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全国卷语文作文 全国卷语文作文最新12篇 全国卷的语文作文

全国卷语文作文 全国卷语文作文最新12篇 全国卷的语文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22 00:24:20 点击: 来源:yutu

写作它其实是需要我们大家运用类比的方法,这样就可以提高我们大家联想思维的能力。如下是可爱的小编为大伙儿找到的全国卷语文作文最新12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全国高考语文一卷作文 篇一

品味书香美文,弘扬奥运精神,传授奥运文化,我养成了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书山上开掘智慧的宝藏,知识的海洋里采撷真善美的珍珠。

美丽的夜晚是我读书的最佳时机,每晚必读,平均每晚的读书时间不会少于一个小时。翻开一本好书,就是点亮了一盏奇特的灯,它照亮的不是无边的黑夜,而是我的心灵。这些书籍,将我带进一个广阔多彩的领域,引领我去思索人生,让我从幼稚走向成熟,带我从狭隘走向坦荡。翻开一本好书,就是走进一座宝库,每一扇神秘厚重的门里,必定藏着知识的财富,岁月的云烟遮不住智慧的闪烁,它的灿烂光华,仍在我翻开的刹那,灼痛我的眼睛,震撼着我的灵魂。

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一年四季,风霜雨雪,都是读书的好时候。融融春日,在“枝上流莺三四声”的配乐下,“沉酣六藉心千古”,诵读间,李白的雄奇飘逸、陶渊明的闲雅超旷,孟浩然的清淡自然、王维的空明灵秀,就这样慢慢地穿越时空,与之神交意会。炎炎盛夏,泡一杯浓酽的绿茶,选一本爱读的书,一边听音乐,一边一页页慢慢读来,口中觉得清清爽爽,心也渐渐地凉了下来,静了下来,沉入书中。天高云淡的金秋读书最富有诗意,读累了,顺手拾取一枚飘飞的黄叶,便是最美的书签了。冬天“小窗映雪拥虚白”,“咿唔声送梅花风”,蜷在暖烘烘的被窝里读书也别有一番情趣。拿起一本喜爱的书籍,就好象随手推开一扇窗户,欣赏窗外美丽的风景。这风景或粗犷豪放,或纤巧婉约,或雄伟磅礴,或深远空灵,令我浑然忘却了学习中的烦恼与不快,仿佛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翕张着思想的翅膀,感受着生命的美好。白天读书舒展豪放,夜晚读书温柔细致;月明风静时像与夜的甜言蜜语,风雨交加时则更觉声声入耳。

我爱读“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宏伟;我爱读“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亲情;我爱读“把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气节。

书香让人神往,奥运催人奋进,凭着丰富的人文底蕴,我增强了立志成才的决心和信心!

新全国高考语文一卷作文 篇二

在尘封的记忆里,童年时代的读书经历恰似一册五彩缤纷的画卷,也似一首美妙绝伦的诗歌。我每忆及,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冰心奶奶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我从幼儿园不识字时就开始“博览”起儿童文学类的书来。因为不多识字,所以看的都是一些漫画版、绘本版的,文字不多,根据书上的一张张栩栩如生的图画来想象故事情节,了解大致内容。

印象最深的是我在五岁时看的绘本《列那狐》,每隔一两页就会有一幅绘画。我索性一遇到文字就跳过,只看画着列那的大幅插画。虽然看插图很过瘾,却很容易把故事里的人物和情节搞混,比如把“香肠风波”一章里得胜的花猫蒂贝尔错认为了憨厚老实的阿笨猫;把“生死教堂”里上当的大嘴狼误以为成了列那,等等。现在回想起来,还真让人忍俊不禁!

再大些,我迷上了满载着真情实感的战争小书。一本在手,我可以津津有味地看一整天。《小兵张嘎》中英雄张嘎最后壮烈牺牲,令我泪落如珠;《小英雄雨来》里的雨来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令我对他敬佩有加;《第三军团》中的一个个小英雄,令我热血沸腾……看我如此钟情于战争小说,爸爸又送了我几册:《刘胡兰》《飞虎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本本都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八、九岁时,我看起了神话类的书籍,如《嫦娥奔月》《普罗米修斯》《旸黛》等。起初,我对这些上天入地、太阳神、托塔天王之类的神仙书兴趣不大,但看着看着,发现书中的内容曲折离奇,越看越有趣,越看越有味道,也慢慢体会到书中深藏的寓意和道理。

十岁起,我养成了记优美词句的习惯。每当看到书中优美的词句段落,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将它记到本子里。一天天,一月月,日积月累,就像小蜜蜂采蜜一样,我已经有好几本的“蜂蜜”储藏了。课余、饭前饭后,我经常翻看,品读,有时也用到作文当中,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呢!

