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电子信息导论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论文优秀8篇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5000字

电子信息导论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论文优秀8篇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50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2 17:08:01 点击: 来源:yutu

如下是爱岗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的8篇电子信息导论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子信息论文 篇一

1.1有效地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性发展和建设

电子信息安全管理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进行开展的,因为电子信息安全管理能够提升各个生产经营组织个体的信任度,并及时的进行经济投资,促使电子信息安全管理被有效地落实和实践。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已经迈入了正轨,各个经济发展个体只有借助电子信息技术的安全管理原则,将自己公司或者组织内部的资料进行集中分配和处理,能够提高企业的日常工作效率,而且促使公司内部的资源和结构更加的具有优良性和全面性,所以在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下,才会多的更多的经济个体的信任,并且提升整个电子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开展意义。社会总体的经济进步和发展主要是依靠当前社会各个阶层的经济发展主体不断的进行生产革新以及管理创新,才推动了社会的总体经济进步。所以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开展实践和落实中,企业才会加大对于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认识,并不断的提升企业内部对于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电子信息安全管理才能稳定社会的经济全面的发展和建设,全面的保障各个企业的日常工作运行和发展。

1.2提升国民对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认识

社会大众对位网络资源服务的主要对象,对于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开展具有全面的推动作用。大众要增强对于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认识,才能真正的提升国民素质,对于网络中的不良现象也能有效地抵制。所以大众人民在日常运用网络电子信息资源的时候,要注重对于本身电脑的保护,进行查毒、杀毒措施的落实,将威胁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潜在隐患进行及时的排除,从而进一步将电子信息安全管理落实起来,进而提升过敏对于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认识,真正的保护好电子信息。

2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方法

2.1树立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思想意识

电子信息的安全管理不光是为了维护各个经济个体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电子信息技术已经被推广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高校、到政府再到企业、组织等各个阶层,已经得出电子信息的高效性和及时性。所以在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下要开展对于各个阶层和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就需要开展对于电子信息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实施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思想意识,才是制定各个相关的电子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和方法的基础,才能将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贯彻执行,并落实在日常的经济运行和生活工作当中。高校、政府、企业无疑是在网络不稳定情况下、或者受到信息安全威胁较大情况下,会受到较为严重的经济破坏和损失,所以从意识中树立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进而给信息安全管理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

2.2实施企业内部的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相互结合

企业的内部资料较为丰富,因此为了提升企业内部的档案管理有效性,要结合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开展建设电子档案。电子档案记录方式多样变化性大,并且具有非直读性的优点,电子档案对于元数据和背景信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也是实施企业内部的纸质档案管理的原因,因为纸质档案能够保存全部信息的保留痕迹,对电子档案的构建能够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数据支持。电子档案虽然减轻了档案之至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电子档案更加的容易受到网络不良情况的影响,导致数据库资源的流失,最终还是要靠纸质的档案进行对照和修复。电子档案增加的企业信息的风险性,必须要建立纸质的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对电子档案的有效性补充,全面的提升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在平时的企业或者党政内部机关的档案数据输入中要注意对档案管理的加密,防止黑客的入侵,导致企业或者机关的内部资源外泄,引起更多的不良现象产生。

2.3建立企业专门的电子信息安全管理部门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 篇二

《中国电力教育》:我们注意到在2013年教育部公布的《2013-2017年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中,成立了“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而在此之前电气工程学科是以“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的分委会存在的。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一调整的背景?

王泽忠: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教育部聘请并领导的专家组织,有着明确的工作任务,那就是:组织和开展本科教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就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等工作向教育部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制订专业规范或教学质量标准;承担有关本科教学评估以及本科专业设置的咨询工作;组织教师培训、学术研讨和信息交流等工作;承担教育部委托的其他任务。

在前两届的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与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电子电气基础课程等6个教学指导分委会设在“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下。2012年,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要求,教育部对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9年印发的专业设置规定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新目录的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至12个;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增至92个。其中“电气信息类”做了重新的划分,划分成了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4个一级学科。电气类下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除了一级学科划分的更细,原有的很多相近或相关专业也进行了合并或调整。如新分出的电气类下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由原先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气信息工程、电力工程与管理、电气技术教育、电机电器智能化”几个专业合并而来。新目录分为基本专业(352种)和特设专业(154种),并确定了6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顺应新目录的调整,在2013-2017年的新一届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设立了“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旨在进一步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们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咨询、评价和指导作用,促进电气类教育工作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电力教育》:新成立的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重点有哪些呢?

王泽忠:根据教育部的指示,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四个着力”,即着力推动教育理念转变,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着力研究制定国家标准,推动建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着力研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推动建设优秀师资队伍。那么,新一届的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将围绕这4个方面重点展开工作:

第一,将利用多种形式推动各高校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首先,强化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准;其次,强化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理论,把社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第三,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追求;第四,强化以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把学生评价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第二,将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认真听取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分步实施国标、行标、校标,初步形成适应大众化阶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第三,积极探索科学基础、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专业建设研究;完善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研究。

第四,推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过程中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为高质量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配合教育部门组织开展本学科专业任课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师德水平和教学能力;积极开展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专业类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中国电力教育》:刚才您谈到“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将是新一届教指委的一项重点工作。据了解,2013年教指委就已着手开始制定新的《电气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目前这个标准的编制情况如何?能否就标准中的一些核心内容做一介绍?

