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策划书 >研讨会 大型研讨会会议方案11篇 研讨会会议策划方案范文

研讨会 大型研讨会会议方案11篇 研讨会会议策划方案范文

更新时间:2024-05-27 17:08:01 点击: 来源:yutu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以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11篇大型研讨会会议方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研讨会方案范文 篇一

本学期,我们大班教研组全体教师以幼儿园业务计划——“依据指南,结合康轩教材,开展社会领域教材解读活动”与“社会领域过关课活动”研究为依据,认真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并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师获得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在此,就我们大班组一学年来的工作做简要回顾,为今后更好开展工作理顺思路,积累经验。

一、同商共讨,认真制定计划

开学前夕,我们及时召开大班教研活动,学习和分析幼儿园业务计划,明确本学期的研究重点,并认真总结上学期工作得失,认为上学期的计划内容过多,操作时浮于表面,不能深入,有的内容挖得不够深,因此大家建议将本学期的计划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细化,将研究的点缩小,精简,将研究重点仍以 “如何以游戏化为宗旨,开展社会领域教学活动”为主,每月研讨有侧重,每个教师有任务,使每个教师都能真正参与到研讨中来,而不再是一个旁观者,从而使研究重点指向性更强,操作性也更强。

二、轮流主持,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态度。

教师应该成为研讨的主人,是一个主动者,而不是一个旁听者。为了激发教师的这种意识,本学期我们采用了轮流主持活动的形式进行研讨。每次活动前,由教研组长根据计划确定好活动内容,并于预先告知大家以做好准备。在活动中由教师进行轮流主持,虽然在主持的过程中有的老师显得有些紧张,言语有些生硬,但是我们还是看到大家能很重视自己的主持,通过这样的主持,老师们学会了在活动前做好准备,学会了在活动中尊重他人,学会了在活动后积极思考和实践。

三、积极实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个计划的实施光靠制定是没有用的,最终还是要靠老师的实践才能最终实现。在本学期我们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研讨,如在集体研讨教材时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在评课活动时采取微格教研的方式;在介绍案例时采用PPT演示的形式;活动观摩研讨时采用群策群力的方式进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主观上提高了教师活动的兴趣,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本学期我们根据计划,结合主题,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各项活动。

1.集体研讨教材,有效提高教师活动方案分析能力。

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团结、奋进、互相信任的集体环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及智慧特长,如果只是孤立地发挥作用,其效能是有限的。集体研讨教材创造了一个共同分享,合作与支持的条件,增进了组员之间的沟通,使大家在活动中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分享各自的体会与经验,共同斟酌更好的教学方式,思辩教育上的困惑,大胆地尝试新内容、新方法。

本学期我们围绕大教研的教研内容:社会“过关课”教学活动中重难点的把握,我们在每一次的小教研活动中,结合主题选取教材中现有的、简短的教案,进行分解和剖析,确立好重难点,由执教者先制定方案,然后大家再共同研究,推敲细节,逐步完善方案,在原有的基础上,使活动教案更详细化,更具体化,最后付诸于实践。其中我们研讨的方案《滴答滴答》教学活动获得了园领导的认可。

2.互相听评,促进的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

在本学期中我们结合园本教研也根据教研组研讨计划并,安排教师进行实践观摩。活动中,每位教师积极参与活动,并能以案例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对活动进行评析。如在教研课“滴答滴答”中,我们以“活动中如何体现环节的有效推进”为重点,以案例的形式进行评析,在评析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见解。执教者袁友邦老师也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己的反思,并对老师们提出的异议予以回应,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互动积极,形成了思维的碰撞。互相观摩和听评活动为教研组更好的开展活动提供了平台,为教师更快的提高业务水平提供了机会。

3.信息交流,及时汲取新鲜养料。

研讨会方案范文 篇二

P键词 审计学课程 研讨式教学 案例库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2.050

Abstract Auditing course is the core curriculum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practice teaching is a recognized course to teach, the teacher tries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are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desired teaching effe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of "audit” of accounting majors in tw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of teaching case oriented teaching in practice, and how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form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auditing course; research teaching; case library

根据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审计学”是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也是审计学专业和注册会计师(方向)最重要的专业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审计基本理论、方法和操作技能,在了解业务循环审计的基础上,能够应用各种基本的审计方法进行规范监督、鉴证和评价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 审计学课程教学现状

“审计学”课程与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共同点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所以很多高校在理论课程结束后都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例如本校作为二本院校,以会计实验教学为主打特色,设置了审计、电算会计、财务管理等实验室。而根据连续对学生成绩跟踪调查显示,“审计实验”课程的成绩与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只有在学生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的背景下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审计学”课程理论知识的铺垫显得非常重要;而这门课是公认的“难教、难学、难懂、难考”,学生普遍反映理论枯燥、晦涩等,因而陷入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老师上这门课的积极性不高的恶性循环。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需要对“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一些学者对此都有很好的论述,在此笔者就不再泼墨多言。

近几年本院大力提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进研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与模式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笔者教学经验结合审计这门课程的特点,归纳为以案例为导向的研讨式教学,分享以下几点。

2 以案例为导向的研讨式教学优势

以案例为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方法,案例的数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如果还是由老师跟随教学进度讲解20多个甚至更多的案例,学生还是一个被动学习的过程,这么多的案例听过就更没什么印象了。而如果由老师选择指定案例,由学生搜集资料做成PPT讲解,以及和其他同学讨论,所得到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在庞杂的案例中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什么样的案例合适,而老师的经验丰富,根据教学要求与课堂进度选取10个左右的经典案例,则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效果比较明显,具有如下优势:

(1)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的兴趣,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以综合应用,各抒己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挥,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2)可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知识、思想与才华的场所。在分析与讨论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自由辩论。对学生来说,这不仅锻炼了其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如何有效地组织、归纳自己的观点、论据和结论,做到言简意骇,这确实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锻炼。

(3)促进了教学互动,强化了教师与学生沟通,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案例分析与讨论将基本的理论与方法融会贯通到案例中去,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开阔了思路,提高了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常常也使教师在共同讨论中获益匪浅。

3 优化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的特色

虽然高校设置的会计学专业都有“审计学”课程,但是不同的学校,学生的水平不同,教学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要有自己的特色。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晓慧提出了“行动学习”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陈汉文教授借鉴哈佛的案例教学法,编写自己的案例库进行课堂教学,反响不错。这些学生能跟随老师的引导自主地学习案例、讨论问题。而在二本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相对那些一本大学的学生有明显的差距,所以要推行案例为导向的研讨式教学,老师扮演的角色要更重要些。大致框架如下:

首先组建学习小组,教师提前布置具体的案例和分析重点,提供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课后由小组制作PPT(规定不超过20页不少于5页);

接着组织该小组的学生进行课堂案例讲解、讨论(时间不超过20分钟、老师负责课堂的有序组织、调动学生激情、控制讨论方向等);

最后教师点评总结,注意在学生讲解案例过程中板书记录要点。

3.1 组建学习小组

研讨式教学一个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研讨”。小组合作与简单的分组具有本质的不同,每个人都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小组在构成上应力求使小组成员在学业成绩、性别、性格、爱好等方面有差异性,由学习委员在自由组合的基础上划分小组,一般以寝室为单位4~6人一组,更方便大家一起制作案例PPT和讨论。

本院的另一个教学特点是小班授课,避免专业课程合班,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所以每班人数不超过50人,分组不超过10组,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能保证每个学习小组每个学生有上台发言与讨论的机会。

3.2 设计合适的案例

以案例为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方法关键是案例设计是否合适,如果案例和讨论的问题设计不当,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案例要注意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以课堂教学任务为基础,保证有一定的难度、深度,既能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又能发展自主能力。由老师来设计案例并提前一周布置给学习小组比较合适。例如:

审计导论篇:指定案例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由学习小组选择之一,重点介绍其业务内容、特点等,可适当搜集本土事务所排名;

审计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篇:通过比较“洪良国际”与“绿大地”2个审计失败案例,比较其造假上市过程、处罚结果等,抛出启示与评价,设计课堂抢答与辩论环节,对审计人员是否遵循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进行判断、选择等;