现在,我读五年级了,看的书更多了,诗歌、散文、游记、科幻、历史、人物传记……书籍,就像一股永不枯竭的清泉,永远流淌在我的生命长河中,使我进步,使我博学,使我聪慧,使我成熟。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使我受益匪浅。

新全国高考语文一卷作文 篇三

故事之力:由内而外的改变

我们总说故事是生活的比喻,它们在本质上是被浓缩的精华,是人生经验的传承和智慧的表达。故事不仅具有娱乐和消遣的价值,更拥有改变人生、塑造性格、彰显民族形象的力量。亚里士多德曾言:“故事能教人道理,让人明白生活的道理。”这不正是故事之力的最好诠释吗?

好的故事能够触动心灵,启迪智慧。面对生活困境,人们常常从故事中找到慰藉和启示。杜甫在《春望》中感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文字中蕴含了对生活困境的哲思,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生活中的'艰难困苦仿佛被他的笔触抚平,留下的只有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坚韧不拔的信念。这就是故事的魅力,也是故事的力量。

好的故事可以改变命运。在《哈利·波特》中,年轻的哈利在面对黑暗势力的挑战时,展现出了勇气和智慧。他的故事鼓励了无数孩子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成为了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灯塔。正如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所言:“故事可以拯救人类。” 哈利·波特的冒险之旅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勇敢,更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塑造了他们的未来。

好的故事也能展现民族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并称“四大名著”。这些作品以丰富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魅力。它们描绘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俗人情,勾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呈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它们是中国故事的瑰宝,也是中国形象的名片。

综上所述,故事具有巨大的力量,它们能够触动心灵、启迪智慧、改变命运、展现民族形象。好的故事就如同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如同暖阳,温暖我们内心的寒冷;如同春风,吹走我们内心的忧伤。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欣赏故事,学会从故事中汲取力量,学会用故事去影响他人。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故事的力量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发掘新的好故事,让它们去触动、启迪、改变和展现。我们更需要创造好的故事,让我们的故事成为世界的镜子,让世界从我们的故事中看到我们的智慧和魅力。

故事的魅力无穷,故事的力量无比强大。让我们一起感受故事的力量,一起用故事去改变世界,一起去展现中国的形象和智慧。让我们以故事为媒,去触动心灵、启迪智慧、改变命运、展现民族形象。这就是故事之力的真谛,也是我们对待故事的应有态度。

新全国高考语文一卷作文 篇四

翻 转

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我对他讲故事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好用翻转这一招儿,因为有一次他把翻转这一招儿用到了本尊身上。

大概是在高二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前的一天中午,我和几个老铁在教学楼一楼大厅前的廊下坐着欣赏校园美景并侃着大山。事后我想,我的语文老师凑上来给我们攀谈一定是他存心的!

他戴着副近视眼镜,头上已有了些许白发;我和这位中年大叔级的老师就把各自的话匣子打开了。

谈兴正浓,语文老师突然不说话了。我和几个老铁只好静等下文。

语文老师温柔地看着我的一个老铁用力地说:“帅哥儿!”他还和人家热情握手,那现场的仪式感整得很是拉风。老铁感觉很是受宠若惊,都没有话说了……

这样的“骚操作”我这语文老师连续整了好几波,可是轮到本尊了。

“帅哥儿!”语文老师用力地说。我把自己的'目光直接迎向这位中年大叔级的人,却故作深沉不发任何表情包儿,也不说任何言语。他握手似乎都不像刚才那么拉风了。

“本校第一帅哥儿!”语文老师用力地说。他这么说我,我怎么好意思?我赶紧谦虚下,不好意思地说:“哪里,哪里!”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得辣。这位中年大叔级的老师居然这样幽幽地给我来了一句:“我说是你了吗?”我就地石化,老铁们有的说:“真自恋……”

服呀!真是服呀!这中年大叔级的语文老师的翻转功夫真是好生了得——把本尊的谦虚硬生生地给整成了自恋狂!