王泽忠:目前《电气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草稿)的编制工作刚刚完成,《标准》起草过程中参照并吸收了之前的专业规范、学科发展战略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全面细致地研究与完善。现在这一《标准》正在征求意见阶段,我们将广泛征求专家及社会各方的意见,并认真将各位专家反馈意见进行总结,进一步修改完善。2014年年底在上报教育部并经审定后,最终该标准将成为我国高校电气类设置本科专业、指导专业建设、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依据。本标准适用的专业范围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3个特设专业: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光源与照明、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在《标准》中提出电气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设备制造、厂网建设、系统调试、信息处理、系统运行、保护控制、状态监测、维护检修、环境保护、经济管理、市场交易等领域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除数学、自然科学和通识教育外,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和以电能产生、传输和利用为核心的相关专业知识;培养利用所学知识提炼科学和技术概念、解决工程问题和构建复杂工程系统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形成符合逻辑的思维方式和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毕业后,经过实践锻炼达到工程师的职业要求。

具体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求学生经过4年的本科学习,在业务方面:①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②具有从事电气工程专业所需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③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和电气类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电气类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④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⑤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⑥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⑦了解与电气类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⑧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⑨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⑩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此外,对学生思想政治、德育方面以及体育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对师资队伍提出的要求是:第一,数量和结构要求。电气类专业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人,且专业生师比一般应不高于18:1;年龄在55岁以下的教授及40岁以下的副教授分别占教授总数和副教授总数的比例原则上应超过50%,中青年教师为教师队伍的主体;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和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90%,中青年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比例不低于60%;学科带头人学术造诣较高、专业分布合理,学科队伍阵容整齐,学术梯队的年龄及知识结构合理,有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为专业发展所需的学科基础提供基本保障;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第二,背景和水平要求。专业背景――大部分专任教师在其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学历中至少有一个阶段是电气类专业学历,部分教师具有相关专业学习的经历;工程背景――专任教师应了解电气工程相关企业生产和技术发展现状,保证在教学以外有精力参加学术活动、工程实践,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主讲教师应具有工程背景,有企业工作经历或承担过多项工程项目的教师需占有相当比例。

此外,对实验室、实践基地等教学设施、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等信息资源及教学经费等教学条件做出了要求。为保障教学质量,还要求:专业应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特别是相关行业和企业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专业应将各个环节的内部和外部评价结果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中国电力教育》:在研究制定标准的过程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委员们对目前的人才培养标准有什么建议?

王泽忠:我们对电气类专业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在知识体系上,①通识类知识: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使学生在从事电气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②学科基础知识应包括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25%,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③专业知识应包括专业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0%,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学校根据自身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应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其次,专业类核心课程设置上。课程体系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构建。构建电气类专业课程体系时,可参考标准附件专业类知识体系的要求。特别是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必须达到对核心内容的基本涵盖。课程名称不必与知识领域完全对应,可以将知识领域进一步划分并进行组合形成课程。课程设置应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构建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理论课学分占80%,实践课学分占20%。在设置必修课保证核心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管理水平逐步加大选修课比例力度。

第三,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建议。电气类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领域对电气人才都有需求,各学校服务对象不尽相同,因此建议设置电气类专业时要在坚持专业核心知识的同时拓展专业课特别是专业方向课内容,使专业毕业生更好适应就业要求。

《中国电力教育》:新一届的教学指导委员会目前取得了哪些工作进展?下一步有怎样的工作计划?

王泽忠:首先,建立起完善的组织架构。为高效推进教指委的各项工作,圆满完成教育部“四个着力”的任务部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了发展战略研究、人才培养研究、评估认证、师资培养与学术活动4个工作小组及秘书组。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组主要进行专业发展战略、教育理念研究;人才培养研究工作组则是对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基地建设等进行研究;评估认证工作组主要职能是负责对专业规范、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工程教育认证进行指导;师资培养与学术活动工作组主要负责师资培养、学术年会、学科竞赛、创新活动、国际交流等。

第二,制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刚才已经对《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情况和一些具体内容进行了介绍。“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为保障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而制订的国家标准,是对客观条件(硬件)的最基本要求。制定标准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指委会还同时为工学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3年版)提供咨询。

第三,举办大学生创新竞赛。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竞赛为载体,推动大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将对深入开展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基础知识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等方面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2013年8月5日-9日,我们在南京工程学院举办了第七届大学生自动化大赛暨自动化系统创新设计竞赛。目前,我们已经启动“第八届三菱电机杯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大赛将于2014年8月1日-4日,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举办。

第四,举办专题教学改革研讨会。2013年6月14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生教学与教材编写研讨会,会上讨论了如何将近年来电力工业发展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融入教材;确定了第一批待开发的27种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生系列教材,并明确了教材编写牵头院校。今年的1月2日-4日,在哈尔滨召开了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交流研讨会。会议上对电气类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与评价体系;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理念、目标定位及计划模式、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模式;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制与平台建设,实践基地与工程能力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五,建设专业导论精品视频公开课。通过联合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几所高校,建成了专业导论精品视频公开课。

第六,建立教指委网站。希望能够通过此网络平台的搭建,加强学科间委员、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信息的共享,努力使研究的成果及时分享,及时获取相关反馈,使研究发挥积极作用。

在不久前江苏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副校长胡敏强教授在会上对下一阶段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计划进行了介绍。下一阶段,教指委的整体工作思路是贯彻教育部高教司“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①着力调整优化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结构。②扎实推进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③大力推进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卓越工程师计划):推进与科研院所协同育人;加强与行业部门合作育人;加强与企业合作育人。④加强电气类专业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参照工学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订电气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指导、咨询工作。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 篇三

关键词:创新能力 培养 课程改革 实践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志提出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延东同志在2014年高校咨询会上也提出:“要把立德树人、提高质量贯穿综合改革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切实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着重关注和实践的课题。我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结合2014版培养计划修订,做了部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尝试,现与大家交流学习。

一、主要改革内容及实施情况

(一)充分发挥培养计划在引领学生创新能力

在2014级电类学生培养计划修订中,对电类三个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课程调整、学时调整。充分发挥培养计划在引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1)2014级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情况

在学科基础课中:一是新增加了“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课程(32学时实验);二是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36+20)改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32学时理论)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32学时实验)两门课程;三是将“电路分析”课程(52+16)改为理论与实验分别独立的两门课程。

在专业核心课中:取消了“船舶通信与导航”课,改列为专业选修课。

在专业选修课中:取消了电子综合设计辅导(2学分、24+8学时、第5学期)课,新增加了“电子技术创新实验辅导”实验课程(1学分、32学时实验、第5学期)。

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是取消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学分、2周、第3学期)新增了针对性更强的两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1.5学分、1.5周、第4学期)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1学分、1周、第4学期)课;二是将“单片机课程设计”(1学分、1周、第5学期)改成(1.5学分、1.5周、第4学期);三是取消了“船舶电气设计与检验课程设计”(1学分、1周、第6学期),新增了“船舶机舱测控系统课程设计”(1.5学分、1.5周、第6学期)。