内部审计篇:指定“通用电气”内部审计案例,具体了解世界500强的大企业的审计成功之道,讨论对中国企业的借鉴作用;

内部控制篇:“苹果”公司的内部控制案例已经成为教科书般的经典,而年轻的学生一代几乎都是“果粉”,选择这个案例再合适不过,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讨论气氛也异常热烈;再抛出一个国内的案例比较“老巨人”与“新巨人”本土气息更强些。为了让内部控制理论更贴近生活实践,还可以让学生际调查学校中加盟的中西快餐业,如果汁饮品店、咖啡吧、快餐等具体企业的内部控制,运用课本知识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并将此内容交被调查单位,由其评判学生建议的可行性;

业务循环篇:销售与收款循环章节,会计造假与审计失败的案例太多,可由学习小组自行选择1~2个标志性案例讲解;在生产与存货循环章节以农业养殖为代表的案例,通过比较“蓝田股份”和“2014獐子岛事件”了解此类上市公司存货审计特点;在筹资与投资循环章节,可选取国外“雷曼兄弟破产案”与国内的“外高桥民事赔偿案”共同凸显出会计师的审计责任;

终结审计篇:可以从“科龙电器”首份保留意见、“渝钛白”首份否定意见、“西安达尔曼”首只终止上市股票等案例中选择讨论;课后布置讨论议题:2015年5月“珠海博元投资”出具的“A股首份奇葩年报”等。

简而言之,审计老师不要一味地照搬案例教材,要搜集整理自己的案例库,紧跟经济时代的变化,形成自己的特色。

3.3 做好课堂点评与课后评价

案例讲述完后,先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或缺点,便于后面的学习小组进行改进;老师也要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和提出的新观点,这会激励他们在以后的案例讲解中更加努力地准备和更加积极地参与。接着进入“研讨”环节,由于教师已经在学习小组案例讲解过程中板书了要点,可以进一步分析案例,抛出重点和难点,引起学生的重视,指出讨论可以进一步挖掘的方向,促使他们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拓宽他们的思路,引导他们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关于“审计学”课程的考核,期末闭卷考试很有必要,促使学生重视这门课程,该识记的理论知识还是要掌握,只是不仅仅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适宜采用综合性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案例讲解与讨论等作为主要的平时成绩,加大比重占40%~60%,对其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创造能力等均给予评价,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3.4 结合习题的训练

通过案例的学习与讨论,对抽象的理论有了直观的了解后,老师需要进一步讲解知识点,但是未必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结合课堂内外的习题训练显得很有必要,所以,根据《审计学》教材,老师一定要编写配套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做题来加深印象,因为只有自己理解的知识才能掌握得更牢固。

总之,通过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依据人类认知规律,根据“审计学”课程特点,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在课堂推广以案例为导向的研讨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学专业学生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伟龙。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2(5):89-93.

[2] 周福源。审计学学科教育模式探索[J].财会月刊,2011(36):101-102.

研讨会方案范文 篇三

1980年8月,在国家档案局主办的《中国档案》杂志(原《档案工作》杂志)第四期上开始了档案定义的大讨论,到1982年8月第四期两年时间,共收到这方面的稿件百余篇,在十三期刊物上发表了长短文章29篇、辑录53条。讨论中,不仅研究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各个时期的规章制度、辞书、教科书、讲座、领导人讲话等有代表性的档案定义,同时也查考、借鉴了外国档案、法规、辞书、百科全书、档案学译著等有关档案定义。当年,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档案是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某些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并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件材料(包括技术图纸、影片、照片、录音带等)。”这次全国档案界的大讨论,就是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大多数人都认同了这个定义,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定义。这次大讨论,适应了“”后档案工作的恢复、整顿、总结、提高阶段的客观需要,也无疑是过去多年研究的继续,但是探讨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较之过去的讨论都前进了一步。在讨论中,一般都能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逻辑学原理研究问题,大家解放思想,开阔了视野,摆脱了习惯说法的束缚(如有人主张探讨档案定义,必须从时间、空间、整理程序和管理方式、制成材料和制成方式这四个圈子里跳出来),紧密结合当时我国档案工作的实际,并且联系古今中外关于档案的知识,把档案与文件、图书、资料、文物等相近事物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档案与它们之间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特别是从档案的来源、作用、形式、形成过程、制成材料(物质载体)和制成方式等各个方面,对档案的属性进行了比较集中和深入的讨论。大家认为,档案定义应该表现档案的主要特征。讨论中,一般都是运用逻辑学上属概念加种差的方法对档案下定义。有的学者还提出了档案定义四个要素:“档案的来源、档案形成的一般条件、档案的物质形态、档案的社会作用及其主要特点。”讨论中对档案的属概念有多种提法,如“文件”、“文书”、“材料”、“信息”、“原始载体”、“历史记录”、“实践活动写照”、“历史文化遗产”、“文件材料的组合体”等,多数人认为“文件材料”或“历史记录”较为可取;对“种差”的提法也有多种,如“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具有凭证和参考作用”、“有利用价值”、“立卷归档”、“整理保存”、“存放在一定地方”等。

这次讨论中,争论较多和讨论得比较深入的是档案定义应否以文件为属概念,定义中要不要纳入“具有查考利用价值并集中保存”的问题。大家提出有代表性的档案定义有三种:(1)档案是办理完毕、具有长远利用价值并经过立卷归档集中保存起来的文件材料。这种观点后来有人称之为“直观判定型定义”。(2)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这种观点,强调了档案的“历史记录”属性,后来有人称之为“抽象揭示型定义”。(3)档案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原始文字形声历史真迹材料。综观讨论中各种意见,《档案工作》编辑部文章归纳了大多数人的两点共识:(1)档案是人们实践活动中直接的、原始的记录,因而它具有历史的(不一定是符合真理的)真实性,是历史的真凭实据,有查考利用价值。这是它与一般图书、资料相区别的主要特征。(2)档案的前身――各种文件材料,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了处理各种事务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们用立卷归档等一定的方式,有意识地把它们保存起来,以备日后查考,就转化为档案。这是档案区别于一般文件材料和文物的重要特征。关于这次讨论的结果,已载入1983年的《中国百科年鉴》。

1982年以后,关于档案定义的讨论仍在进行。1982年12月,曾三同志在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又一次讲了“什么是档案”的问题,他说:“档案是机关工作的直接记录和历史反映,是机关的真实史料。”还说:“档案是机关工作的历史记录,这是一个概括的、简单的定义,是所有档案的共性。机关有各种各样的机关,工作有各种各样的工作,我们要具体分,那就有各种各样的档案。产生档案的方式、形成档案的过程和规律也是各种各样的,档案的制成材料、具体形式也是多样的。《辞海》上对档案一词的解释写了290个字,也不能把所有档案特性包括进去。其实它的基本内容就是上述几句话――档案是机关工作的历史记录。”1985年7月和8月,曾三同志分别在《当代中国的档案事业》第二次编写工作会议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卷》纂稿人大会上讲话,他说:“多年来,我们讲的一句话,说档案是各个机关或者某些个人在生产斗争、政治斗争和科学研究中的记录,这就是我们对档案的定义,这一点,不必加任何形容的词句,不要自找麻烦,一定要加上什么东西,比如说‘经过整理’这个词要不要加上,我们既然讲档案是一个机关的记录,我们就会要求他整理,要求他收集。”“档案有多种个性,不要企图用一个框框去说明各种不同的档案”。曾三同志对《档案工作》杂志上关于档案定义的讨论很关心,他的这些讲话实际上就是针对那次讨论而说的。这对档案定义的讨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1982年以后的十年间,关于档案定义的讨论中,反映各种新观点的文章也不时出现在各地档案刊物上。有人对这十年间的讨论情况作了综合分析,指出了讨论中出现的一些新观点。在《档案著录规则》(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1987年)、《档案工作基本术语》(1992年)、《档案学词典》(1994年)和权威性的教科书中,都提出了档案定义或有关档案概念的表述。《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卷》(1993年)关于档案的词目在当时也已经定稿。