生命中永远都有故事,生活中不能缺少幽默。我的语文老师的幽默风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估计我这辈子都不会忘掉。《本校第一帅哥》的故事,这不过是我的语文老师的冷幽默系列之一。

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人如此,国亦然。

我也有我的中国故事可以讲……

精彩的人生里怎能缺少了故事的装扮呢?

全国卷语文作文 篇五

1.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

(1)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重庆卷4C)

分析:“观赏高原风光”与“景点”搭配不当,可以把“景点”改为“旅游项目”。

2.谓语与宾语搭配不当

(2)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全国II卷3A)

(3)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安徽卷3B)

(4)城关中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为山区百姓义务投递邮件,几年来没有丢失一封信,推动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弥补了当地交通发展的局限。(宁夏、海南20A)

(5)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山东卷5B)

(6)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江苏卷3C)

(7)为庆祝戛纳电影节60华诞,电影节组委会特别邀请了曾经摘取过戛纳金棕榈奖的35位导演,每人拍摄一部3分钟的纪念短片。(天津卷4D)

分析:(2)应把“具有”改为“给人”。(3)应把“吸引”换成“引起”。(4)把“推动”换成“促进”;把“弥补”换成“打破”。(5)应把“行为”改为“事”。(6)“克服”与“条件”不能搭配,可以在“条件”后面加上“带来的困难”。(7)应把“摘取”改为“获得”。

3.定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8)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和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们,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辽宁卷3A)

分析:“人们”就是“许多人”,“无数”和“人们”不能搭配,应把“人们”换成“观众”。

二、成分残缺

1.残缺主语

(9)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反映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北京卷 4A)

(10)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全国Ⅰ卷3C)

分析:(9)应在最后一句前面加上“这种水墨画”。(10)应在“居然”前面加上“这些工作”。

2.残缺谓语

分析:上面的例句(7)应在“每人”前面加上“并请”。

3.残缺宾语中心词

(11)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江苏卷3B)

(12)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江西卷5D)

(13)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广东卷3C)

(14)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山东卷5A)

(15)这篇文章集中分析了形势,辨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往、大融合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辽宁卷3B)

(16)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四川卷3D)

(17)我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证明,是我们与祖先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湖南卷4D)

分析:(11)应在“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后面加上“的习惯”。(12)应在“胃肠病”后加“功效”。(13)应在句末加上“的状况”。(14)应在句末加“的场景”。(15)应在句末加上“的问题”。(16)应在“具备的”后面加上“素质”。(17)应在“感恩”后面加上“的情怀”。另外,上面例(10)应在“主持”后加“的工作”。

4.残缺兼语成分

(18)由于环境污染,常继发厌氧细菌的严重感染,极易发生破伤风,致使在当地或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北京卷 4C)

分析:应在“致使”后面加上“病人”这一兼语成分。

5.残缺介词

分析:在上面例句中,(17)应在“以及”后面加上“对”;(18)应在“运送”前面加上“被”,“救治”前面加上“因”。

三、成分赘余

(19)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全国Ⅰ卷3B)

(20)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江西卷5C)

(21)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浙江卷4D)

(22)为了露出琉璃瓦深蓝色的瓦体,去年盖的办公楼没有在屋檐外高墙体遮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宁夏、海南卷20D)

(23)市政府决定配合奥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四川卷3C)

分析:(19)应去掉“发作”。(20)“当初”与“始料”中的“始”语义重复,应去掉“当初”。(21)应去掉“毫无例外地”。(22)应去掉“是”或去掉“成为”。(23)应去掉“工程”或去掉“工作”。另外,上面例句中,(8)“热爱它”和“它的传播”中的“它 ”都应指“中国皮影戏”,而不能指“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所以应去掉首句中的“的艺术魅力”;(18)应去掉“由于”。

四、语序不当

1.主语和关联词的顺序不当

(24)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安徽卷3A)

(25)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不管他的身体有多差,生活条件再不好,精神压力有多大,他都坚持创作。(湖北卷4B)

(26)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天津卷4B)

分析:两个分句的主语一致时,应把主语放在关联词的前面,所以(24)应把“诚信”放到“不仅”前面;(25)应把“他”放到“不管”前面,改为“他不管身体有多差,生活条件再不好,精神压力有多大,都坚持创作”。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时,应当把关联词放在主语前面,所以(26)应把“不仅”放到“我们的城市”前面。