(2)201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情况

在学科基础课中:一是取消了“电气工程导论”课程;二是取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新增加了“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课程(32学时实验);三是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42+16)改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32学时理论)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32学时实验)两门课程;四是将“电路分析”课程(52+16)改为理论与实验独立的两门课程。

在专业核心课中:一是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调整到学科基础课;二是取消了“供配电系统”课程(2.5学分、36+4学时、第7学期),改增为“工厂供电”课程(3学分、40+8、第7学期);三是将“检测与转换技术”(2学分、26+6学时、第4学期)学分调整为(2.5学分、28+12学时、第4学期);四是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3.5学分、48+8学时、第5学期)学分调整为(4学分、52+12学时、第5学期)。

在专业方向课中:一是取消了“变压器应用技术”课程(2学分、28+4学时、第7学期);二是取消了“船舶动力装置与辅助机械”(2学分、28+4学时、第6学期)课;

在专业选修课中:一是取消了6门课程,分别是:信号与系统、文献检索、企业管理、电气工程专题讲座、集散控制系统、电子综合设计辅导;二是新增“电子技术创新实验辅导”(1学分、32学时实验、第5学期)、“新能源技术”(1学分、16学时、第5学期)两门课程;三是将“AUTOCAD”课程(2学分、16+16上机、第5学期)改为实验课程(1学分、32学上机、第5学期)。

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是取消了“专业综合课程设计”(2学分、2周、第7学期);二是新增了“测控技术课程设计”(1学分、1周、第5学期)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1学分、1周、第6学期)两门课程。

(3)2014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情况

在学科基础课中:一是取消“计算机辅助设计”(16+16)课,改成了“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课程(32学时实验);二是增加了由专业核心课调整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32学时理论)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32学时实验);三是将“电路分析”课程(52+16)改为理论(56)与实验(16) 两门独立的课程。

在专业核心课中:取消了“信息论与编码”(24+8)课程并调整“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40+16)到学科基础课。

在专业方向课中:一是在通信系统方向:将“程控交换”(32)课程换成为“移动通信”(22+10)课程;二是在嵌入系统方向:将“ARM处理器原理及应用”改为“嵌入式系统”(22+10),新增“ 计算机操作系统”(16+16(上机))及调整来“ 电子综合设计辅导”(16+16);而“DSP原理及应用”、 “多媒体技术”、“ 电子设计自动化”调整到专业选修课中;三是取消了电子系统设计方向。

在专业选修课中:一是取消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及应用”、“Linux软件设计”、“计算机接口与通信”、“自动控制原理”、“电视原理”8门课程;二是由专业方向课调整来“DSP原理及应用”、“多媒体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3门选修课;三是新增“专业导论”、“学科前沿信息”、“新能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双语] ”、“信息论与编码”、“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网络安全”7门课程。

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是取消了“电子设计方向专业课程设计”(2学分、2周、第7学期);二是新增了“工程训练C”(1周,1学分),调整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周,2学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周,2学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4周,2学分)。

(二)加强几门关键课程的课改示范工作,提升课程在电子能力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1)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的教改实施情况

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是训练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课程。学院2009年起将原来的“电装实习”改成(电子装配)“工程训练”和“电子综合设计辅导”(2学分、24+8学时、第5学期)两门课程,并结合课余电子制作训练作为补充。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每一年的设计制作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新增,加强设计内容的新型性和实用性,至今实验室已有50多个设计实训模数电路板。2014版培养计划中“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调整为实验课程“电子技术创新实验辅导”(实验30学时)。

电子装配工艺训练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要求较低,在原2010版教学计划中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进行,重点是训练学生的电子电路焊接技术,为以后的电子装配打下基础。教学时数为一周,时间上分散进行,历时半个学期。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是学生进行电子设计的入门课,除公选课、选修课形式外,兴趣小组形式的学习培养也是一个最有成效的环节,使得对电子设计有基础、有兴趣的同学得到充分发挥与提升能力。对电子制作训练做到有计划性,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电子制作基本能力训练。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以兴趣小组形式进行。内容主要为:焊接技术训练、认识基本元器件(学会万用表的使用)、识图、音频放大电路制作。

第二阶段:电子制作入门训练。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以公选课的形式进行。主要学习绘图、制作与测量(学习Protel(Altium Designer)软件的使用,学会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利用波形图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分析能力训练),内容有:简单电源电路、电动机驱动电路、光控灯开关电路、温控加热器电路等。

第三阶段:电子设计基础训练。主要是结合理论知识设计电路,安排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内容有:音响电路(含音调电路、功率放大器电路)、隔离放大器电路、充电器电路等。

第四阶段:电子设计综合能力提高训练。主要为综合设计中、大规模电路,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五学期,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内容有:抢答器电路、开关电源电路、数控电源电路、无线通信电路、锁相环振荡电路、转速检测电路、充电器电路。

(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改情况

单片机作为电子自动化控制的主要手段,其作用越来越重要。我院该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课程组老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编写了新的教学文件,每年修改电子教案、课件,出版新的教材与实验指导书,不断完善学习资源,实施电子考试等等,为学生的自动化电子设计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2014版教学计划中理论学时改为32,实验改为独立设课,学时为32,课程设计为1.5周。单片机实验电路板全部为校内老师设计制作,实验室至今有单片机综合应用设计电路板30多件。

(3)新增电子技术实践公选课

针对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发现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脱离现象比较严重的问题,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学院在二年级学生中设立“电子技术实践”公选课程,从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知识的初始阶段就引导学生向技术应用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凝练为理论知识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电子技术实践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课程的专业界限、学科界限,使得知识、技术、信息等多方面融会贯通,在还不能完全打破现有教学模式的情况下,以教学实验班的形式增加一个补充教学环节,以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制作为立足点,从应用目标出发搜索知识点,解决技术问题,培养思维方式。电子技术实践公选课作为教学模式创新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改变学生被教师控制之下被动地学习的局面,改变单纯死记硬背完成学业的局面,转而让学生养成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思考、查找知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在教学环节上将实验教学、理论教学、课程设计三点连成一线。在教学效果上力求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以适应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适应技能考证的要求,适应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编写、修订教材、教案,建立完善教师与学生教学学习资源