1993年5月,《档案工作》杂志社为繁荣档案学术研究,在创刊40周年之际,邀请京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就档案定义问题(重点是档案定义中的种差)进行专题座谈、笔谈,并辑录发表了“档案定义十人谈”。这次十人谈广泛交换了意见,肯定了讨论档案定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出定义档案要有正确的方法,首先要选择正确的属概念,研究档案的种差就要探讨档案的本质,并且认为档案定义应该有一个权威的说法。这次十人谈,虽然没有做任何结论,但是将档案定义的研究更引申了一步。座谈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比较重要的观点,如定义档案应注意抽象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大于档案的概念(如文件、原始记录、文献等)都可以是档案的属概念;研究种差是定义档案的关键,种差是档案异于其他相关事物的本质区别;对档案的本质,提出了“记忆性”、“纪实性”和 “非现行性”三种不同的理解;认为当时权威的档案定义有《档案法》第二条对国家管理档案范围的规定、《档案著录规则》、《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和《档案学词典》中的相关规定;为了实际工作和学术研究的需要,对档案定义应该深入讨论,以求在一个时期内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免得档案理论界对不断讨论档案定义感到厌倦,也免得实际档案工作者感到困惑。有人提出,“可以给出一个非本质的档案定义,即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得出一个现阶段能够适用的、基本上揭示档案属性的语词档案定义,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档案界的档案自然语言的模糊性问题”。在座谈、笔谈中,有几位同志还提出了自己对档案的理解或给档案所下的定义:“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含义明确的‘原始记录’”;“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历史文献” ;“档案是人类社会最典型的记忆工具”;“档案是人们有意识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书面纪实性信息源”;“档案是人们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非现行作用的文件”。

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直到目前,研究档案定义的文章仍不时在档案刊物上发表,而且讨论还在深入。在20世纪80年代,关于档案定义的属概念的观点基本上是两种:“文件或文件材料”、“历史记录或原始记录”,当时也有争论。90年代后,档案理论界对档案定义研究开始进行反思,有人认为我国现有档案定义有“缺陷”,有人对各种档案定义感到“困惑”,也有人认为档案定义问题的研究“事实上已完全陷于困境”,“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档案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却一直在一个圈子里徘徊,相对于50年代来说,并没有出现实质性超越或进步”。还认为,档案定义中指出档案是“文、形、声历史真迹材料”,是“原始的历史记录”等说法,“仅能回答档案是什么,而无法满足 ‘什么是档案’的逻辑要求”。一些学者重新研究了档案定义的属概念和种差问题,有的分析了属概念的“文件说”、“记录说”、“材料说”、“载体说”、“信息说”、“文献说”或“文献信息说”等观点,认为“文献或文献信息作为档案的属概念更为科学合理”,“将档案的属概念定位在文献范畴,有利于档案学科的准确定位”。有人也提出了档案定义的逻辑表述:“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或得到,并经过鉴定、整理的文献记录”,并认为“用文献记录作为档案的属概念,既体现着档案所处的范畴以及与文件、图书、情报之间的关联,又概括出所有档案存在形式和来源;与‘历史记录’、‘文件材料’相比,‘文献记录’更客观、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出档案所产生的领域,也更容易为相关专业所理解”。有人则坚持《档案法》所称档案的含义包括了档案定义的基本要素,是“无可非议、不应求全责备的”。而有人则认为《档案法》所称档案的含义,“我们还应看做定义,它对档案‘定义过宽’”,只是“界定了档案的前身,因而出现了定义项对被定义项的偏离”。这种偏离的后果使得人们无法依据定义确定档案与非档案的界限。进而又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档案是拥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集合统一体,这个集合统一体的各分子――单件材料称之为‘档案件’”。“60年代,80年代国内有影响的权威定义,它们至少有两个逻辑错误,首先是定义循环,其次是混淆了档案与档案件的区别”。有的学者认为,“档案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理论的和实用的之分。我国现有档案定义,从范围上讲是狭义的定义,从功用上看属于实用定义”。“作为档案定义,应适用于不同时空的全部档案,具有最大的包容性。档案定义要注重实用性,但实用性不能替代科学性,离开科学性去谈实用性,是舍本逐末,会误入歧途”。

在90年代,关于档案定义的讨论,几乎对所有的定义和属概念、种差等都有不同意见的争论,其中分歧比较多的,一是文件应否成为档案属概念问题,这实际上是文件与档案的关系问题,另一个是原始记录或历史记录作属概念是否科学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在当时也是占主导地位的比较流行的观点。档案界的传统提法是:“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文件是档案的基础,档案是文件的精华,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有些学者认为,这种观点仍然是站得住脚的,是科学的。有人还提出,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三个条件,在电子时代依然适用。档案定义应以文件为属概念。持文件论定义的基本模式是“档案是……文件”,这些人认为,“以文件作档案定义的属概念,揭示了档案的内涵与外延、档案与文件的差异与联系,反映了档案的客观事实,并指导着档案工作的开展,体现了档案的起源及档案一词的由来,而且,被国际上有关档案组织、多数国家的档案机构与档案工作者认可和使用”。但是,对文件论质疑者认为,“用文件作档案的属概念难以成立。档案不是文件转化的,文件与档案两个概念,不是属种关系”。关于“原始记录性”作档案属概念的问题,也有争论,有人认为,“原始记录性是档案定义的核心内容,是档案区别于临近事物的独有特性,是首要的根本属性”。持文件论和文献论观点的人则对原始记录性提出质疑,认为这种观点不能将档案与文件、文物、图书相区别,违反了档案形成的规律和定义的基本规则。有人还认为,历史记录是一个不明确的概念,甚至不能被称做概念等。

关于档案与文件关系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直到本世纪初,已经成为档案定义讨论中的一个热点。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档案与文件的关系,是牵动整个档案学基础的重要问题,无论是研究档案的定义和档案的本质属性,还是研究档案的价值和档案的形成规律,都要涉及档案与文件关系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初,比较流行的权威性观点认为文件(或文件材料)是档案的属概念。当时,在国际档案界也是同样的观点。据我们掌握的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前苏联、罗马尼亚、南斯拉夫、芬兰、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尼、土耳其、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扎伊尔19个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档案法规和辞书、专著中,关于档案定义(或概念)基本上都是以文件(或文件材料、文件组合)为属概念的。198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档案术语词典》也是以“非现行文件”为属概念。因此,有的学者提出:研究文件与档案的关系,仅仅从一国的档案概念出发不行,而应该拓宽研究基础,放眼世界,把所有国家的档案概念和一切形式、种类的文件(包括电子文件)都包含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有学者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说“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是人们有意识保存下来的文件有机整体”,这种观点是人们都能接受的。但是,把文件(或文件材料)作为档案属概念的观点,如前所述从80年代初就有不同意见,与之相对立的观点主张是主张用历史记录、原始历史记录作档案的属概念。有学者分析了近百年来国内外档案界对文件与档案关系的论述,指出了主要的争论点:(1)文件与档案是否同一事物。有人认为二者是同一事物不同阶段,有人认为是同一事物同一概念。有人则认为二者是不同性质的事物,文件是档案的因素,档案是文件的组合。(2)文件是否可以作为档案的属概念。有人认为文件与档案是有上位与下位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有人认为文件不是档案的属概念,二者有部分重合关系(交叉关系),而且二者可以互相转化;有人则认为档案的概念要大于文件的概念。(3)归档是否文件与档案的分界线。有人认为归档是文件成为档案的转化条件,有人则持否定意见,认为文件转化为档案是由其内在质的变化――文件价值转变所决定的。为什么有这样的争论和分歧意见呢?有学者认为把“文件”作为属概念更为妥当些。但是在此前首先要把文件的概念统一起来。目前档案界的文件概念,实际上有狭义和广义两层次之分。用狭义的文件概念来作档案的属概念是行不通的。必须把文件予以广义的理解,才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基础。“档案定义是其种差决定的,而非其属概念决定的,档案界对档案定义的差异主要是对文件的不同理解所造成的”。后来,有学者作了“文件与档案关系研究分歧探源”,指出了产生严重分歧的三个根本原因:(1)研究者所用的概念不同。用狭义文件和广义档案两个不相对应的概念研究文件与档案的关系,必然会得出两个交叉关系的结论。(2)档案观不同,比如对“归档”在文件转化为档案过程殊作用的认识不同,对档案形成条件和规律的看法就不一样。(3)立足点不一致。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出现以后,人们的思想认识产生了分歧,不同意见发生争论就在所难免。