2.并列结构的顺序不当

(27)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江苏卷3A)

分析:并列结构排序应符合事物发生前后顺序,所以(27)“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

3.词语的功能使用不当

(28)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重庆卷4D)

(29)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全国II卷3D)

(30)馨园社区居委会在展示的普法板报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了生动典型的案例现实,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到法律精神的独特魅力。(宁夏、海南卷20B)

分析:(28)应把“首次”移到动词“抵达”之前作状语。(29)动词“来听课”应放在“村民”的前面作定语,即改为“来听课的村民”。(30)应把“现实”放到“案例”前面做定语。另外(22)应把“没有”放到“高墙体”前面做句子的谓语。

五、不合逻辑

1.不合事理

(31)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北京卷 4B)

(32)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旅客过安检通道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缩短了10倍。(湖北卷4A)

(33)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广东卷3A)

(34)那跳跃着鸣禽的绿林,树上缠绕着藤蔓的绿叶,以及时隐时现的山岚雾霭,把我整个心灵都吸引了过去。(重庆卷4B)

分析:(31)应去掉“不要”。(32)数目的减少不能是“倍数”,可把“10倍”改为“90%”。(33)“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和常情,应把“反而”换成表递进关系的“因而”。(34)“树上缠绕着藤蔓的绿叶”不合事理,应改为“缠绕着树的藤蔓的绿叶”。

2.并列不当

(35)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发到各社区。(湖北卷4D)

(3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江西卷5B)

(37)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天津卷4C)

分析:(35)“拼图、卡拉OK”不属于“体育活动”,应把“体育”改成“文体”。(36)“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这三个概念有交叉,不能并列。(37)“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这两个因素不是并列关系,地理位置应该包括在房源条件中,可改为“购房者要考虑自身条件和房源条件”。 另外,上面例句中(16)“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不能并列,应改为“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3.前后不照应

(38)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这个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浙江卷4C)

(39)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四川卷3B)

分析:(38)“能否”与“欠缺”不照应,应去掉“能否”。(39)“强弱”与“提高”两面与一面不照应,应去掉“的提高”,也可以把“提高”换成“高低”,并且在“质量”、“数量”后面分别加上“的高低”、“的大小”。

六、结构混乱

(40)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全国Ⅰ卷3D)

(41)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广东卷3D)

(42)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辽宁卷3C)

(43)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浙江卷4B)

(44)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全国II卷3B )

分析:主要是句式杂糅的问题(40)第二句应改为“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中发现两个问题”或“这一现象反映出两个问题”(41)最后一句应改为“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靠的是电磁力”。(42)第三句应改为“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这类事件每年都有发生”。(43)最后一句应改为“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的优势,满足了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44)第一句应改为“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工程,这是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

七、表意不明

(45)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日”。(安徽卷3C)

(46)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山东卷5D)

新全国高考语文一卷作文 篇六

故事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我们穿越千年的历史,跨越万里的距离。故事是一种表达和沟通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文字、口头传说、影视等形式,将人类的经验、智慧、情感和理念传递给后代,展现出人类文明的丰富多彩和深刻内涵。

故事的力量,在于它能够将我们连接到生活的本质,人性的本质,世界的本质。故事不仅包含事实,还饱含情感。故事不仅是记忆与表达,更涉及到如何建立认知与引起共鸣。好的故事可以让人产生共鸣,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某些观点和价值观。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虚伪,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和“理”的关系。

故事的力量,在于其能力,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智慧。好的故事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唐僧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弱点和坚韧的品质,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了人性的复杂和人类的价值。

故事的力量,在于其影响,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有些人因为听到了一个好的故事,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例如,美国著名的演说家和作家肯·罗宾逊,因为听到了一个老师的故事,从一个无望的学生变成了一个成功的演说家和作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往往可以通过故事得到最好的展现。例如,中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都是中国文化的杰作,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深刻内涵。

总之,故事是一种有力量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触动人的心灵,启迪智慧,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我们应该珍视好的故事,传承好的文化,用故事的力量来传递人类的智慧和情感,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新全国高考语文一卷作文 篇七

