习上不求上进,日常生活难以自理,遇到问题束手无策,碰到问题绕道而走,失去依赖寸步难行。长期无忧无虑、只管单纯上学的生活,无形中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他们一旦初次离开家庭父母独立生活,发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和处事能力都很弱小,面对突如其来的逆境和困难,便茫然不知所措,部分学生便采取消极、过激行为或极端方式来处理问题。

(二)社会环境原因。社会变革在带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引起人们心理的震荡和行为失范。中职生心理活跃,各种心理素质正在形成但远未稳定,可塑性大,易变性强。社会的急速变化使正处于社会化路口的中职生容易滋生适应困难,难免出现心理问题。中职生以“弱势心态”自居,以消极的态度看待社会变革中的“阵痛”、转型中的“落差”,不能及时主动地调节自我情绪,培育理性的视角,适时倾倒心灵垃圾;加之媒体网络的高度发达,学生接收的社会负面信息也越来越多,造成了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夸大认识,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容易造成学生逆境心理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正常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

(三)学校教育原因。在我国,素质教育已提倡多年,学校从教育理念到课程教材教法都随之变化,这种变化从理论上说有利于中职生的成长,但现实并非如此乐观,传统教育体制的惯性并没有因素质教育的提出而自动革除。目前。很多学校重视学生智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意志的培养;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训练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初中时在升学压力下,分数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首要指标,这极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在得不到正确引导下易形成内向、闭锁、偏激、逆反、自卑的性格,他们遇到逆境时不能积极面对,而是恐惧、悲观,继而逃避。随着人才流动,人才竞争和就业竞争加剧,面对现实的就业压力和市场的功利化需求,学生心态日益浮躁,忽略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逆商素质的培育,这种急功近利的学习目标,自然会影响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提高逆商的策略

相比智商,逆商更多是后天培养的,逆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长期的磨炼培养、提升。只要改善对逆境的看法,征服逆境就具有建设性的精神力量。

(一)发挥家庭对学生逆境教育的引领作用。人生犹如登山,逆境常会不期而至,结伴而行。遇到逆境,很多人没有勇气面对并战胜之。家长应当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爱孩子的质量与智慧,全面理解素质教育内涵,加强对孩子的逆境教育,努力培养孩子应对和抵抗逆境的能力。早期的逆境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更有利于丰满人的社会化进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同样的逆境,第二次影响的力度和广度比第一次要弱得多,若提前进行逆境教育,可以有效抑制孩子遭受挫折后的消极心理,培养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家长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典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引导孩子从小勇于面对逆境。教育孩子人生千回百转,每一段经历都弥足珍贵,逆境并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上苍的“恩赐”,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实现理想的艰巨性。家长应当改变对孩子过度溺爱、过分保护、事事包办代替的现象,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消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从而提高抵抗逆境的承受力。摒弃“只要你学习好,我什么事也不用你做”的陈旧迂腐观念,让孩子明白“吃苦是福不是祸”。此外,家长要支持孩子参加一些磨难教育活动,比如夏令营、军训、驴友队、野外生存以及到实践基地劳动等,有意识地让孩子踏入适度的逆境环境,通过有意创设艰苦环境,让学生走出课堂和家庭,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大自然的考验,锻炼孩子的吃苦精神、磨炼孩子的意志和品质、使孩子在艰苦环境中学会生存,从而提高承受逆境和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