进入新世纪以来,有的学者发表了“百年档案定义论略”的文章,论述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百年间国内外档案定义的五种基本类型(法规型、辞书型、教材型、专著型、论文型),分析了世界档案学发展的三个时期(古典档案学、现代档案学、后现代档案学时期),档案定义的特点及其影响,概括出定义档案的基本规律。文章认为,认识并指出“档案是什么”和“什么是档案”,在客观上必然受到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包括世界特别是本国当时的思想、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条件和档案工作实践水平以及档案学理论水平)的制约,同时在主观方面必然受到档案学者自身条件(包括研究者的思维方式、知识素养、理论修养和专业水平、研究者的探索精神、研究能力、行为方式、深入实际积累经验以及观察、认识问题的角度、高度、广度、深度等)的制约。最后,文章作者认为,应该得到两点启示:(1)档案事物是随着社会各项工作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定义(理论)具有相对稳定和绝对变化的辩证关系,只有既符合当前实际又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档案定义,才是科学的、合理的。(2)档案学家研究档案定义,必须紧紧贴近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变革,深入档案工作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进取精神,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才能取得真正可贵的成果。

研讨会方案范文 篇四

找准工作切入点凸显地方特色

档案编研工作要充分发挥文化记忆功能,凸显地方特色,传承弘扬地域历史文化,就必须要把记忆、传承、弘扬本地区域历史文化作为档案编研工作的切入点,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推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文化精品。

深入研究“南下”,牢记山东“南下”干部历史功勋,弘扬“南下”精神,凸显了山东地方特色,无疑是山东省档案局馆作为档案工作服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切入点。

长征和南下,都是中共党史、军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发生的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罕见的干部队伍“大迁移”,是革命的“大熔炉”、“大学校”,南下是与长征并重的、凯歌高奏的壮丽史诗。

历史上的山东为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山东“南下”干部在南下大军中更是主力。山东干部的南下体现了山东地方党组织的奉献意识和全局观念,表达了齐鲁儿女志在四方的革命豪情,记载了山东人民在人民共和国创建过程中立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可以说,没有山东及周边地区数10万干部随军南下,就不可能有江南新区的建立和巩固,就难以取得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利。

然而遗憾的是,作为中共党史、军史,全国解放战争史以及以山东地方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这个专题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相应地,山东“南下”干部这个英雄群体很少为社会所知。

“干部南下”作为革命战争年代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已经成为过去,但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时代价值和革命精神却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山东省档案局馆认识到,对“南下”干部历史贡献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课题,是填补现代党史研究空白点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研究中央和地方关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南下”精神是推进现代化大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推进山东省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航标和驱动力量。如果把对“南下”课题研究作为档案工作服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切入点,就能将其转化为促进档案文化、兰台文化发展的自觉与自信,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独特功能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山东省档案局馆党组决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研究“南下”。

“编”与“征”相结合拓宽信息渠道

就山东省档案馆的馆藏资料来讲,不能显示“南下”那段峥嵘岁月的全貌,而且国内对“南下”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可利用的材料也很少,这就要求研究人员打破原有的相对封闭、保守的编纂模式,走以“编”促“征”,“征”“编”结合的新路子。

也就是在这一“征”程中,山东省档案局馆的编研人员经历了诸多波折,因为没有任何基础可以利用,不得不采访遍布大江南北十几个省市的数百位当事人,查阅了保存在中央、省、市等几十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和档案馆的数千卷原始档案,请教了有关省市党史研究部门的数十位专家,查阅了有关省市的图书馆的上千册图书资料。

也就是在这一“征”程中,山东省档案局馆的编研人员也收获了一路感动。南方各省广大“南下”干部对山东省档案局馆的这一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无私协助,他们把山东省档案局馆的采访和研究看成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对他们革命经历的认可和褒奖,把研究人员认作家乡父老’的代表,提供了历年来收集整理的文献资料,捐赠了精心保管多年的革命文物,倾诉了内心积压许久的真实感受,披露了一直不为外人所知的个人隐私,坦陈了只向组织部门汇报过的当年逃兵名单等类的历史真相。

同时,山东省档案局馆编研人员的感受中也包括了苦辣酸甜。有在浩瀚档案案卷中偶尔发现所需文档似沙里淘金的狂喜,有聆听老干部娓娓回忆的亲临其境的陶醉,有几经波折终与当事人取得联系的欣慰,也有几经辗转查到电话号码却得知当事人刚刚辞世的遗憾,更有为澄清历史事件真相而不得不采访卧病在床亲历者的内疚。

付出总会有收获。“编”与“征”相结合的新路子,拓宽了信息渠道,征集到了与“南下”相关的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图片、影像,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正是通过这些资料,编研人员理清了全国多个批次干部“南下”的历史脉络,填补了山东省乃至全国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

目前,《山东南下干部》(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文丛重点项目)、《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下》两本书已经出版。其中,《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下》配合山东省委宣传部筹拍的同题材《南下》电视连续剧,把山东“南下”干部的感人事迹和历史真相,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加以传播和宣传。

“编”与“研”相结合提升理论水平

随着征集到的档案文献资料越来越多,随着对“南下”认识的愈加深人,山东省档案局馆开始考虑利用档案部门占有大量史料的优势,变传统的重编轻研,转变为“编”与“研”相结合,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在党史、地方史的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

深入研究“南下”,就不能仅仅局限在史料的整理编撰上,更要回顾总结解放战争时期北方干部南下接收、管理、建设解放新区的历史,探讨如何将“南下”精神、“南下”历史经验与当前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这仅靠山东省档案局馆的一己之力,显得有些单薄,于是山东省档案局馆党组决定,召开南下干部历史贡献理论研讨会,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论文,提升“南下”研究的理论7J

2012年6月28—29日,由山东省档案局馆举办的南下干部历史贡献理论研讨会在济南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有关省市档案局馆、党史研究室、党校,有关“南下”团史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以及“南下”老干部60余人参加了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田纪云作为山东“南下”干部中最杰出优秀的代表,对研讨会予以高度评价,撰写了回忆文章《回忆渡江南下和进军大西南》,并专门为研讨会作了“南下精神永放光彩”的题词。中共山东省委常委、秘书长雷建国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研讨会认真回顾了“南下”干部接收、管理、建设解放新区的历史,总结了“南下”干部在解放新区建立、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文化等方面建立的不朽历史功勋,探讨了“南下”取得的历史经验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借鉴意义。与会者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研讨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论文近30篇,收到的论文将以南下干部历史贡献理论研讨会文集的形式予以集结出版。

研讨会方案范文 篇五

为进一步加强党组“三严三实”专题学习的研讨,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及有关部署,根据区委的部署,结合商务局工作实际,现就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学习研讨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学习研讨内容

学习内容:严以律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重点学习研讨如何严格遵守党章,落实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提出的“五个必须”要求,遵循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如何更好地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支委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务公开等相关基础内容落到实处。重点解决好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认真研读党章,学习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领导干部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等,从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令计划、苏荣违纪违法等典型案件中汲取教训。

专题研讨内容: 学习研讨要和加强党性锻炼的有关要求结合起来。要围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开展研讨,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查找问题和不足。专题二结束前, 党员做出“守纪律、讲规矩”廉政承诺。

二、学习研讨方式

根据学习内容及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理论辅导、发言研讨、调研和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

1、集中学习。

以中心组理论学习为主,可采取学习传达文件、辅导报告、专题讲座、讨论交流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集中学习,保证专题研讨前必须集中学习1次。