故事的力量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这是我们小时候最熟悉的儿歌之一。而这首儿歌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场景,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承。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故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历史、文化、道德等方面的信息,具有极强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在古代,人们通过讲故事来传承知识和经验,培养品德和习惯;在现代,故事则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和文化交流手段。无论是传统的民间故事还是现代的文学作品,它们都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思考,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故事的力量不仅在于它的文化价值,更在于它的心理作用。好的故事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让人们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复杂。比如《小王子》中的狐狸,它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友谊和爱情的真谛;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的命运变迁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残酷。这些故事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情感的震撼,更让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故事的力量还在于它的社会作用。好的故事可以传递正能量,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地生活和工作。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勇敢、聪明、正义的形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比如《红岩》中的江姐,她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精神感动了无数的人。这些故事不仅是文化的瑰宝,更是社会的榜样和精神支柱。

故事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影响整个民族的形象。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好的故事,传承好的故事,同时也要创造好的故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表达和沟通,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更好地引领未来的方向。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好故事来陪伴我们成长和前行。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的世界,感受它的力量和魅力。

新全国高考语文一卷作文 篇八

故事是什么?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哀切,是“千秋功过,任人评说”的意气,是“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去走你的夜路”的无畏,亦是“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的担当。云山苍苍,江海泱泱,文人史记,百姓之乐,无一不是中华五千年纵深处难以忘怀的故事,它们跨越万里长河,汹涌在我们眼前。

一说故事,离不开诗意中国。文化之于民族,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命脉。五千年历史,三千年文脉,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发生过无数动人心弦的故事。成吉思汗一生叱咤风云,戎马倥偬,开辟元朝历史版图,一把弯弓缔造蒙古汗国;陶渊明于众人中独自选择归隐田园,追求内心“悠然见南山”的宁静理想;李时珍一介布衣,躬身实践数十载,走进深山,亲尝百草,终究挥就不朽医书。回望中国来时之路,说爱国,有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炽热情怀;说衷心,有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鞠躬尽瘁;谈故乡,离不开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谈理想,离不开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

二说故事,离不开中国声音。袁隆平,一名真正的耕耘者。无论名利如何,他依然专注于田畴,喜看稻菽千层浪,用一生在中国的黄土地上书写“禾下乘凉梦”。谭嗣同,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奋起呼号的英雄,他将全部的气力、血泪投诸挽救民族危亡,以“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唱,挺起了黑暗时代的民族脊梁。死何所惧?群山奔赴若波涛。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四十余年,亲手送大山里的女孩走出困囿的生活,唱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的生命赞歌。命运置她于危崖,她馈人间以芬芳。千千万万的“中国之声”,讲述着无数个振聋发聩的中国故事,展现独属于中国的华彩篇章。

三说故事,离不开人民建设,离不开大国重器。中国制造扬帆出海,在卡塔尔世界杯大放异彩;冬奥盛会成功举办,中国向世界发出“一起向未来”的诚挚邀约;大疫三年,中国以无数人前赴后继的抗争,书写“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的毅力和决绝。从万里长江如天堑,到港珠澳大桥引发“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的惊呼,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一个个巨大的跨越已然成为身后呼啸而过的驿站,在“复兴号”风驰电掣的征途上,我们没有终点,下一站是无远弗届的远方。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在这些无数的故事中,见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的细节,在这些星辰般的碎片里,看到了中国人民在苦难中前行的脚步。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我们将以更深邃的视野和更博大的胸怀,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青春奋斗之我,书写民族华章。

新全国高考语文一卷作文 篇九

会说故事的人统治世界

柏拉图说:“会说故事的人统治世界。”

一件事情,往往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粗暴地上价值、摆数据、讲道理;另一种,则是讲故事。哪一种,效果更好些呢?我以为,是第二种。因为,道理,是让人同意的,有强迫性;而故事,是让人相信的,具共情性。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某作家在台湾大学讲学时,没有冷冰冰地摆数据、讲道理,而是先和听众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讲述了自己和孩子的一次次离别,一次次目送。生动的故事,让在场听众动容。讲完故事,她说:“我逐渐认识到,原来父母子女一场的缘分,就是注定了你此生要不断地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故事,在听众脑海中形成了“共情”的场域,而“学会放手”的教育主题也在故事讲述中巧妙达成。