编写出版《电子综合设计常用模块与实例指导》、《单片机设计实例集》等实践指导教材;为学生开展考证培训修订《电子工程师考证培训讲义》等;编写新的教学文件及电子教案、课件等,建立完善教师与学生教学学习资源。

一是修订出版了《单片机实验与课程设计指导(Proteus仿真版)》、《电子设计常用模块与实例》、《单片机设计实例选集(一)》、《51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实践指导性强的教材;二是在原网络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单片机慕课网站的建设,新编了150题左右的作业练习题库;三是修改2014级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及课件;四是设计开发2014级用的新实验电路板并用于每年的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训练。

(四)加强实践能力培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加强实践能力培训,提高学科竞赛的获奖数量、提高学生、专利证书数量、提高学生电子工程师/板级工程师/电工等从职证书数量。

(1)加强了学科竞赛的辅导力度。一是组织学生电子协会,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活动,以加强低年级同学的基础技能训练;二是与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相结合,利用各种提高学生能力的资源,充实学生的实践活动;三是培养充实指导教师力量,2014年学院的指导教师队伍扩大至9人,落实了组队学生与指导教师的互选环节,密切指导教师与参赛学生的联系,特别是在暑期中通过明确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增加指导教师的投入精力;四是针对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发现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脱离现象比较严重的问题,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在二年级学生中设立电子技术实践公选课程,在教学效果上力求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以适应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

(2)重视指导学生、申报专利工作,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通过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电子竞赛、省创新研究项目等实践,指导学生以论文或专利的形式固化研究成果,近年来学生发表的电子设计类论文、实用专利、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电子电气类)项目、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增加明显。

(3)加强校内电子工程师等考证培训工作。学院培训中心通过了市职业技能鉴定条件验收,成立了市“职业技能鉴定所”和电工方面考证员,可进行中、高级电工,中、高级维修电工,初级电子设计工程师、板级设计工程师、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师7种电子电气类证书的证书认定,为学生培训考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加强了毕业设计真题实做的要求。学院将毕业设计任务早计划、早布置,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真题实做时间,现一般是在第7学期初就布置任务,毕业论文答辩分二次进行,在较长的时间内可给学生留出较多时间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毕业设计真题实做的比例在90%以上。

(五)落实考证考级替代学分考试的制度

落实考证考级替代学分考试的制度,将提高从职能力的技能考证、考级、竞赛奖等纳入到教学学分中。

学院出台了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替代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规定了5类学生学业成果(考证、考级、论文、专利、竞赛奖)或经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小组认定可以代替毕业设计(论文)的其他成果可替代毕业设计(论文)学分。

二、实践成果

两年间,学生在电子工程师、电工考证、学科竞赛获奖方面成绩提高明显,取得电子工程师证书30 人;电工证书192人;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省一等奖学生为9人,二等奖学生为18人,三等奖学生为21人;在全国(省)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及智能机器人大赛中获一等奖6人,特等奖2人,二等奖9人,三等奖24人。两年间,学生发表电子设计类论文10篇,取得电子设计类实用专利35项。

三、不足分析

一是教学计划改革后课时量压缩造成教师“抢课”现象,并由课程门数增多及投入精力不足造成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下降;二是团队精神在学院教改项目中体现不够,大多数教师还是安于老的教学方式,教改积极性不高,大范围的教改项目推进困难。

提高教学质量不仅需要领导重视,更需要教师的人人参与。教学改革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更应建立在教师行动上。高校要把提高教师的影响力与学生的竞争力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创新创业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树森,李维。 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电子教育,2004,03:44-46.

[2] 张军国,刘西瑞,张健,燕飞,阚江明。 以电子设计大赛为契机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 中国林业教育,2009,S1:93-95.

[3] 赵明富,罗彬彬,胡新宇,全晓丽,曹阳,胡顺仁,黄丽雯,叶斌强。 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S2:25-31.

电子信息论文 篇四

长期以来由于实验经费的限制,造成实验设备陈旧老化,且由于高校的大规模扩招造成设备数量也明显不足,大大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同时,实验室的硬件设备缺乏合理的配置,实验室的整体布局是按照开设课程来设置的,但是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而言,许多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是相通的,单独设置实验室不但造成设备和人员的重复设置,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且还造成使用者和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实验教学方法落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是形式单一而枯燥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仅仅按照实验指导书上规定的方法和步骤,简单的重复实验过程。这与实验教学中需要手把手讲解、指导的实际需求是有一定差距的。

这个矛盾单靠写在黑板上的实验指导往往是不能解决的,这样的实验收效甚微,甚至个别学生连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基本仪器都不会使用。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校教育倾向于理论素质的培养,而对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反映到教学层面上,体现在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理论教学,仅仅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内容。再加上大部分的实验教学硬件条件不足,常常出现多个学生共用一台试验设备的局面,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这些情况常常会造成学生不重视实验课。而且传统实验教学内容老化,缺乏创新精神,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束缚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和实验教学观念,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完善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过程。我们应注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2.1改变理念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理论、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方法和手段,淡化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界限,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教学资源,把实验教学从封闭的教学过程转向开放的教学过程。同时教育要与科技发展保持同步,在教学中力求做到教学相长,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突出对学生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实验硬件条件不足的情况,加大实验设备的投资,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建立新的实验体系,转变培养方式,输送一部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锻炼,从而让他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在财力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结合本专业的特色,自行开发研制部分实验装置,及时地开发出综合性实验,从而能够不断地提高电子信息类实验教学的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改进实验装备的同时,需要不断地改进实验内容。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的编写和修订。使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既能够获取有效的知识,又能够培养和提高认知能力、自主性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注意充实新理论、新技术,反映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融入最新科研成果,使教学内容得到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各门实验教学课程有机地结合,合理精减基础验证性实验内容,逐步增加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比例,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 篇五