2、个人自学。处级干部要解决好工学矛盾,围绕学习的内容和要求开展相应自学活动,并结合工作实际,思考如何推进业务工作。

3、讨论发言。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专题研讨,在专题研讨会前,通过自学和集中学习,结合当前形势、上级政策和阶段性工作,立足本职工作和重点,撰写专题研讨发言材料。每名处级干部在座谈会上就专题进行发言,同时对其他同志的发言提出自己的建议。

三、学习研讨要求

1、保证时间。专题研讨时间,本着可串不可占的原则,严格按照拟定的时间参加学习研讨。

第一次专题研讨时间:2015年7月8日。以“严以律己”为主题,由朱君宝局长做中心发言,围绕“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展开研讨。随后由王金哲副局长做中心发言,以“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为题目展开研讨。由秘书科科长张鑫做补充发言。

第二次专题研讨时间:2015年7月15日。以“严以律己”为主题,张琳琳副局长以“其身正不令而行,身教重于言教”为题目做中心发言并展开研讨。随后吕放副局长以“严以律己,知行合一”为题目做中心发言并展开研讨。由经济协作科科长卢宏做补充发言。

2、保证质量。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深挖细研,提高专题研讨的质量。

3、务求实效。坚持以好的作风开展专题教育,自觉以好的作风参加专题教育,坚决防止和杜绝形式主义。

4、统筹兼顾。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与与完成本部门本单位重点工作任务兼顾起来,切实做到专题教育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两手抓、两不误。

大型研讨会会议方案 篇六

关键词:检察委员会 制度 职能优化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252-02

一、检察委员会制度现状及质评

(一)检察委员会制度的双重属性

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3条第2款的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设立检察委员会。检察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在检察长的主持下,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改进和加强检察委员会工作的通知》(高检发[1999]17 号),进一步明确“检察委员会是人民检察院在检察长主持下的议事决策机构”。也就是说,检察委员会是检察机关的一级决策机构。那么,检察委员会审议内容则决定着这一机构的属性。高检院2009年制定实施的《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第10条,明确了检察委员会包括个案研究与重大事项研究等十项审议议题的范围。根据以上法律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可知,检察委员会实际上是既具有部分司法职能也包含部分检察业务行政职能的“混合性”决策机构,而其属性上的双重性,势必决定了在制度的具体运行中不可避免的带有“行政化”色彩。

(二)检察委员会制度的行政化表现及弊端

1.检察委员会委员组成的行政化。检察委员会作为检察机关内部的最高业务决策机构,其组成人员应该服从和服务于议事、决策的功能。但从当前全国各级检察机关检委会委员的组成结构来看,组成人员的构成明显背离了这一要求。实践中,检委会委员身份与地位的行政待遇化已逐渐演变为常态:各级检察院的检察长和副检察长是当然的检察委员会委员,各主要业务部门的负责人与研究室主任一般也为检察委员会委员,从其他机关调入检察机关担任党组成员或政工部门负责人,虽不符合检察官任职条件的领导也被直接任命为检委会委员,还有一些退居二线的院领导、部门负责人,即使不再担任行政职务,也依然保留检委会委员的职务,甚至被改任为检委会专职委员,以保证其“行政待遇”或“政治荣誉”,真正不担任领导职务而具有检察委员会委员身份的资深检察官为数极少,检委会委员构成体现出严重的行政化色彩。而这正是检察委员会制度创建运行的几十年来,始终制约检察委员会委员整体素质提高的根本原因。由于检委会委员的身份与行政职务、职级密切挂钩,致使委员的任命实际上并没有太大遴选的余地,不具备“惟贤是用、择优选任”的基础。实践当中,能够走上行政领导岗位或取得较高职级的同志,一般都有着较长的工作年限,而囿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性断代问题,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还欠缺专业的法学教育,“科班出身”的比例更低,法律素养参差不齐。特别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这一问题暴露得更为明显。

2.议事决策程序的行政化。根据高检院制定下发的《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的规定,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决策程序的应然状态是“各位委员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最后根据多数人的意见综合衡量并做出决定”,但其实然状态是检察委员会的议事决策往往以检察长或行政级别高的领导的意见为主导,个别委员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往往基于政治压力或个人前途等考虑而不敢发表,或者表现为例行公事,人云亦云;察言观色,看人说话;明知不妥却违心表态等等,这使得检察委员会的议事决策过程打上了深深的行政化烙印,直接导致了程序的形式化与虚无化,影响了司法民主和科学决策目的的实现。

3.责任承担机制的弱化。责任承担机制的弱化是检察委员会行政化的又一个重要表象,由于委员绝大部分由行政领导组成,议事程序又存在形式化和走过场等诸多问题,同时,现有的规范对检察委员会讨论案件的范围规定得过于空泛,使得众多案件承办人为了规避案件风险,将大量非疑难、复杂案件也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如果从实务维度对检察委员会制度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如果不加限制地将案件,特别是涉及事实认定的案件,提交检察委员会决定,将大大抑制办案部门甚至检察官个人的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鼓励承办人推卸责任、转移风险,导致以职业利害的计算代替对司法公正的追求。这与倡导检察官独立的司法改革方向是背离的,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责任机制的弱化。

二、检察委员会职能优化构想

检察委员会制度已在中国司法实践中实行多年,具备了制度基础和运行环境。暴露出来的缺陷和不足只不过是中国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诸多体制、机制问题的一个侧面而已。所幸的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开始逐步正视这一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自觉地提出了改进、完善、优化的建议。最为激进的观点莫过于参考大陆法系检察制度的一般做法,取消中国的检察委员会制度。但考虑到中国的司法传统和制度惯性,一旦取消检察委员会制度而替代性制度设计又不周全的话,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因此,“取消”观点显然有失偏颇。那么,针对实践中暴露出的弊病,对现有制度进行合理化改造,在不损及中国检察制度基础和原则的前提下,对检察委员会的职能进行优化,当是稳妥可行的解决方案。

1.检察委员会委员组成的优化。《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第2条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由本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以及有关内设机构负责人组成,检察委员会委员应当具备检察官资格。有观点认为这样的规定不甚合理“,检委会成员不应该是一种政治待遇”,检委会应当由资深的检察官组成。但笔者认为,鉴于中国现行检察权运行体制兼具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特征,所谓的“重大案件”在承办部门已经经过了充分讨论,而现行体制下审批权又与行政级别挂钩,由不具有行政职务的“能手型”检察官组成检察委员会,与上述现行体制将可能产生巨大的矛盾冲突,势必难以施行。

为保证改革的实效性,同时兼顾检察委员会的两种属性,笔者提出以下设想:首先,吸收个别精通业务的“专家型”或“能手型”检察官进入检察委员会。鉴于法律法规对检察委员会委员已有明确限定,这样的改造所起的实效可能比较有限。其次,设立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或专设机构,由“专家型”、“能手型”检察官以及具有部分行政管理经验的检察官组成,借助这一机构发挥为检察委员会提供法律咨询、建议的作用:在检察委员会发挥其讨论决定重大案件的司法职能时,由办事机构针对提交检委会讨论的不诉、不捕等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系统的法律分析意见和参考意见供检察委员会决策参考;在检察委员会发挥讨论决定重大检察事项的行政职能时,由办事机构根据具体议案的性质,提前进行相关的调研,为检察委员会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2.检察委员会议事程序的优化。对于检察委员会运行机制的改革,既要考虑到检察权中蕴涵的行政性属性和检察一体化的要求,同时又要尽量减少或避免行政化趋势对检察职能的不当干扰和影响。就机制运行和保障程序的完善而言,首先,增加议事过程的透明度,改变目前相对封闭的检察委员会议事方式。有学者建议检察委员会工作应由对外限制的相对封闭状态,转变为多侧面的立体适度开放状态。针对不同的案件和疑难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要求或安排部分助检员以上职务的干警列席旁听检察委员会会议,这样既能监督检察委员会决策,又能起到“以会代培”的业务培训作用[2]。这种方案具备了较高的可行性,并且已经在甘肃省多个地方进行了实践,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其次,对于案件承办人、部门负责人的陈述和说理作出明确要求,务求全面反映案情,使检察委员会委员能够充分了解案件事实和证据材料,同时,分管检察长发表意见的时间应予后置,确保其他委员的意见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得到充分发表。最后,进一步健全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的会前分流审查职能。检察委员会的任务是讨论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而现行的规范对于什么样的案件和问题能够进入检察委员会规定得比较概括,实践中较难把握。而设置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的一个主旨即为对拟提交检察委员会审议议题进行会前的分流审查,对一般性案件或者一般事务性问题进行拦截,同时,注意划清检察委员会与党组会、检察长办公会职能之间的界限。对决定提交检察委员会的重大案件以及重大问题,检委会办事机构应提前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为检委会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针对实践中,基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在检察行政业务方面作用发挥不够的情况,办事机构还可主动关注各业务部门的情况,收集有关的检察行政业务提案。通过办事机构的设置和功能强化,实现检察委员会司法与行政双重属性的共存与兼容。