(二)加强中职教育对学生逆境教育的支撑作用。逆境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是一墩成功者坚实的奠基石,在人生的金字塔顶,摆满了成功的金牌和荣誉的花环,而它的塔身和台阶就是由一块块被称为逆境的基石铺就,只有踏着这些逆境的基石,才能达到胜利的顶峰、辉煌的顶点。逆境教育有助于克服当代中职生心理素质的“常见病”:经不起严重的挫折,受不住较大的压力,娇骄有余而坚韧不足,狭隘自私而容不得批评。逆境教育承担着锻造中职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良好心理素质的任务。社会正处于多元化的时期,各种价值观念发生剧烈的冲撞,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信息传递的渠道快捷方便,青少年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学校必须教会青少年如何应对这个复杂的社会,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对于中职学生而言,逆境教育正是增强中职生免疫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耐挫折,抗打击的能力,能让他们变得更坚强。现实中很多中职生接受中职教育是一种被动、无奈,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历不等于能力”,中职生在社会的大舞台上照样大有可为,前途光明。努力使中职生重拾自信、挖掘自身价值,变挫折为机遇。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开设逆境教育课程,组织有经验、技巧性强的教师担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中职生思想精神状况,疏通学生精神上的障碍和心理上的症结,引导中职生正确面对逆境,并学会解决心理上的困惑。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所具的正向激励作用,以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中职生积极向上时代风貌,增强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焕发学生的极大的学习热情,培养中职生健康的心理,通过参与校园文化生活,增长知识、锻炼才能、增强自信,减少为难情绪和挫折感,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教师更应该做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通过言传身教,引导中职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构建良好的品格和气质,培养其远大志向。对部分中职生而言,预期目标不能实现时,其不能合理归因挫折,及时调整自身的目标和行为,而是坚持己见,继而导致逆境感的产生,不能做到冷静分析问题,积极有效地处理问题。因此,教师要通过心理和思想教育,引导中职生提高认识,保持心胸开阔、保持乐观心态,愈挫愈勇,从而增强抵抗逆境的能力。

(三)强化自我教育,提高应对逆境的能力。在面对逆境时,应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它。全面认识逆境的两面性,只看到逆境的消极作用是不对的,还要认识到逆境对个体的积极作用,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弱者却是万丈深渊”。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遭受挫折时,要敢于面对,勇于挑战。鲍狄埃说得好:“力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自己身上”。要让中职生逐渐明白只有自己才是主宰命运的真正主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面对困难、痛苦和坎坷,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获得成功。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因,对待逆境的心理反应和自我调适能力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在成长的不同时期,应对逆境和失败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人与人之间在学习成绩、生活水平、人际交往、爱情友情以及择业方面的期望值是不能盲目攀比的,否则期望值越高挫折感就可能越大。中职生应强化自身抗挫素质的培养,在面对不同的困难时,适度运用逆境防御机制、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合理调节自身的负面情绪,改变对事物事件的思考角度,以缓解心理压力;自觉地形成对逆境的正确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困难,不断积累经验,正确归因挫折,学会用转移、宣泄、补偿和升华等心理防卫机制来消除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要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学会利用情境转移的方法,在受挫时,及时离开或者创造条件改变引起逆境的情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然处之,冷静对待,以换取良好心态;要合理通过宣泄方法,如到空旷地方高声大喊,缓解逆境所带来的压力;也可以向知心朋友适当倾诉或者采用其他不影响他人的方法,让不良情绪释放出来,及时摆脱心理阴影,投入到愉快的学习和生活中。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提高中职生自身对逆境的耐受力和战胜逆境的勇气的有效方式之一。在社会生活日渐丰富的今天,中职生应该积极参与更多的、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譬如勤工俭学、帮困助残、职业体验、义务劳动、志愿者服务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学以致用,还可以深入社会、认识生活、体味人生,培养亲社会行为,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融入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职业素养。社会实践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培养中职生的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磨炼他们顽强的意志有着重要的作用。中职生在校期间,通过社会实践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亲身感受社会中的种种困难和逆境,并努力寻求为他人解决困难的方式,不仅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精神、顽强拼搏的作风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更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加强自身的学习动力,领悟逆境产生的根源,完善和发展自我心理调节机制,加强自我磨炼,将他人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逐渐形成自我教育的力量,实现逆境教育的内化,增强克服困难战胜逆境的信心和决心,逐渐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总之,逆境不仅是人生旅途上无可避免的隐形伴侣,也是个人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心智的健全、人格的丰满。中职教育担负着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合格技能型人才人的艰巨任务,学校要加强中职生的逆境教育,使他们学会如何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和不同条件下调整自己的行为,学会用更好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获得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逆商;让中职生清醒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改变自我,保持乐观心态,自信、自强,在逆境中发掘最有建设性的维度,积极进取,锲而不舍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立体的人,构建自身完美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杨帆。逆境教育心理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