关键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专业概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简介:张露露(1975-),女,湖南邵阳人,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副教授;杨学林(1973-),男,湖北均县人,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教授。(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2013007)、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201205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067-02

随着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趋严峻,新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攀升,新能源行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支撑国家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教育部2010年新增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三峡大学是第二批获准设立该专业的高校之一。考虑到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近三年新增的专业,大多数学生是在全球新能源热的大环境下选择了该专业,对该专业缺乏了解,专业学习方向不明确,三峡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自创办以来就为大一新生开设了专业概论课。

目前,开设专业概论课的高校和专业逐年增加,但相比于专业课,专业概论课由于开设历史较短,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课程开设的教育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手段和方式、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大纲以及教材编写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尚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1]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教学情况,对我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概论课开设的目的和意义及其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专业概论课开设的目的和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罗福午教授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建筑结构工程专业概论”[2]以来,专业概论课的价值与必要性已日益为国内大多院校所认可。专业概论课的开设,不仅有利于学生明确作为该专业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动力,并引导学生制订理性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大学生涯规划,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1,3]

笔者根据自己十几年的高校专业课从教经验,发现未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专业概论课的学生在大三接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前,学习都会感到很茫然,对自己的专业方向以及今后就业或继续深造的方向不明确,不能真正做到自觉、自主学习。由于方向迷茫,有些学生甚至选择了盲目转专业。虽然我校各专业在每年的新生见面会上会对专业做一些简单介绍,但由于时间有限,新生通过这种方式对所学专业获得的了解甚少。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概论课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启蒙教育”,[4]它的开设,不但有助于学生在大一阶段就能对本专业知识有一个初步的相对全面的了解,明确专业学习方向,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感情,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鉴于此,我校新能源与器件专业自创办以来就为大一新生开设了专业概论课。

二、专业概论课教学实践

专业概论课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任务是对专业做概括性介绍,如对专业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专业背景、特点、发展概况等做精简扼要的介绍,帮助该专业学生形成对专业的初步了解和认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随着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启动,增设专业概论课已成为一项极具创新性的改革措施。专业概论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逐渐被各院校所认同,但由于其学分少,课时少,该课程又往往容易被忽视。从目前各高校开设专业概论课的实际效果看,专业概论课的开设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和被动性。如何提高专业概论课或的教学效果,是目前该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下面,笔者将主要从我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概论课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1.重视师资安排,确保教学质量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概论课是我校为该专业大一新生开设的第一门与本专业相关的必修课程,课程设置1学分,16学时。从某种程度上讲,专业概论课教师的正确引导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为确保教学质量,我校在为该专业的第一届大一新生开设专业概论课时,就十分重视师资安排。为此进行了改革尝试,打破了一门课程由一位教师讲授的传统师资安排模式,安排了四位教师讲授该课程。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并对专业产生兴趣,我校选择了对学科建设和发展以及专业方向把握能力较强的专业负责人和材料学科带头人作为主讲教师,另外还选择了两位有着较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担任任课教师。但由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广,且知识更新快,需要紧跟学科前沿,因此,今年我校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概论课的师资队伍进行了更为大胆的尝试,教师队伍由四人增加为8人,每位教师讲授2学时。该课程现有师资队伍除保留专业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等原有师资外,还增加了4位近两年引进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方向的博士。其中,资深学科带头人主要负责对材料学科做概括性介绍,以帮助大一新生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形成初步了解和认识;专业负责人则带领其他六位教师一起,结合各自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方向的最新动态进行讲授,让学生对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等情况有所了解。通过八位教师的授课,既避免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专业概论课程教学是对新生进行的专业“启蒙”教育,其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关注学科前沿、课时少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具有系统性、概括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又要强调学习方法、科研方法的引导,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因而,该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本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概论课相配套的教材,其教学内容只能完全由任课教师来把握。若专业知识讲深了,学生很难听懂,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造成学生对专业的恐惧;但若对专业知识泛泛而谈,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又过于抽象,印象不深,专业“启蒙”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成为任课教师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除讲授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外,还可以选择那些能有助于学生了解该专业的研究意义、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的内容来作为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我校8位任课教师除学科带头人负责基础性知识讲授外,其余7位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利用已有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和教学、科研条件,选择了各自研究的课题作为授课内容,主要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储氢材料、半导体材料等。笔者精选了自己目前正在从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方面的部分科研课题和博士论文部分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既使学生对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材料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增加了学生对该专业方向理论知识和发展趋势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

针对专业概论课的必修课性质及其教学内容丰富、课时少的特点,我校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运用案例教学、任务趋动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笔者一方面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结合教学内容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相应课件,以帮助学生获得对新能源材料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讲授实际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笔者在介绍锂离子电池相关知识时,通过向学生例举市场上各种化学电源的优缺点,让学生从对比中认识到发展高性能低成本锂离子电池的重要性;通过向学生例举一些电动车、笔记本、手机、相机等因锂离子电)○(池导致的安全事故,让学生理解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借助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和应用的现实意义和市场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科研兴趣。

由于本专业概论课的课时非常有限,要让从未接触过任何专业课学习的大一新生在短短的16学时里实现对本专业的全面认识,是不太现实的。因此,笔者认为在专业概论课程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至关重要。“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和现代电子信息手段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信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4.突破必修课传统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考核环节作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专业必修课的考核一般采用闭卷考试方式。由于专业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再加之该课程是针对从未接触过任何专业课学习的大一新生,若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学生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多,复习吃力,容易让学生造成思想负担。而这种思想负担又容易给学生的后续专业课学习带来压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我校改变传统闭卷考试方式,采用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主讲教师在第一堂课就明确告诉学生,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完成一篇课程论文,即针对任一教师讲授的内容,结合实例谈自己对本专业的认识和体会。这种考核方式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放下思想包袱,明确学习目的,从而轻松自觉地投入到该课程的学习中。从该课程的考核结果来看,这种课程论文考核方式通过任务趋动的形式,将考核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从课堂上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也很好地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专业概论课对大一新生形成对本专业的初步认识、培养专业感情、激发专业兴趣、明确专业方向、掌握专业学习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概论课作为新增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关注学科前沿,课时少,如何进一步加强该专业概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仍需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杨晓东,崔亚新,刘贵富。试论高等学校专业导论课的开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147-149.