3.责任机制的强化。检察委员会的决策权在检察机关内部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先性,对于讨论的案件、事项均具有一定程度的终局意义(需上级检察院作出决定的除外)。为了贯彻权责相统一原则。应将检察委员会讨论案件的责任作为办案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明确承办人、部门领导、分管检察长、检察长这一基本责任链,落实个人责任制,一旦出现错案等问题,应当首先依循这一责任链追究各有关人员的责任,不能以“集体决策”为借口逃避个人责任;二是完善检察委员会记录,应当切实做到会议记录是对会议讨论过程的全面反映,防止出现只有最终结论而没有个人完整发言记录的情况,在发生决策失误时可以准确确定影响正确决策的检察委员会成员的个人责任。

三、结语

越明晰的规范越具有生命力,通过对检察委员会职能的属性分析和实践考察不难发现,检察委员会是中国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检察委员会职能的双重属性催生其运作的复杂性,唯有全面认识其属性,方能从规范以及实践两个层面对其加以改造完善,使其在中国检察事业中发挥越来越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学术研讨会 篇七

您好!

“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和风带来了夏日的问候,也送来了学术的佳音——我们将邀请您参加xxxx年xx月xx日-xx日在xx举办的“xx学术研讨会”,大会将有很多省内专家以及多学科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交流xx科专业和xx科专业xx诊治流程及研究进展,并对临床常见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

请您拨冗出席,相信您一定不虚此行!

会议日程:xxxx年xx月xx日 中午报到

xxxx年xx月xx日下午 会议

xxxx年xx月xx日 上午会议

xxxx年xx月xx日 下午撤离

研讨会方案范文 篇八

【关键词】案例教学;学生导向;能力;讨论

在新的经济环境和全球资本化的条件下,作为一个新世纪的优秀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全面的会计知识、立体的经济知识,而且需要内外协调的能力,以及不断创新的精神。从教学实践来看,无论是沟通能力、创新精神还是人际能力,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以会计的案例教学为突破口,通过对案例的多角度分析和解剖,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查阅资料、课堂发言等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具有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掌握和综合运用本学科专业知识解决实践中问题的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18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次将案例引入法学教育,之后又将之引入医学、公共管理等领域。在会计学专业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以美国哈佛、芝加哥大学为代表的许多著名高等学府率先推出,开始在管理会计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并在其他会计方面予以发展,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为培养会计人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案例教学一直是我国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教学的薄弱环节,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如何在会计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成为近年来会计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会计案例教学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会计案例教学已被视为一种能力培养手段引进到日常的会计教学中,担负着会计教育改革的重任。为此,许多学校专门开设如《会计案例研究》、《财务管理案例研究》、《审计案例研究》等课程进行案例教学。笔者曾多年担任会计课程的案例教学,深深感到若要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需要正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在会计案例教学活动组织、教学环节设计及教学方案有效实施的保障机制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

(一)案例选取较困难,缺乏理论与实际的有机契合。

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当前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适合的案例和案例的设计难度较大(杨有红等,2005)。一方面,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课本中的案例,而一般课本中的例题均是针对课本想说明或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业务进行举例说明,以加深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与会计实务的结合及知识的综合运用等方面尚有欠缺。另一方面,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选取了哈佛商学院会计案例教材。这些案例虽然在内容上较全面,与理论方法契合严密,形式规范,但其制度背景毕竟与我国有差异,不能满足我国案例教学的需要,不利于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无疑降低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二)教师能力、精力受限,使得案例教学力不从心。

会计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必须熟悉会计与理财实际活动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具备较强的对新知识、新教学技术的掌握能力。而从目前高校的教师结构来看,年轻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务经验,年长的教师虽经验丰富,但对于先进的教学手段掌握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按照目前高等院校的管理要求,专业课教师一方面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又有职称评审、科研等要求,有限的精力很难真正深入企业收集案例资料。

(三)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够,参与度较低。

案例教学的特色在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契合,课程效果的关键在于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分析、讨论,以及学生的自发性主动学习。而我国长期以来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讲授方法,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课本中的内容或教师的分析,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甚至存在结论惟一的思维定势,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四)传统的教学组织机制较死板,对案例教学重视不够。

我国目前的高校教学评估体系注重考核的是诸如试题类型、教师教案内容、学生作业等一系列极其微观的指标,并未真正重视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受到这些指标的限制教学活动几乎没有了创新发展空间,案例教学也就无法真正有效地开展。

二、会计案例教学活动的组织

会计案例教学既不同于会计模拟实验课程,也不同于会计专业教学中的一些分析案例,而是在学生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后,专门开设会计案例专题教学课程,对学生已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培训。因此,会计案例教学的组织模式要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原则,依据案例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特点进行安排。

第一,教学时间的安排。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结合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习惯,目前关于会计案例教学开设时间的最佳形式应该是:先在低年级进行专业理论学习,铺垫好专业理论基础后,再在高年级开设一门专门以案例为教学形式和内容的课程,以增强学生对会计专业理论的感受和应用能力。教学课时的设置应突破传统课时较死板的限制,结合具体案例专题的实际情况由教师灵活掌握,以体现案例分析的系统性及完整性。

第二,教学规模的设置。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财会专业在校生规模也逐渐增大。各高校由于受到教学资源(包括可用教室、可用教师等)限制,纷纷合班上课,人数甚至可达上百人,如此庞大的教学规模只适合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式。为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开展,应组织30人左右的小班进行教学,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案例的资料搜集、分析讨论过程中。

第三,师资队伍的组织。根据会计案例教学的特殊性,任课老师应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且了解国内外研究热点,有一定的实务经验,同时应能够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由于高校中的教师虽然综合素质较高,但实务经验相对缺乏,因此可以考虑结合教学案例的具体内容邀请相关实务界人士就相关案例主题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分析,更加有利于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第四,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案例选择方面,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出发,注意案例的趣味性。其次,一方面要继承会计学相关课程成熟的理论体系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跟踪学科前沿,高度关注会计理论、方法、实务的发展、改革动态,把最新的成果及时吸收到课程教学中来。会计案例教学应围绕会计准则制定出现的问题、会计实务中出现的问题、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审计上市公司发现的突出问题,挖掘和组织案例素材进行讨论分析,倡导参与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导向的会计案例教学思路设计

突破传统会计学课程主要由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会计案例教学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性教学方式。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是理论知识讲解完毕后举出案例,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案例内容。这种“理论案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讲解理论、分析问题的目的,但是容易导致老师在讲解相对单调、枯燥的理论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记忆不够深刻。笔者认为以学生为导向的案例教学应更注重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案例理论案例”的路径更为合理。具体可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确定研究主题。由教师结合会计理论专题就目前会计实务、资本市场中的热点问题确定研究主题。教师在设计主题时要注意其“挑战性”、“开放性”和“递进性”,真正起到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

第二环节,理论分析结合引导案例。由教师结合研究主题的相关理论选择简单的引导案例,并进一步根据引导案例讲解相关理论。引导型案例的选取要注意趣味性或深刻性以及其实质意义,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场景和事件,但应以创新、深刻的结论引起学生的兴趣,目的是为开展下一步案例教学奠定基础,并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相关的概念以及和具体实务的联系。