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精卫填海”、“凿壁偷光”、“闻鸡起舞”、“精忠报国”……一个个好的故事,让人改变,让人成长。因为有了孔子的故事,我们的民族形象中融入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端庄与执着;因为有了庄子的故事,我们的民族形象里孕育了鲲鹏的博大与池龟的淡泊;有了李白,中国的月亮也自带几份盛唐的傲气与侠者的。仙气;有了杜甫,民族的脊梁又多了几分现实的坚韧与长者的忠厚;东坡的黄州、莫言的高密、陶潜的南山、南湖的红船……故事,改变着人生;故事,描画着民族;故事,诉说着历史。

故事是有力量的;有力量的故事,才是好故事。那些一味搞笑的、低俗的段子,不是好故事;那些枯燥的、苍白的说教,不是好故事;只有那些触及心灵、引人向上的故事,才是好故事。

好故事,往往基于事实,但又不局限于事实。正如我们推重梵高艺术的执着与生命的激情,于是我们不必在意他性格的缺陷与精神的癫狂。讲好故事,需要我们汲取生命的精华,浓缩成故事的核心,而剔除那些琐碎、丑陋、芜杂与低劣。

生活中,时刻都上演着故事。孩子会和父母讲述学校的故事;情侣会和爱人讲述生活的故事;小人物,有平凡的故事;大人物,有跌宕的故事;每一个家乡,都有属于家乡的故事;民族,有民族的故事;中国,有中国的故事。

“会说故事的人统治世界”,这不只是一个道理,更是一种隐喻。

它告诉我们:好的故事,建构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新全国高考语文一卷作文 篇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非常喜欢读书,五岁的时候,就开始了我的读书之旅。

六岁那年,我特别崇拜我大哥,感觉他在我面前十分高大,所以他做什么我学什么。有时候他在看书,即使我读不懂,但也要学着一起看。

在我大哥的引领下,我的读书兴趣更浓了。那是他领着我读的一本漫画书,我看了一会儿,发现很我意思,就让大哥帮我读出来听。于是,在大哥的声音里,我真正的读书故事开始了。

因为觉得读书很好玩,从此后我就开始自己找书看,看不懂的就请大哥帮我。上学后,我学会了拼音识字,终于能自己读漫画故事书了,我开心极了。妈妈见我喜欢读书,就买来一本《功夫兔》的漫画书,拼音和图片还有文字,让我独立阅读。我兴奋不已,这是第一本属于我自己的书!我不想一次就把书看完,所以就慢慢地读,四五天后把故事读得滚瓜烂熟。

有了第一本书,我就渴望第二本,可是妈妈不在家,没有人给我买新书。没办法,我只能再重新读原来那本,一遍一遍地看,如视珍宝,如同伙伴。等妈妈回来后,又陆续买了很多别的书,还把她的书橱空出一部分,让我装自己的书,这样,我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小书柜。

由于那本书太好了,后来大哥建议我让更多孩子看到,就把书借给了出去,用大哥的话说:“快乐是需要分享的,读书也一样。”我第一次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高年级时,我开始读四大名著。第一本读到的,是拼音版《三国演义》。最初我认为不是漫画,一定很乏味,心里不太喜欢。可是有一天,大哥趴在床上读我的这本书,我立刻眼前一亮:肯定很好看,不然大哥不会读!于是,我也轻轻地趴在他身边看起来。后来大哥读完了,我独立又从头看了一遍,从刘关张桃源三结义,到三顾茅庐之前,我认为刘关张很聪明,但是读到三顾茅庐后面的文章时,我更佩服诸葛亮了。

这几年,我先后读了两套书:《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这时,我读六年级了,已经不再借用拼音就能阅读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情绪一直跟着主人公起伏,高兴、失望、悔恨,甚至流泪。

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大哥笑话我说,书籍让我长大了。不过我认为,这句话是真的,我确实通过阅读,慢慢长大了。我热爱读书,希望在阅读中成长。

全国卷语文作文 篇十一

今年高考作文题都是啥?