[2]罗福午。提高对于专业概论课的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1992,

(2):82-85.

[3]鄢泰宁。为新生开设专业概论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J].中国地质教育,2008,(2):76-77.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 篇六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互联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132-02

一、导言

通过推进专业合作与加强学术交流的方式来加快我国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成为了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共识。英语作为出国留学、国际学术会议、跨国行业合作、互联网交互等学习交流活动中的核心语言,其在开拓专业视野、增强交流能力、创新技术理念、传播研究成果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电子类专业英语从语言表现来讲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独立性。为此,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课程目的是为了实现新型技术人才需要的电子信息专业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英语理解以及思考和表达能力[1]。课程主体内容包括介绍电子信息专业相关英语术语及表述,科技英语文体的正式表达,专业英文文献阅读和翻译,培养学生将自身专业观点或研究成果用外文形式准确表达,能够与国际同行流利无障碍地进行专业相关交流。

二、课程模式

经过多年的课程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电信基础导论为载体,通过双语讲授达到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这种模式重在建立良好的电信英语词汇与应用基础,以及培养通过英语思考专业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模式主要讲授科技英语语法现象和文体结构,同时结合电信专业文献开展文献检索、阅读、翻译和写作。这种模式重在培养学生通过英文文献获取和表达信息的能力,满足后续的毕业设计和高等级科研需要[2]。

三、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展,一些专业英语传统教学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因此,迫切需要对这门课程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促进教学理念、内容、模式上的新陈代谢,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一)课程定位不够清晰

专业英语是一门典型的“混血”课程。普通英语+电子信息+文献读写的结构使得多个知识领域在此交叉。专业英语课时少,一般为32课时制。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平衡好这些组成的占比,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既能让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词汇基础,又能赋予实践应用的能力和方法,同时形成完善的课程教学理论,一直是一个难点。

(二)学生基础欠缺和学习兴趣不够

专业英语归根结底是一门通过英语表述专业知识的课程,因此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较高要求。这给部分英语基础不佳的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学习障碍。此外,专业英语在课程排序中较为靠后,一般设置在大三年级下学期,与大学英语结课时间存在半年的间隔,因此需要学生做好英语的温习工作[3]。

(三)师资建设尚有不足

与许多专业课不同,专业英语的教学困难不仅存在于学生一方,也存在于教师之中。专业英语教学任务基本上由电子信息专业授课教师承担,这些教师的主业是本专业的学术科研,绝大部分教师脱离日常英语的使用环境。科技文章的行文、科技文献的常用风格、构词法则、常用句型、科技语与普通英语的对比差异等都给教师的教W活动带来了挑战,专业阅读课教师囿于缺乏专业外语教师所具备的语言教学功底和能力,授课效果时常不尽如人意。

(四)教学方法的不足

受限于专业英语的教学思路,课堂上普遍存在词汇+语法+文章翻译的模式,讲课主要以教师为核心部署讲授任务,风格多为“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同时在记忆环节,教师忽略了思考和实践过程[4]。部分资料内容陈旧,风格老套,时代感不强,这些都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不利于对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对策与办法

(一)明确课程意义,调动学习主动性

要主动引导听课受众认识该课程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首堂课,教师要开宗明义,讲清楚这门课的意义所在、价值所在。介绍要围绕学生关心的和需要的方面进行。在当前条件下,充分地获取和阅读国外相关方向文献专利等学术资料是确保研究站在一个高起点的必要条件。同时毕业设计中的英文摘要和专业论文翻译是必选题目,与学生能否顺利通过答辩密切相关。对于考研的学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需要通过阅读和掌握大量国外知名大学、企业及研究机构的文献来拓展自身的学术视野,从而创新思路,破解难题。准备就业的学生,良好的专业英语是提高自己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砝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实用性角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必须遵循以学生为核心,以基础为前提,以能力为目标的原则,切实提高课程的系统性、时效性和实用性。

(二)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应用能力培养

词汇永远是外国语学习不能回避的第一道坎。电子信息专业英语的词汇具有词汇总量大、构词复杂、派生复合词多、生活用词转意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贴合专业特点,遵循电子信息技术各部分逻辑关联为脉络,以构词规律法则为主线,通过对常见词根、前缀后缀的学习掌握,主动使用联想记忆、形象记忆、扩展记忆等方法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所学的词汇。翻译和阅读是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掌握外文专业信息的核心。专业英语的翻译选材应摘取原版教材的内容,特别应该注意摘取原文应以一个专业对象或事件的完整讲解说明为单位,确保学生在完整的英语语义环境下获得专业问题的表述思路和结构方式。电子信息英语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逻辑性,长句从句使用较多。对此,教师应该启发、引导学生对长句进行分析处理,原则是先理出句子的层次,找出句子的谓语动词及独立修饰结构,再划出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通过将长句分为几个较短的简单句,来加强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在翻译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双向思维,既了解科技文章常见术语和结构对应的中文含义,同时还要及时归纳记忆这些知识点,为文献写作作好语言储备,真正实现文本材料价值的最大化挖掘利用。阅读环节应侧重实践应用,阅读材料应选取由路透文森、Elsevier等权威学术搜索引擎收录的论文,原版教材片段以及进口仪器设备的英文说明书等原汁原味的外文资料来源。阅读中要侧重对学生文章结构、行文标准和写作规范的意识培养。

(三)高度重视互联网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课堂面貌和传统教学理论与观念。虚拟世界能够提供新颖的教学功能,加强教学双方的信息沟通能力,拉近心理距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拓展了课堂形态。互联网对文字、图像、视频等信息资源的强大集聚汇总作用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资料平台。专业英语教学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从网络世界中获取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强大的信息汇总能力,将相关电子课件、课堂录像、专业英语语料素材、教学难点讨论、国外高水平公开课、相关视频和述评等多方面内容挂在专业英语虚拟课题上,提供理论前沿及专业英语知识,给学有余力或者感兴趣的学生实现自主式学习提供一个载体。这种交流和沟通,延伸了课堂教学,弥补了传统课堂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形成“网络即课堂”的教学观念。