第三环节,案例准备阶段。这一环节是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案例教学由于有大量的讨论,往往课堂上的教学课时不够用,要求大量的准备工作要在课外完成。教师更要延伸到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指导,这样才能保证案例教学的充分实施。为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选择其感兴趣的研究主题,每个主题对应一个案例报告组和一个点评组。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相关的国际国内会计准则、法规等,并进一步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线索和部分资料,在教师指导下查阅收集与案例相关的背景材料,并进行实践调查等,为课堂报告做好充分准备。

第四环节,案例报告及讨论交流。此环节是案例学习的核心环节。首先由案例组同学指派代表就小组案例分析的结论进行详细报告,阐述观点、发表见解;其次由点评组的同学就案例报告的内容进行总结,指出其优点及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最后,其他同学就案例开展讨论、提出问题,相互辩论,形成热烈探讨问题的气氛。在此环节中学生为主导,教师只承担着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表达,对学生见解进行归纳的角色。

第五环节,研讨总结。在总结环节,教师应对学生的不同见解进行提炼,上升到一般假说或理论,并进行实证性的简要分析或指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案例中问题的解决过程,形成对研究主题比较深入的认识。

四、结语

开展会计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掌握案例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运作程序,运用所学的财务与会计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方法,通过对案例的阅读、问题的识别和分析、讨论,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锻炼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新经济环境下合格的会计人才,会计案例教学就必须突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首先,将讨论作为会计案例教学的核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哈佛工商学院曾经把案例教学定义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讨论是个人分析的口头表达,是交流观点、碰撞思想的平台。案例讨论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创造了机会,激发了其求知欲望,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分析事物,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去说服别人,这也是高级管理类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教师应通过对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使学生尽可能充分的参与到案例讨论过程中,以达到案例教学的最佳效果。

其次,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在会计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统的讲授者,而更类似于“主持人”或“组织者”。其主要任务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负责引导、记录、组织学生的讨论,也可以在课堂上参与讨论。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时,教师就要把学生的理论思维引导到实际中,通过模拟实际增强其感性认识。需要教师进行分析时,教师应对案例的内容进行全面剖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授课时教师应避免成为讨论的中心。在学生讨论时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包括错误的观点。同时,采用一些方法有效地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讨论,保证讨论范围不偏离主题,让针锋相对的观点能够表达出来。

另外,在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全面开设会计案例教学专题,还需要解决教学计划、考试权利和教学自由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以学生为导向的会计案例教学活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雷焕贵,段云青。中美案例教学的比较[J].教育探索,2010(6).

研讨会方案范文 篇九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

1 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是以“学习活动”的形式呈现,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人们在总结“发现式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为主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出现在学校教学领域引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它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为先进的模式。日本、新加坡等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教育改革方案中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凸现出来,先后在学校里开设类似我国“研究性”学习的课程。

代表当今计算机学术界和教学界世界水准的IEEE CS/ACM联合任务组于2000年3月6日发表的计算机学科示范教学计划CC2001报告草案(又称CC2001稻草人报告)及其计划在2001年10月完成的最终报告中,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分为14个方面,其中程序设计基础(PF)被作为CC2001教学计划中新增加的或是得到加强的6个领域中的1个。可见,即使是在现今高度发达的计算机专业中,程序设计技能依然极其重要。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以计算机语言为基础,运用程序设计逻辑及特定算法进行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现阶段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过于注重书本文字知识的学习;在教学方法上仍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等。研究性学习着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以“学会学习”为总目标,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者能力。程序设计类课程是目前中国计量学院全校性的公共平台课程,是在校所有学生的程序设计入门课程,涉及面大,影响范围广,具有程序设计教学的一般特点,而且实践性比较突出,因而较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程序设计教学强调学用结合,以学为手段,以用为目标。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知识的明确性、具体性、根据性、有效性、可信性有赖于对教学方法的有效利用。研究性学习强调为用而学,让学生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习,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和主动获取知识,重视实践,力求创新。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贴近生活和深入实际的机会,使学生在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习和研究中学会关注社会和人生,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由此可见,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更有实用价值。

2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研究内容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主要是面向全校计算机程序设计类公共课程,目前已经在中国计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组织开展,在2013级财管专业2个行政班2013―2014学年第2学期的校平台必修课VB程序设计课程中进行教学试点。

课题研究的途径是“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是以教师讲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班讨论和课堂交流为主的教学过程。以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为标准,是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课题组对该课程做了新的划分,即将课程内容分为4部分:精讲部分、略讲部分、自学部分以及研讨部分,并对讨论课的组织形式提出实施方案。课程计划从总课程学时中抽出12学时,对部分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学习,讨论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第3章多分支选择结构selectcase、if嵌套部分,循环结构for以及d0的适用范围;

(2)第4章对用户自定义函数与过程的功能;

(3)第5章将借助拨号盘实例设计引发控件数组的需求性讨论;

(4)第6章以弹力球案例为引子,引起对容器控件坐标的讨论学习;

(5)第8章对文件读语句和逐行读语句的适用范围进行讨论学习。

3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实践方案

3.1大班授课实施方案

1)教学对象。

一个专业,即2个行政班,约85人。

2)课堂时间。

从总课程学时中抽出12学时,对部分内容进行讨论学习,这些讨论内容分布在VB程序设计各章节的关键知识点中。

3)教学重点。

任课教师重点讲授有关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首先用1/3学时讲授VB语言的基本知识(如变量、表达式、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函数、数组等)和一些常用控件;然后用6个课时讲授软件设计方法的相关软件工程知识,再用4个课时对1个开发实例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利用语言开发应用程序上。

3.2 小班讨论实施方案

小班讨论课主要是促进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自学及研究能力。小班讨论采用学生设计和教师主持研讨的方式展开,由2位教师各带领1个小班分组讨论,教师提前1周布置讨论主题,学生以5人为1组选择讨论主题,每个学生查阅资料,完成分工讨论内容;小组学生集体讨论,各组分别负责一种实现算法,每组汇集和整理该专题的需求算法、程序框图、伪代码及其相关的改进算法并阐述专题的重点、难点和专题实验调试过程的思路;最后每个学生完成该主题各自应承担的任务,完成主题报告或PPT并在充分准备后上台讲解,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实验实现设计方案,同时还要进行设计说明、讲解和答辩。

4 结语

大型研讨会会议方案 篇十

我国自1978年恢复法学教育http://以来,经历了32年的发展历程,法学教育中的弊端日益凸显,法学教育改革呼声日渐高涨。我国的法学教育体系呈现多层面、多元化、多渠道的特点,但教育方法却过于单一。笔者在此对讨论式教学方法在法学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简略分析。

一、我国现阶段法学教学方法概述

学界观点认为我国的法学教育方法主要沿用了前苏联模式。从世界范围角度分析,法学教育的方法可分为大陆法教学与判例法教学两类。前者,在课堂授课中主要采用讲授方式讲解法学理论和法律原则,而后者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国法学教育根据教育体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三个阶段。进入研究生教育层次继续沿用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的传统法学教学方式无疑与各大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相违背,然而我国教育长期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沿袭老师讲授学生的参与少之又少,再加上其他因素如课上注意力不集中,课下懈怠,教学效果之不如意不言而喻。

二、研究生教学为什么要运用讨论式教学方法

(一)教育目标决定教育方法

教育目标决定教育方法,金·班瑞认为,法学教育体制或者法学教育的内容取决于法学教育的目标的确定……这个目标决定了法学教育的方式和法学教育的内容[1]。研究生层次教育培养的是学术型、应用型两种类型的专门人才。法学教学方式也应围绕这两种人才形式进行相应转变。

(二)讨论式教学方法的适用意义

讨论式教学法是和讲授式教学法相对应的概念。讨论式教学法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做法。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现教与学互动。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经过课前预习思考,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就某一问题发表见解,教师就讨论结果作一定总结,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探寻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2]。

法学硕士研究生与本阶段学生相比具有人数减少、知识储备相对丰富、思想逐渐成熟的特点。通过课堂讨论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锻炼口才,向实践应用型人才靠拢;在相互交流、相互辩驳中,启发更深层次思考,培养独立、灵活的法律思维。