7日上午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结束。今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共有8份试卷、9道作文题,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命制。

2018年全国Ⅰ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山东。

2018年全国II卷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海南。

2018年全国卷III 适用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每年高考后,作文题目都会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目前,各省命题试卷、全国卷作文题已经公开,一起来看看

全国卷语文作文 篇十二

【关键词】高考英语 全国卷 英语教学 指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38

高中英语教学一直受到高考政策、课改要求的影响,并依次为依据进行调整和适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随之关于或将实施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通知下达,对于高中英语教学又是一个重大的影响。不久的将来,高考全国卷将全面实施,而自主命题将被取消的政策,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来说又是极大的波动和影响。因此,在这样大的政策背景下,如何指导高中英语教学在平稳有序中实现调整和转变,实现平稳过渡,促进高中英语的有效教学,是值得英语教师思考的。所以,有必要就之前的高考英语全国卷做一个分析,并结合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做比较,实现高中英语教学衔接。

就高考英语全国卷来看,其题型与四川地方命题大体相似,只是高考英语全国卷有种新题型,即“语法填空”,全国卷的考查范围更加广泛,涉及选修部分的知识,是之前自主命题所不涉及的。以下是笔者对高考英语全国卷数据做的研究分析,并据此探讨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指导和调整。

一、“语法填空”新题型及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指导和调整

所谓的语法填空,对于这种题型的测试是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和英语语言学家布朗的语篇分析理论上的,主要从词义解析及形式变化、语法结构与形式、语段语篇的脉络线索等方面来考查学生,尤其注重对学生整体能力的考查。最近几年的语法填空题大多选取以记叙文文体为主的文章,所涉及的题材内容较为广泛,但大多是有关于生活经历的体现和反文化、社会背景,其中的词汇并没有超出新课标的范围。

总的来说尽管之前没有涉及到这种新颖的题型,但事实上同样是给予高中英语教学的。通过笔者大量分析语法填空题,发现有一些命题特点,一是语法填空题特别注重学生对语境和语篇的整体理解、感知,需要学生联系上下文,能够调动相关的语法、结构等知识,偏重于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另一是语法填空题有10个空,对于这10个空,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填实义词,一种是填如介词、冠词等。

语法填空题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来说,首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语境训练和强化,让学生能够通过语境来理解文章线索和贯穿内容,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以此来提升其阅读能力。其次,扎实语法基础知识。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学生的语法基础过硬,才能很好地理解和分析,才能提高做题的正确性。最后,在平时练习时,教师和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应,使学生调整心态,适应新题型,做到处变不惊,灵活应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孤立地进行语法教学、阅读教学,应该有机地将其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书面表达分析及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训练指导

对高考英语全国卷书面表达试题的分析,笔者发现其考点是英语综合能力的运用,主要包括对词汇的掌握、单词的拼写、语法结构、作文结构等基础技能的掌握。书面表达题的分值为25分,约占高考英语全国卷总分值的16.7%。一般来说,书面表达会给考生相应的情景,字数要求在100字左右,这与之前自主命题的高考英语试卷的情况大体相同,只是全国卷的分值有所降低。

对于书面表达的题材,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应用文、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描写文,其所设定的情景,一般而言相对开放,学生自主空间较大。看图、数据类的作文出现的频率较高,尤其重视交际性和实用性,其内容需要观点新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对于考生来说,灵活性更大。当然由于是全国卷,其书面表达的素材更加广泛,需要学生对信息知识量的储备要大,多关注时事。

基于全国卷书面表达题的情况和特点,笔者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提出几点对策。其一,在日常书面表达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谨慎审题。在平时的习作时,学生应该注意仔细阅读写作要求,认真理解和分析,将其中蕴含的信息尽可能充分地挖掘出来。其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留心社会时事和热点新闻,平时多积累各种素材。教师应该对于各种体裁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学生,让学生能够掌握各种体裁的写作方法。其三,扎实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三、高考英语全国卷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

高考英语即将采用全国卷,所以有必要对关于英语全国卷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做了解和研究,在全国卷中,各题型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必须要知道的。首先,关于听力部分,学生要提起做好听力准备,通过听力题干和选项的阅读,以便获取其信息,与在之后的听力中信息相互交换和甄别,以此做出选择和判断。其次,对于阅读理解部分,可想而知必然会考查阅读理解,英语高考全国卷的阅读理解包括两部分,其一是传统的四篇短文阅读,这四篇内容涉及宽广,包括社会、人物、社会时事、热点问题、历史事件,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最后,短文改错部分。从阅读角度来看,学生要想出色地完成这部分,对于短文整体的阅读把握是很有必要的,再在整体阅读把握的背景下,结合英语基础知识技能对于其中的错误进行甄别。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972984.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972984.html