教师依据讲授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等要素,利用网络教学提供的“交互式”教学功能,在课后与学生展开深度讨论。这种讨论可能是即兴的、头脑风暴式的,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灵感,调动其参与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深度。同时,一些优秀的成果和发现还可以作为经验保留传承下来。例如,教师针对电子信息新动态、新理念、新技术,结合基本原理,抛出相应的讨论问题,学生可以利用微信等方式展开讨论。因为讨论内容是开放的,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学术研讨氛围和习惯。这样一种气氛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而且对塑造学生虚怀若谷、谦虚严谨的学术素养也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裴素萍,王东云。“电气信息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2):195-198.

[2]丁园,刘小燕。任务式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中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1):126-127.

[3]李彩虹,刘进荣,刘俞辰,何伟艳。关于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37):203-204.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 篇七

关键词:大类模式;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李锋(1970-),男,陕西商洛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田雨波(1971-),男,满族,辽宁铁岭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江苏 镇江 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99-02

作为社会信息化的支撑和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21世纪,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方位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相应地,电子信息相关学科知识领域更新与增长越来越快,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越来越紧密。伴随着学科发展方向不断分化、细化的同时,电子信息各学科、专业或方向之间的交叉基础知识更加多,专业界限越来越模糊。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变化快、多元化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共识。大类培养模式提倡按大类招生,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流培养,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特点做出合理的选择。事实说明,大类培养利于提高办学效益,优化教学资源,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实现更广泛的通才教育,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生活多元化对人才的需求。

一、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意义和目标

在大类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主要是学习公共课和大类基础课,大三期间学习技术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大四期间学习专业课程和接受综合实践训练。但是在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发现,尽管大类培养适应了学科专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但要更好地发挥大类培养的优势,还必须加强大类学习到专业培养之间的衔接,否则将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

1.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意义

在大类培养阶段,本科低年级学生对电子信息学科、专业缺乏整体认识,不了解自己的专业方向,不了解专业课程设置,不了解专业课程与基础通识课程的关系;在思想上准备不足,不知为何要学习这些课程,不知道这些课程对于专业学习和未来所从事的工作的作用,没有自己的专业目标和努力方向,缺少明晰的学业规划,甚至有不少高年级学生到了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对自己的专业都不甚了解。针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展开的问卷调查及座谈会结果表明,在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之前学生普遍存在迷茫情绪,找不到发展方向,不能心平气和、扎扎实实地学习,甚至出现了所谓“大一放松,大二打工,大三租房,大四求生”的情况。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渴望自主成长的时期,抓好大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可以缩短他们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期,引导大学生做好学业规划,为实现培养目标、提升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导论”作为专业启蒙课程,将学科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就业教育等融为一体,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就读的学科与专业,加深对所学专业的感情,激发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后续课程做铺垫;同时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2.“专业导论”课程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在第二学年下学期和第三学年的上学期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电子信息技术导论更加符合教学实际。该课程的目标是:介绍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学科知识体系、技术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状况及发展走向、前沿领域,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激发部分学生对某些研究领域的兴趣;介绍本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特色、课程设置、进度安排、实践环节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做好学涯规划和人生职业规划。

二、“专业导论”教学模式探索

由于“专业导论”课程的特殊性,为使该课程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应从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

1.课程安排

在大类培养机制下,大学一年级学生在专业方面接触的主要是大类基础课,对专业的认识比较肤浅,对于专业领域的知识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大学二年级开始,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专业的认识不断深化,了解专业的愿望也更加强烈。到了大学三年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某个领域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还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不知道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及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学校选择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初和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初各开设16学时的“专业导论”课程。

2.教学内容

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初,针对即将进入专业学习的学生,着重介绍专业特色、专业课程及专业知识体系、实践环节;介绍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专业技术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状况及发展走向、前沿研究课题等;介绍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领域及与学科之间的关系,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支柱产业,让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产生认同感,激发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分若干模块介绍信息科学的各个学科各分支的研究内容及发展动态,如: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模块,通信技术与通信网模块,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安全模块,微电子、集成电路及其应用模块,控制科学与工程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图像、语音处理模块,光电信息技术等。介绍各模块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基本框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等,使学生初步体会信息科学所涉及的领域范畴,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方法,达到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3.任课教师安排

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采用课程教学小组的形式安排任课教师。小组长为课程的总负责教师,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或系主任担任,小组成员为专业骨干教师,根据每个教师的专长负责不同的模块。小组长负责介绍课程总体概况,包括主要学科领域、技术、产业、前沿课题等,突出介绍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其他任课教师分别向学生介绍各模块的基本理论、技术及发展动态等。课程教学小组经常针对专业导论课进行教学经验、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交流、探讨和研究。

4.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由课程组长负责,采用作业小论文+课程大论文的形式。每位教师根据自己负责的模块拟出若干题目让学生选择,最后课程组长综合各任课教师的评分给出本课程的总成绩。

作业小论文:若干题目自选,如电子信息技术可分为哪些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与国民经济及工业信息化之间的关系,电子信息技术各个学科与产业之间的联系,感兴趣的产业或领域,某领域的发展现状,大学期间专业学习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等。

课程大论文:要求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导论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对大学的专业学习及今后的发展进行规划,形成课程学习报告。包括各自特长和爱好是什么,自己的学习习惯、喜欢的职业,该领域当前的社会需求是什么,本科阶段应培养的能力有哪些,大学剩下的时间准备做哪些事情,毕业后的发展规划是什么,准备采取哪些措施去实施你的计划等。

三、对“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

通过学生座谈会和问卷等形式对本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本课程之前,很多学生都存在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这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规划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对学业生涯定位模糊,对基础课不重视。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2009级学生在开课之前认为自己了解该专业的仅占14.3%,了解一点的占50.8%,认为自己对专业学科领域及相关产业了解的仅占9.5%,认为自己有明确专业爱好的仅占8%左右,不少学生渴望对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经过课程学习之后,有70%左右的学生对自己大学阶段学习及今后专业发展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划。教学座谈会反馈结果表明学生和学生管理部门也对该课程持肯定态度。