三、讨论式法学教学方法的构建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基本框架

通过对讨论式教学方式含义的理解,可将讨论式教学方法分成两个部分,由教师、学生分别完成。

1、教师的工作任务

传统教学方法下,教师的工作为:收集资料--编写教案--课堂讲授。而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将打破这一过程,分为以下三部分:

(1)提出讨论方案。讨论方案选定时应注意在程度上难易适中、有的放矢、时间上新旧适宜。

(2)课堂引导。教学教师从独唱摇身一变成为指挥,一方面要带动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要控制讨论节奏。避免在一个字眼上争论不休和无谓的争吵,对问题核心部分进一步询问,引发同学们深入思索。对跑题部分及纠正,紧紧围绕主题讨论。

(3)课堂小结。每节课、每学期结束前教师留出适当时间结合学生们的讨论进行总结、补充或点评。

2、学生的学习工作

讨论式教学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改变了传统教育中的被动处境。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学生工作包括三部分:

(1)搜集资料。过程如下:查找相关文献--仔细阅读--深度思考--知识梳理--形成讨论材料--分享资料。资料的搜集、整理过程是帮助同学们真正吸收知识的渠道,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理论钻研能力。

(2)课堂讨论。讨论式教学方式中互动性最强的环节,运用不同的讨论方法分析,每一位同学均可发表一得之见。

(3)得出结论。讨论方式所的结论不要求统一,没有标准答案,结论不是必须。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内容选择

法学专业问题层出不穷、浩如烟海,讨论的内容也不拘一格。最为常用的包括:

1、法律、法规缺陷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法律条文中体现的漏洞、缺陷日益明显,有些法律条文从制定之日起便备受争议。为了防止有心之人踩法律红线,制造社会争端,寻找法律条文中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十分必要。

需要丰富的阅读量、扎实的理论功底、清晰的思路、发散思维。对该部门法原理进行深度把握,查找

转贴于 http://

法律位阶间的矛盾以及分析生活中的相关案例,通过比较进行分析。

2、法律疑难问题

运用不同分析方法对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如社会学分析法、经济学分析法等,如运用经济分析法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汉德公示作为解决案件的理论支撑。虽然在证明力上存在争议,但将其他科学运用于法学领域并http://作出充分论述学习方式十分新颖。

3、典型、复杂案例

案例教学最初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兰德尔教授的"判例教学法"。……由教师提出问题,指定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内容再推演出新的问题,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通过这样双向地提出问题与回答问题,促使学生对于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与推论[3]。

以往同学们学习案例,重结果、轻过程。不会分析案件,更得不到正确的结论。如民法课程使用的请求权分析方法(通过寻求请求权基础,将小前提归入大前提,从而确定请求权能否得到支持),此法分析案例,不会遗漏请求权、也不会遗漏该适用的法条。

(三)讨论式教学法的方法选择

1、小组方式

根据发言人的不同可分为:(1)集体讨论,学生与教师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2)主题发言,由教师指定发言人主题发言,其他同学提出疑问,发言人解答。通过质疑--解答再质疑--再解答模式,同学们更加深入的探析问题本质,增强随机应变能力。(3)无领导小组,步骤如下:均分小组--内部讨论--得出结论--代表发言。

2、辩论方式

此种讨论方法采用辩论赛的方式和流程,双方在势均力敌的基础上展开激烈的辩论。论据都足以支撑观点即可,没有正误之分,凭借个人的辩口利辞争取最后胜利。

理论层面,学生们组成正、反双方(每方3-5人)进行对抗,比如婚姻继承法课程中,围绕''婚检是否为结婚之必须''问题展开辩论。强制婚检一度实行又一度禁停,确属争议问题,通过激辩以透析理论本质。

模拟法庭方式,提高抗辩技能。由学生扮演争议双方的律师角色,在具体的案件和谈判中,为自己的客户争取最大的利益。……学生要把法学理论运用于案例,要去主动找证据,发现对自己有利的事实,有效地运用法律说服法官,说服对方[4]。或者将角色定位更加明确,由学生来扮演审判人员、书记员、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员,模拟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整个活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律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5]。所学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的,通过整个过程的再现,帮助同学们了解法庭中各个角色的作用、职责,熟悉民事诉讼程序过程。

研讨会方案 篇十一

对于许多半导体原厂来说,技术研讨会是其推广自身产品技术一个重要的市场手段,而对于授权分销商来说,举办技术研讨会似乎显得有些“不务正业”之嫌。其实并非如此,对于半导体原厂和分销商来说,举办技术研讨会有各自的优势,两者如果能够有效配合。甚至可以发挥出“1+1>2”的效果。

以安富利电子(Avnet)与赛灵思携手举办的X-Fest 2010系列研讨会为例,北京站会议实际到场工程师接近600人。据负责此项目的安富利亚太区技术经理曹键华介绍,X-lest全球课程相同,所有的三大类12门课程均为安富利量身定做。X-lest研讨会为与会的工程师提供实用的工具和知识,帮助他们在进行嵌入式处理、DSP、电源、存储接口以及模拟前端等领域的应用时,应对系统级设计方面的设计挑战。为期一天的研讨会为FPGA、DSP和嵌入式系统设计人员提供实用的技能培训,为与会者提供多种时长75分钟的培训课程,旨在针对FPGA电路和FPGA元件设计方案提供专门培训。

赛灵思公司一直是个非常注重技术和产品推广的企业,而安富利作为一个授权分销商举办的技术研讨会与传统原厂的研讨会之间有何区别?由于业务的特殊性,每个原厂只能集中在一两个优势领域,所以介绍技术和产品时只能集中在自己核心产品上,很少也缀难引入其他厂商的产品,而客户不可能只用一两家原厂的元器件就完成整个产品的核心完整设计,因此原厂的技术研讨会更适合推广和普及技术,以及为开发者提供开发指导思路。大的授权分销商产品线广泛。可以集众家之长,利用不同厂商的产品提供有针对性的高质量解决方案。而且原厂的技术研讨大部分基于基本器件本身,很少涉及周围电路的参考方案或者只能提供很简单的方案,不能实现客户的成熟快速移植;另一方面,原厂往往受企业合作所限,不能充分利用现有市场各种优秀的产品进行器件设计搭配,这点恰恰是安富利这样的授权分销商的强项。分销商更接近客户,更了解市场最需要的设计,结合不同产品的特点提供最合适的设计搭配,给客户全方位、多领域的产品完整应用方案,从而更能贴近客户的设计学习需求。因此,授权分销商的技术研讨会变得更为直接也更具实际应用价值,到场听众可以通过实际的解决方案展示直接了解核心器件的实际设计技巧和应用功能范围,并且可以直接将部分参考设计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安富利的x-fest作为分销商推广产品的成功模式已经举办十多届,面向全球电子工程师推广基于Xilinx FPGA产品的实用设计知识和最新参考解决方案,但与赛灵思公司举办的技术研讨会一个明显的不同在于其他厂商及产品的参与程度。英特尔、Maxim、Molex、国家半导体、Numonyx、恩智浦、Spansion、德州仪器以及泰科电子(Tyco Electronics)等多家厂商的产品同样出现在了研讨会现场,并且与赛灵思的FpGA共同配合组成完整的解决方案展示给到场观众,在北京会场,笔者不仅看到基于FPGA的通信解决方案等传统应用,还有FPGA配合Intel Atom处理器的相关应用以及最热门的3D视频处理技术等新潮的方案,而这些方案均为安富利自己开发,可以完整提供给客户。

在电子产业链变得越来越注重效率和服务的今天,推广产品将不仅仅只是原厂的责任。授权分销商也应该充分把握自身技术的优势,博采众家之长、通过提供完整的电子参考设计以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获得自身发展的更大空间,这也恰恰是本刊开设“技术分销”栏目的初衷。本期带给大家的两个技术方案都是由国内授权分销商开发,结合不同厂商产品的优势所设计的实用电子产品参考解决方案。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cehuashu/976265.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cehuashu/976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