[2]李海洲。逆境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逆境造就人才范文 篇十二

彩虹只在风雨后,成长亦于逆境中。——题记

人生路,何其长。路上不乏崎岖,平坦,山丘,低谷。人生之路上难免波折,但却也多姿多彩,“不波折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

人若总是被宠溺、赞赏、众星捧月般的光环所包围,是得不到成长,得不到升华的。只有在一个个逆境的阻碍,与一次次跨越,才是真正成长。

历史上的名人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司马迁的隐忍造就《史记》的诞生,牛顿的执着成就“三大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勇敢开拓创造《相对论》,比尔·盖茨的选择与坚持促使微软与首富的成功。综上所述,可见,只有在逆境中坚持并且有所突破,进而脱颖而出,才是真正的成长,甚至成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路上,只有不断的突破逆境,你终究会有所成长。

在逆境中成长,学习蚕的精神,拜蚕为师。蚕只有在茧中坚忍积蓄力量并寻求突破,在漫长的时间煎熬后,最终破茧而出,展翅翔空,焕发生命的光辉。但是,蚕如若在外力之下破茧,则将脆弱不堪,很快夭折。只有在中自我突破,才能成长!还有,曾否留意到,蚕竟然是自缚为茧的,它们竟是自创逆境!它们以细小的身躯为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相比之下,人类的智慧与光辉则显得暗淡无光。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亦是如此。只有在无数逆境与时间的打磨下,才能真正的成长。

活在当下,在逆境中成长。但已有无数人在逆境面前退缩不前,这才是真正的“作茧自缚”!人若退缩,且甘于平庸,便将很快被漫漫人海所淹没。逆境造就人,只有在逆境之后才会成长。

逆境造就人才 篇十三

我们有过一次辩论赛,其主题是:善待顺境,挑战逆境。至于本次活动的一些情形,我记得不多,但这次活动给我的感触很深。从那时起,我对生活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我认为我们处世,宜当善待顺境,而挑战逆境。

人的一生,顺逆交织,有谁能预知下回的分解!

遇到顺境,既不苦其筋骨,也不饿其体肤,有左右逢源之乐,无横过加身之忧,在此情况下,若能奋发努力,锲而不舍,定能取得不凡业绩。

例如诺贝尔,他家就很富有。他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且家庭也大力支持他。凭着家庭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他最终在物理、化学等领域都有了极深厚的造诣。

优越的条件,能减少很多妨碍人成才的因素,但若不充分利用,而陶醉其间,可能会乐极生悲!

顺境,固然可喜,但人的一生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遭到一些挫折的,但不要紧,"真的猛士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

屈原遭放逐,挥笔著有《离骚》,残疾人邰丽华也能登上世界顶尖艺术殿堂;集聋哑盲于一身的海伦o凯勒亦能成为著名作家……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逆境,甚至不幸,都不意味着生活充满灰色与失败,只要我们以一颗不灭的上进心,以坚强的毅力去挑战,去拼搏,也是能够创造奇迹的!有句古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

"顺境易成才,也容易造就蠢才",我们面对顺境,不能陶醉其中;"披一路尘土,数千载风流,看夕阳西下,唱大江东去",我们面对逆镜,不能萎缩。

这次语文活动给我的感受是深刻的。朋友!让我们共同牢记:"善待顺境,而挑战逆境"这句话吧!

逆境造就人才 篇十四

霍金,一个21岁就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人。脚不行了,手不行了,嘴也不行了,走路、吃饭、说话都由别人或机器帮忙。正是这种逆境,霍金成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以他的成就征服了全世界,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震惊了所有人。

不正是这样吗?逆境让霍金与咄咄逼人的病魔斗争,逆境让霍金决心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也是逆境,让霍金对科学执着。

又有多少这样的英雄,不是在逆境中奋勇拼搏的呢?

贝多芬在双耳基本失聪的情况下,写下了《英雄》《命运》等振奋人心的音乐。也是逆境,让贝多芬在音乐史上起了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他集古典派之达成,开浪漫派的先河,就是逆境,让他获得“乐圣”的尊号。

一个个鲜明的例子,让我认识到了在逆境中更能使人成材,更能使人认识到生命的意

义,让人懂得生命的价值。

在逆境中,人会更加热爱科学,使人创造出卓越的成就。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987658.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98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