由于“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时间较短,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与工程实际联系偏少、部分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时间安排不尽合理等。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课程时间安排

“专业导论”作为大类招生专业的专业先导课程,具有教育和引导的多重功能,在低年级开设更有利于学生尽早了解专业,建立对专业的认同感,并尽早确立今后继续深造所要涉及的发展方向,减少专业上迷茫、学习精力分散等情况的发生;在中高年级开设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学科不同分支,并结合自身爱好特长对学业和今后发展方向做出合理规划。因此建议将“专业导论”课程的两部分内容分别安排在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开设。

2.改革教学内容

密切跟踪学科发展,充分发挥不同研究方向教师的优势,充分把握学科及其分支的发展动态,把本学科最新的发展情况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专业内容及发展方向,并适当结合学校特色,构建特色化的教学内容。

3.重视条件建设,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条件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加强该课程的建设,包括教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积极利用实验室、企业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努力实现专题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有机结合。

四、结语

在大类培养体制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在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加强“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引领、规划和导向作用,指导学生认识专业、规划未来,对提高教学质量乃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于斐,周雅,等。大学低年级课程中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7.2(1):37-39.

[2]彭熙伟,廖晓钟,邹凌。“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74-75.

[3]葛琦。利用专业导论课引导学生认知专业和自主学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4):47-48.

电子信息论文 篇八

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在计算机及其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之下产生的。当下的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巨大变革之下的全新档案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操作不能离开计算机以及相关现代办公软件的支持,整个过程的档案生成、归档、贮存、签发、查阅都必须以机读形式存在。往往在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中,收集和贮存的档案信息必须要精确、真实、有价值,这就给其提出了要求,整个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一个去伪存真的模式,是一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模式,是一个严谨科学的模式。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之上进行积极改革、更新、改善而建立的一个开放性的全新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是对从前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必要补充的模式,也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为目的的模式。改变了以往档案管理不规范、管理封闭、管理衔接不严密等问题。

二、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煤炭行业

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作用取代煤炭行业的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是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一种应用。在煤炭行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将传统的纸质文件记录的文字、报表、信件等利用计算机的现代办公软件形成数字记录的电子文件。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使得煤炭行业的档案管理更加快捷,让其具有可修改性、可共享性、高速传递性、快速贮存性等特点。正常情况下,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主要依靠的是计算机网络来实现对于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因此,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于煤炭行业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作用表现如下。

一是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促进煤炭行业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利用档案信息的电子档案形成所有档案管理工作流程的自动化,从而省去了大量的中间人工操作环节,大大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档案工作人员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审核、检查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价值性等,使档案工作在保证实效性的同时保证了质量。

二是通过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中的档案管理方式以及办公自动化软件,实现了煤炭行业的档案资源信息共享。将现代化办公自动化软件和档案管理系统加以连接,便能够让档案资料的电子档案从收集到查阅实现一体化操作,使档案资料归档和查阅同步。最终让煤炭行业从业人员以及社会人士查阅与煤炭档案资源相关的信息更加便利,促进煤炭行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推进以及档案服务工作的创新。

三是煤炭行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相当复杂,档案内容涉及了运营、生产、技术、科技、实物等,类别相当复杂,查阅和检索过程较为漫长。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确保档案在查阅和检索过程中的快速性、精确性。煤炭行业在传统档案管理工程中档案查阅和检索需要大量档案管理人员通过人工操作查找的方式在大量庞杂和类别多样的档案当中进行找寻需要的档案,这样的检索和查阅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误差率极高,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使用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利用现代办公管理软件高效、精确地查阅到所需要的档案资料信息。而在现代化办公软件中可以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模糊查找、精确查找和分类查找等多种检索方法,让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检索和查阅过程更加方便、更加高效、更加准确。

四是电子信息化有效提高了煤炭行业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档案保存时长。煤炭行业引起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其档案管理中的保存工作一直都是一个重点环节。由于环境问题的影响,煤炭行业的档案管理中常常会出现某些档案资料缺失、丢失或者是保存不当无法使用等问题。这是因为煤炭行业的档案管理中档案保存加工流程多,而且繁琐,加工之后的保存也由于特殊的生产环境容易对档案造成一定程度的毁坏。而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将档案管理人员从加工环节中解放出来,采用计算机现代办公软件完成加工工作,提高档案加工效率。最后使用电子档案进行保存,确保档案贮存的安全性。

三、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煤炭行业

档案管理工作各阶段中的作用煤炭行业档案管理工作是分阶段进行的,由于煤炭行业所涉及的科技、技术、实物等档案管理,就涉及到很多保密环节、鉴定环节等。因此,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煤炭行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个阶段都有其一定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在煤炭行业档案管理的收集阶段,利用电子信息化模式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就可以实现自动收集网络电子档案的工作,并形成一个庞大的煤炭行业的档案资源共享数据库。

二是利用计算机的现代办公软件可以在档案管理的整理环节对电子档案进行科学的有序化处理,让电子档案形成逻辑目录。

三是对于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而言,档案管理保密环节是相当重要的,既要防止黑客篡改共享资源因特网的地址,也要防止核心档案资料的被窃取。因此,对电子档案分级保存,加设多层防护密码,设置使用权限,以保障档案管理的保密阶段安全。

四是鉴定环节是对电子档案鉴定的过程,利用电子信息模式的生成条件和可取性进行鉴定。

五是煤炭行业的档案服务模式需要在档案管理中强调利用环节,利用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建立档案管理的网络化管理,增加各种检索和查阅方式,提供多种阅读方法,为档案的阅读和检索提供方便,使煤炭行业的档案服务更上一层楼。

六是在统计环节主要依靠的是电子信息管理模式中的计算机自动系统来实现,大大降低统计环节的时间浪费和人工浪费,保障统计环节的效率以及精确。

四、结语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969831.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969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